一种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

文档序号:30091427发布日期:2022-05-18 0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测相控阵模块置入金属腔体中,启动待测相控阵模块,相控阵模块中的所有pim源发射信号,利用金属腔体内部底面的天线阵列接收待测相控阵模块和所有pim源的信号并记录下来;s2.利用电磁成像方法对天线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电磁成像,从电磁成像结果中读取pim源的位置,pim源的数量为m,m为正整数,m≥p,p为由待测相控阵模块自身原因导致的pim源个数,m-p为二次诱发pim源的个数;s3.将n个可调散射体组成平面阵列放至金属腔体内部侧面和/或顶面,n为正整数;s4.再次启动待测相控阵模块,利用天线阵列接收当前场景下的待测相控阵模块和所有pim源的信号并记录下来;利用电磁成像方法对当前场景下天线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电磁成像,从电磁成像结果中读取pim源的位置;s5.对比s2和s4读取的pim源的位置,重复存在的pim源作为待测相控阵模块自身固有产生的pim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6.调整可调散射体的相位,从而改变金属腔体的散射系数,形成新的多径信息,执行s4,进一步进行筛选;当可调散射体有效的相位均被利用完,且筛选不出新的二次诱发pim源后,旋转金属腔体进一步进行筛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时间反演电磁成像算法为时间反演算子分解法、时间反演多信号分类法、基于时域同步性的时间反演成像法或空频时间反演算子分解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调散射体的排布等间隔或非等间隔。5.一种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腔体、天线阵列和可调无源散射体阵列;金属腔体为封闭腔体或非封闭腔体,金属腔体的材质为铝或铜;天线阵列和可调无源散射体阵列位于金属腔体的内部表面的不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无源散射体阵列采用平面散射体阵列,由3*3的单个散射体排布而成;单个散射体为由上至下依次紧密贴合的五层方形片状结构堆叠而成,五层方形片状结构的材料分别为铜、有损fr4、磁各向异性材料、有损fr4和铜,边长分别为30mm、31mm、32mm、33mm和34mm;材料为磁各向异性材料的方形片状结构中间开有方形孔,方形孔和方形片状结构的边平行且中心重合,在方形孔的对侧两边长中心处,还分别开有一个方形小孔;方形孔的边长为20mm,方形小孔的边长为5mm;相邻的散射体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为散射体单元工作中心频率2ghz对应的波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无源散射体阵列单元为圆柱状散射体、介质散射体或平面微带散射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体内二次诱发无源互调源的甄别与筛选方法,属于无源互调检测与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相控阵模块置入金属腔体中,启动待测相控阵模块,利用金属腔体内部底面的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对天线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电磁成像并读取PIM源的位置;将可调散射体组成平面阵列放至金属腔体内部侧面和/或顶面;再次启动待测相控阵模块,读取PIM源的位置;对比两次读取的PIM源的位置,重复存在的PIM源作为待测相控阵模块自身固有产生的PIM源。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无源的散射体阵列可以有效地筛选出腔体内二次诱发PIM源,无需在基于时间反演的电磁成像方法中加入其他优化方法,普适性强、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远 李欣婕 程梓晗 梁木生 赵德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