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1811发布日期:2022-05-18 02:1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检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2.凝汽器是火力发电厂中减低排汽压力、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将排汽冷凝为冷凝水的重要设备。凝汽器中的冷凝管一般采用铜管或钛管,冷凝管与凝汽器管板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随着机组运行中的振动、热胀冷缩和化学腐蚀等现象的影响,凝汽器焊接处会发生冷凝水泄露的事故,凝汽器的泄漏处会造成凝结水水质的污染。现有的水冷凝汽器一般都要配置凝汽器检漏装置,(通过测定氢电导率)对凝结水进行取样检测,通过测定取样水的氢电导率测定凝结水是否被污染,从而确定凝汽器是否存在泄漏。现有的凝汽器检漏装置都能满足凝结水是否被污染的检测,但是并不能清楚明确泄漏点的位置,不能明确泄漏点的位置,对于凝汽器的检修造成很大的不便。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我们提供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4.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涂抹装置和摄像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移筒和驱动气缸,所述滑移筒与第一驱动组件滑移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摄像头均设置于滑移筒上,所述涂抹装置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驱动气缸、第三驱动装置和摄像头均电连接控制组件。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筒、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齿圈,所述转筒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设置于转筒靠近驱动气缸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均与转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的外径均大于转筒的外径,所述齿圈固定连接于第一凸环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支撑架呈u型,所述支撑架两平行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转筒进行支撑,所述转筒内侧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滑移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对应的卡接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轮,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支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杆两平行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分别卡接于支撑轮和支撑杆之间。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滑板、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滑移筒开设有呈圆柱形的空腔,所述滑板与滑移筒远离驱动气缸的侧壁滑移连接,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滑板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转动的空腔中,所述第二齿轮固定
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涂抹装置固定连接滑板上,所述滑移筒远离驱动气缸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涂抹装置穿过的凹槽,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抹装置包括溶液箱、固定座和涂抹块,所述溶液箱固定连接于滑板靠近驱动气缸的一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滑板远离驱动气缸的一侧,所述涂抹块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上,所述涂抹块固定连接有液芯,所述液芯一端穿过固定座伸入溶液箱中。
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0.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滑移筒进行转动,驱动气缸驱动滑移筒向靠近凝汽器的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涂抹装置的位置,对凝汽器进行检漏时,根据各个冷凝管的位置,在控制单元内编写程序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气缸和第三驱动组件控制涂抹装置的位置,从而对凝汽器冷凝管的端口进行涂抹,对冷凝管进行涂抹的同时,需要向冷凝器中通入清洁压缩空气,查看涂抹处是否有气泡鼓起,从而确定凝汽器漏点的所在,摄像头用于将现场的画面传输到控制单元处,供工作人员查看,通过检漏装置检测凝汽器具体的漏点,从而不用让工作人员对焊接处一一进行排除,提高漏点的检测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1.图1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2.图2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13.图3是沿图2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14.图4是沿图2中b-b剖面线的剖视图;
15.图5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16.附图标记:1、支撑架;2、第一驱动组件;21、转筒;22、第一电机;23、第一齿轮;24、齿圈;25、第一凸环;26、第二凸环;3、第二驱动组件;31、滑移筒;32、驱动气缸;33、卡接块;34、凹槽;4、第三驱动组件;41、滑板;42、齿条;43、第二齿轮;44、第二电机;5、涂抹装置;51、溶液箱;52、固定座;53、涂抹块;54、液芯;6、摄像头;7、支撑组件;27、卡接槽;71、支撑杆;72、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实施例
19.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凝汽器检漏装置,包括支撑架1、第一驱动组件2、第二驱动组件3、第三驱动组件4、涂抹装置5和摄像头6,第一驱动组件2设置于支撑架1上,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滑移筒31和驱动气缸32,滑移筒31与第一驱动组件2滑移连接,驱动气缸3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上,第三驱动组件4和摄像头6均设置于滑移筒31上,涂抹装置5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4上,第一控制单元、驱动气缸32、第三驱动装置和摄像头6均电连接控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2驱动滑移筒31进行转动,驱动气缸32驱动滑移筒31向靠近凝汽器的方向移动,第三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涂抹装置5的位置,对凝汽器进行检漏时,根据各个冷凝
管的位置,在控制单元内编写程序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驱动气缸32和第三驱动组件4控制涂抹装置5的位置,从而对凝汽器冷凝管的端口进行涂抹,对冷凝管进行涂抹的同时,需要向冷凝器中通入清洁压缩空气,查看涂抹处是否有气泡鼓起,从而确定凝汽器漏点的所在,摄像头6用于将现场的画面传输到控制单元处,供工作人员查看,通过检漏装置检测凝汽器具体的漏点,从而不用让工作人员对焊接处一一进行排除,提高漏点的检测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0.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转筒21、第一电机22、第一齿轮23和齿圈24,转筒2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25和第二凸环26,第一凸环25设置于转筒21靠近驱动气缸32的一侧,第一凸环25和第二凸环26均与转筒21同轴设置,第一凸环25和第二凸环26的外径均大于转筒21的外径,齿圈24固定连接于第一凸环25的内侧,第一电机2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上,第一齿轮23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3与齿圈24啮合,支撑架1呈u型,支撑架1两平行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用于转筒21进行支撑,转筒21内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7,滑移筒3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槽27对应的卡接块33,第一电机22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电机22通过第一齿轮23和齿圈24驱动转筒21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二驱动组件3上的涂抹组件改变位置,对冷凝管进行涂抹。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杆71和支撑轮72,支撑杆7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支撑轮72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杆71两平行的侧壁上,第一凸环25和第二凸环26分别卡接于支撑轮72和支撑杆71之间。转筒21通过第一凸环25和第二凸环26卡接在支撑架1上。
21.第三驱动组件4包括滑板41、齿条42、第二齿轮43和第二电机44,滑移筒31开设有呈圆柱形的空腔,滑板41与滑移筒31远离驱动气缸32的侧壁滑移连接,齿条42固定连接于滑板41一侧,第二电机44固定连接于转动的空腔中,第二齿轮43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44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43与齿条42啮合,涂抹装置5固定连接滑板41上,滑移筒31远离驱动气缸3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涂抹装置5穿过的凹槽34,第二电机4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电机44通过第二齿轮43驱动滑板41沿着凹槽34上下滑移,从而调整涂抹装置5在滑移筒31上的位置。
22.涂抹装置5包括溶液箱51、固定座52和涂抹块53,溶液箱51固定连接于滑板41靠近驱动气缸32的一侧,固定座52固定连接于滑板41远离驱动气缸32的一侧,涂抹块53固定连接于固定座52上,涂抹块53固定连接有液芯54,液芯54一端穿过固定座52伸入溶液箱51中。涂抹块53采用海绵制成,溶液箱51中盛有肥皂液,肥皂液通过液芯54将涂抹块53润湿,然后对冷凝管与管板的焊接处进行涂抹即可。溶液箱51上开设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向溶液箱51中添加肥皂液,为了避免溶液箱51中肥皂液在旋转中洒出,加液口出过盈配合有橡胶塞。
23.本实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24.控制单元程序设定的零点是凝汽器管板的圆心,滑移筒31的圆心与凝汽器管板的圆心落在同一条轴线上,冷凝管的位置即为处于以凝汽器管板为圆心不同直径圆弧上的点,直径由小到大可以分为第一圆弧、第二圆弧,依次类推到第n圆弧。
25.对冷凝管焊接出进行涂抹时,首先驱动气缸32驱动滑移筒31向凝汽器一侧移动,涂抹块53对位于凝汽器管板中心处的冷凝管进行涂抹。涂抹完成后,第二电机44驱动滑移板带动涂抹装置5移动至处于第二圆弧上的冷凝管,驱动气缸32驱动滑移筒31向凝汽器一侧移动,对处于第二圆弧上的第一个冷凝管进行涂抹,第一电机22通过第一齿轮23驱动转
筒21进行转动,将涂抹装置5转动至第二圆弧上的第二冷凝管所在的位置,对处于第二圆弧上的第二个冷凝管进行涂抹,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位于第二圆弧上的冷凝管全部涂完,再对第三圆弧
……
第n圆弧上的冷凝管进行涂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