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45679发布日期:2022-04-13 20: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2.压敏漆(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技术是一种光学压力测量试验技术,其是利用高分子有机物的光致发光特性和氧分子对激发态探针分子去活的“氧猝熄”效应,以适当波长的激发光源照射布满含有探针分子压敏漆的受测物面,由光强采集设备捕捉涂层表面灰度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灰度与压力转换,获得受测物面压力分布图谱的测量方法。该技术以非接触方式测量模型表面全域的连续变化压力图谱,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和较为准确地反映受测物面在气流中的压力结构状况,弥补和避免了以压力传感器为测量原件的传统压力测量方法的固有缺陷和不足,体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基于光强法的压敏漆测压技术在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成为国内外各生产型风洞所必需的一种试验手段。
3.光强法psp风洞测量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psp试验技术的具体试验流程为:

风洞试验前,通过压敏漆校准试验获得压敏漆光强与压力的校准关系式(stern-volmer关系式);

风洞试验中,以适当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布满含有探针分子压敏漆的受测物面,由ccd相机采集模型表面涂层的光强图像并传输到计算机中;

风洞试验后,利用图像后处理软件和试验前校准的stern-volmer关系式,将光强图像转化为压力图像,从而获得模型表面压力图谱。
4.与传统的psi测压方法相比较,psp测压技术有着非接触流场无扰动和高空间分辨率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该试验技术中涉及的误差源较多,误差的累积叠加会对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带来较大影响,从而影响试验技术的压力测量精准度。psp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包含了模型受载变形运动、参考压力测量误差、涂料的光降解和杂质沉积、激发光的不稳定性、滤片的光谱泄露、相机噪声、涂层对流场干扰和涂料校准误差等诸多误差源。涂料发光强度与模型表面压力的定量关系是通过校准实验获得的,因此,涂料校准误差是压敏漆试验技术中的重要误差源之一。提高涂料校准精准度的方法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选用性能好且适用的硬件设备,如输出光强稳定性高的光源、光谱泄露量少的滤片、稳定性好且精度高的控温和控压设备、密封性好的校准箱等,另一方面要系统研究校准方法进而优化校准技术细节。在涂料校准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细节很多,如采集图像光强的调节、平均图像的数量、取图区域的选取、滤波的选择、图像清晰度的调节和模数转换位数的选择等均可能对最终的校准精准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工程使用的压敏漆校准硬件设备均选用高稳定性紫外光源、低噪声科学级ccd相机,且校准箱的压力密封性较好,压力和温度控制精准,加之对涂料校准方法和细节进行了大量精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涂料校准方法和标准,整体压敏涂料的校准精度较高。
5.在压敏漆涂料校准中,需要最终获得不同压力、温度站点下样片涂层光强与提前
确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这一状态称为参考状态)样片涂层光强的比值与站点压力、温度的校准关系式,而参考状态的压力和温度应设置为实际风洞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如果参考状态的压力和温度设定不准确,会给最终压力结果换算带来系统误差。压敏校准试验一般在风洞试验前完成,目前压敏漆校准试验通用流程的参考压力和温度设置为校准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考虑到校准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一般不可能与后续风洞试验时完全一致,这样就引入了校准误差,从而最终导致压敏漆试验压力测量误差。
6.以参考压力设置为例,大气压力与环境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有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会相应减小,在三公里范围内,每升高12米,气压减小133帕。我国地缘辽阔,各地海拔高度相差很大,如北京海拔高度为31米,大气压力约为99.8千帕,上海海拔4.5米,大气压力约100.5千帕,昆明地处高原,海拔约1891米,大气压力约80.8千帕,三者气压最大相差19.7千帕。考虑到常规压敏漆技术测量精度在1千帕以内,在某地区进行的压敏漆校准试验结果无法应用于异地的压敏漆风洞试验,必须在当地重新实施涂料校准试验。同时,温度对大气压力也有较大的影响,一年之中,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季气压高于夏季气压。即使在同一天中,气压仍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温度引起的气压变化幅度有400帕左右,对于测量精度1千帕以内的压敏漆技术来说,一天之内的参考压力变化引起的涂料校准误差也不可忽略。
7.总之,现有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无法准确设置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相差很大,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下参考状态的压力和温度设置误差较大使得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校准结果完全无法采用,必须在当地实时重新实施校准。同时,即使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在同一地区与相同季节,试前完成的校准试验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仍与风洞试验时存在明显偏差,导致的最终测量偏差仍不可忽略。为了简化压敏漆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前的准备流程,需要优化现有压敏漆校准方法和流程,提高压敏漆校准结果的适用性和校准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9.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风洞试验之前,基于校准箱以及涂料校准软件的参数设定,得到在校准时刻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作为参考压力、温度条件下,压敏漆涂料的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步骤二,在风洞试验时,通过实测洞内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基于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反算真实参考条件下的涂层光强比值,得到以风洞试验时的洞内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作为参考条件下,压敏漆涂料的试后校准拟合关系式和拟合曲面。
10.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所述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的获取方式被配置为包括:s10,制备带压敏漆的试验样片,并将试验样片设置在校准箱中;s11,基于校准箱中的硬件配合对应的涂料校准软件得到各站点下的涂层光强序
列图像以及在参考状态下的涂层表面光强图像;s12,基于对参考状态下的涂层表面光强图像以及各站点下的涂层光强序列图像的处理,获得各站点下光强比序列;s13,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温度序列与光强比序列进行拟合,以得到压力、温度与光强比的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
11.优选的是,在s10中,试验样片的制备步骤被配置为包括:s101,打磨样片,采用酒精或丙酮清洁样片表面,并在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表面干燥;s102,搅拌压敏漆底漆与丙酮至两者完全分散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底漆均匀喷涂至样片表面;s103,将喷涂了压敏漆底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直至底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底漆固化;s104,采用砂纸打磨样片底漆,用酒精清洗底漆表面并置于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底漆表面干燥;s105,搅拌压敏漆面漆与丙酮至两者完全分散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面漆均匀喷涂至样片底漆表面;s106,将喷涂了压敏漆面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直至面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面漆固化,固化后的面漆表面不打磨;s107,将样片无压敏漆的一面涂抹导热硅胶,并将其粘接固定于校准箱底座上,关闭并密封校准箱,确保校准箱密闭良好。
12.优选的是,在s11中,各站点下的涂层光强序列图像获取方式包括:s110,通过涂料校准软件设置不同站点下的压力和温度,并基于校准箱中的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对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调整,以使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与每个站点设置的压力和温度相匹配;s111,打开校准箱中的光源对标样片表面的压敏涂层进行照射,通过相机对每个站点下样片涂层表面的光强图像进行采集,以获得与各站点对应的涂层光强序列图像;在参考状态下的涂层表面光强图像获取方式包括:s112,按校准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设置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通过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调控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以使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与设置的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相匹配;s113,打开光源对样片表面的压敏涂层进行照射,通过相机采集样片涂层表面在参考状态下的光强图像。
13.优选的是,在s12中,所述光强比序列的获取方式被配置为包括:s120,选取图像中的部分区域作为校准区,在校准区内对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与各站点下的光强图像进行平均处理,以获得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在校准区内的参考光强以及各站点下的图像光强序列在校准区的各站点光强;s121,将参考光强与各站点光强作比,以获得各站点下光强比序列。
14.优选的是,在s13中,所述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表示为:
;其中,p为各站点下压力, 为各站点图像和参考图像光强比值,t为各站点下温度,为待求校准系数,n为拟合关系式的拟合阶数。
15.优选的是,在步骤二中,在风洞试验时,通过设置在风洞中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风洞试验段内的实时大气压力p

和环境温度t

进行测量,并将p

、t

代入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中,以得到在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与试前校准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涂层光强的比值,进而计算出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将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作为参考图像光强,将试前校准时获得的不同站点下的光强值与参考图像光强重新作比,获得以实际风洞试验状态下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各站点光强比序列,并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与光强比序列和温度序列重新拟合,获得压敏漆涂料的试后校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所述试后校准拟合关系式形式为多项式,可表示为: ;其中,p为各站点下压力, 为各站点图像和参考图像光强比值,t为各站点下温度,为待求校准系数,n为拟合关系式的拟合阶数。
16.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风洞试验时实测洞内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并利用试前获得的压敏漆校准关系式反算真实参考条件下的涂层光强值,从而获得以风洞试验时洞内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精确压敏涂料校准关系,减小了校准误差,提高了压敏漆技术测压精准度。
17.其二,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某种压敏漆和测量设备,只需进行一次涂料校准即可满足不同地区和季节压敏漆风洞试验的使用需求,故本发明优化了现有压敏漆校准方法,简化了压敏漆校准试验和风洞试前准备流程,提高了压敏漆校准结果的适用性和校准精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8.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强法psp风洞测量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校准箱内部结构结构;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校准设备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流程图;图5为以实施例1中试验参数为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校准曲面;图6为以实施例1中试验参数为例,采用常规psp校准方法获得的校准曲面;
图7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实施例1模型表面压力系数图谱;图8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校准方法和常规校准方法获得实施例1的压力系数测量精度对比;其中,在图1中,1-涂漆模型,2-标记点,3-涂漆模型中局部放大后的模型表面,4-基底,5-聚合物层,6-聚合物中的压敏探针,7-计算机,8-ccd相机,9-相机滤镜,10-激发光;在图2中,11-散热槽 ,12-加热器,13为铝制铜板,14为压敏漆层;在图3中,15-开关阀一,16-cpc3,17-继电器一,18-继电器二,19-开关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1.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其在校准过程中通过利用一次涂料校准试验,即可获得在不同参考压力条件下的准确压敏漆涂料校准关系,以优化现有压敏漆校准方法,简化压敏漆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前的准备流程, 提高了压敏漆试验试前准备效率,从而提高压敏漆校准结果的适用性和校准精度。
22.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 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磨样片,采用酒精或丙酮清洁样片表面并在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表面干燥,且在所述步骤s1中,将样片采用铝制样片,为了不至加工变形并兼顾快速热传导与温度均衡,样片厚度为2毫米;s2、搅拌压敏漆底漆与溶剂至两者完全分散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底漆均匀喷涂至样片表面,且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自动搅拌器将压敏漆底漆和溶剂混合均匀,底漆厚度为20微米;s3、将喷涂了压敏漆底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直至底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底漆固化,设置所述步骤s3中烘箱烘烤温度为90摄氏度,烘烤时间5小时;s4、采用砂纸打磨样片底漆,用酒精清洗底漆表面并置于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底漆表面干燥,且在所述步骤s4中,采用1500目砂纸进行底漆表面打磨,打磨至表面粗糙度小于0.8;s5、搅拌压敏漆面漆与溶剂至两者完全分散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面漆均匀喷涂至样片底漆表面,且在所述步骤s5中,采用自动搅拌器将压敏漆面漆和溶剂混合均匀,面漆厚度为20微米;s6、将喷涂了压敏漆面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直至面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面漆固化,固化后的面漆表面不打磨,且在所述步骤s6中,烘箱烘烤温度为65摄氏度,烘烤时间5小时;s7、将样片无压敏漆的一面涂抹导热硅胶,并将其粘粘固定于校准箱底座上,关闭并密封校准箱,确保校准箱密闭良好,在所述步骤s7中,校准箱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校准箱为铜制底座,底座另一端与热电加热器固定,底座与加热器之间的间隙用导热硅胶填充。利用半导体温度控制器改变热电加热器输入的电流方向,可以加热或冷却黄铜板,进而改变样片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样片温度的调节。校准箱的温度控制范围-10℃~100℃,控制误
差:正负0.5℃。其中,导热硅油和黄铜板的作用是使得加热器对样片均匀加热。
23.s8、启动涂料校准软件,设置不同站点压力和温度,通过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调控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至设置的每个站点压力和温度,开启光源照射样片表面压敏涂层,并在每个站点下采用相机采集样片涂层表面光强图像,获得各站点下的涂层光强序列图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压力控制器为高精度数字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范围0至500kpa,控制精度为0.05%fs。光源为光谱峰值405纳米的紫外光源,具有连续和脉冲两种激发模式,照射强度和脉冲占空比、周期、脉冲数可通过光源控制软件实现自动调节。相机为科学级彩色ccd,带背板制冷,分辨率至少1600
×
800,位深大于8位;s9、按校准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设置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通过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调控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至设置的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开启光源照射样片表面压敏涂层,并在参考状态下采用相机采集样片涂层表面光强图像;s10、选取图像部分区域作为校准图像后处理区域,将该区域下的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与各站点下的光强图像平均,获得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和各站点下的图像光强序列,并将参考光强与各站点光强作比,获得各站点下光强比序列(值),在所述步骤s10中,选取的图像区域光强应大于70%相机满井光强,且具有较高的光强均匀度和图像信噪比;s11、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温度序列与光强比序列拟合,获得压力、温度与光强比的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具体拟合方式为:采用的试前校准拟合关系式形式为多项式,可表示为:;其中,p为各站点下压力, 为各站点图像和参考图像光强比值,t为各站点下温度, n为拟合关系式的拟合阶数,p、、t均为已知量,为校准系数,为待求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可获得,从而获得以试验前涂料校准时刻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作为参考压力、温度条件下的压力、温度与光强比的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如下二阶拟合多项式:;至此,完成风洞试验前的涂料校准流程;s12、风洞试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获得风洞试验段内的实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将与代入s11获得的试前校准关系式:;可求得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涂层光强与试前校准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涂层光强的比值,因为试前校准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涂层光强在校准时已采集获得,进而可计算出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
24.s13、以s12获得的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作为参考图像光强,将试前校准时获得的不同站点下的光强值与s12获得的参考图像光强重新作比,获得以实
际风洞试验状态下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各站点光强比序列,并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与光强比序列和温度序列重新拟合,获得压力与光强比和温度的试后校准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试后校准拟合关系式形式为多项式,可表示为: ;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如下二阶拟合多项式:;其中,p为各站点下压力, 为各站点图像和参考图像光强比值,t为各站点下温度,n为拟合关系式的拟合阶数, p、、t均为已知量,为校准系数,为待求值,同样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可获得。至此,完成全部的压敏涂料校准流程,获得以实际风洞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精确校准拟合关系式和拟合曲面。
25.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压敏涂料校准样片为厚度2mm的铝制圆形样片,压敏涂料为双组份压敏漆,其中的压敏探针为铂类聚合物。涂料校准设备如图3所示,主要由uvled激发光源、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校准箱、温度调节控制子系统、压力调节控制子系统、自动滤波轮、供气及真空装置等部分构成。其中,uvled激发光源采用便携式空冷紫外led光源,图像数据采集系统选用pco1600型14位高分辨率科学级ccd彩色相机,温度调节控制子系统为半导体温控仪,压力调节控制子系统采用高精度数字压力控制器。
26.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如图4包括以下步骤:s1、打磨校准样片,采用酒精清洁样片表面并在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表面干燥;s2、采用自动搅拌器将压敏漆底漆和丙酮混合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底漆均匀喷涂至样片表面,底漆喷涂厚度为20微米;s3、将喷涂了压敏漆底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烘烤温度设置为90℃,烘烤时间设置为5小时,直至底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底漆固化;s4、采用1500目砂纸打磨样片底漆,采用粗糙度仪检测涂层粗糙度,直至打磨至表面粗糙度小于0.8,然后用酒精清洗底漆表面并置于洁净环境下挥发表面清洁溶剂至样片底漆表面干燥;s5、采用自动搅拌器搅拌压敏漆面漆与丙酮至两者完全分散混合均匀,用喷枪将压敏漆面漆均匀喷涂至样片表面,面漆喷涂厚度为20微米;s6、将喷涂了压敏漆面漆的样片置于烘箱中烘烤,烘烤温度设置为65℃,烘烤时间设置为5小时,直至面漆涂层溶剂完全挥发,面漆固化,固化后的面漆表面不打磨;s7、将样片无压敏漆的一面涂抹导热硅胶,并将其粘粘固定于校准箱底座上,关闭并密封校准箱,确保校准箱密闭良好;s8、启动涂料校准软件,设置不同站点压力和温度,通过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调控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至设置的每个站点压力和温度,开启光源照射样片表面压敏涂层,并在每个站点下采用相机采集样片涂层表面光强图像,获得各站点下的涂层光强序列图像;
s9、按校准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设置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通过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调控校准箱内的压力和温度至设置的参考状态压力和温度,开启光源照射样片表面压敏涂层,并在参考状态下采用相机采集样片涂层表面光强图像;s10、选取图像中光强应大于70%相机满井光强的部分区域作为校准图像后处理区域,将该区域下的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与各站点下的光强图像平均,获得参考状态下的图像光强和各站点下的图像光强序列,并将参考光强与各站点光强作比,获得各站点下光强比序列(值);s11、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与光强比序列和温度序列拟合,获得压力与光强比和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至此,完成风洞试验前的涂料校准流程;s12、风洞试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获得风洞试验段内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根据试前获得的压力与光强比和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反算获得此刻风洞洞体内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光强比,因为试前参考状态的参考图像光强已知,可以获得风洞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涂层光强值,然后以此值作为参考图像光强,将试前获得的不同站点下的光强值与参考图像光强重新作比,获得以实际风洞试验状态下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各站点光强比序列,并将各站点设置的压力值序列与光强比序列和温度序列重新拟合,获得压力与光强比和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及拟合曲面,至此,完成全部的压敏涂料校准流程,获得以实际风洞试验时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校准拟合关系式。
27.某地一天内大气压力变化将近1千帕,在参考压力变化1千帕条件下,图5、图6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常规psp校准方法获得的校准对比曲面,具体的,图5的相关参数如下:linear model poly33:f(x,y)=p00+p10*x+p01*y+p20*x

2+p11*x*y+p02*y

2+p30*x

3+p21* x

2*y+p12*x*y

2+p03*y

3;coefficients(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p00=-33.51(-57.93,-9.081),p10=102.8(33.26,172.3);p01=-1.328(-2.739,0.08214),p20=-72.8(-142.6,-3.026);p11=1.51(-0.3868,3.406),p02=0.05928(-0.0005566,0.1191);p30=77.94(53.94,101.9),p21=-0.4512(-1.224,0.3214);p12=-0.02896(-0.05697,-0.0009413);p03=-0.0009157(-0.002223,0.0003916);图6的相关参数如下:linear model poly33:f(x,y)=p00+p10*x+p01*y+p20*x

2+p11*x*y+p02*y

2+p30*x

3+p21* x

2*y+p12*x*y

2+p03*y

3;coefficients(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p00=-33.51(-57.93,-9.081),p10=103(33.34,172.7);p01=-1.328(-2.739,0.08214),p20=-73.16(-143.3,-3.041);p11=1.513(-0.3877,3.415),p02=0.05928(-0.0005566,0.1191);
p30=78.52(54.34,102.7),p21=-0.4534(-1.23,0.3229);p12=-0.02903(-0.05711,-0.0009436);p03=-0.0009157(-0.002223,0.0003916);图7显示了采用本发明校准方法应用于某列车车头模型psp试验获得的模型表面压力系数图谱,图8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校准方法和常规校准方法获得的车头模型表面的压力系数测量精度对比,可以看出,本校准方法获得的校准曲面和校准关系与常规方法略有不同,采用本发明校准方法最终获得的压力系数误差基本小于0.02,而常规校准方法的校准误差较大,从而导致最终获得的压力系数误差高达0.05左右,说明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参考压力变化引入的测量误差,只需一次校准,所获得的校准关系式即可满足不同地区、季节的压敏漆风洞试验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28.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不同参考状态下的压敏漆涂料校准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该方法通过风洞试验时实测洞内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并利用试前获得的压敏漆校准关系式反算真实参考条件下的涂层光强值,从而获得以风洞试验时洞内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为参考条件的精确压敏涂料校准关系,减小了校准误差,提高了压敏漆技术测压精准度。

针对某种压敏漆和测量设备,该方法只需进行一次涂料校准即可满足不同地区和季节压敏漆风洞试验的使用需求。本发明优化了现有压敏漆校准方法,简化了压敏漆校准试验和风洞试前准备流程,提高了压敏漆校准结果的适用性和校准精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9.以上方案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30.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3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