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8066发布日期:2022-08-31 12:0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像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2.射线平板探测器成像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检测、安全检查、宠物治疗等领域。通常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物体经过射线穿透后在探测器中成像并输出生成图像。
3.现有技术中通常无论实际成像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生成的成像图像均包括整个可成像区域,使得生成的成像图像中包含无关信息,降低图像生成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成像系统,以实现提高图像成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射线源、束光器和探测器:
6.所述射线源用于输出初始射线;
7.所述束光器用于获取所述初始射线,并根据与所述束光器关联的约束信息确定所述初始射线的射线照射范围;
8.所述探测器用于获取目标射线在所述探测器的候选成像区域中形成的目标成像区域,并通过预设边界识别方法识别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以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生成与所述射线照射范围对应的目标成像图像;其中,所述目标射线通过所述初始射线按照所述射线照射范围照射被照射物体后获得。
9.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图像接收设备,所述图像接收设备与所述探测器连接;
10.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目标成像图像。
11.可选的,所述图像接收设备还用于:
12.向所述探测器发送对当前图像状态的状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探测器返回的所述当前图像状态;
13.若所述当前图像状态为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则向所述探测器发送所述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探测器返回的所述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
14.根据所述图像属性信息获取并解析所述目标成像图像。
15.可选的,所述探测器还用于:
16.根据所述探测器中当前处理图像的图像处理信息,更新所述当前处理图像的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
17.可选的,所述探测器具体用于:
18.在所述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将当前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一平均值;
19.将下一像素方向中每所述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
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二平均值;其中,所述当前像素方向与所述下一像素方向之间距离预设间隔;
20.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值和所述第二平均值确定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并根据所述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识别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21.可选的,所述探测器具体用于:
22.判断所述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是否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其中所述预设像素变化条件包括所述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23.若满足,则判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预设像素变化条件的所述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的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或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24.若不存在所述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所述下一像素方向为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起始区域边界;
25.若不存在所述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所述下一像素方向为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结束区域边界。
26.可选的,所述探测器具体用于:
27.根据预设光照模型和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一平均值和所述第二平均值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
28.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值、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二平均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确定所述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29.可选的,所述探测器具体用于:
30.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值和所述第二平均值,确定所述当前像素方向和所述下一像素方向的平均值变化率集合,并确定所述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的第一变化率平均值;
31.根据所述第一变化率平均值从所述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确定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并确定各所述目标平均值变化率的第二变化率平均值;
32.根据所述候选成像图像中各像素方向的所述第二变化率平均值确定第二平均值变化率;
33.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值变化率和所述第二平均值变化率从所述合并像素点中确定边界像素点集合,并根据所述边界像素点集合识别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34.可选的,所述探测器具体用于:
35.确定预设长度和宽度的滑动窗口,并在所述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按照预设方向移动所述滑动窗口;
36.获取所述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上下边缘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以及左右边缘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
37.根据预设像素变化信息条件,从所述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中确定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从所述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中确定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
38.将与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或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对应的所述滑动窗口所在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39.根据所述目标位置间的相邻关系识别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4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射线源输出初始射线,束光器获取所述初始射线,并根据与所述束光器关联的约束信息确定所述初始射线的射线照射范围,探测器获取目标射线在所述探测器的候选成像区域中形成的目标成像区域,并通过预设边界识别方法识别所述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以根据所述区域边界生成与所述射线照射范围对应的目标成像图像。解决了无论束光器约束的射线照射范围的大小,生成的成像图像均包括整个可成像区域,使得生成的成像图像中包含无关信息,降低图像生成的有效性的问题,取得了使得成像图像与射线照射范围匹配,提高图像成像的效率和有效性的有益效果。
41.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成像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目标”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6.实施例
4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图像成像系统包括射线源10、束光器11和探测器12。
48.射线源10用于输出初始射线,初始射线为射线源10直接输出的射线,可以为x射线。
49.束光器11设置于射线源10的前方,用于根据与束光器11关联的约束信息确定初始射线的射线照射范围。其中,约束信息为束光器11约束射线源10尺寸的信息,用于确定射线视野,可以为束光器11开口的大小等。束光器11的具体约束信息可以由人为确定,也可以由被照射物体大小自动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根据束光器11端的约束信息和射线源10照射束光器11的角度和距离等信息,确定射线照射至探测器12的射线照射范围。
50.探测器12用于获取目标射线在探测器12的候选成像区域中形成的目标成像区域,并通过预设边界识别方法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以根据区域边界生成与射线照射
范围对应的目标成像图像;其中,目标射线通过初始射线按照射线照射范围照射被照射物体后获得。
51.初始射线经过束光器11约束后射出,从而遮挡非射线照射范围的射线部分,即保留射线照射范围的射线,并采用射线照射范围的射线照射被照射物体13,射线透过被照射物体在探测器12的候选成像区域中形成目标成像区域。其中,被照射物体13位于束光器11与探测器12之间。
5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成像区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20为候选成像区域,21为目标成像区域,22为被照射物体被射线照射后在目标成像区域中形成的图像。现有技术中,通常不对目标成像区域21进行识别,直接获取候选成像区域20整体。
53.其中,候选成像区域为完整的可成像区域,目标成像区域为可成像区域中覆盖整个射线照射范围的有效成像区域,其中未被照射的候选成像区域可能呈现黑色,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54.可以将被照射的候选成像区域整体生成候选成像图像,其中,候选成像图像可以为探测器12完成曝光操作后生成,并通过预设边界识别方法识别候选成像图像中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根据确定的区域边界对候选成像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目标成像图像。
55.示例性的,预设边界识别方法可以为像素灰度值识别算法,通过判断像素点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候选成像图像中灰度变化值较大的目标像素行列,根据目标像素行列确定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56.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系统还包括:图像接收设备,图像接收设备与探测器12连接;
57.图像接收设备用于获取并显示目标成像图像。
58.其中,图像接收设备可以为计算机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图像接收设备与探测器1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图像接收设备接收由探测器12传递的图像后,可直接显示在图像接收设备中,还可用于后续处理,例如在医学领域,图像接收设备接收到的目标成像图像后,通过人工或机器对目标成像图像中的内容进行医学诊断。
59.直接将目标成像图像传递至图像接收设备并显示,避免传递的图像包含无关信息,提高后续图像处理的效率。
60.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图像接收设备还用于:
61.向探测器12发送对当前图像状态的状态查询请求,以获取探测器12返回的当前图像状态;
62.若当前图像状态为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则向探测器12发送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获取请求,以获取探测器12返回的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
63.根据图像属性信息获取并解析目标成像图像。
64.图像接收设备可以实时或间隔预设时间对探测器12发出图像状态的查询请求,探测器12响应于该请求回复当前图像状态。
65.图像状态可以包括图像裁剪中、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当查询到图像状态为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时,则向探测器12发送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获取请求,其中,图像属性信息可以为分辨率和图像尺寸等。探测器12返回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根据图像属性信息获取相应的目标成像图像,并解析目标成像图像,以获得符合图像接收设备规格的图像。
66.通过向探测器发送对当前图像状态的状态查询请求,以便图像接收设备实时了解图像状态,若图像状态为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则获取探测器返回的目标成像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根据图像属性信息获取并解析目标成像图像,使得图像接收设备及时获取所需的生成的目标成像图像,提高图像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67.接收并反馈图像接收设备对探测器12的图像状态的查询请求;以便图像接收设备实时了解图像状态。若图像状态为目标成像图像生成完毕,则响应于图像接收设备的图像获取请求向图像接收设备发送目标成像图像,使得图像接收设备及时获取生成的目标成像图像,提高图像获取的效率。
68.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还用于:
69.根据探测器12中当前处理图像的图像处理信息,更新当前处理图像的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
70.其中,当前处理图像为探测器12中当前正在处理的图像,图像处理信息可以为图像处理的阶段信息。根据图像处理信息,更新当前处理图像的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可以为根据图像处理阶段,更新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示例性的,若图像处理信息为探测器12完成曝光操作,可更新当前处理图像的当前图像状态为候选成像图像生成等。
71.通过图像处理信息,及时更新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便于后续根据当前图像状态和图像属性信息对目标成像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7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具体用于:
73.在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将当前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一平均值;
74.将下一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二平均值;其中,当前像素方向与下一像素方向之间距离预设间隔;
75.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确定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并根据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76.其中,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为候选成像区域的整体图像,即为原始曝光图像。像素方向可以为像素行或像素列,本实施例中以像素方向为行进行描述。
77.将当前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像素点以及合并像素点对应的合并灰度值,即将当前行中等间隔多列像素点进行合并。示例性的,将当前行记为第x行,若当前行中存在m个像素,则将当前行中的像素点灰度值记为p(x,1),p(x,2),

p(x,m),将等间隔多列记为j,将j列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合并,即将p(x,1),p(x,2),

p(x,j)、p(x,j+1),p(x,j+2),

p(x,2j)等分别进行合并,得到合并灰度值,并对每个合并灰度值求取第一平均值,并将各第一平均值记为其中p(x,1)相当于(p(x,1)+p(x,2)+

+p(x,j))/j。
78.可选的,在将当前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之前,对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区域图像进行本底校正或使用滤波算法进行平滑等图像预处理,使得消除像素间不一致性和噪声影响,提高后续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79.其中,下一像素方向可以为下一像素行,预设间隔可以为预设行数。
80.示例性的,当前像素行与下一像素方向之间距离预设行数,记为i。将下一行中的像素点灰度值记为p(x+i,1),p(x+i,2),

p(x+i,m),将等间隔多列记为j,将j列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合并,即将p(x+i,1),p(x+i,2),

p(x+i,j)、p(x+i,j+1),p(x+i,j+2),

p(x+i,2j)等分别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像素点以及合并像素点对应的合并灰度值,并对每个合并灰度值求取第二平均值,将各第二平均值记为其中p(x+i,1)相当于(p(x+i,1)+p(x+i,2)+

+p(x+i,j))/j。
81.其中,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为像素变化信息构成的集合,其中像素变化信息可以为变化率或变化值,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82.示例性的,若当前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差值,则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的元素为单个第一平均值与对应的第二平均值的差值,此时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记为元素为单个第一平均值与对应的第二平均值的差值,此时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记为若当前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率,则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的元素为单个第一平均值与对应的第二平均值的差值的一阶微分值,此时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记为的第二平均值的差值的一阶微分值,此时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记为
83.若候选成像图像的分辨率大小为m
×
n,则从候选成像图像中的第一行开始至(n-i),依次计算第x行和(x+i)行的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根据各行对应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确定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可以为根据当前像素变化信息确定候选成像图像中灰度变化值较大的目标像素行,根据目标像素行确定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行。
84.确定区域边界列的方式即将上述方式中的行列方向的处理方式对调,此处不再赘述。
85.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行和列,以根据区域边界行和列生成目标成像图像。
86.通过在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将当前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一平均值;将下一像素方向中每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合并,并得到各合并像素点的合并灰度值对应的第二平均值;其中,当前像素方向与下一像素方向之间距离预设间隔,以减轻可能产生的边缘过渡效应及像素随机噪声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确定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以准确获取当前像素变化信息,并根据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提高区域边界识别的准确性。
8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具体用于:
88.判断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是否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其中预设像素变化条件包括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89.若满足,则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的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或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90.若不存在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下一像素方向为目标成像区域的起始区域边界;
91.若不存在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下一像素方向为目标成像区域的结束区域边界。
92.判断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是否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即判断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
93.判断像素变化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为判断像素变化信息是否大于等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示例性的,当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差值时,判断像素变化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当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率时,判断像素变化率是否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
94.若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的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或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为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且在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位置之前的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为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且在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位置之后的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95.以行为例,示例性的,若当前行与下一行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则可判断上一行与当前行的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若是,则确定该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为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以及可判断下下行与下一行的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像素变化信息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个数阈值,若是,则确定该像素变化信息集合为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96.若不存在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下一像素方向为目标成像区域的起始区域边界,即确定目标成像区的起始边界为在第一个灰度值变化较大的像素方向处。
97.若不存在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则确定下一像素方向为目标成像区域的结束区域边界,即确定目标成像区的结束边界为在最后一个灰度值变化较大的像素方向处。其中起始区域边界和结束区域边界相较于对候选成像图像中像素处理的方向确定。例如处理方向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则最上方的区域边界为目标成像区域的起始区域边界,最下方的区域边界为目标成像区域的结束区域边界。
98.通过判断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是否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以准确确定可能为区域边界的像素方向,通过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像素变化条件的目标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或目标后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结合边界的特性,避免将可能为区域边界的像素方向均确定为区域边界,从而提高区域边界确定的准确性。
99.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具体用于:
100.根据预设光照模型和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权重值,获取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对应的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
101.根据第一平均值、第一权重值、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权重值确定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
102.其中,预设光照模型为预先训练好的用于生成权重的模型,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点权重值为每个像素点对应的预设权重值,将第一平均值涉及的像素点的权重值输入预设
光照模型,得到第一平均值对应的整体权重值,即为第一权重值。将第二平均值涉及的像素点的权重值输入预设光照模型,得到第二平均值对应的整体权重值,即为第二权重值。
103.示例性的,p(x,1)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1
,p(x,2)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2
...p(x,j)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j
。则通过预设光照模型得到的第一平均值p(x,1)对应的权重可以记为w
x1
。相应的,p(x+i,1)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i)1
,p(x+i,2)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i)2
...p(x+i,k)对应的像素点的权重为w
(x+i)j
。则通过预设光照模型得到的第一平均值p(x+i,1)对应的权重可以记为w
(x+i)1
104.根据第一平均值、第一权重值、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权重值确定加权后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示例性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为变化信息集合,示例性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为变化信息集合,示例性的,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可以为从而考虑到光强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当前像素变化信息集合确定的准确性。
105.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具体用于:
106.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确定当前像素方向和下一像素方向的平均值变化率集合,并确定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的第一变化率平均值;
107.根据第一变化率平均值从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确定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并确定各目标平均值变化率的第二变化率平均值;
108.根据候选成像图像中各像素方向的第二变化率平均值确定第二平均值变化率;
109.根据第一平均值变化率和第二平均值变化率从合并像素点中确定边界像素点集合,并根据边界像素点集合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110.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确定当前像素方向和下一像素方向的平均值变化率集合,示例性的,可以为上述的率集合,示例性的,可以为上述的确定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的第一变化率平均值,即将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求和并除以第一平均值变化率的个数,其中第一平均值变化率为平均值变化率集合的元素。
111.根据第一变化率平均值从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确定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可以为以第一变化率平均值为基准,将与第一变化率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在预设范围内的平均值变化率确定为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并求取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和的平均值,即为第二变化率平均值。以行为例,记为第x行的局部变化率
112.根据候选成像图像中各像素方向的第二变化率平均值确定第二平均值变化率,以行为例,将所有行的局部变化率依次连接后再次微分,得到每行对应的第二平均值变化率,记为
113.根据第一平均值变化率和第二平均值变化率从合并像素点中确定边界像素点集
合,可以为判断合并像素点对应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和第二平均值变化率是否满足对应条件,若是,则确定该合并像素点为边界像素点,属于边界像素点集合。示例性的,第一平均值变化率为(p(x+i,1)-p(x,1))/i,第二平均值变化率则判断(p(x+i,1)-p(x,1))/i是否为正,且是否为0,若是,则此时变化率变化最大,即可确定合并像素点处于边界处,并且处于非目标成像区域至目标成像区域的过渡处,则可确定该合并像素点属于起始区域边界。判断(p(x+i,1)-p(x,1))/i是否为负,且是否为0,若是,则此时变化率变化最大,即可确定合并像素点处于边界处,并且处于目标成像区域至非目标成像区域的过渡处,则可确定该合并像素点属于结束区域边界。
114.通过边界像素点集合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可以为将属于起始区域边界的合并像素点合并得到完整的起始区域边界,将属于结束区域边界的合并像素点合并得到完整的结束区域边界。
115.通过根据第一变化率平均值从平均值变化率集合中确定目标平均值变化率,剔除变化率较低的部分,使得后续获取的合并像素点为像素变化率较高的部分,满足边界的特性,从而提高后续区域边界确定的准确性。并且根据第一平均值变化率和第二平均值变化率从合并像素点中确定边界像素点集合,在确定为边界像素点的同时可准确判断边界像素点的类型,提高边界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116.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探测器12具体用于:
117.确定预设长度和宽度的滑动窗口,并在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按照预设方向移动滑动窗口;
118.获取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上下边缘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以及左右边缘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
119.根据预设像素变化信息条件,从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中确定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从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中确定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
120.将与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或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对应的滑动窗口所在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121.根据目标位置间的相邻关系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
122.其中,预设长度可以为行方向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合并长度,预设宽度可以为列方向预设个数的相邻像素点的合并长度。并在候选成像区域对应的候选成像图像中按照预设方向移动滑动窗口,例如从候选成像图像左上角开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123.将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经历过的每个位置的上下边缘的像素变化记为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其中像素变化信息可以为像素变化差值也可以为像素变化率,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124.示例性的,将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经历过的当前窗口记为roi(m,n),其中m为滑动窗口所对应的第m大行,n为滑动窗口所对应的第n大行。若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率,则当前窗口对应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可以记为q
roi(m,n)
=(p(xm+i,yn)-p(xm,yn))/j,其
中i为滑动窗口包括的列方向的相邻像素点的个数,j为滑动窗口包括的行方向的相邻像素点的个数,点的个数,p(xm+i,yn)为当前窗口中下边缘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和的平均值,p(xm,yn)为当前窗口中上边缘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和的平均值。
125.将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经历过的每个位置的左右边缘的像素变化记为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其中像素变化信息可以为像素变化差值也可以为像素变化率,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126.示例性的,将滑动窗口在移动过程中经历过的当前窗口记为roi(m,n),其中m为滑动窗口所对应的第m大行,n为滑动窗口所对应的第n大行。若像素变化信息为像素变化率,则当前窗口对应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可以记为r
roi(m,n)
=(p(xm,yn+j)-p(xm,yn))/i,其中i为滑动窗口包括的列方向的相邻像素点的个数,j为滑动窗口包括的行方向的相邻像素点的个数,点的个数,p(xm,yn+j)为当前窗口中右边缘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和的平均值,p(xm,yn)为当前窗口中左边缘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和的平均值。
127.将满足对应的预设像素变化信息条件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确定为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例如判断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是否大于等于对应预设阈值,若是则将该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确定为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并记为状态1;将满足对应的预设像素变化信息条件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确定为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例如判断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是否大于等于对应预设阈值,若是则将该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确定为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并记为状态1。
128.若滑动窗口所在位置对应的像素变化信息中存在第一目标像素变化信息或第二目标像素变化信息,则将滑动窗口所在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示例性的,当前窗口roi(m,n)对应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为q
roi(m,n)
,对应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为r
roi(m,n)
,当q
roi(m,n)
和r
roi(m,n)
中至少存在一个状态为1,则确定当前窗口roi(m,n)所在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129.根据目标位置间的相邻关系确定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可以为判断在滑动窗口的移动过程中是否由连续相邻非目标位置移动至连续相邻大于等于预设个数的目标位置,若是,则将连续相邻大于等于预设个数的目标位置的起始位置作为区域边界的起始位置。判断在滑动窗口的移动过程中是否由连续相邻目标位置移动至连续相邻大于等于预设个数的非目标位置,若是,则将连续相邻目标位置的结束位置作为区域边界的结束位置。从而确定同一移动方向上区域边界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得到该方向上的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以根据区域边界生成目标成像图像。
130.通过滑动窗口移动得到的上下边缘的第一候选像素变化信息,以及左右边缘的第二候选像素变化信息,确定目标位置,并根据目标位置间的相邻关系确定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无需对候选成像图像中逐行或逐列进行区域边界识别,在保证提高区域边界识别的同时,提高区域边界识别的效率。
13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射线源输出初始射线,束光器获取初始射线,并
根据与束光器关联的约束信息确定初始射线的射线照射范围,探测器获取目标射线在探测器的候选成像区域中形成的目标成像区域,并通过预设边界识别方法识别目标成像区域的区域边界,以根据区域边界准确的确定目标成像图像,提高图像生成的准确性;使得生成的成像图像与射线照射范围自动匹配,提高图像生成的有效性。解决了通常无论实际成像区域在候选图像中的大小和位置,生成的成像图像均包括整个候选成像区域,使得生成的成像图像中包含无关信息,降低图像生成的有效性的问题。
132.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13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