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文档序号:31534206发布日期:2022-09-16 21:4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1.本发明涉及卫星信号接收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航天领域也逐步快速发展起来,航天领域内包含的模块有很多,其中小卫星就是航天领域内比较常见的结构,小卫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不大的卫星,按照规范来说,一般把重量小于一吨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小卫星内还可以根据大小不同分为微小卫星与纳米卫星,卫星在发射以后要与地面保持联系,则需要卫星信号接收板,卫星信号接收板可有效实现卫星与地面的信息传递。
3.卫星信号接收板在安装在卫星上后,往往都需要配套调节装置,用于对于卫星信号接收板的位置调节,以便于卫星信号接收板可更加有效及精准的接收信息,但如今的许多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在进行接收板安装时,需要使用到许多额外的零件进行组合固定,安装极为不方便,同时卫星在送入太空后,由于环境的变换,安装结构易脱落,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包括小卫星本体、调节模块、对接模块和信号接收板;所述对接模块包含锁体和锁舌;所述锁体包含基体、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所述基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包含第一基体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基体侧壁,其中,第一基体侧壁平行于第三基体侧壁,且第一基体侧壁、第三基体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工作孔;所述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平行设置在所述基体内,其轴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侧壁,第一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一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第二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二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且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均能够自由转动;所述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结构相同,均包含承载块、被动齿条、限位卡板、m个锁扣弹簧,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承载块为长方体,包含第一承载端壁、第二承载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承载侧壁,其中,第一承载侧壁平行于第三承载侧壁;所述第一承载侧壁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承载侧壁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被动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之间,平行于第一滑槽;所述
第一承载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卡板的凹槽;所述m个锁扣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侧壁的凹槽内,均一端和凹槽底部固连、另一端和限位卡板固连;所述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一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一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辊位于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一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三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二传动齿辊位于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二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锁舌为长方体,包含第一锁舌端壁、第二锁舌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锁舌侧壁,其中,第一锁舌侧壁平行于第三锁舌侧壁;所述第一锁舌侧壁、第三锁舌侧壁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锁舌侧壁的主动齿条;所述第一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三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锁舌端壁和所述信号接收板的背面固连;当锁舌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一传动齿辊啮合、第三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使得锁舌带动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朝锁舌插入的反方向滑动;当锁舌完全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凹槽和基体错位,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分别弹出和第一锁舌侧壁、第三锁舌侧壁上的限位卡槽相配合,使得锁舌和基体锁死;所述调节模块包含铰接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铰接杆一端和所述小卫星本体的外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基体端壁的中心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铰接杆两侧,均和所述铰接杆平行且均一端和所述小卫星本体的外壁固连;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垫片且均和所述第一基体端壁相抵。
6.作为本发明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基体内设有n根和所述第一基体端面垂直固连的限位销,所述锁舌远离信号接收板的一端设有n个和所述基体内n根限位销一一对应的限位孔。
7.作为本发明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n取2。
8.作为本发明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小卫星本体两侧均设有太阳能板。
9.作为本发明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信号接收板包含接收板本体和2个反光模块;所述接收板本体两侧均设有安装槽,且接收板本体在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所述两个反光模块对应安装在接收板本体两侧的安装槽内;所述反光模块包含反光组件、第一触发组件和第二触发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包含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第一卡位柱、第二卡位柱、第一卡位
弹簧、第二卡位弹簧、扭力弹簧、以及k个侧顶弹簧,k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中,所述k个侧顶弹簧均一端和安装槽的底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一端固连,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一端通过扭力弹簧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另一端相邻,使得第一反射板能够绕扭力弹簧相对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扭力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反射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所述第一卡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盲孔中,一端和第一盲孔的底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卡位柱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卡位柱和所述第一卡位弹簧固连的一端位于第一盲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中;所述第二卡位柱和所述第二卡位弹簧固连的一端位于第二盲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限位通孔中;所述第一触发组件、第二触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含固定筒、膨胀袋和触发柱;所述固定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膨胀带内填充热膨胀材料,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一端和所述固定筒的底壁相抵、另一端啮合触发柱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触发组件的固定筒设置在第一限位通孔处,和第一限位通孔同轴,且开口端和接收板本体固连,其内膨胀柱远离膨胀袋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卡位柱远离第一卡位弹簧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触发组件的固定筒设置在第二限位通孔处,和第二限位通孔同轴,且开口端和接收板本体固连,其内膨胀柱远离膨胀袋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卡位柱远离第二卡位弹簧的一端相抵。
10.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安装方便,在卫星未发射时,对于信号接收板进行安装,只需将锁舌插入锁体的基座中,在插置过程中,通过传动过程,限位卡板弹出插嵌入限位卡槽内,可有效实现对于信号接收板的快速安装,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外部定位结构,同时此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极佳,在卫星发射后,不会出现在极端环境下的脱落的情况,保证安装的信号接收板的位置调节的精准度与效果。
11.2、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对基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于信号接收板的调节,使信号接收板可更加有效地接收信息。调节过程中,垫片紧紧与基体接触,保证基体角度调节的精密性与精准度,避免震动。
12.3、本发明在信号接收板内安装有反光模块,在小卫星在太空运行时,有时会有一些辐射强光照射到小卫星上,往往会导致小卫星的温度升高,此时触发组件内的膨胀袋内的热膨胀材料受温发生膨胀。通过联动作用,反光组件自动弹出,在反光组件弹出后,由于反光组件的连接弹簧作用,第一反射板与第二反射板可自动展开,对于大多数强光进行反射,避免强光直射对于卫星造成的伤害,也避免强光直接带来的卫星的温度快速升高而造成的调节结构的损坏,提高了卫星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其故障率,且该设计摒弃传统的电子结构监控模式,可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故障率,降低其他数据信息传输负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锁扣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信号接收板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小卫星本体,2-电动伸缩杆,3-第一电动伸缩杆,4-垫片,5-铰接杆,6-太阳能板,7-基体,8-第二锁扣,81-被动齿条,82-第二锁扣的承载块,83-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84-第二锁扣的锁扣弹簧,85-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凹槽,86-滑槽,9-第一触发组件,91-固定筒,92-膨胀袋,93-触发柱,10-锁舌,11-主动齿条,12-信号接收板,13-信号接收板的正面,14-安装槽,15-反光组件,151-卡位柱,152-扭力弹簧,153-第一反射板,154-第二反射板,155-卡位弹簧,16-侧顶弹簧,17-第二传动齿辊,18-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组件。
16.应当理解,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个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元件、组件和/或部分相互区分开来。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和/或部分在不背离本发明教学的前提下可以成为第二元件、组件或部分。
17.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包括小卫星本体、调节模块、对接模块和信号接收板;所述对接模块包含锁体和锁舌;所述锁体包含基体、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所述基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包含第一基体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基体侧壁,其中,第一基体侧壁平行于第三基体侧壁,且第一基体侧壁、第三基体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工作孔;所述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平行设置在所述基体内,其轴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侧壁,第一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一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第二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二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如图2所示,且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均能够自由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结构相同,均包含承载块、被动齿条、限位卡板、m个锁扣弹簧,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承载块为长方体,包含第一承载端壁、第二承载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承载侧壁,其中,第一承载侧壁平行于第三承载侧壁;所述第一承载侧壁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承载侧壁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被动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之间,平行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承载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卡板的凹槽;所述m个锁扣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侧壁的凹槽内,均一端和凹槽底部固连、另一端和限位卡板固连;
所述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一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一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辊位于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一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三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二传动齿辊位于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二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如图4、图5所示;所述锁舌为长方体,包含第一锁舌端壁、第二锁舌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锁舌侧壁,其中,第一锁舌侧壁平行于第三锁舌侧壁;所述第一锁舌侧壁、第三锁舌侧壁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锁舌侧壁的主动齿条;所述第一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三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锁舌端壁和所述信号接收板的背面固连;当锁舌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一传动齿辊啮合、第三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使得锁舌带动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朝锁舌插入的反方向滑动;当锁舌完全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凹槽和基体错位,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分别弹出和第一锁舌侧壁、第三锁舌侧壁上的限位卡槽相配合,使得锁舌和基体锁死;所述调节模块包含铰接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铰接杆一端和所述小卫星本体的外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基体端壁的中心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铰接杆两侧,均和所述铰接杆平行且均一端和所述小卫星本体的外壁固连;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垫片且均和所述第一基体端壁相抵。
18.所述基体内设有n根和所述第一基体端面垂直固连的限位销,所述锁舌远离信号接收板的一端设有n个和所述基体内n根限位销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所述n优先取2。
19.所述小卫星本体两侧均设有太阳能板。
20.如图6所示,所述信号接收板包含接收板本体和2个反光模块;所述接收板本体两侧均设有安装槽,且接收板本体在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所述两个反光模块对应安装在接收板本体两侧的安装槽内;所述反光模块包含反光组件、第一触发组件和第二触发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包含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第一卡位柱、第二卡位柱、第一卡位弹簧、第二卡位弹簧、扭力弹簧、以及k个侧顶弹簧,k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中,所述k个侧顶弹簧均一端和安装槽的底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一端固连,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一端通过扭力弹簧和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另一端相邻,使得第一反射板能够绕扭力弹簧相对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扭力弹簧呈压缩状态,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反射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所述第一卡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盲孔中,一端和第一盲孔的底壁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卡位柱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卡位柱和所
述第一卡位弹簧固连的一端位于第一盲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中;所述第二卡位柱和所述第二卡位弹簧固连的一端位于第二盲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限位通孔中;所述第一触发组件、第二触发组件结构相同,均包含固定筒、膨胀袋和触发柱;所述固定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膨胀带内填充热膨胀材料,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内,一端和所述固定筒的底壁相抵、另一端啮合触发柱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触发组件的固定筒设置在第一限位通孔处,和第一限位通孔同轴,且开口端和接收板本体固连,其内膨胀柱远离膨胀袋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卡位柱远离第一卡位弹簧的一端相抵,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触发组件的固定筒设置在第二限位通孔处,和第二限位通孔同轴,且开口端和接收板本体固连,其内膨胀柱远离膨胀袋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卡位柱远离第二卡位弹簧的一端相抵。
21.本发明安装方便,在卫星未发射时,对于信号接收板进行安装,只需将锁舌插入锁体的基座中,在插置过程中,通过传动过程,限位卡板弹出插嵌入限位卡槽内,可有效实现对于信号接收板的快速安装,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外部定位结构,同时此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极佳,在卫星发射后,不会出现在极端环境下的脱落的情况,保证安装的信号接收板的位置调节的精准度与效果。
22.通过控制第一、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能够对基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于信号接收板的调节,使信号接收板可更加有效地接收信息。调节过程中,垫片紧紧与基体接触,保证基体角度调节的精密性与精准度,避免震动。
23.本发明在信号接收板内安装有反光模块,在小卫星在太空运行时,有时会有一些辐射强光照射到小卫星上,往往会导致小卫星的温度升高,此时触发组件内的膨胀袋内的热膨胀材料受温发生膨胀。通过联动作用,反光组件自动弹出,在反光组件弹出后,由于反光组件的连接弹簧作用,第一反射板与第二反射板可自动展开,对于大多数强光进行反射,避免强光直射对于卫星造成的伤害,也避免强光直接带来的卫星的温度快速升高而造成的调节结构的损坏,提高了卫星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其故障率,且该设计摒弃传统的电子结构监控模式,可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故障率,降低其他数据信息传输负担,使用效果好。
2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