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3458发布日期:2023-12-27 06:0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质勘探,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国内外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在油气评价与勘探过程中,勘探目的层的确定、油气成藏规律、油气分布特征等的研究都与油源密切相关。油源成为了制约勘探步伐、影响油气勘探决策、提高勘探成功率的焦点问题,也是油气资源前景评价、探区经济评价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对于多油层油田或被断层强烈分割的油田,油源对比还可以通过对各油层进行追踪,查明不同断块之间的连通情况,为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宝贵资料。

2、油源对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综合的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在充分考虑油气生成、运移、演化过程所可能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探究原油与可能母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追踪其间的亲缘关系,最终落实油源层。目前,关于油气勘探中油源对比技术方法的文献与专利,参见以下几类:(1)陈建平等“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石油学报,2016年第2期);(2)张金亮等“一种复杂成藏条件下的油源对比判定方法”(cn110361471b,2020);(3)杨福林等“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源岩地化特征及与典型海相原油对比”(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第5期);(4)刘飞等“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石油实验地质,2019年第6期);(5)徐建永等“南黄海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地球科学,2019年第3期)等。

3、可见,上述地质实验分析方法不论是用于常规油勘探、还是非常规致密油勘探,都采用常规油勘探地质实验取样和分析方法,即采集岩心样品抽提和族组成分离后得到饱和烃、芳烃等样品,做色谱、色谱-质谱、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等,开展油源对比研究,但是现今的油源对比手段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以常规对比参数(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萜烷)来说,次生作用、成熟作用及物理分异作用对油源对比参数的影响,以及在多种来源原油混合过程中的染色效应严重影响了其油源判识的准确性。而受生源输入的变化、热演化作用、有机质的差异保存以及细菌对有机质的改造等影响,通常会造成碳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发生变化或分馏,导致各层系存在很大程度的交叉,因此,利用碳同位素、微量元素等进行油源对比也具有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各沉积时代稳定分布且不具有多解性的c26降胆甾烷等系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解决了由于成藏过程或次生作用导致常规对比参数存在多解性而无法准确进行油源对比的难题,能够为油气目标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提供准确依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选取已知油源且远离断裂带的岩性油藏中原油作为端元油样品,对端元油样品进行筛选及类型划分;

5、步骤2.对端元原油样品中c26降胆甾烷、c26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30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

6、步骤3.根据步骤2检测结果建立原油判识图版;

7、步骤4.对待测原油样品中c26降胆甾烷、c26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30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结合步骤3原油判识图版对待测原油样品来源进行判识。

8、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所述端元油样品需要涵盖所有烃源岩类型,端元油样品样本数量>5。为了避免得到不可靠的结果,选取样本数量大于5,这样可确保选取的样本数量能够满足统计学的规律。

9、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剔除所选端元油样品中高成熟原油以及遭受过次生作用影响的原油样品。

10、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仪对端元油样品中c26降胆甾烷、c26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30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提取特征离子峰m/z=217、m/z=231,鉴定c26重排降胆甾烷、c26降胆甾烷与c30甲基甾烷系列并进行积分处理。

11、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建立原油判识图版的具体方法包括:

12、计算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24-/(24-+27-)降胆甾烷比值、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再采用直角坐标方式分别绘制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与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24-/(24-+27-)降胆甾烷比值与地质年代两参数的相关图。

13、作为优选,每个层系的端元油所处的参数条件为区间值。受烃源岩非均质性的影响,来源于同一层系的端元油地球化学特征也会随烃源岩的形成环境、沉积水体的水化学条件和生物来源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每个层系的端元油所处的参数条件为一定的区间值。

14、作为优选,采用直角坐标方式绘制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与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两参数的相关图建立上古生界与古近系油源判识图版。利用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将古近系与上古生界油源区分开来。

15、作为优选,采用直角坐标方式绘制24-/(24-+27-)降胆甾烷比值与地质年代两参数的相关图建立古近系油源判识图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7、本发明方法提取研究区油藏中稳定且不具有多解性的c26降胆甾烷等系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解决了由于成藏过程或次生作用导致常规对比参数存在多解性而无法准确进行油源对比的难题,能够为油气目标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提供准确依据。另外,本发明方法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建立含油气系统、指导油气勘探以及界定油藏连通性等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端元油样品需要涵盖所有烃源岩类型,端元油样品样本数量>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剔除所选端元油样品中高成熟原油以及遭受过次生作用影响的原油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仪对端元油样品中c26降胆甾烷、c26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30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提取特征离子峰m/z=217、m/z=231,鉴定c26重排降胆甾烷、c26降胆甾烷与c30甲基甾烷系列并进行积分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建立原油判识图版的具体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角坐标方式绘制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与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两参数的相关图建立上古生界与古近系油源判识图版;其中,上古生界来源原油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0.4、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55%;古近系来源原油24-/(24-+27-)重排降胆甾烷比值>0.4、3β/(4α+3β)c30甲基甾烷比值<5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角坐标方式绘制24-/(24-+27-)降胆甾烷比值与地质年代两参数的相关图建立古近系油源判识图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c26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系的端元油所处的参数条件为区间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subgt;26</subgt;降胆甾烷判识陆相湖盆油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已知油源且远离断裂带的岩性油藏中原油作为端元油样品,对端元油样品进行筛选及类型划分;对端元原油样品中C<subgt;26</subgt;降胆甾烷、C<subgt;26</subgt;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subgt;30</subgt;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建立原油判识图版;对待测原油样品中C<subgt;26</subgt;降胆甾烷、C<subgt;26</subgt;重排降胆甾烷以及C<subgt;30</subgt;甲基甾烷系列化合物进行检测,结合原油判识图版对待测原油样品来源进行判识。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由于成藏过程或次生作用导致常规对比参数存在多解性而无法准确进行油源对比的难题,能够为油气目标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提供准确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红,陈涛,李政,张守春,宋长玉,王茹,刘会平,包友书,邸晓君,金洪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