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99797发布日期:2022-11-02 10: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缆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电网改造工作的开展,配电线路大量采用电力电缆供电,由于铺设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日常使用环境影响等因素,电力电缆的故障时有发生,尤其是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严重影响了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现有技术中,功能强大的信号检测装置价格一般较昂贵,操作也越复杂,不利于大面积推广,而且对工作人员操作仪器的经验依赖度较高,导致工作人员对电缆故障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电缆故障定位的不便利的问题。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连通,所述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所述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比值、所述第二电阻比值、所述预测故障点、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所述预测故障长度为所述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根据在所述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所述预测故障点,确定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比值、所述第二电阻比值、所述预测故障点、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实际未故障长度;根据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以及所述实际未故障长度,计算得到长度比值;以及根据所述长度比值、所述第一电阻比值以及所述第二电阻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长度比值、所述第一电阻比值以及第二电阻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比值以及所述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一故障长度;根据所述第二电阻比值以及所述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二故障长度;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故障长度以及所述第二故障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在所述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所
述预测故障点,确定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包括:获取所述预测故障点到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一测试点之间的第一温度值;其中,所述预测故障点与所述第一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实际故障长度;获取所述预测故障点到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第二温度值;其中,所述预测故障点位于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位置,所述预测故障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实际故障长度;以及选取所述第一温度值或者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故障定位装置,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连通,所述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所述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电阻比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比值、所述第二电阻比值、所述预测故障点、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所述预测故障长度为所述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所述预测故障点,确定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故障定位系统,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连通,所述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所述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包括:电缆故障探测仪,所述电缆故障探测仪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缆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缆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故障探测仪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直流指零仪,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以组成串联组件,所述串联组件与所述直流指零仪并联连接,当所述直流指零仪的指针位于零位时,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分别计算得到正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以及反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缆故障探测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故障探测仪包括交直流电源,所述交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连接;其中,所述交直流电源用于提供所述正方向电流或者所述反方向电流。
11.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
12.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发出光线指向所述实际故障点。
13.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包括声音装置,所述声音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声音装置用于当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出光线时发出声音。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根据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预测故障点、第一电缆的长度、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预测故障长度为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根据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通过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然后根据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操作方便,且可以精确得到电缆的实际故障位置。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18.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28.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
29.步骤110: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
30.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通过跨接线连接,第一电缆为无故障电缆,第二电缆为有故障电缆。将电缆故障探测仪分别与第一电缆的一端以及第二电缆的一端连通。电缆故障探
测仪提供正方向电流,使该电流流通连通之后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该电缆故障探测仪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直流指零仪以及交直流电源,该交直流电源可以提供15v、300v以及600v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形成电桥,通过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以使直流指零仪归零,调节之后的第三电阻分为第一子电阻阻值和第二子电阻阻值,其中,第一电阻和第一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rk,第二电阻以及第二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1-rk,第三电阻可以为滑线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分别为双十进制电阻盘,当正方向电流流通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对应的第一电阻比值记为rk/(1-rk)。
31.步骤120: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
32.电缆故障探测仪提供反方向电流,使该电流流通连通之后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通过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以使直流指零仪归零,调节之后的第三电阻分为第三子电阻阻值和第四子电阻阻值,其中,第一电阻和第三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rk,第二电阻以及第四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1-rk,当反方向电流流通连通的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时对应的第二电阻比值记为(1-rk)/rk。
33.步骤130:根据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预测故障点、第一电缆的长度、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预测故障长度为第二电缆的测试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
34.通过电缆导体的长度和电阻成正比,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分别为第一电阻比值等于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第一电缆的长度与第二电缆的长度之间的和-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第二电阻比值等于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第一电缆的长度与第二电缆的长度之间的和-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通过上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从而减少计算误差,提高得到实际故障长度的准确性。
35.步骤140:根据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36.通过局部过热法可以进行精准定位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当确定实际故障长度之后,以实际故障长度为距离基准,对预测故障点前后且以实际故障长度为基准的电缆剥去外护层使金属护套裸露,然后对裸露的金属护套进行声测放电或者对电缆导体通以较大电流的流通较大的电流以使该位置出现发热,工作人员触摸发热位置以确定实际故障点。
3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根据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预测故障点、第一电缆的长度、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预测故障长度为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根据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通过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然后根据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操作方便,且可以精确得到电缆的实际故障位置。
38.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
意图。如图2所示,步骤130可以包括:
39.步骤131:根据第一电缆的长度、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实际未故障长度。
40.首先,计算第一电缆的长度与第二电缆长度之间的长度和值,然后计算该长度和值与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之间的差值为实际未故障长度。
41.步骤132:根据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以及实际未故障长度,计算得到长度比值。
42.该长度比值为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与实际未故障长度之间的比值。
43.步骤133:根据长度比值、第一电阻比值以及第二电阻比值,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44.根据长度比值以及第一电阻比值,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第一实际故障长度。根据长度比值以及第二电阻比值,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第二实际故障长度,通过计算第一实际故障长度以及第二实际故障长度计算得到平均值,该平均值为该实际故障长度。
45.图3是本技术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步骤133可以包括:
46.步骤1331:根据第一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一故障长度。
47.通过第一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可以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第一故障长度。在电缆故障探测仪给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正方向的电流时,电流首先经过第一电缆然后经过第二电缆,因为第二电缆的故障,导致无法形成电流的流通通道,电流经过故障点之后归零。
48.步骤1332:根据第二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二故障长度。
49.通过第二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二故障长度。在电缆故障探测仪给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反方向的电流时,电流首先经过第二电缆然后经过第二电缆的故障点,因为故障点导致无法形成电流的流通通道,电流经过故障点之后归零。可以得到当电缆故障探测仪给正方向电流时,未故障电缆的长度长于当电缆故障探测仪给反方向电流时的未故障电缆长度。
50.步骤1333:根据第一故障长度以及第二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51.通过计算第一故障长度和第二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从而提高计算实际故障长度的精准性。
52.图4是本技术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140可以包括:
53.步骤141:获取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一测试点之间的第一温度值,其中,预测故障点与第一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实际故障长度。
54.对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一测试点之间的位置进行声测放电,即通过高压电容器将高电压流通到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一测试点之间的位置。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该位置的第一温度值。
55.步骤142:获取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第二温度值,其中,预测故障点位于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之间的位置,预测故障点与第二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为实际故障长度。
56.对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二测试点之间的位置进行声测放电,即通过高压电容器将高电压流通到预测故障点到第二电缆的第二测试点之间的位置。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该位置的第二温度值。
57.步骤143:选取第一温度值或者第二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58.选取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对应的位置为实际故障点。在故障点附近位置进行通电,从而使故障点和附近位置升高,因为故障点无法使电流流通,因此导致持续不断电流的积累在故障点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引起故障点的温度升高,最终温度较高的位置可以确定为实际故障点,提高了确定电缆的故障位置的精准性。
59.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装置20包括:第一电阻比值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所述第一电缆和所述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比值、所述第二电阻比值、所述预测故障点、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所述预测故障长度为所述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在所述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所述预测故障点,确定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6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包括:第一电阻比值获取模块201获取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获取模块202获取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计算模块203据第一电阻比值、第二电阻比值、预测故障点、第一电缆的长度、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其中,预测故障长度为第二电缆与电缆故障探测仪连通的端点到预测故障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确定模块204根据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通过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然后根据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操作方便,且可以精确得到电缆的实际故障位置。
61.图6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计算模块203可以包括:未故障长度计算单元203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缆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计算得到实际未故障长度;长度比值计算单元203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缆的预测故障长度以及所述实际未故障长度,计算得到长度比值;以及实际故障长度计算单元2033,用于根据所述长度比值、所述第一电阻比值以及所述第二电阻比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6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实际故障长度计算单元2033可具体配置为:根据第一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计算得到第一故障长度;根据第二电阻比值以及长度比值,计算得
到第二故障长度;以及根据第一故障长度以及第二故障长度,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
6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确定模块204可以包括:第一温度值获取单元2041,用于获取所述预测故障点到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一测试点之间的第一温度值,其中,所述预测故障点与所述第一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实际故障长度;第二温度值获取单元2042,用于获取所述预测故障点到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测试点之间的第二温度值,其中,所述预测故障点位于所述第一测试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位置,所述预测故障点与所述第二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实际故障长度;选取单元2043,用于选取所述第一温度值或者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对应的位置作为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
64.图7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探测仪11、温度传感器12以及控制器13,电缆故障探测仪11分别与第一电缆的一端、第二电缆的一端电性连接,电缆故障探测仪11包括第一电阻111、第二电阻112、第三电阻113以及直流指零仪114,第一电阻111、第二电阻112和第三电阻113串联以组成串联组件,串联组件与直流指零仪114并联连接,当直流指零仪114的指针位于零位时,根据第一电阻111、第二电阻112和第三电阻113,分别计算得到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以及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控制器13分别与电缆故障探测仪11、温度传感器12通信连接,控制器13用于执行上述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65.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通过跨接线连接,第一电缆为无故障电缆,第二电缆为有故障电缆。将电缆故障探测仪分别与第一电缆的一端以及第二电缆的一端连通。电缆故障探测仪提供正方向电流,使该电流流通连通之后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该电缆故障探测仪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直流指零仪以及交直流电源,该交直流电源可以提供15v、300v以及600v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形成电桥,通过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以使直流指零仪归零,调节之后的第三电阻分为第一子电阻阻值和第二子电阻阻值,其中,第一电阻和第一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rk,第二电阻以及第二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1-rk,第三电阻可以为滑线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分别为双十进制电阻盘,当正方向电流流通连通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对应的第一电阻比值记为rk/(1-rk)。电缆故障探测仪提供反方向电流,使该电流流通连通之后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通过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以使直流指零仪归零,调节之后的第三电阻分为第三子电阻阻值和第四子电阻阻值,其中,第一电阻和第三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rk,第二电阻以及第四子电阻阻值共同记为1-rk,当反方向电流流通连通的第三电缆和第四电缆时对应的第二电阻比值记为(1-rk)/rk。
6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包括:电缆包括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通,第二电缆包括预测故障点,电缆故障探测仪、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电缆故障探测仪分别与第一电缆的一端、第二电缆的一端电性连接,电缆故障探测仪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直流指零仪,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联以组成串联组件,串联组件与直流指零仪并联连接,当直流指零仪的指针位于
零位时,根据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分别计算得到正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一电阻比值以及反方向电流流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时的第二电阻比值,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控制器分别与电缆故障探测仪、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通过计算得到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长度,然后根据实际故障长度内的第二电缆对应的温度值以及预测故障点,确定第二电缆的实际故障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操作方便,且可以精确得到电缆的实际故障位置。
67.图8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缆故障探测仪11包括交直流电源115,交直流电源115与第三电阻113并联连接,其中,交直流电源115用于提供正方向电流或者反方向电流。
68.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
69.当确定实际故障长度和预测故障点后,可通过加热装置对预测故障点前后的实际故障长度对应的位置进行加热。
70.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可以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发出光线指向实际故障点。
71.红外线传感器可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实际故障点,防止工作人员触碰提供给高电压的电缆而产生安全事故。
72.在一实施例中,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还可以包括声音装置,声音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声音装置用于当红外线传感器发出光线时发出声音。
73.控制器获取到第二电缆的电压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可以通过声音装置发出声音提示工作人员防止触碰第二电缆。
74.图9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75.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76.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77.存储器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78.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79.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80.此外,该输入装置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81.该输出装置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
备等等。
82.当然,为了简化,图9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中与本技术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83.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84.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85.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