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60831发布日期:2022-10-12 02:5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新能源充电桩的大规模使用,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的涌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还加剧了一些长期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领域对产品质量更加重视,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因此,为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电网公司也定期开展电能质量评估、监测、分析、预警等管理工作。在分析工作中,偶然发现存在监测数据跟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核查发现是接线异常导致的监测数据异常,此类异常严重影响后续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决策工作,例如暂态事件、谐波越限治理等。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问题,除明显断线外,安装、维护人员一般难以发现,而异常数据长期存在缺乏纠正,会给电能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测量装置获取待分析的电能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电能监测数据包括三相电压相量、三相电流相量;
5.步骤2:根据所述电能监测数据对测量装置进行断线判定,得到第一接线状态;
6.步骤3:若所述第一接线状态为非断线,则继续根据所述电能监测数据对测量装置进行电压电流接线判定,得到第二接线状态;
7.步骤4:若所述第二接线状态存在电压电流接线异常,则对所述电能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得到目标电能监测数据;所述目标电能监测数据为校正后的三相电压相量、三相电流相量。
8.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三相电压、电流相量分别记为u1∠ψ1、u2∠ψ2、u2∠ψ3以及
9.优选地,步骤2中,对所述电能监测数据进行断线判定,具体为:将三相电压幅值分别与一设定阈值作比较,若存在任意一相小于该阈值,则判定第一接线状态为断线,若n相电压幅值小于该阈值,则判定为存在n相断线。此处电压阈值可设为εu=0.1%un。其中,un为额定相电压,视具体电压等级而定,若第一接线状态为断线,则不再作其他异常判断。
10.优选地,步骤3中,对所述电能监测数据进行电压电流接线判定,具体为:1)电压接线判定,若满足ψ
1-ψ2=120
°±
10
°
,ψ
1-ψ3=240
°±
10
°
,则电压为正常接线。否则,电压存在接线异常;
11.2)电流接线判定,若满足则电流为正常接线,否则,电流存在接线异常。
12.优选地,步骤4中,对所述电能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具体为:
13.1)电压接线正确时,进入电流识别校正环节,
14.首先对三相电压极性进行判断。若满足或则判定为相电流三相极性正常,或三相全反,并进入电流相序判别。三相电流极性判定只用于将两相或一相反极性与正常接线区分开来。然后根据与的角度组合情况对三相电压相序进行判别,确认是正序还是负序,以及可能的具体某相反极性情况。若相序为负序,则需再通过一判据对具体反极性情况再做判别。判别出具体反极性情况后,将反极性电流相进行反相,由此实现电压的相序及极性识别和校正;
15.2)电流接线正确时,进入电压识别校正环节,
16.由于电压只考虑三相电压中两相电压接反的情况,一共存在3种相序错误情况。即ab接反、ac接反以及bc接反,此处利用电流随相原则,即利用功率因数角来判定,相电压和对应的相电流的夹角为功率因数角,应位于[-30,30]间。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根据测量装置的电能监测结果对测量装置进行接线状态判断,并进行自动纠正,为电能质量管理工作提效增速。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中接线状态判定流程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中电流识别校正流程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中电压识别校正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接线状态判定流程图,图2为电流识别校正流程图,图3为电压识别校正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装置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步骤1:从测量装置获取待分析的三相电压相量、三相电流相量,并分别记为u1∠ψ1、u2∠ψ2、u2∠ψ3以及
[0024]
步骤2:根据所述电能监测数据对测量装置进行断线判定,得到第一接线状态;
[0025]
具体地,将三相电压幅值分别与一设定阈值作比较,若存在任意一相小于该阈值,则判定第一接线状态为断线。若n相电压幅值小于该阈值,则判定为存在n相断线。此处电压阈值可设为εu=0.1%un。其中,un为额定相电压,视具体电压等级而定。若第一接线状态为断线,则结束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的整个流程,并提示“测量装置存在n相断线”。
[0026]
步骤3:继续根据所述电能监测数据对测量装置进行电压电流接线判定,得到第二
接线状态;
[0027]
首先进行电压接线判定。若满足ψ
1-ψ2=120
°±
10
°
,ψ
1-ψ3=240
°±
10
°
,则电压为正常接线。否则,电压存在接线异常。然后进行电流接线判定。若满足则电流为正常接线。否则,电流存在接线异常。若第二接线状态为电压电流接线均正常,则结束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的整个流程。若第二接线状态为电压电流接线均异常,则结束接线异常的自动识别及纠正方法的整个流程,并提示“测量装置的电压电流接线均异常无法纠正”。
[0028]
步骤4:对所述电能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得到校正后的三相电压相量、三相电流相量。
[0029]
若电压接线正确时,则进入电流识别校正环节,具体流程见图2。
[0030]
首先对三相电压极性进行判断。若满足或则判定为相电流三相极性正常,或三相全反,并进入电流相序判别。三相电流极性判定只用于将两相或一相反极性与正常接线区分开来。然后根据与的角度组合情况对三相电压相序进行判别,确认是正序还是负序,以及可能的具体某相反极性情况。若相序为负序,则需再通过一判据对具体反极性情况再做判别。判别出具体反极性情况后,将反极性电流相进行反相。由此实现电压的相序及极性识别和校正。
[0031]
若电压接线异常时,但电流接线正确时,进入电压识别校正环节,具体流程见图3。
[0032]
由于电压只考虑三相电压中两相电压接反的情况,一共存在3种相序错误情况。即ab接反、ac接反以及bc接反,此处利用电流随相原则,即利用功率因数角来判定,相电压和对应的相电流的夹角为功率因数角,应位于[-30,30]间。
[0033]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