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

文档序号:31695791发布日期:2022-10-01 05:1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

1.本发明涉及楼层框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高楼在遭遇地震后虽然没有倒塌,但是内部框架可能会受损,所以在震后往往需要对楼体框架进行损伤检测,防止楼体有较高倒塌风险;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是工作人员手持超声波检测仪贴近楼体墙面进行检测,在对一些较高的楼层进行检测时超声波检测仪需要伸出距离较长,工作人员手持仪器会很累,且安全系数较低。
3.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包括检测底板,所述检测底板上设置有超声波检测仪,所述检测底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吸盘分别设置在检测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吸盘上均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增加第一吸盘吸力;所述检测底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相同;所述第二吸盘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的底端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吸盘共同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与用户增加第二吸盘吸力;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在第二吸盘吸住楼板后驱动检测底板带动第一吸盘移动,所述检测底板上还设置有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用于驱动检测底板、第一吸盘及第二吸盘上升并改变检测方向;
6.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均由吸盘体,活塞和拉杆组成,所述活塞与吸盘体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与活塞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吸盘内的拉杆固定连接。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固定架、两个第一牵引绳及两个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架与检测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与两个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一牵引绳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上的拉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牵引绳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推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上的吸盘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螺纹杆与
检测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检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下方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能够与第二滑块卡接且第三滑块能够带动第二滑块转动,所述第三滑块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底板。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吸盘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卷收辊,所述卷收棍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牵引绳,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绳呈圆周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绳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两个所述楔形块分别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吸盘向下移动;所述楔形块与检测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三弹簧;所述卷收辊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单向轴承和棘轮,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棘轮啮合有棘爪,所述棘爪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牵引绳,所述第三牵引绳的另一端远离齿条杆并贯穿安装板的顶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与安装板滑动连接,且第五滑块能够被齿条杆驱动移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上均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两个所述滑柱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固定连接,所述滑道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梯形滑槽远离第二吸盘一端的斜槽侧边且与斜槽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五弹簧,所述导向板还固定连接有第四牵引绳,所述第四牵引绳固定连接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能够被滑柱驱动移动;所述滑道上还开设有l形滑槽,所述l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与第六滑块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形滑槽的竖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的顶端与l形滑槽的顶部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轮流吸附楼板的顶部墙面,在第二吸盘吸附墙面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检测底板和第二吸盘沿着楼板顶部墙面移动,使超声波检测仪对楼板顶部墙面进行检测,在第一吸盘吸附墙面时,驱动组件会驱动第二吸盘向右移动,使第二吸盘吸附位置依次向右推进,可以使超声波检测仪在楼顶墙面上向右推进,可以使楼板框架的检测更加的方便,可以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检测。
16.2.本发明通过楔形块的设置,可以使检测底板在带动第一吸盘移动时,楔形块可以驱动第一吸盘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使第一吸盘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可以避免第一吸盘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墙面的摩擦使第一吸盘损坏,可以大大增加第一吸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第一吸盘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检测底板及其上机构示意图(仰视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第二吸附组件及驱动组件结构剖视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检测底板及其上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8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25.图9为本发明楔形块及第三弹簧与检测底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第二链轮、单向轴承及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滑道及其上结构剖视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检测底板1、超声波检测仪2、第一吸盘3、第一弹簧4、第一滑块5、第二吸盘6、第七弹簧7、吸盘体8、活塞9、拉杆10、第一气缸11、固定架12、第一牵引绳13、第二弹簧14、第二气缸15、第一推板16、螺纹杆17、第一电机 18、第二滑块19、第三滑块20、第二电机21、第三气缸22、移动底板23、安装板24、安装架25、卷收辊26、第二牵引绳27、楔形块28、第三弹簧29、第一链轮30、链条31、第二链轮32、单向轴承33、棘轮34、齿轮35、齿条杆36、棘爪37、第四滑块38、第四弹簧39、第三牵引绳40、第五滑块41、滑道42、梯形滑槽43、滑柱44、导向板45、第五弹簧46、第四牵引绳47、第六滑块48、 l形滑槽49、方形块50、推块51、第六弹簧52。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框架层间的损伤位置识别定位装置,包括检测底板1,所述检测底板1上设置有超声波检测仪2,所述检测底板1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吸盘3,所述第一吸盘3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4,所述第一弹簧4的底端与检测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吸盘3分别设置在检测底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吸盘3上均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增加第一吸盘3吸力;所述检测底板1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5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吸盘6,所述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相同;所述第二吸盘6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7,所述第七弹簧7的底端与检测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吸盘6共同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与用户增加第二吸盘6吸力;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在第二吸盘6吸住楼板后驱动检测底板1带动第一吸盘3移动,所述检测底板1 上还设置有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用于驱动检测底板1、第一吸盘3及第二吸盘6上升并改变检测方向;
31.所述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均由吸盘体8,活塞9和拉杆10组成,所述活塞9与吸盘体8滑动连接,所述拉杆10与活塞9固定连接。
32.上述方案在投入实际使用时,通过转向组件将检测底板1顶起,直到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与楼顶贴合,第一弹簧4和第七弹簧7会分别使第一吸盘3 和第二吸盘6紧贴楼板的顶部墙面;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会吸附在楼顶上,再启动第二吸附组件,使第二吸盘6牢牢地吸附在楼顶上的墙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附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的工作原理
相同,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 在与楼顶面贴合后,第一吸附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价会驱动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内的拉杆10向下移动,拉杆10会带动活塞9,活塞9在相对于吸盘体8向下移动后会使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内的气压减小,外接的标准大气压会将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压在楼顶的墙面上,使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牢牢地吸附在墙面上),再启动驱动组件工作,驱动组件会驱动检测底板1和第一吸盘3相对于第二吸盘6向右移动,检测底板1会带动超声波检测仪2一起向右移动,超声波检测仪2会检测楼板框架内部是否有损伤,当第一滑块5滑动到最左侧后,两个第二吸盘6移动到与左侧的第一吸盘3接近的位置,然后使第一吸附组件工作,第一吸附组件会使第一吸盘3牢牢地吸附在楼顶上的墙面上,此时再使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吸盘6向右移动,直到第二吸盘6移动到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然后再使第二吸附组件使第二吸盘6牢牢地吸附在楼顶上的墙面上,然后第一吸附组件会使第一吸盘3取消吸附力,然后再使驱动组件驱动检测底板1和第一吸盘3相对于第二吸盘6向右移动,此时检测底板1会相对于楼顶向右移动,然后多次重复上述工作过程,直到检测底板1的右侧壁移动到与竖直墙面接触,然后使转向组件驱动检测底板1转动180
°
,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超声波检测仪2对下一区域进行检测;此后检测底板1的行进方向改为向左,依次循环,楼板的顶部墙面全部检测完毕;本发明通过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6轮流吸附楼板的顶部墙面,在第二吸盘6吸附墙面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检测底板1和第二吸盘6沿着楼板顶部墙面移动,使超声波检测仪2对楼板顶部墙面进行检测,在第一吸盘3吸附墙面时,驱动组件会驱动第二吸盘6向右移动,使第二吸盘6 吸附位置依次向右推进,可以使超声波检测仪2在楼顶墙面上向右推进,可以使楼板框架的检测更加的方便,可以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检测。
3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第一气缸11;所述第一气缸 11与检测底板1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11的输出端与第一吸盘3内的拉杆10 固定连接。
34.上述第一吸附组件在实际工作时,通过第一气缸11驱动第一吸盘3内的拉杆10向下移动,拉杆10会带动活塞9一起向下移动,使吸盘体8内的气压减小,然后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第一吸盘3会紧紧地吸附在楼板的顶部墙面上。
3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固定架12、两个第一牵引绳13及两个第二弹簧14;所述固定架12与检测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与两个第一滑块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5;两个所述第一牵引绳13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6上的拉杆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牵引绳13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16,所述第二气缸15的输出端与第一推板1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6上的吸盘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
36.上述第二吸附组件在实际工作时,第二气缸15驱动第一推板1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二吸盘6需要吸附墙面时,第一推板16向下移动,第一推板16 会驱动两个第一牵引绳13的底端向下移动,第一牵引绳13的顶端会带动第二吸盘6内的拉杆10向下移动;当第一推板16向上移动时,第二弹簧14会驱动第二吸盘6内的拉杆10向上移动回初始位置,第二吸盘6对墙面的吸附力消失。
3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17和第一电机18,所述螺纹杆17与检测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7与固定架1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8与检测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与螺纹杆17 固定连接。
38.上述驱动组件在实际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18驱动螺纹杆17转动,螺纹杆17会通过螺纹驱动固定架1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3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第二滑块19,所述第二滑块 19与检测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9下方设置有第三滑块20,所述第三滑块20能够与第二滑块19卡接且第三滑块20能够带动第二滑块19转动,所述第三滑块20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22,所述第三气缸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底板23。
40.上述转向组件在实际工作时,第三气缸22向上伸长带动第二电机21和第三滑块20一起向上移动,第三滑块20会带动与其卡接的第二滑块19一起向上移动,第二滑块19会带动检测底板1同步向上移动,使第一吸盘3和第二吸盘 6与墙面贴合;然后使第三气缸22带动第三滑块20向下移动,使第三滑块20 与第二滑块19脱离卡接,然后移动底板23会带动第三气缸22移动到下一次检测底板1需要转动方向的位置,然后在检测底板1的右侧壁与墙面贴合后,使第三气缸22再带动第三滑块20与第二滑块19卡接,然后第二电机21可以带动第三滑块20和第二滑块19转动,第二滑块19可以带动检测底板1转动180
°

4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吸盘3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5,所述安装架25上转动连接有卷收辊26,所述卷收棍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牵引绳27,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绳27呈圆周对称布置,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绳27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28,两个所述楔形块28 分别用于驱动两个第一吸盘3向下移动;所述楔形块28与检测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28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三弹簧29;所述卷收辊26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30,所述第一链轮30通过链条31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 32,所述第二链轮32与安装板2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32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单向轴承33和棘轮34,所述单向轴承33的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35,所述齿轮35啮合有齿条杆36,所述齿条杆36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所述棘轮34啮合有棘爪37,所述棘爪37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块38,所述第四滑块38 与安装板24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38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四弹簧39,所述第四滑块38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牵引绳40,所述第三牵引绳40的另一端远离齿条杆36并贯穿安装板24的顶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五滑块41,所述第五滑块41与安装板24滑动连接,且第五滑块41能够被齿条杆36驱动移动。
42.上述方案在投入实际使用时,固定架12在向右移动时会带动齿条杆36同步向右移动,齿条杆36会驱动齿轮35转动,齿轮35会通过单向轴承33带动第二链轮32和棘轮34转动(此状态时棘轮34可以转动),第二链轮32会通过链条31带动第一链轮30转动,第一链轮30会带动卷收辊26转动,卷收辊26 会收卷第二牵引绳27,第二牵引绳27会带动楔形块28向靠近第一吸盘3的一侧移动,楔形块28会驱动第一吸盘3向下移动,第一吸盘3会压缩第一弹簧4,此时第一吸盘3不再贴合墙面,可以使检测底板1带动第一吸盘3向右移动时,第一吸盘3不会在墙面上摩擦;齿条杆36在与齿轮35脱离啮合后,棘爪37会对棘轮34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吸盘3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不与墙面接触的状态,楔形块28不会移动太远,当齿条杆36在快移动到最远位置时,齿条杆36 会移动到与第五滑块41接触的位置,此后齿条杆36会驱动第五滑块41向左移动,第五滑块41会通过第三牵引绳40带动第四滑块38向左移动,第四滑块38 会带动棘爪37同步向左移动,使棘爪37脱离与棘轮34的啮合,然后楔形块28 可以在第三弹簧29的弹力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回初始位置,然后第一吸盘3会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
下回到与墙面贴合的位置,此时第一吸盘3正好移动到需要吸附墙面的位置;本发明通过楔形块28的设置,可以使检测底板1在带动第一吸盘3移动时,楔形块28可以驱动第一吸盘3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使第一吸盘3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可以避免第一吸盘3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墙面的摩擦使第一吸盘3损坏,可以大大增加第一吸盘3的使用寿命。
4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42,两个所述滑道42上均开设有梯形滑槽43,所述梯形滑槽4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 44,两个所述滑柱44分别与两个第二吸盘6固定连接,所述滑道42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板45,所述导向板45设置在梯形滑槽43远离第二吸盘6一端的斜槽侧边且与斜槽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板4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复位的第五弹簧46,所述导向板45还固定连接有第四牵引绳47,所述第四牵引绳47固定连接有第六滑块48,所述第六滑块48能够被滑柱44驱动移动;所述滑道42上还开设有 l形滑槽49,所述l形滑槽49内滑动连接有方形块50,所述方形块50与第六滑块48固定连接。
44.上述方案在投入实际使用时,第二吸盘6吸附墙面,驱动组件在驱动检测底板1向右移动时,第二吸盘6会打动滑柱44在滑道42的梯形滑槽43内移动,滑柱44会先在梯形滑槽43的上方水平槽内移动向左移动,当滑柱44移动到与第六滑块48接触后,滑柱44会驱动第六滑块48向靠近导向板45的一侧移动,第六滑块48会带动方形块50在l形滑槽49内滑动,第六滑块48会通过第四牵引绳47带动导向板45向上移动,使导向板45不会阻碍滑柱44向左移动;当方形块50移动到l形滑槽49的横槽与竖槽连通处后,滑柱44会驱动第六滑块48带动方形块50向上移动,使第六滑块48与滑柱44脱离接触,然后滑柱 44会移动到导向板45的左侧,然后导向板45会带动第五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回初始位置,然后导向板45会对滑柱44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二吸盘6 在带动滑柱44向右移动时,滑柱44只能从梯形滑槽43的底部回到初始位置;本发明通过滑道42和梯形滑槽43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吸盘6在不吸附墙面向右移动时脱离与墙面的接触,可以大大增加第二吸盘6的使用寿命。
4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形滑槽49的竖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块 51,所述推块51上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52,所述第六弹簧52的顶端与l形滑槽49的顶部固定连接。
46.上述方案在投入实际使用时,通过推块51和第六弹簧52的设置,可以使方形块50更好地从l形滑槽49的竖槽内滑动到l形滑槽49的横槽内,然后回到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