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1929发布日期:2024-01-26 16: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钻井-地球物理技术的交叉,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如果钻井过程中存在泥浆漏失现象,必然钻遇了无充填物的开启式岩溶。由于漏失量能反映存在岩溶,漏失量分布图可以作为验证其它方法是否正确的新方法,比如目前新兴的古岩溶图像学习法。

2、目前还未出现过利用“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之类的钻井漏失量、放空量、井喷量等平面分布图,来反映裂缝性复杂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由于这类图件的原创性,“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无论在百度、bing、cnki、万方等任何搜索引擎里,都是无法搜素到的。对于这种能反映开启型岩溶缝洞的平面图,以前之所以从未有笔者所在课题组之外的人编制过,原因是多方面的。

3、泥浆漏失量资料不属于开发路常用资料库能下载到的地质资料,而是属于跨学科的钻井资料,可通过联系泥浆公司或文献中找到该类资料。常规direct等制图建模软件中,不能像加载测井数据那样,加载这类漏失量资料,也就是这类平面图是不易编制的。这些难题也促使地质和开发人员觉得“漏失量”这类难度大且名字晦气的图件没有必要编制。现代岩溶分布看上去随机性也很大,规律不易摸清。但是,岩溶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却是最可靠的反映地下存在岩溶的资料,即存在漏失量必然存在溶洞。

4、在申请号:cn202011276684.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泥浆漏失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叠前-叠后地震数据体频率信息,计算所使用数据体针对断层—裂缝体系延伸长度分辨率,分别提取叠后相干等几何属性、沿层高精度曲率和叠前波动力学属性;2)分别网格化叠后相干等几何属性、沿层高精度曲率属性和叠前波动力学属性,并将属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条件聚类方法逐步刻画出断裂-裂缝分布轮廓;3)叠合断裂纵向延伸长度>λ/4的分布图、纵向延伸长度介于λ/8~λ/4之间的断裂分布图、纵向延伸长度<λ/8断裂分布图。该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泥浆漏失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

5、在申请号:cn202210032430.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基于主控因素类比的钻前泥浆漏失预测方法及系统,对漏失区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漏失的主控因素集以及漏失位置的泥浆漏失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主控因素集中各因素与泥浆漏失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获取待预测区域的各主控因素值,并根据得到的各因素与泥浆漏失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待预测区域的泥浆漏失量预测结果。实现复杂井况钻井前的泥浆漏失预测,通过在钻井前对地层进行井漏预测,对钻井提供指导,避开钻井漏失层段,提高钻探成功率。

6、在申请号:cn202210013790.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杂井况钻前泥浆漏失预测方法,所述方法为:s1、收集目标区域历史地震属性数据、漏失案例相应的工程及地质数据资料;s2、对收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且为了方便方法的实施,对所有数据进行转换处理;s3、以预处理后的历史地震数据为输入,以漏失情况为输出,以真实漏失状态为标准值,监督训练并优化得到漏失预测神经网络模型;s4、输入目标区域地震即时地震数据,由模型自动评判出此区域各深度对应的漏失情况。该发明解决了现有复杂井况钻前难以准确预测井内状况、容易出现泥浆漏失的问题。

7、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映了裂缝性潜山缝洞分布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该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包括:

3、步骤1,收集潜山井的井喷、泥浆漏失和放空数据;

4、步骤2,统计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及对应坐标;

5、步骤3,编制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展现当前开启未充填的岩溶分布;

6、步骤4,用曲率参数优化后的蚂蚁地震数据体,反映潜山的裂缝及伴生岩溶;

7、步骤5,调整曲率-蚂蚁体参数,使断裂分布图与漏失量平面图反映的位置信息一致。

8、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9、在步骤2中,对于井喷资料多的情况,编制井喷等值线图,以便调整蚂蚁体sigmaxyz参数,使缝洞体与井喷资料吻合。

10、在步骤2中,当放空资料大于5口时,编制放空资料等值线图,以便调整蚂蚁体sigmaxyz参数,使缝洞体与放空资料吻合。

11、在步骤3中,通过统计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及对应坐标,编制出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

12、在步骤5中,利用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调整曲率参数优化蚂蚁追踪数据体。

13、在步骤5中,钻井资料中的井喷、放空数据,收集并在分析缝洞分布时是予以考虑的,但是,由于井喷和放空数据较少,这两类数据往往不足以编制平面图件,因此并不制平面图;仅进行泥浆漏失量制图。

14、在步骤5中,调整蚂蚁体平滑度sigmaxyz参数越大越平滑。

15、本发明中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首次采用钻遇岩溶的“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来调整优化地震参数,利用钻井资料调整曲率-蚂蚁体反映裂缝性潜山开启型缝洞分布,首次采用了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来校正潜山缝洞地震体,从而尽最大可能如实反映了裂缝性复杂潜山内的溶蚀储集体,为准确预测尚未钻遇的潜山开启型缝洞提供了新的方法。



技术特征:

1.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于井喷资料多的情况,编制井喷等值线图,以便调整蚂蚁体sigmaxyz参数,使缝洞体与井喷资料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当放空资料大于5口时,编制放空资料等值线图,以便调整蚂蚁体sigmaxyz参数,使缝洞体与放空资料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统计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及对应坐标,编制出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利用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调整曲率参数优化蚂蚁追踪数据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钻井资料中的井喷、放空数据,收集并在分析缝洞分布时是予以考虑的,但是,由于井喷和放空数据较少,这两类数据往往不足以编制平面图件,因此并不制平面图;仅进行泥浆漏失量制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调整蚂蚁体平滑度sigmaxyz参数越大越平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潜山井的井喷、泥浆漏失和放空数据;步骤2,统计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及对应坐标;步骤3,编制钻遇岩溶后的漏失量平面分布图,展现当前开启未充填的岩溶分布;步骤4,用曲率参数优化后的蚂蚁地震数据体,反映潜山的裂缝及伴生岩溶;步骤5,调整曲率‑蚂蚁体参数,使之包含并反映目前岩溶漏失量的平面分布图。该用岩溶漏失分布图调整地震参数反映潜山缝洞分布的方法首次采用了潜山井泥浆漏失量平面分布图,来校正潜山缝洞地震体,从而尽最大可能如实反映了裂缝性复杂潜山内的溶蚀储集体,为准确预测尚未钻遇的潜山开启型缝洞提供了新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徽,刘显太,杜玉山,吴光焕,李洪毅,刘西雷,魏超平,陈桂华,尹小梅,梁金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