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42977发布日期:2022-09-17 00: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2.核电站反应堆厂房、锅炉房等厂房均设计有圆形钢结构排风塔,由于厂区厂房布置紧凑,场地空间有限,建筑厂房施工后,对排风塔安装垂直度检测的控制轴线布置难度较大,圆形排风塔由下至上经过多次变直径过流渡,全站仪对圆形排风塔找不准点位,达不到排风塔垂直度测量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
4.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包括:
5.排风塔圆形底座的外侧均匀设置多个点,并获取多个点的坐标;
6.根据多个点的坐标,计算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点坐标;
7.排风塔安装前,排风塔靠近顶部的内壁上沿排风塔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圆钢;多个圆钢的外壁均与排风塔靠近排风塔顶部的内壁相切;
8.在排风塔圆形底座的外围的地面上设置多个测量控制点,并在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以测量多个圆钢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上的方向值;
9.获取在平行于排风塔底部端口的平面上,排风塔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的距离;
10.根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多个圆钢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上的方向值和排风塔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的距离,计算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点坐标;
11.根据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点坐标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排风塔垂直度。
12.进一步地,排风塔圆形底座的外侧均匀设置四个点,并获取四个点的坐标。
13.进一步地,根据多个点的坐标,采用距离交会方法计算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点坐标。
14.进一步地,多个圆钢均为直径12mm的圆钢;多个圆钢超出排风塔顶部的高度均为300mm,与排风塔内壁点焊接;多个圆钢与排风塔搭接长度均为50mm;多个圆钢的轴线均保持与排风塔顶部端口所在的平面垂直。
15.进一步地,根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多个圆钢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上的方向值和排风塔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的距离,采用距离交会方法计算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点坐标。
16.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点坐标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排风塔垂直度,包括:
17.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排风塔垂直度:
18.19.其中,δ为排风塔垂直度;δx为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的x坐标值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的x坐标值的差值;δy为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的y坐标值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的y坐标值的差值。
20.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通过在排风塔吊装前,排风塔靠近顶部的内壁上沿排风塔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圆钢,在排风塔圆形底座的外围的地面上设置多个测量控制点测量圆钢方向值,计算排风塔顶部中心点坐标值。根据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点坐标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排风塔垂直度。本发明克服现有的全站仪无法找准圆形排风塔测量点位以及圆形排风塔由下至上经过多次变直径过流渡,场地空间有限,建筑厂房施工后,对排风塔安装垂直度检测无法布置控制轴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风塔垂直度检测平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风塔垂直度检测立面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风塔排风塔圆形底座位置测量点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如图2至图5所示,例如核电站锅炉房钢质排风塔1高度108m,0~30m直径2.8m,30~33m直径2.8m过渡到2.5m,33~63m直径2.5m,63~66m直径2.5m过渡到2.0m,66m以上直径2.0m,圆形底座5由300mm法兰盘螺栓固定,由于周边厂房4已施工,场地狭小,加上周边开挖,控制轴线不便于布置,圆形排风塔由下至上经过多次变直径过流渡,全站仪对圆形排风塔找不准点位,达不到排风塔1垂直度测量精度要求,测量控制工作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9.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部分提供了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包括:
30.步骤101,排风塔1圆形底座5的外侧均匀设置多个点,并获取多个点的坐标。
31.如图5所示,圆形底座5的外侧均匀设置四个点6-1、6-2、6-3和6-4,并获取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6-1(x3011.7054,y5988.1367),6-2(x3009.8651,y5989.7006),6-3(x3008.2985,y5987.8645)和6-4(x3010.1345,y5986.2967)。
32.步骤102,根据多个点的坐标,计算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中心点坐标。
33.通过距离交会方法,以最小二乘原理编程计算排风塔1底部中心点(o底)坐标,以
底口理论半径r=1.700m输入,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中心点坐标结果如表1所示:
34.表1计算结果
35.点号x(m)y(m)mx(mm)my(mm)mp(mm)6-13011.70545988.1367
ꢀꢀꢀ
6-23009.86515989.7006
ꢀꢀꢀ
6-33008.29855987.8645
ꢀꢀꢀ
6-43010.13455986.2967
ꢀꢀꢀ
o底3010.00205987.99880.710.711.00
36.步骤103,排风塔安装前,排风塔1靠近顶部的内壁上沿排风塔1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圆钢2;多个圆钢2的外壁均与排风塔1靠近排风塔1顶部的内壁相切。
37.多个圆钢2均为直径12mm的圆钢,分别编号为yc01、yc02、yc03和yc04;多个圆钢2超出排风塔1顶部的高度均为300mm,与排风塔1内壁点焊接;多个圆钢2与排风塔1搭接长度均为50mm;多个圆钢2的轴线均保持与排风塔1顶部端口所在的平面垂直。
38.步骤104,在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外围的地面上设置多个测量控制点3,并在测量控制点3上架设全站仪,以测量多个圆钢2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3上的方向值。
39.多个测量控制点3分别为pk01、pk04和pk06,测量四个圆钢yc01、yc02、yc03和yc04在各测站上的方向值,方向观测值如表2所示:
40.表2观测结果
[0041][0042]
步骤105,获取在平行于排风塔1底部端口的平面上,排风塔1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2的距离。
[0043]
步骤106,根据测量控制点3的坐标、多个圆钢2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3上的方向值和排风塔1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2的距离,计算排风塔1顶部的中心点坐标。
[0044]
测量结束后,根据测量控制点3的坐标、多个圆钢2在分别在每个测量控制点3上的方向值和排风塔1顶部中心点与多个圆钢2的距离,排风塔1顶部中心点(o顶)至yc01、yc02、yc03、yc04理论半径r=1.000m,采用距离交会方法,以最小二乘原理编程计算排风塔1顶部的中心点坐标如表3所示:
[0045]
表3计算结果
[0046]
点号x(m)y(m)mx(mm)my(mm)mp(mm)pk013016.45045993.1320
ꢀꢀꢀ
pk043016.55535979.6424
ꢀꢀꢀ
pk062999.09575987.5036
ꢀꢀꢀ
o顶3010.01515987.98730.710.711.00yc033009.47755988.81640.070.050.08yc023009.18545987.44940.070.050.08yc043010.84475988.52480.060.050.07yc013010.55255987.15760.050.050.07
[0047]
步骤107,根据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中心点坐标和排风塔1顶部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排风塔1垂直度。
[0048]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排风塔1垂直度:
[0049][0050]
其中,δ为排风塔垂直度;δx为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的x坐标值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的x坐标值的差值;δy为排风塔圆形底座的中心的y坐标值和排风塔顶部的中心的y坐标值的差值。δx=3010.0151-3010.0020=0.0131m,δy=5987.9873-5987.9988=-0.0115m,得到排风塔垂直度δ=0.0174m。
[0051]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排风塔垂直度检查方法,通过在排风塔1吊装前,排风塔1靠近顶部的内壁上沿排风塔1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圆钢2,在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外围的地面上设置多个测量控制点3测量每个圆钢2方向值,计算排风塔1顶部中心点坐标值。根据排风塔圆形底座5的中心点坐标和排风塔1顶部的中心点坐标,计算排风塔1垂直度。本发明克服现有的全站仪无法找准圆形排风塔测量点位以及圆形排风塔由下至上经过多次变直径过流渡,场地空间有限,建筑厂房施工后,对排风塔安装垂直度检测无法布置控制轴线的问题。
[0052]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