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40633发布日期:2022-11-03 05:06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8-(2-羟基苯甲酰胺基)辛酸钠,简称snac,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吸收促进剂,能促进肝素及人生长激素等多种蛋白质类药物溶液的口服吸收,且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产品中钠离子的含量影响产品的溶解性,且准确测定snac中钠离子有利于准确判断snac是否生成,因此,snac中钠离子测定的准确性,关系着最终所得药物的品质。
4.目前,文献中报道的离子色谱法测定钠离子的检测方法中,所用淋洗液较复杂,专属性差,线性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高浓度元素的分析。
5.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旨在采用简单组成的淋洗液进行测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具有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的优点。
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
9.利用钠元素标准液和溶剂混合制备标准溶液;
10.将待测样品和溶剂混合制备待测液;
11.以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取标准溶液进行离子色谱测试,以确定钠离子保留时间和标准溶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
12.以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取待测液进行离子色谱测定,根据钠离子的保留时间确定待测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根据公式1计算待测样品中钠离子含量,公式1如下:
[0013][0014]
式中,as表示待测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15]at
表示标准溶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16]ct
表示标准溶液中钠离子浓度,mg/ml;
[0017]cs
表示待测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mg/ml;
[0018]
水分表示待测样品中水分所占的比重。
[001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标准溶液、待测液和淋洗液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均为水。
[002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淋洗液中甲烷磺酸的浓度为19.6mmol/l~20.4mmol/l。
[002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标准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11mg/ml~0.13mg/ml。
[002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测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为1.4mg/ml~1.6mg/ml。
[002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测样品为8-(2-羟基苯甲酰胺基)辛酸钠。
[0024]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柱为阳离子交换柱。
[002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阳离子交换柱为dionex lonpac cs 12a,阳离子交换柱的长度为250mm,内径为3mm~5mm。
[0026]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条件:进样体积为23μl~27μl,柱温为28℃~32℃,抑制电流59ma~63ma,流速为0.9ml/min~1.1ml/min。
[002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利用至少两份标准溶液分别进样测试,两份标准溶液的f值比值在0.98~1.02之间;
[0028]
其中,f值是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0029][003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甲烷磺酸溶液作为淋洗剂,通过筛选色谱柱调控色谱条件,可以在简单淋洗液组成的前提下就能够很好的分离出钠离子,具有较高的专属性,能把钠离子很好的分离出来,且峰型良好,钠离子色谱峰附近无其他峰干扰,能准确地检测出钠盐小分子辅料中的钠含量;还具有精密度良好、线性范围宽、准确度良好等优点,能很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
图1、图2分别为实施例1对照溶液和待测溶液的色谱图;
[0033]
图3为实施例2线性溶液6的色谱图;
[0034]
图4为实施例3中间精密度4溶液的色谱图;
[0035]
图5为对比例1待测液的色谱图;
[0036]
图6为对比例2待测液的色谱图;
[0037]
图7为对比例3待测液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
[0040]
s1、溶液配制
[0041]
溶液配制包括配制标准溶液、待测液和淋洗液。
[0042]
其中,标准溶液是利用市购的钠元素标准液和溶剂混合进行稀释得到,溶剂可以但不限于水。标准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11mg/ml~0.13mg/ml为宜,如可以为0.11mg/ml、0.12mg/ml、0.13mg/ml等。
[0043]
待测液是将待测样品和溶剂混合制备得到,溶剂可以但不限于水。待测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为1.4mg/ml~1.6mg/ml为宜,如可以为1.4mg/ml、1.5mg/ml、1.6mg/ml等。待测样品可以为一般的钠盐类辅料,如一般的钠盐类助剂等。
[0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样品为8-(2-羟基苯甲酰胺基)辛酸钠,简称snac,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吸收促进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检测方法针对snac检测表现出很好的精密度,淋洗液简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且线性范围宽。
[0045]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淋洗液是甲烷磺酸溶液,可以但不限于甲烷磺酸水溶液,淋洗液中甲烷磺酸的浓度为19.6mmol/l~20.4mmol/l为宜,以能够很好地分离出钠离子,具体可以为19.6mmol/l、19.7mmol/l、19.8mmol/l、19.9mmol/l、20.0mmol/l、20.1mmol/l、20.2mmol/l、20.3mmol/l、20.4mmol/l等。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准溶液、待测液和淋洗液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均为水,采用水方便易行,且溶剂无毒,便于操作。
[0047]
s2、检测
[0048]
以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取标准溶液进行离子色谱测试,以确定钠离子保留时间和标准溶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以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取待测液进行离子色谱测定,根据钠离子的保留时间确定待测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根据公式1计算待测样品中钠离子含量,公式1如下:
[0049][0050]
式中,as表示待测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51]at
表示标准溶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52]ct
表示标准溶液中钠离子浓度,mg/ml;
[0053]cs
表示待测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mg/ml;
[0054]
水分表示待测样品中水分所占的比重。
[005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常规的外标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56]
为提升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的对钠离子检测的专属性,提高钠离子的分离效果,发明人对色谱柱的选择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柱为阳离子交换柱,阳离子交换柱可以为dionex lonpac cs 12a,阳离子交换柱的长度为250mm,内径为3mm~5mm,如可以为dionex lonpac cs 12a 250mm*4.0mm。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条件:进样体积为23μl~27μl,柱温为28℃~32℃,抑制电流59ma~63ma,流速为0.9ml/min~1.1ml/min。通过对进样体积、柱温、抑制电流和流速等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度。
[0059]
具体地,进样体积可以为23μl、24μl、25μl、26μl、27μl等,柱温可以为28℃、29℃、30℃、31℃、32℃等,抑制电流可以为59ma、60ma、61ma、62ma、63ma等,流速可以为0.9ml/
min、1.0ml/min、1.1ml/min等。
[0060]
为了提升检测的精确度,利用至少两份标准溶液分别进样测试,两份标准溶液的f值比值在0.98~1.02之间;其中,f值是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0061][0062]
需要说明的是,两份标准溶液的f值的测试值要较为接近,若比值超出上述范围则主要由于仪器误差导致试验准确度不高,此时需要排查问题并重新测试。
[0063]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64]
下述实施例中所有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市售试剂,试验方法无特殊说明均采用现有的试验方法。
[0065]
仪器:离子色谱仪(型号:dionex aquion rfic、品牌:thermo、电导型检测器);
[0066]
电子天平(型号:fa1004b、厂家: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0067]
试剂:甲烷磺酸(含量:>99%、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
[0068]
钠元素标准液(1.0mg/ml,批号:b21110076、运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69]
实施例1
[007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71]
(1)色谱条件
[0072]
色谱柱dionex lonpac cs 12a 250mm*4.0m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25μl;抑制电流59ma。
[0073]
(2)溶液配制
[0074]
空白溶液:去离子水(稀释剂)
[0075]
淋洗液:移取2.6ml甲烷磺酸置2.0l去离子水中混匀。
[0076]
系统适用性溶液:精密移取钠标准溶液(1.0mg/ml)6.0ml置50ml量瓶,加入稀释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0077]
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移取钠标准溶液(1.0mg/ml)6.0ml并分别置于两个50ml量瓶,分别加入稀释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分别编号为:对照品溶液1,对照品溶液2。
[0078]
待测液:称取snac 74.7mg置50ml量瓶,加入稀释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0079]
(3)检测
[0080]
分别取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和待测液各2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0081]
(4)计算公式
[0082]
外标法计算公式1如下:
[0083][0084]as
表示待测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85]at
表示对照品溶液中钠离子的峰面积,us*min;
[0086]ct
表示对照品溶液中钠离子浓度,mg/ml;
[0087]cs
表示待测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mg/ml;
[0088]
水分表示待测液中水分所占的比重。
[0089]
结论:从图1-2可以看出,对照品溶液和待测液色谱图中,钠离子的峰型均较好,周围无其他色谱峰干扰。两份的对照品溶液f值的比值为1.00,钠含量测得为7.63%。
[0090]
实施例2线性试验——其他部分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91]
在预先设定的0.024~0.24mg/ml浓度范围内,分别取钠元素标准溶液加稀释剂,配置成钠离子浓度分别为0.024mg/ml、0.06mg/ml、0.09mg/ml、0.12mg/ml、0.18mg/ml和0.24mg/ml的一系列钠元素标准线性溶液,分别记为线性溶液1、2、3、4、5、6。
[0092]
照实施例1中的色谱条件,分别上述线性溶液进离子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及其对应的浓度,并作回归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所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263.35x-0.1346,相关系数为0.9998。
[0093]
结论:钠离子在0.024~0.24mg/ml浓度(20%~200%对照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故实施例中利用外标法计算钠离子含量的结果准确。
[0094]
线性6溶液的色谱图如图3所示。
[0095]
实施例3精密度试验——其他部分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96]
重复性溶液:分别称取snac成品6份,分别置于6个50ml量瓶,分别加入稀释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分别编号为重复性溶液1,重复性溶液2,重复性溶液3,重复性溶液4,重复性溶液5,重复性溶液6。
[0097]
更换实验员,在不同日期,不同仪器检测中间精密度,溶液配制:分别称取snac成品6份,分别置于6个50ml量瓶,分别加入稀释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分别编号为中间精密度溶液1,中间精密度溶液2,中间精密度溶液3,中间精密度溶液4,中间精密度溶液5,中间精密度溶液6。
[0098]
统计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共12份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0099]
表1统计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数据汇总
[0100]
[0101][0102]
中间精密度4溶液的色谱图如图4所示。
[0103]
结论:6份重复性数据与6份中间精密度数据一起统计,测得钠含量的rsd值为1.89%,因此可看出实施例1~3的方法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良好,即精密度良好,可行性强。
[0104]
对比例1
[0105]
与实施例1不同指出仅在于:色谱条件流速为1.3ml/min,色谱图如图5所示。
[0106]
结果显示:色谱峰出峰提前,峰略有拖尾。
[0107]
对比例2
[0108]
与实施例1不同指出仅在于:色谱条件流速为0.7ml/min,色谱图如图6所示。
[0109]
结果显示:色谱峰出峰延后,峰略有拖尾。
[0110]
对比例3
[0111]
实施例1不同指出仅在于:淋洗液为甲烷磺酸和硝酸水溶液的混合液,甲烷磺酸和硝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8:2,其中,硝酸水溶液的浓度为2.5mmol/l,色谱图如图7所示。
[0112]
结果显示:有其他杂质峰在主峰附近干扰,且杂质峰增多,混合溶液可能不适合该品种产品。
[011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盐类分子中钠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以简单的甲烷磺酸水溶液作为淋洗液,对snac进行洗脱,能够将snac中所含钠离子很好的分离出,且所成峰型良好,色谱峰附近无干扰,具有较高的专属性,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精密度,可以准确检测snac中钠含量。
[011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