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试验装置及驱动桥的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63680发布日期:2022-10-19 07:2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驱动桥试验装置及驱动桥的试验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驱动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驱动桥试验装置及驱动桥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汽车生产时,需要对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测试,从而保证汽车整体的性能与质量。驱动桥与汽车的动力输出紧密相关,因此驱动桥的试验较为重要。在汽车生产中一般会采用专业的驱动桥试验装置来对驱动桥进行检测试验,但传统的驱动桥试验装置的试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驱动桥试验装置的试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桥试验装置及驱动桥的试验方法。
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桥试验装置,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包括:
5.第一驱动桥,包括第一差速器及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一差速器还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入齿轮组与第一输出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同轴设置;
6.第二驱动桥,包括第二差速器及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器还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入齿轮组与第二输出齿轮组,且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
7.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传动连接,用以向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输入正扭矩;以及,
8.三个负载装置,三个所述负载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及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传动连接,以分别向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及所述第二行星轮系输入负扭矩。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组包括第三行星轮系,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组包括第四行星轮系,所述第三行星轮系与所述第四行星轮系传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行星轮系的齿圈上同轴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四行星轮系的齿圈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相对应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彼此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差速器相对应的第一差速锁及与所述第二差速器相对应的第二差速锁,所述第一差速锁安装于所述第一差速器,以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二差速锁安装于所述第二差速器,以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二差速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
太阳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入锥齿轮的直径;
14.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所述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负载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太阳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组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输出锥齿轮的直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负载装置包括扭矩机,三个所述扭矩机的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传动连接,其中又一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传动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变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以改变所述电机的输出扭矩,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连接。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桥的试验方法,所述驱动桥的试验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驱动桥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具有多驱动桥试验模式,所述驱动桥的试验方法包括:
18.启动三个所述负载装置,以向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及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分别输入负扭矩;
19.启动所述驱动装置,以向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输入正扭矩,并使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处于所述多驱动桥试验模式。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差速锁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差速器的第二差速锁;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还具有差速器试验模式;
21.所述驱动桥的试验方法还包括:
22.将所述第一差速器与所述第一差速锁断开连接;
23.将所述第二差速器与所述第二差速锁连接;
24.将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组连接的所述负载装置设为重载运行,将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系连接的所述负载装置设为轻载运行,将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所述负载装置设为空载运行;
25.启动所述驱动装置,以向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组输入正扭矩,并使所述驱动桥试验装置处于所述差速器试验模式。
26.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输入齿轮组与第一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扭矩能够从第一驱动桥输入至第二驱动桥内,如此同时对第一驱动桥与第二驱动桥进行试验。驱动装置用于朝向第一驱动桥内输入正扭矩,第一驱动桥与第二驱动桥的各个输出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负载装置,而负载装置用于输入负扭矩,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桥与第二驱动桥的各组成部分得到一定的负载,如此同时验证第一驱动桥与第二驱动桥内各组成部分的疲劳强度。
27.在这其中,第一驱动桥的第一输出齿轮组与第二驱动桥的第二输入齿轮组传动连接,因此第一驱动桥的输出部分会少一个,因此负载装置只需要设置三个。三个负载装置其中之一与第二输出齿轮组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与第一行星轮系传动连接,其中又一与第二
行星轮系传动连接,如此对第一驱动桥与第二驱动桥同时试验,增加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驱动桥试验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驱动桥的试验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驱动桥的试验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00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0]
在汽车生产时,需要对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测试,从而保证汽车整体的性能与质量。驱动桥与汽车的动力输出紧密相关,因此驱动桥的试验较为重要。在汽车生产中一般会采用专业的驱动桥试验装置来对驱动桥进行检测试验,但传统的驱动桥试验装置的试验效率较低。
[0041]
在传统的驱动桥试验装置中,每次只能对单个驱动桥的进行试验,这直接导致了试验效率较低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驱动桥试验装置能够同时试验多个驱动桥,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驱动桥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驱动桥试验装置的试验效率较低的问题。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驱动桥试验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
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出的驱动桥试验装置100包括第一驱动桥1、第二驱动桥2、驱动装置3及三个负载装置4。第一驱动桥1包括第一差速器11及第一行星轮系12,第一差速器11还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入齿轮组111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第一行星轮系12的太阳轮与第一输入齿轮组111同轴设置。
[0043]
第二驱动桥2包括第二差速器21及第二行星轮系22,第二差速器21还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且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传动连接,第二行星轮系22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传动连接;驱动装置3与第一输入齿轮组111传动连接,用以向第一输入齿轮组111输入正扭矩。
[0044]
三个负载装置4分别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第一行星轮系12及第二行星轮系22传动连接,以分别向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第一行星轮系12及第二行星轮系22输入负扭矩。
[0045]
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扭矩能够从第一驱动桥1输入至第二驱动桥2内,如此同时对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进行试验。驱动装置3用于朝向第一驱动桥1内输入正扭矩,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的各个输出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负载装置4,而负载装置4用于输入负扭矩,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的各组成部分得到一定的负载,如此同时验证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内各组成部分的疲劳强度。
[0046]
在这其中,第一驱动桥1的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与第二驱动桥2的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传动连接,因此第一驱动桥1的输出部分会少一个,因此负载装置4只需要设置三个。三
个负载装置4其中之一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与第一行星轮系12传动连接,其中又一与第二行星轮系22传动连接,如此对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同时试验,增加试验效率。
[0047]
在具体应用时,第二驱动桥2中的第二输出齿轮组212可以与另一个驱动桥的输入齿轮组传动连接,从而继续增加驱动桥试验装置100所试验的驱动桥的数量。但在实际上,驱动装置3与驱动桥的位置会较远,这使得扭矩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损耗,因此驱动桥实验装置每次试验驱动桥的数量无法太多,具体需要根据试验条件进行选择。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出齿轮组112包括第三行星轮系112a,第二输入齿轮组211包括第四行星轮系211a,第三行星轮系112a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传动连接。
[0049]
驱动桥的常规配置一般包括一个差速器与两个减速器,而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桥1中的第一行星轮系12与第三行星轮系112a分别构成一个减速器,第二驱动桥2中的第二行星轮系22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分别构成一个减速器。第三行星轮系112a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传动连接,从而将扭矩从第一驱动桥1传递至第二驱动桥2。此外,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与第二输入齿轮组211还可以是减速器的其他实施方式,比如齿轮减速器或者蜗杆减速器。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齿圈上同轴设有第一法兰,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上设有与第一法兰相对应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彼此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
[005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齿圈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互连接,从而使得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齿圈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可以同步转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连接方式有很多,比如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可以分别开设螺纹孔,从而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螺接固定,或者是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互焊接固定。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太阳轮与第一输入齿轮组111传动连接,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太阳轮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传动连接。
[0053]
在齿轮传动的过程中,直径小、齿数少的小齿轮将扭矩传递至直径大、齿数多的大齿轮时,大齿轮的转速相对小齿轮会减小,而扭矩会增大。反之,当大齿轮将扭矩传递至小齿轮时,小齿轮的转速相对大齿轮的会增大,而扭矩会减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齿轮组111将扭矩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太阳轮后续将扭矩传递至直径更大、齿数更多的齿圈,此时齿圈的转速会降低,而扭矩会增大。驱动桥为了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第一输入齿轮组111到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传动会固定进行减速增扭,但较大的正扭矩可能会使得负载装置4需要对应输入较大的负扭矩,这对负载装置4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0054]
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齿圈与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固定连接,因此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与第三行星轮系112a的齿圈同步转动。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齿圈会将扭矩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太阳轮,而太阳轮直径较小、齿数较多,因此第四行星轮系211a的太阳轮的速度会增大,而扭矩会减小。因此第一驱动桥1传递至第二驱动桥2的正扭矩会进行加速减扭,从而使得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连接的负载装置4只需要输出较小的负扭矩就能完成试验,减小负载装置4的负担。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还包括与第一差速器11相对应的第一差速锁5及与第二差速器21相对应的第二差速锁6,第一差速锁5安装于第一差速器11,以锁定或解锁第一差速器11;第二差速锁6安装于第二差速器21,以锁定或解锁第二差速器21。
[0056]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桥试验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差速锁5与第二差速锁6,来调整第一差速器11与第二差速器21的状态。通过调整第一差速器11、第二差速器21及三个负载装置4的工作状态能够使得驱动桥试验装置100实现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比如可将第一差速器11打开,并将第二差速器21锁止,再将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连接的负载装置4设为重载运行,将与第一行星轮系12连接的负载装置4设为轻载运行,将与第二行星轮系22的负载装置4设为空载运行。这使得第一差速器11连接的连接的两个输出端的负载不同,而这也使得第一差速器11需要使第一行星轮系12与第二输入齿轮组211的转速不同,从而与不同的负载相对应,如此试验第一差速器11的差速性能。根据同样的传动原理,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能够进行多种模式的试验。
[0057]
第一差速锁5与第二差速锁6使得驱动桥试验装置100的传动方式更加多变,这使得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能够针对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的各组成部分设置不同的试验模式,从而提高试验效果。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齿轮组11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111与输入锥齿轮1112,输入锥齿轮1112与驱动装置3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111与第一行星轮系12的太阳轮同轴设置,且第一锥齿轮1111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传动连接,且第一锥齿轮1111的直径大于输入锥齿轮1112的直径。
[0059]
第二输出齿轮组21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21与输出锥齿轮2122,输出锥齿轮2122与负载装置4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2121与第二行星轮系22的太阳轮同轴设置,且第二锥齿轮2121与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传动连接,且第二锥齿轮2121的直径大于输出锥齿轮2122的直径。
[0060]
在齿轮传动的过程中,直径小、齿数少的小齿轮将扭矩传递至直径大、齿数多的大齿轮时,大齿轮的转速相对小齿轮会减小,而扭矩会增大。反之,当大齿轮将扭矩传递至小齿轮时,小齿轮的转速相对大齿轮的会增大,而扭矩会减小。在本实施例中,输入锥齿轮1112将扭矩传递至第一锥齿轮1111时,因为第一锥齿轮1111的直径更大,则第一锥齿轮1111的转速会相对输入锥齿轮1112减小,而第一锥齿轮1111的扭矩会增大。
[0061]
第二锥齿轮2121将扭矩传递至输出锥齿轮2122时,因为第二锥齿轮2121的直径大于输出锥齿轮2122,因此输出锥齿轮2122的转速相对第二锥齿轮2121会增大,而输出锥齿轮2122的扭矩会减小,从而实现加速减扭。这使得与输出锥齿轮2122连接的负载装置4所需要输出的负扭矩较小,降低了负载装置4的负担。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负载装置4包括扭矩机4a,三个扭矩机4a的其中之一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与第一行星轮系12传动连接,其中又一与第二行星轮系22传动连接。在具体应用时,驱动桥试验装置100中一般采用的负载装置4是扭矩机4a,扭矩机4a为常规的扭矩输出装置,能够稳定地输出扭矩,保证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试验的准确性。当然,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还可以用其他驱动装置3作为负载装置4,比如电机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及变速器,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
连接,以改变电机的输出扭矩,变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输入齿轮组111连接。
[0064]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通过电机输出扭矩,并通过变速器调整电机输出的转速,从而使得驱动装置3输出的扭矩与转速更加精准,如此使得驱动桥试验装置100的试验准确性更高。当然,驱动装置3还可以是采用其他动力源,比如转动气缸、发动机等,但这些选择可能没有电机适合驱动桥试验,因此驱动装置3中动力源的选择在此不做限制,可根据使用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调整。
[0065]
请参阅图2至图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驱动桥的试验方法,利用如上任意一实施例的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进行试验,驱动桥试验装置100具有多驱动桥试验模式,驱动桥的试验方法包括:
[0066]
s10:启动三个负载装置4,以向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第一行星轮系12及第二行星轮系22分别输入负扭矩。
[0067]
s11:启动驱动装置3,以向第一输入齿轮组111输入正扭矩,并使驱动桥试验装置100处于多驱动桥试验模式。
[006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扭矩能够从第一驱动桥1输入至第二驱动桥2内,如此同时对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进行试验。当驱动装置3启动时,扭矩通过第一输入齿轮组111传递至第一差速器11,再通过第一差速器11将扭矩分别输出至第一行星轮系12和第一输出齿轮组112,而第一行星轮系12与负载装置4相连接,从而分别试验第一行星轮系12及第一输入齿轮组111的疲劳强度。
[0069]
之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与第二输入齿轮组211传动连接,并通过第二输入齿轮组211将扭矩传递至第二差速器21,第二差速器21将扭矩分别传递至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与第二行星轮系22,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与第二行星轮分别与一个负载装置4连接,从而分别试验第一输出齿轮组112、第二输入齿轮组211、第二输出齿轮组212及第二行星轮系22的疲劳强度。
[0070]
如上,多驱动桥试验模式能够试验第一驱动桥1与第二驱动桥2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疲劳强度,从而同时对多个驱动桥进行同时试验,如此提高试验效率。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第一差速器11的第一差速锁5及安装于第二差速器21的第二差速锁6;驱动桥试验装置100还具有差速器试验模式。驱动桥的试验方法还包括:
[0072]
s20:将第一差速器11与第一差速锁5断开连接。
[0073]
s21:将第二差速器21与第二差速锁6连接。
[0074]
s22:将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连接的负载装置4设为重载运行,将与第一行星轮系12连接的负载装置4设为轻载运行,将与第二行星轮系22的负载装置4设为空载运行。
[0075]
s23:启动驱动装置3,以向第一输入齿轮组111输入正扭矩,并使驱动桥试验装置100处于差速器试验模式。
[0076]
在本实施例中,差速锁能够将差速器锁定或解锁,在差速器锁定时无法进行差速。第一差速器11与第一差速锁5断开连接,因此第一差速器11处于解锁状态,能够进行差速,第二差速器21与第二差速锁6连接,这使得第二差速器21锁定,无法差速。当驱动装置3启动时,扭矩从第一输入齿轮组111传递至第一差速器11,第一差速器11将扭矩传递至第一行星
轮系12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第一输出齿轮组112将扭矩依次经过第二输入齿轮组211内及第二差速器21,而第二行星轮系22处于空载状态,并且第二差速器21因为锁定无法进行差速,因此第二差速器21将绝大部分扭矩输入第二输出齿轮组212内,也就是说,此时的扭矩最终传递到了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与第一行星轮系12上。
[0077]
要注意的是,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连接的负载装置4为重载运行,而与第一行星轮系12连接的负载装置4为轻载运行,因此第二输出齿轮组212与第一行星轮系12的转动阻力不同,因此第一差速器11需要使第一行星轮系12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的转速不同,也就是进行差速,如此验证了第一差速器11的差速性能。
[0078]
在本技术中,驱动桥的试验方法不止能够试验第一差速器11的差速性能,同样能够对第二差速器21进行试验。在试验第二差速器21的差速性能时,需要将第一差速器11与第一差速锁5连接,再将第二差速器21与第二差速锁6断开连接。之后,将与第一行星轮系12连接的负载装置4空载运行,将与第二行星轮系22连接的负载装置4重载运行,再将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的负载装置4轻载运行。
[0079]
此时将驱动装置3启动,第一输入齿轮组111将扭矩输入第一差速器11,第一差速器11无法进行差速,将朝向输入第一行星轮系12与第一输出齿轮组112输出同样的扭矩,而第一行星轮系12此时处于空载状态,第一输出齿轮组112之后再将扭矩依次传递至第二输入齿轮组211及第二差速器21。第二差速器21后续会将扭矩分别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系22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而第二行星轮系22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此时的负载不同,因此第二差速器21需要使第二行星轮系22与第二输出齿轮组212的转速不同,也就是进行差速,如此验证了第二差速器21的差速性能。
[008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