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32065703发布日期:2022-11-05 00:4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

1.本技术涉及金属裂纹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2.金属材料如今广泛应用在基础设施之中,如铁路、管道、航天器等,但这些基础设施经常暴露在室外环境且长期工作,受到极端天气及应力导致的金属疲劳等影响,金属表面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纹从而导致整体结构失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基础设施的金属裂纹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维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或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这些金属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3.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金属裂纹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等技术,但这些无损检测的方法都存在着复杂的布线安装以及维护成本高昂、设备不易携带的问题,而谐振式电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工程安装部署等特点,且目前pcb工艺已经较为成熟,能够使得整体的维护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将谐振式电磁传感器部署在金属表面上,通过检测设备能够得到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当金属上出现裂纹时,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会发生偏移,通过谐振频率的偏移来表征金属裂纹的尺寸大小。
4.目前应用于金属裂纹检测的谐振式电磁传感器覆盖面积小,可检测金属裂纹的范围较为局限,在大面积金属裂纹检测时需要多次扫描检测或者部署多个谐振式电磁传感器,且检测的灵敏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用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较大面积范围内检测时通常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或多次扫描检测,以及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包括介质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微带传输线和谐振单元组,所述谐振单元组的输入端设置在第一微带传输线与第二微带传输线之间,所述谐振单元组包括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所述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传输与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相邻的所述谐振单元激励自身谐振的能量,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接收与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相邻的所述谐振单元输出的能量并传输,所述谐振单元组用于通过数个所述谐振单元以耦合方式激励自身谐振并产生慢波结构的均匀磁场而生成通频带。
8.优选地,所述谐振单元包括呈微带开口的谐振环。
9.优选地,所述谐振环为由连续的粗边和呈微带开口的细边组成的环形部件。
10.优选地,所述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呈周期性等距交织分布。
11.优选地,所述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呈周期性非等距交织分布。
12.优选地,所述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谐振单元的微带开口相背设置。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上,也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该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放置在待测金属样件上,且将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与网络分析仪连接,所述网络分析仪通过线缆分别与所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二微带传输线抵接;
15.通过所述网络分析仪和所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相同的特征频带条件下获得裂纹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和健康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阈值;
16.将所述通频带数据与所述通频带阈值对比,获得该待测金属样件的频率变化量;
17.根据所述频率变化量确定该待测金属样件的裂纹尺寸。
18.优选地,通过所述网络分析仪和所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相同的特征频带条件下获得裂纹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和健康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阈值之前,该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包括:所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一微带传输线通过线缆与所述网络分析仪的能量输出端连接,所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二微带传输线通过线缆与所述网络分析仪的能量接收端连接。
19.优选地,所述特征频带为-40db通频带的正向传输系数。
20.优选地,将所述通频带数据与所述通频带阈值对比,获得该待测金属样件的频率变化量包括:所述频率变化量为所述通频带数据与所述通频带阈值之间差值。
2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介质基板、微带传输线和谐振单元组,谐振单元组设置在第一微带传输线与第二微带传输线之间,谐振单元组包括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第一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传输激励与第一微带传输线相邻的谐振单元激励自身谐振的能量,第二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接收与第二微带传输线相邻的谐振单元输出的能量并传输,谐振单元组用于通过数个谐振单元以耦合方式激励自身谐振并产生慢波结构的均匀磁场而生成通频带。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通过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实现该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盖面积能够需求调整,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的金属裂纹检测;在电磁波传输过程中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激励谐振单元组中各个谐振单元,产生慢波结构且较为均匀磁场的特点,使得该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金属裂纹检测应用中对金属裂纹位置并不敏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用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较大面积范围内检测时通常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或多次扫描检测,以及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谐振单元的磁场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通频带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频率变化量与裂纹深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得本技术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本技术的术语解释:
35.微波滤波器指的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它通过在滤波器通带频率内提供信号传输并在阻带内提供衰减的特性,用以控制微波系统中某处的频率响应。典型的频率响应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特性。
36.慢波指的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常数β大于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常
数k0时,传播的为慢波。
37.磁场耦合指的是指一个线圈的电流变化,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相邻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它们在电的方面彼此独立,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靠磁场将其联系起来的。
38.形状微扰理论指的是通过改变腔体形状或者腔体的尺寸所引起的细微扰动。例如:通过可调螺杆使得腔体发生改变或通过可移动壁使得腔体的尺寸发生变化,而这种细微扰动没有改变系统的根本特性,使得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了现有用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较大面积范围内检测时通常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或多次扫描检测,以及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40.实施例一:
4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包括介质基板10以及设置在介质基板10上的微带传输线和谐振单元组,谐振单元组设置在第一微带传输线21与第二微带传输线22之间,谐振单元组包括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10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31;第一微带传输线21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传输与第一微带传输线21相邻的谐振单元31激励自身谐振的能量,第二微带传输线22用于通过耦合方式接收与第二微带传输线22相邻的谐振单元31输出的能量并传输,谐振单元组用于通过数个谐振单元31以耦合方式激励自身谐振并产生慢波结构的均匀磁场而生成通频带。
4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0是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层低剖面的基板,使得介质基板10的厚度薄,使得介质基板10能够更好地与待测金属样件进行贴合,也能更好地适应待测金属样件的应变。
44.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采用厚度较薄柔性的介质基板10,能够实现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与待测金属样件共形的功能。
4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带传输线可以用于激励谐振单元并接收传输到末端的能量。其中,微带传输线用于与网络分析仪连接,微带传输线设于介质基板10的上表面两端,如图1所示,即是第一微带传输线21设置在介质基板10上表面的左端,第二微带传输线22设置在介质基板10上表面的右端,谐振单元组设置在第一微带传输线21与第二微带传输线22之间,与第一微带传输线21相邻的谐振单元31是非接触连接且通过耦合方式传递能量,与第二微带传输线22相邻的谐振单元31是非接触连接且通过耦合方式传递能量。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谐振单元组包括数个谐振单元31且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10中轴的两侧。其中,谐振单元31为呈微带开口的谐振环。
4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谐振单元组上设置有5个谐振单元31,5个谐振单元31中的两个位于介质基板10中轴的上侧设置,5个谐振单元31中的三个位于介质基板10中轴的下侧设置。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谐振单元31采用微带开口谐振环作为金属裂纹的谐振单元,在等效电路中微带开口的谐振环可以等效为lc谐振电路,使得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运用周期性交织分布使得谐振单元31能够在谐振的同时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激励起与其临近的谐振单元31,产生慢波结构且较为均匀的磁场,实现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同时由于谐振单元31是呈周期性等距分布在介质基板10的中轴两侧,对所覆盖范围内的金属裂纹都能起到有效金属裂纹检测的效果,且交织分布的谐振单元数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覆盖长度需求而进行改变,有很好的可调节特性和适用范围。
4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谐振单元的磁场示意图。
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激励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能量从第一微带传输线21传入,传输到第一微带传输线21的末端时通过耦合的方式激励起与第一微带传输线21相邻的第一个谐振单元31,谐振单元31为微带开口的谐振环结构,谐振单元31可以等效为半波长谐振器,谐振单元31的谐振频率随着微带总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谐振单元31在发生谐振时电场主要集中在开口附近,谐振单元31的磁场主要集中在开口对边上,如图3所示,交织分布的谐振单元31之间以开口对边为邻边,谐振单元31之间能量耦合为磁耦合模型,当激励起第一个谐振单元31时,谐振单元31能够在谐振的同时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激励起与其临近的谐振单元31,并依此激励起下一个谐振单元,排列的最后一个谐振单元通过能量耦合的方式传输到介质基板10另一端的第二微带传输线22上,从而完成从第一微带传输线21到谐振单元组再到第二微带传输线22的能量传递过程。
51.需要说明的是,在谐振单元组的数个谐振单元31通过耦合方式传递能量过程中,当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单元31相互耦合时,其会按照谐振单元31之间的耦合强度大小,在该谐振频率处发生频率分裂,谐振单元之间耦合强度越大,频率分裂产生的两个频率分离越远。因此在第一微带传输线21与第二微带传输线22之间分布着多个谐振单元31时,会分裂成多个谐振频点,宏观上产生了一个通频带,仅在通带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够从介质基板10一端上的第一微带传输线21传输到介质基板10另一端上的第二微带传输线22。当谐振单元组所覆盖的面积区域(也称传感区域)出现与行波传输方向垂直的金属裂纹时,根据微扰理论,通过改变了谐振腔体的形状或者腔体尺寸所引起的细微扰动,谐振单元仍旧保持其谐振特性,并没有使其根本特性发生改变,使得谐振单元31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从微扰理论出发,即当传感区域存在金属裂纹时,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频率特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判断为存在金属裂纹。金属裂纹尺寸越大,根据微扰理论,则引起的微扰越大,与健康状态的谐振单元31相比,谐振单元31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的量越大,根据谐振点偏移量与金属裂纹尺寸的线性关系,通过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的谐振偏移量能够估计金属裂纹的尺寸大小的功能。
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谐振单元31能够在谐振的同时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激励起与其临近的谐振单元,并依此激励起下一个谐振单元,以此产生慢波结构且较为均匀的磁场的特点,使得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金属裂纹检测过程中为位置不敏感的,即裂纹的位置对产生的通频带的频率特征影响较小,从而提高该基于开口谐
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
5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包括介质基板、微带传输线和谐振单元组,谐振单元组设置在第一微带传输线与第二微带传输线之间,谐振单元组包括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第一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传输与第一微带传输线相邻的谐振单元激励自身谐振的能量,第二微带传输线用于通过耦合方式接收与第二微带传输线相邻的谐振单元输出的能量并传输,谐振单元组用于通过数个谐振单元以耦合方式激励自身谐振并产生慢波结构的均匀磁场而生成通频带。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通过呈周期性交织分布在介质基板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实现该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盖面积能够需求调整,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的金属裂纹检测;在电磁波传输过程中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激励谐振单元组中各个谐振单元,产生慢波结构且较为均匀磁场的特点,使得该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金属裂纹检测应用中对金属裂纹位置并不敏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用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较大面积范围内检测时通常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或多次扫描检测,以及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5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谐振环为由连续的粗边和呈微带开口的细边组成的环形部件。
55.需要说明的是,谐振环采用连续的粗边和呈微带开口的细边组成的环形部件主要是用于实现在谐振单元组中通过耦合方式激励相邻谐振单元31工作,从而产生的慢波结构且较为均匀的磁场。
5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0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31呈周期性等距交织分布。介质基板10中轴两侧的数个谐振单元31呈周期性非等距交织分布。
57.需要说明的是,数个谐振单元31在介质基板10中轴的两侧可以等距分布,也可以非等距分布,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谐振单元组产生通频带。
58.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介质基板10中轴两侧的谐振单元的微带开口相背设置。
59.需要说明的是,介质基板10中轴两侧的谐振单元的微带开口相背设置主要是便于两个谐振单元之间能力耦合传递。
60.相对于传统的用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覆盖面积小,可检测范围小且检测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采用周期性分布呈微带开口的谐振环作为谐振单元,当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覆盖范围内出现裂纹时,检测到的通频带频率特征发生偏移,根据频率特征偏移量的大小表征金属裂纹的尺寸。并且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中周期性分布的谐振单元数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使得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覆盖面积较大,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的金属裂纹检测。
61.实施例二:
6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通频带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的频率变
化量与裂纹深度图。
63.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上,也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该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4.s10.将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放置在待测金属样件上,且将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与网络分析仪连接,网络分析仪通过线缆分别与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二微带传输线连接。
65.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内容已在实施例一中阐述,此实施例中不再对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内容进行阐述。在步骤s10中,主要是将金属裂纹检测装置与网络分析仪进行通信连接,便于网络分析仪获取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检测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
66.进一步地,通过网络分析仪和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相同的特征频带条件下获得裂纹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和健康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阈值之前,该金属裂纹检测方法包括: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一微带传输线通过线缆与网络分析仪的能量输出端连接,金属裂纹检测装置的第二微带传输线通过线缆与网络分析仪的能量接收端连接。
67.s20.通过网络分析仪和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相同的特征频带条件下获得裂纹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和健康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阈值。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0中,从网络分析仪能够得到金属裂纹检测装置在检测待测金属样件通频带,且生成通频带图(如图5所示)并在网络分析仪中展示,从通频带图中可以直接在相同的特征频带条件下获得裂纹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数据和健康状态的待测金属样件的通频带阈值。网络分析仪一种能在宽频带内进行扫描测量以确定网络参量的综合性微波测量仪器,也称微波网络分析仪。
69.进一步地,特征频带为-40db通频带的正向传输系数。
70.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以40db通频带的正向传输系数作为获取待测金属样件的特征带宽,在该特征带宽下获取待测金属样件在健康状态下的通频带阈值和待测金属样件在裂纹状态下的通频带数据。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通过-40db的通频带作为正向传输系数的高滚降边沿特点,使得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获得的数据受测试环境影响小,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71.s30.将通频带数据与通频带阈值对比,获得该待测金属样件的频率变化量。
72.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0中,主要是通过该待测金属样件在相同特征频带条件下,将健康状态的通频带阈值与检测的通频带数据作差,即是频率变化量为通频带数据与通频带阈值之间差值,获得该待测金属样件的频率变化量。
73.s40.根据频率变化量确定该待测金属样件的裂纹尺寸。
7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根据频率变化量从图6中读取待测金属样件的裂纹尺寸。
7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待测金属样件上裂纹引起的为通频带频率特征的变化,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选取通频带正向传递系数为-40db的通频
带处右边沿与左边沿的差值为频率变化量,以该频率变化量作为通频带整体的频率特征的改变。例如,图5为不同的裂纹位置(0~10mm),步进为2mm,不同裂纹深度(0.5~1mm),步进为0.50mm时,裂纹深度与通频带宽的带误差棒的关系图,从图5中可以看到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通频带宽亦随之增加。如附图6所示,裂纹深度从健康状态即裂纹深度为0mm到裂纹深度为1mm时,频率变化量由原来的840.5mhz变化为882.7mhz,即裂纹深度变化1mm时,频率变化量扩宽42.7mhz,且频率变化量均值随裂纹深度的变化较为线性。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方法通过基于开口谐振器慢波结构的金属裂纹检测装置测量使用的是传输极点,具有高滚降边沿的特点,受环境影响较小,在检测过程中更容易测量。
77.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7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79.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80.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81.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82.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