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67465发布日期:2023-03-15 07: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表箱防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冬季,由于外界环境影响,放置在室外的水表箱需要对其进行防冻处理,现有采用的方式一般是采用保暖材料对水表箱进行防护,但是,在冬季会时常出现下雪和下霜的天气,落在水表箱上的雨雪和霜冻均堆积在水表箱上,如果水表箱长期处于温度很低的环境下,箱内水温度会下降到-4℃,甚至更低,从而对水表箱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水表箱本体,防冻单元,用于去除水表箱本体上雨雪霜冻,所述防冻单元与所述水表箱本体连接;
5.所述防冻单元包括:
6.除雪组件,用于循环去除水表箱两侧的霜冻,所述除雪组件设于水表箱本体的两侧;以及
7.收集组件,用于收集经去除雪水霜冻的水分,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除雪组件连接;
8.能量单元,用于对经融化的水分在水表箱本体外表面进行输送做工,所述能量单元与所述除雪组件连接。
9.优选的,所述能量单元包括:
10.初次输送组件,用于初次输送水分流动,所述初次输送组件与所述除雪组件连接;以及
11.再次输送组件,用于快速输送水分流动并快速实现能量做工,所述再次输送组件设于水表箱本体的顶部。
12.优选的,所述除雪组件包括安装在水表箱本体顶部设有用于阻挡雨雪的遮挡板;
13.所述水表箱本体的两侧均设有移动轨道,两侧所述移动轨道内分别设有用于铲除雨雪的铲动块,所述铲动块的一侧设有用于承接雨雪并能减少堆积在铲动块上的堆积块;
14.动力装置带动铲动块沿着移动轨道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对水表箱本体的两侧进行清理。
15.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安装水表箱本体两侧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所述移动轨道连接;
16.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设有用于收集雨雪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与所述收集箱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收集口处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板。
17.优选的,所述初次输送组件包括多组等距分布在水表箱本体两侧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收集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管上连接有衔接管;
18.所述铲动块上与其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内两侧均设有用于夹持第一水管的夹持块,所述第一避让口与夹持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19.铲动块向上移动并对第一水管进行挤压,经挤压的第一水管内压力增大向收集箱内吸收水分。
20.优选的,所述夹持块沿着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水管导向的导向面。
21.优选的,所述再次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水表箱本体两侧的第二水管,且所述第二水管的远离铲动块的一端设有气囊;
22.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两侧设有拨动杆,所述转动环的外侧通过轴承设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上设有用于承接拨动杆的抵接柱;
23.所述摆动板靠近抵接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滑动杆,且所述滑动杆的底部设有用于挤压气囊的压板。
24.优选的,所述气囊内设有用于辅助回弹的第二弹性件。
2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水管也怕冷,在冬季不要让水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重点防护好水管的连接部位;
27.s2、在对室外水管进行防冻时,可用棉麻织物、稻草绳子包扎水龙头,同时还要用棉麻织物将水管紧紧包裹,有效加强水管保温性以防被冰冻。
28.s3、下雪后,及时将管道和水表箱上的雪扫除,利用铲动块循环上下移动,对水表箱本体的两侧进行除雪。
29.s4、流动的水,能够带来新的热量,在铲动块移动的同时可挤压第一水管,将收集箱内水吸附向上移动,且压板做工挤压气囊将收集箱内的水向上吸附,使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内水进行流动,水流动可带走水表内低温的水,从而防止水表冰冻。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除雪组件,利用铲动块对水表箱本体两侧可沾附有的雪霜进行铲除,并将铲除的雪霜落入到收集箱内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了自动铲除雪霜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使用人工的方式铲除雪霜的问题。
32.2.本发明通过将除雪组件和初次输送组件联动,利用铲动块在对水表箱本体铲除雪霜的同时,使用夹持块对第一水管进行夹紧,从而能够使第一水管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可以从收集箱内吸附水流动,实现了水的流动,增加热量。
33.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再次输送组件,利用压板的交替上下移动来挤压气囊,从而增加与第二水管内的压强,使其能够吸附收集箱内的水分,实现了第二水管内水分的输送流动,从而对水表箱本体进行保温防冻。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轴侧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初次输送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除雪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除雪组件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发明收集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再次输送组件正轴侧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与7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发明气囊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发明再次输送组件移动结构示意图一;
44.图11为本发明再次输送组件移动结构示意图二。
45.图中:100-水表箱本体;1-防冻单元;11-除雪组件;111-遮挡板;112-移动轨道;113-铲动块;114-堆积块;12-收集组件;121-收集箱;122-收集口;123-过滤板;2-能量单元;21-初次输送组件;22-再次输送组件;211-第一水管;212-衔接管;213-第一避让口;214-夹持块;2141-导向面;215-第一弹性件;221-第二水管;222-气囊;223-安装板;224-转动环;225-拨动杆;226-摆动板;227-抵接柱;228-连接杆;229-滑动杆;2210-压板;2221-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实施例一
48.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水表箱本体100,防冻单元1,用于去除水表箱本体100上雨雪霜冻,所述防冻单元1与所述水表箱本体100连接;
49.所述防冻单元1包括:
50.除雪组件11,用于循环去除水表箱两侧的霜冻,所述除雪组件11设于水表箱本体100的两侧;以及
51.收集组件12,用于收集经去除雪水霜冻的水分,所述收集组件12与所述除雪组件11连接;
52.能量单元2,用于对经融化的水分在水表箱本体100外表面进行输送做工,所述能量单元2与所述除雪组件11连接;
53.水表箱本体100内是现有的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54.请参阅图3,所述除雪组件11包括安装在水表箱本体100顶部设有用于阻挡雨雪的遮挡板111;
55.所述水表箱本体100的两侧均设有移动轨道112,两侧所述移动轨道112内分别设有用于铲除雨雪的铲动块113,所述铲动块113的一侧设有用于承接雨雪并能减少堆积在铲动块113上的堆积块114;
56.动力装置带动铲动块113沿着移动轨道112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对水表箱本体
100的两侧进行清理;
57.遮挡板111为中间高两边低结构,使其能够在雨雪天气对水表箱本体100的顶部进行遮挡,阻挡恶劣的自然环境;
58.移动轨道112内设有螺纹杆,铲动块113与螺纹杆连接图中未标示,铲动块113在螺纹杆的转动下,可向上和向下移动,并带动铲动块113以及堆积块114一同上下移动,从而对水表箱本体100的两侧的雪霜进行铲除。
59.请参阅图3-5,所述收集组件12包括安装水表箱本体100两侧的收集箱121,所述收集箱121与所述移动轨道112连接;
60.所述收集箱121的顶部设有用于收集雨雪的收集口122,所述收集口122与所述收集箱121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收集口122处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板123;
61.收集箱121的收集口122是倾斜设置的,不仅能够在铲动块113将雪霜铲除过程中,堆积块114可将多余的雪霜掉落到收集箱121内,还能够使自然环境下的雨雪进行收集,且在收集箱121外侧设有保温材料,使收集箱121内水不会结冰;
62.且在收集箱121内的收集口122处还设有过滤板123,能够将自然界的水分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水分能够正常流动。
63.实施例二
64.请参阅图3和7-11,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65.请参阅图7-11,所述能量单元2包括:
66.初次输送组件21,用于初次输送水分流动,所述初次输送组件21与所述除雪组件11连接;以及
67.再次输送组件22,用于快速输送水分流动并快速实现能量做工,所述再次输送组件22设于水表箱本体100的顶部。
68.请参阅图3-4,所述初次输送组件21包括多组等距分布在水表箱本体100两侧的第一水管211,所述第一水管211与所述收集箱121连通,所述第一水管211上连接有衔接管212;
69.所述铲动块113上与其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口213,所述第一避让口213内两侧均设有用于夹持第一水管211的夹持块214,所述第一避让口213与夹持块214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15;
70.铲动块113向上移动并对第一水管211进行挤压,经挤压的第一水管211内压力增大向收集箱121内吸收水分;
71.第一衔接管212的顶部是密封的;
72.第一水管211的直径小于衔接管212的直径;
73.在铲动块113移动过程中,夹持块214紧贴在第一水管211的两侧,对第一水管211的两侧均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水管211有气压,从而吸附水分到第一水管211内,由于第一水管211的直径小于衔接管212的直径,使夹持块214移动到衔接管212位置后解除对第一水管211的压缩,使第一水管211内的水分受到部分自身重力和压力解除的影响,回流部分到收集箱中121中,另一部分在受到夹持块214下移的过程中对第一水管211的挤压,会再次挤
压第一水管211内的水分,使其部分落入到收集箱中,重复上述操作,可实现对第一水管211内的水分流动。
74.请参阅图4,所述夹持块214沿着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水管211导向的导向面2141,导向面2141可便于夹持块214移动到衔接管212的位置时,使夹持块214向弹性件的方向压缩,从而解除夹持块214与第一水管211之间的压缩。
75.请参阅图7-11,所述再次输送组件22包括安装在水表箱本体100两侧的第二水管221,且所述第二水管221的远离铲动块113的一端设有气囊222;
76.所述遮挡板111上设有安装板223,所述安装板223的一侧设有转动环224,所述转动环224的两侧设有拨动杆225,所述转动环224的外侧通过轴承设有摆动板226,所述摆动板226上设有用于承接拨动杆225的抵接柱227;
77.所述摆动板226靠近抵接柱227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28,所述连接杆228的一端设有滑动杆229,且所述滑动杆229的底部设有用于挤压气囊222的压板2210;
78.第二水管221的一端与收集箱121连通,并与气囊222连通形成密闭的管道,这里的动力装置优选为电机;
79.且在滑动杆229与安装板223之间设有用于滑动杆向上移动的第三弹性件;
80.压板2210与气囊222的初始位置为压板2210压在气囊222上,使压板2210在运动向上的过程中,使第二水管221能够吸附水分,并且在压缩的过程中,再将第二水管221内的水分排出,如此反复,实现第二水管221内的水分的流动;
81.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启动,电机输出端带动转动环224转动,转动环224带动拨动杆225转动,使拨动杆225与抵接杆抵接,使其带动摆动板226跟随拨动杆225转动,且摆动板226与转动环224之间活动连接,在摆动板226转动时,可带动连接杆228一起向上移动,使滑动杆229也向上移动,从而使压板2210向上移动,实现与气囊222的分离,从而解除对气囊222的挤压,气囊222恢复的过程中可使收集箱121内的水向上吸附,从而流动到第二水管221内;
82.对气囊222进行压缩时,电机转动过程中,使拨动杆225与抵接柱227不接触,而摆动板226此时处于垂直状态,即滑动杆229与压板2210压在气囊222上,从而使气囊222被压缩。
83.请参阅图9,所述气囊222内设有用于辅助回弹的第二弹性件2221;
84.弹性件优选为弹簧;
85.弹性件有助于气囊222能够辅助气囊222快速排出,从而有助与第二水管221内的水流动。
86.所述的一种水表箱的防冻保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7.s1、水管也怕冷,在冬季不要让水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重点防护好水管的连接部位;
88.s2、在对室外水管进行防冻时,可用棉麻织物、稻草绳子包扎水龙头,同时还要用棉麻织物将水管紧紧包裹,有效加强水管保温性以防被冰冻。
89.s3、下雪后,及时将管道和水表箱上的雪扫除,利用铲动块113循环上下移动,对水表箱本体100的两侧进行除雪。
90.s4、流动的水,能够带来新的热量,在铲动块113移动的同时可挤压第一水管211,
将收集箱121内水吸附向上移动,且压板2210做工挤压气囊222将收集箱121内的水向上吸附,使第一水管211和第二水管221内水进行流动,水流动可带走水表内低温的水,从而防止水表冰冻。
9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9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