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29007发布日期:2023-03-28 22: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通常的绝缘阻抗检测通过欧姆表即可完成,专门的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技术比较少,现有技术中也少有记载,比较相关的技术有如,专利文献cn104569598a一种高压电池储能系统绝缘电阻的无损检测电路及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网络、电压测试差分放大电路、高频滤波电路、信号隔离电路、ad转换电路和数据处理单元。该技术方案用于对储能电池系统的正极接地故障、负极接地故障进行检测,其计算的原理有:电池高压分压电阻网络由电阻r1、r2和高压开关kp、kn组成,通过电压测试差分放大电路中的电阻计算电池高压分压电阻网络的电阻r1、r2电阻数值,具体,根据信号处理电路和隔离电路的增益关系、电池电极分压电阻最后端模数转换器的端测量的电压值共同计算电阻r1、r2电阻数值,在此基础上可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但在计算之中,信号处理电路和隔离电路的增益标值存在误差,并且电池电极分压电阻最后端模数转换器的端测量也存在误差,尤其在电池电极分压电阻到最后端模数转换器之间如果存在多级放大器电路的情况中误差更大,故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实际很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包括步骤有, s1.构建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误差平衡模型;s2.统计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以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重新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s3.循环s2步骤对误差平衡模型训练;s4.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
5.进一步,所述误差平衡模型具体为,tr1(xad)/tr2(xad)*((tc(xad))-1 )*(tz(xad))-1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tr1(xad)、tr2(xad)具体为电阻标值误差回归函数,tc(xad)具体为测量的误差回归函数,tz(xad)具体为增益标值误差回归函数。
6.进一步,所述tr1(xad)=e
(-a1*xad)
*sin(w1*b1*xad)/(w1*xad-n)2;所述tr2(xad)=e
(-a2*xad)
*sin(w2*b2*xad)/(w2*xad-n)2;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a1、a2、b1、b2、n均为常数,w1、w2为时间参数。
7.进一步,所述 tc(xad)=-(a1+a2)/(n*xad*((1-lnxad2)2)
1/2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a1、a2、n均为常数。
8.进一步,所述tz(xad)=((a1-a2)2)
1/2
/(-(a1+a2)*n*xad*((1-ln(xad)2)2)
1/2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a1、a2、n均为常数。
9.进一步,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具体为当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为xad1,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为r(xad1),则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具体为将r(xad1)做如下计算:r(xad2)=r(xad1)*tr1(xad1)/tr2(xad1)*((tc(xad1))-1
)*(tz(xad1))-1
,r(xad2)即修改之后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结果。
10.有益效果本技术以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重新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且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通过这样,修改之后的计算结果比现有技术中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技术的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技术的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在实施中,如图1,包括步骤有:s1.构建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误差平衡模型;s2.统计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以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重新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s3.循环s2步骤对误差平衡模型训练;s4.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
13.优选地,所述误差平衡模型具体为,tr1(xad)/tr2(xad)*((tc(xad))-1
)*(tz(xad))-1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tr1(xad)、tr2(xad)具体为电阻标值误差回归函数,tc(xad)具体为测量的误差回归函数,tz(xad)具体为增益标值误差回归函数。
14.优选地,所述tr1(xad)=e
(-a1*xad)
*sin(w1*b1*xad)/(w1*xad-n)2;所述tr2(xad)=e
(-a2*xad)
*sin(w2*b2*xad)/(w2*xad-n)2;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均为常数,w1、w2为时间参数。
15.优选地,所述tc(xad)=-(a1+a2)/(n*xad*((1-lnxad2)2)
1/2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a1、a2、n均为常数。
16.优选地,所述tz(xad)=((a1-a2)2)
1/2
/(-(a1+a2)*n*xad*((1-ln(xad)2)2)
1/2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a1、a2、n均为常数。
17.优选地,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具体为,当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为xad1,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为r(xad1),则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具体为将r
(xad1)做如下计算:r(xad2)=r(xad1)*tr1(xad1)/tr2(xad1)*((tc(xad1))-1 )*(tz(xad1))-1
,r(xad2)即修改之后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结果。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中,本技术的高压储能电池绝缘阻抗检测的方法,包括步骤有:s1.构建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误差平衡模型;所述误差平衡模型具体为,tr1(xad)/tr2(xad)*((tc(xad))-1 )*(tz(xad))-1 ;tr1(xad)=e
(-a1*xad)
*sin(w1*b1*xad)/(w1*xad-n)2;所述tr2(xad)=e
(-a2*xad)
*sin(w2*b2*xad)/(w2*xad-n)2;所述tc(xad)=-(a1+a2)/(n*xad*((1-lnxad2)2)
1/2
);所述tz(xad)=((a1-a2)2)
1/2
/(-(a1+a2)*n*xad*((1-ln(xad)2)2)
1/2
);其中的xad具体为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tr1(xad)、tr2(xad)具体为电阻标值误差回归函数,tc(xad)具体为测量的误差回归函数,tz(xad)具体为增益标值误差回归函数;s2.统计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以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重新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s3.循环s2步骤对误差平衡模型训练,训练中通过使得计算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尽可能靠近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真实数值;训练中具体可以修改a1、a2、b1、b2、n的数值;s4.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当高压储能电池电极分压电阻的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为xad1,以模数转换器端测量的电压值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为r(xad1),则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具体为将r(xad1)做如下计算:r(xad2)=r(xad1)*tr1(xad1)/tr2(xad1)*((tc(xad1))-1 )*(tz(xad1))-1
,r(xad2)即修改之后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结果。
19.本技术在实施中以误差平衡模型与原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乘积重新计算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且以训练成熟的误差平衡模型对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的实际计算修改,通过这样,修改之后的计算结果比现有技术中计算的电池电极对保护接地线的等效阻抗更加准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