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

文档序号:31427715发布日期:2022-09-06 21:0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


背景技术:

2.人体的尿液可以对身体的病变进行多方面的反映,如泌尿系统及肾周围病、循环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患者采用的是医院发放的尿杯,传统的尿杯类似杯状,且杯口有用于倾倒尿液的杯嘴。患者将尿液鸟入尿杯内后,再将尿杯递给化验人员,化验人员再通过杯嘴将尿液导入试管内。这种尿杯具有以下缺陷:1、杯嘴与试管的口径无法配合,化验人员将尿液导入试管时不容易对准,尿液容易倒在试管外侧,从而污染试管外侧壁和化验人员的手。2、现有的尿杯体积一般较小,而患者有时需要做多项尿液检查,尿液量较多,尿液容易从小体积的尿杯内溢出,因此需要重新多拿多个尿杯,操作非常麻烦。
4.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便于将尿液导入试管中,并且能够对尿杯内的尿液进行密封,同时能拆解为两个尿杯进行尿液存储,使用更加方便。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包括上尿杯和下尿杯,所述上尿杯包括半球形的上杯体,所述下尿杯包括半球形的下杯体,所述上杯体的上端和下杯体的上端设有杯口,上杯体的下端和下杯体的下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内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液管的下端设有封盖,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杯口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于杯口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凸台。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台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密封槽。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尿杯的连接凸台上设有弧形凸起,所述上尿杯的连接凸台上设有铰接的转动卡扣,转动卡扣设有卡扣在弧形凸起上的卡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导液管的中心方向倾斜。
12.进一步的,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侧面设有把手。
13.进一步的,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上还设有用于封闭杯口的盖板。
14.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套设在杯口侧壁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二密封槽。
15.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6.1、当患者的尿液量较少时,患者可将尿液置入下尿杯内储存,然后将上尿杯罩设在上尿杯上,并通过卡扣将上尿杯和下尿杯连接在一起,使尿杯内部形成密封的储液腔,这样能够避免储液腔内的尿液溅射出尿杯,提高尿杯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污染。
17.2、本实用新型中上尿杯和下尿杯的下端各设有导液管,当尿液需要导入试管内时,现将尿杯翻转,将上端导液管上的封盖取下,然后将试管套设在导液管上,之后再将尿杯翻转,将尿杯内的尿液导入试管内,这样能够避免倾倒尿液时发生尿液飞溅,尿液倾倒操作更加干净卫生,同时避免尿液污染化验人员的手。
18.3、当患者需要做两项尿液检测时,可将上尿杯和下尿杯相互拆解分离,形成独立的尿杯,患者将尿液分别倒入上尿杯和下尿杯中,然后采用各自的盖板对杯口进行封盖。以便患者能够对尿液进行区分收集,此外还能够增大尿液的收集量,无需携带多个尿杯,尿液收集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使用时的结构立体图。
21.图3为下尿杯的剖面结构侧视图。
22.图中:
23.上尿杯-1;上杯体-11;下尿杯-2;下杯体-21;杯口-3;
24.导液管-4;导流孔-41;封盖-42;连接凸台-5;第一密封槽-51;
25.弧形凸起-52;转动卡扣-53;卡槽-531;把手-6;盖板-7;
26.安装槽-71;第二密封槽-72。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8.如图1-3所示,一种改进型球形尿杯,包括上尿杯1和下尿杯2,上尿杯1包括半球形的上杯体11,下尿杯2包括半球形的下杯体21,上杯体11的上端和下杯体21的上端设有杯口3,上杯体11的下端和下杯体21的下设有导液管4,导液管4内设有导流孔41,导液管4的下端设有封盖42,封盖42可采用橡胶封盖,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更好的紧固在导液管4的下端,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的杯口3通过卡扣可拆装连接。
29.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患者的尿液量较少时,患者可将尿液置入下尿杯2内储存,然后将上尿杯1罩设在上尿杯1上,并通过卡扣将上尿杯1和下尿杯2连接在一起,使尿杯内部形成密封的储液腔,这样能够避免储液腔内的尿液溅射出尿杯,提高尿杯的密封性能,避免尿液污染。本实用新型中上尿杯1和下尿杯2的下端各设有导液管4,当尿液需要导入试管内时,现将尿杯翻转,将上端导液管4上的封盖42取下,然后将试管套设在导液管4上,之后再将尿杯翻转,将尿杯内的尿液导入试管内,这样能够避免倾倒尿液时发生尿液飞溅,尿液倾倒操作更加干净卫生,同时避免尿液污染化验人员的手。
30.优选的,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于杯口3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凸台5。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增大上杯体11与下杯体21之间的贴合面积,使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31.优选的,连接凸台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密封槽51。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一密封槽51内可嵌设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对连接凸台5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密封,避免尿杯内部的尿液渗
漏。
32.优选的,下尿杯2的连接凸台5的下方设有弧形凸起52,弧形凸起52呈环形。上尿杯1的连接凸台5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铰接的转动卡扣53,转动卡扣53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转动卡扣53设有卡扣在弧形凸起52上的卡槽531。采用上述结构后,将上尿杯1和下尿杯2的连接凸台5贴合后,向下翻转转动卡扣53,使卡槽531扣合在弧形凸起52上,从而实现上尿杯1和下尿杯2相互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3.优选的,导液管4的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导液管4的中心方向倾斜。采用上述结构后,方便导液管4伸入试管内部。
34.优选的,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的侧面设有把手6。采用上述结构后,方便患者或者化验人员把持尿杯。
35.优选的,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上还设有用于封闭杯口3的盖板7,盖板7可通过连接绳固定在上杯体11和下杯体21上。当患者需要做两项尿液检测时,可将上尿杯1和下尿杯2相互拆解分离,形成独立的尿杯,患者将尿液分别倒入上尿杯1和下尿杯2中,然后采用各自的盖板7对杯口3进行封盖42。以便患者能够对尿液进行区分收集,此外还能够增大尿液的收集量,无需携带多个尿杯,尿液收集更加便捷。
36.优选的,盖板7的下表面设有套设在杯口3侧壁的安装槽71,安装槽71的侧壁设有第二密封槽72。第二密封槽72内设有密封圈,能够避免杯体内的尿液由杯口3渗出。
37.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