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6687发布日期:2022-08-20 04: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


背景技术:

2.通常用普通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将电流表接入进行测量,这是很麻烦的,有时正常运行的电动机不允许这样做。此时,使用钳形电流表就显得方便多了,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钳形电流表是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在捏紧扳手时可以张开;被测电流所通过的导线可以不必切断就可穿过铁芯张开的缺口,当放开扳手后铁芯闭合。但现有的钳形电流表在使用时,通过扳手使测量器件张开,然后将被测线路放入测量器件,再闭合测量器件进行测量,测量器件将检测到的电流数值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这种电流检测装置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不便于地面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检测结构,使用不方便;
3.申请号为cn201721197074.4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输电电缆绝缘检测系统专用电流检测装置,包括表体,表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钳座,卡钳座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铰轴连接有钳体a和钳体b,钳体a和钳体b的铰轴处均设置有扭簧,依靠电缆自身即可自动进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无需人工手动打开,快捷简便。但电缆进入卡钳座时,钳体a和钳体b也会被带动进入,影响了卡钳座检测区域的面积,而为了保障检测的精度,检测时往往会将多跟电线成匝检测,检测区域面积的减小势必会影响到该种检测方式,因此,有必要得到一种能自动开合且不会影响检测区域面积的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其优点是能自动开合且不会影响检测区域面积。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包括本体和钳体;所述钳体与所述本体一端连接;所述钳体包括钳座和滑动钳;所述钳座呈半圆形且开口端背向所述本体,所述滑动钳呈弧形且与所述钳座两端端头滑动连接;所述钳座的开口处设有检测器,所述本体内部设有分析模块,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分析模块还与一报警模块电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钳滑动设置在钳座两端,当需要对成匝电线检测时滑动钳可向两侧滑开,不会收缩进入钳座的开口内侵占额外的空间从而影响检测的进行,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本装置内部设有分析报警模块,可对待测线路的电源进行波动检测,当电流波动过大时分析模块给报警模块传递信息,报警模块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钳座与所述滑动钳的连接端平行设有两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由所述端头的上下面向外延伸而出,两个所述卡接板的相对面上延伸由滑接柱,所述钳座通过所述滑接柱与所述滑动钳滑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有滑动槽,所述滑
动槽沿所述滑动钳表面设置且与所述滑接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钳座一端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钳座一端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接柱固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滑动钳相对钳座的自由滑动,同时弹簧的设置可实现滑动钳的自动滑动开合,自由状态下两侧的滑动钳相接触,弹簧固定在滑动槽靠近钳座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之间,滑接柱向两侧滑动展开会使弹簧扩展,检测线路放入钳座内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滑动钳的相接处设有的缺口,两侧所述滑动钳相接触时两侧所述缺口构成一凹口。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钳的远离所述钳座一端的端头活动设有滚轮,两侧所述滑动钳接触时,两侧所述滚轮的侧面相切。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单根电线时,只需推动检测器即可,两侧的滑动钳在电线的反作用力下会向内收回,电线在活动设置的滚轮处进入;固定在滑动槽靠近钳座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之间的弹簧同样也会在滑动钳转动后延伸或收缩,在随后提供一个复位的力,便于滑接柱恢复原状。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分析模块电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报警器用于提醒操作人员电流的不正常波动;所述报警模块可通过物联网与外界终端连接,可向指定对象发送报警信息或通过外界终端来调整报警模块的触发标准。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一端连接所述钳体,另一端固定有一连接杆。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表面设有螺纹。
17.螺纹状的连接杆便于检测器的外部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固定座。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钳形检测器结构,滑动设置在钳座两端的滑动钳,当对成匝电线进行检测时:可向两侧滑开,不会收缩进入钳座的开口内侵占额外的空间从而影响检测的进行,同时在滑动槽靠近钳座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之间固定有弹簧,便于滑动钳的复位;
21.2、本实用新型对单根电线进行检测时,只需推动检测器即可,两侧的滑动钳在电线的反作用力下会向内收回,电线在活动设置的滚轮处进入;固定在滑动槽靠近钳座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之间的弹簧同样也会在滑接柱随滑动钳转动后延伸或收缩,在随后提供一个复位的力,便于滑接柱恢复原状;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22.3、本装置内部设有分析和报警模块,可对待测线路的电源进行波动检测,当电流波动过大时分析模块给报警模块传递信息,报警模块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避免出现设备故障以及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的主视图;
25.图3是本实施例的滑动钳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27.附图标记:1、本体;2、钳体;3、钳座;4、滑动钳;5、检测器;6、卡接板;7、滑接柱;8、滑动槽;9、弹簧;10、凹口;11、滚轮;12、显示屏;13、连接杆;14、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0.实施例:
31.参考图1,一种新型钳形电流检测器结构,包括本体1和钳体2;钳体2与本体1一端连接;钳体2包括呈半圆形且开口端背向本体1的钳座3和滑动钳4;滑动钳4呈弧形且与钳座3两端端头滑动连接;
32.其中,参考图1和3,钳座3与滑动钳4的连接端平行设有两个卡接板6,卡接板6由端头的上下面向外延伸而出,两个卡接板6的相对面上延伸由滑接柱7,滑动钳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有滑动槽8,滑动槽8沿滑动钳4表面设置且与滑接柱7滑动连接,滑动槽8靠近钳座3一端内部设有弹簧9,弹簧9一端与滑动槽8靠近钳座3一端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滑接柱7固定。这样设置可实现滑动钳4相对钳座3的自由滑动,同时弹簧9的设置可实现滑动钳4的自动滑动开合,自由状态下两侧的滑动钳4相接触,弹簧9固定在滑动槽8靠近钳座3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7之间,滑接柱7向两侧滑动展开会使弹簧9扩展,检测线路放入钳座3内后在弹簧9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33.参考图1和3,两侧滑动钳4的相接处设有的缺口,两侧滑动钳4相接触时两侧缺口构成一凹口10;为使电线能顺利进入钳座3内,滑动钳4的远离钳座3一端的端头活动设有滚轮11,两侧滑动钳4接触时,两侧滚轮11的侧面相切,活动的滚轮11可使电线更加顺利的进入检测区域内。
34.参考图2,钳座3的开口处设有检测器5,检测时电线进入钳座3内部,通过检测器5进行检测,本体1内部设有分析模块,检测器5与分析模块电连接,分析检测器5的数据结果;参考图4,分析模块还与一报警模块电连接,本装置除可以作为检测工具外还可作为设备内的常驻监测器使用,可对待测线路的电流进行波动监测,当电流波动过大时分析模块给报警模块传递信息,对操作人员进行警示,避免出现设备故障以及安全问题;
35.本体1表面设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与分析模块电连接,显示屏可用于记录电流强度以及电流的波动情况;报警模块包括报警器,报警器设置于本体内部,报警器用于提醒现场操作人员电流的不正常波动,及时进行检修;本装置中报警模块还可通过物联网与外界终端连接,即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工具对报警触发的标准进行设置,如标准值为10a,当上下波动超过2a时触发报警模块(可根据实际需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报警模块触发后也可将信息传递至操作人员的手持终端中,实现远程对电流的监控。
36.本体1一端连接钳体2,另一端固定有一连接杆13,连接杆13表面设有螺纹,螺纹状
的连接杆13便于检测器5的外部连接,本体1与连接杆13之间设有固定座14。
37.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钳4滑动设置在钳座3两端,当需要对成匝电线检测时滑动钳4可向两侧滑开,不会收缩进入钳座3的开口内侵占额外的空间从而影响检测的进行,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当检测单根电线时,只需推动检测器5即可,两侧的滑动钳4在电线的反作用力下会向内收回,电线在活动设置的滚轮11处进入;固定在滑动槽8靠近钳座3一端与临近的滑接柱7之间的弹簧9,由于滑接柱7固定在卡接板6上并不会随滑动钳4转动,弹簧9会随滑动钳4转动后延伸或收缩,并在随后提供一个复位的力,便于滑接柱7恢复原状。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