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1509发布日期:2022-09-06 22:0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冷却系统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增压发动机的冷却需求,汽车冷却系统需要采用闭式循环,即蓄水瓶采用保压蓄水瓶,蓄水瓶参与冷却系统的水循环;在发动机停机后,由于系统内压力不均衡,冷却水能够继续运行,对高温区域进行冷却。 在闭式循环内,冷却系统泄压阀转移至了蓄水瓶上,蓄水瓶盖集成了泄压阀,在系统内压力异常时,泄压阀打开,系统泄压。因此,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对蓄水瓶内压力进行测试,以评估泄压阀阈值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3.现有的压力测试方法无法对蓄水瓶内压力直接进行测试,而是在进出水管路上连接压力传感器,对水压进行测试,将水压作为蓄水瓶内压力,来进行泄压阀阈值设计是否合理的判定。由于蓄水瓶内上部为气体,下部为液体,且冷却系统内各个位置与发动机水泵距离不同,实际压力值也存在差异,在进出水管路上测试水压的方式无法有效反馈蓄水瓶内压力(即水压不能准确反映蓄水瓶内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以对蓄水瓶内压力进行准确测试,并且避免对冷却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还包括转接工装和气管,转接工装为管状结构,转接工装的侧壁设置有取气口,转接工装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转接工装的上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接工装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蓄水瓶的瓶口连接部螺接,转接工装的上部通过外螺纹与蓄水瓶盖螺接,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口,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气管通过所述取气口与蓄水瓶连通。
6.优选的,所述气管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所述取气口。
7.优选的,所述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9.(1)利用转接工装将蓄水瓶内的气体引入气管内,气管与蓄水瓶连通,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气体压力就是蓄水瓶内压力,从而实现了蓄水瓶内压力的准确测试。
10.(2)转接工装连接蓄水瓶的瓶口连接部和蓄水瓶盖,气管、压力传感器位于旁边,不会对冷却系统的运行产生任何影响,可在各种工况下实时测试蓄水瓶内压力。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述的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1、转接工装2、气管3和快速接头4。转接工装2为管状结构,转接工装2的侧壁设置有取气口,转接工装2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转接工装2的上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接工装2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蓄水瓶5的瓶口连接部(具有外螺纹)螺接,转接工装2的上部通过外螺纹与蓄水瓶盖6(具有内螺纹)螺接。气管3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4连接取气口,保证气密性;气管3的另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压力传感器1,保证气密性;气管3通过快速接头4、取气口与蓄水瓶5连通。
14.测试时,首先,从蓄水瓶5上取下蓄水瓶盖6;然后,将转接工装2的下部与蓄水瓶5的瓶口连接部螺接,将蓄水瓶盖6与转接工装2的上部螺接;最后,将气管3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4连接取气口,将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1。装配完成后,启动发动机,即可开始测试。


技术特征:
1.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工装(2)和气管(3),转接工装(2)为管状结构,转接工装(2)的侧壁设置有取气口,转接工装(2)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上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接工装(2)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蓄水瓶(5)的瓶口连接部螺接,转接工装(2)的上部通过外螺纹与蓄水瓶盖(6)螺接,气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气口、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1),气管(3)通过所述取气口与蓄水瓶(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的一端通过快速接头(4)连接所述取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的另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蓄水瓶内压力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转接工装和气管,转接工装为管状结构,转接工装的侧壁设置有取气口,转接工装的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上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接工装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蓄水瓶的瓶口连接部螺接,转接工装的上部通过外螺纹与蓄水瓶盖螺接,气管的一端连接取气口、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气管通过取气口与蓄水瓶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对蓄水瓶内压力进行准确测试,并且避免对冷却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董存松 李京苑 张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