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3088发布日期:2022-09-27 21:4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冲击实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2.对于混凝土试块、沥青试块的试验当中,通常需要使用一定质量的冲击锤,在预定的高度下锤击试样一定次数,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试样的质量。
3.公告号为cn2071979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冲击试验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调节立柱,立柱上端设置固定板,底座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定位冲击坠落板,冲击锤安装于定位冲击坠落板上,定位冲击坠落板上连接有挂钩,冲击锤通过挂钩悬挂在固定板上来对冲击锤进行定位。使用时,通过释放冲击锤,击中设置于底座上的试样,进而进行试验。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冲击锤通过挂钩悬挂在固定板上,定位麻烦,较为不便,存在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冲击锤的定位更加方便,冲击试验机的使用更加便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
6.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击锤定位方便,操作便捷的冲击试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包括底座和冲击锤,底座上竖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柱,冲击锤上下滑动于两个支撑柱上,两个所述支撑柱上端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够围成一个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置有夹紧件,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相对滑动以使得夹紧件在夹紧和释放冲击锤之间切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时,只需操作员向上提起冲击锤,使其卡接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形成的限位腔中,通过限位腔内的夹紧件即可便捷地对冲击锤进行定位。
9.可选的,所述夹紧件为设置于第一框体朝向限位腔一侧侧壁上的第一抓夹和设置于第二框体朝向限位腔一侧侧壁上的第二抓夹,所述冲击锤上端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能抵接于凹槽内壁,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抵紧冲击锤的弹性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击锤卡接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冲击锤的凹槽,能够限制冲击锤滑动,从而将冲击锤进行定位。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座体,所述限位腔位于两个座体之间,所述弹性件为分别设置于座体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框体背离限位腔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框体背离限位腔的一侧侧壁上,当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抵接于冲击锤凹槽内壁时,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
弹簧均处于被压缩状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座体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能够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产生向限位腔方向运动的趋势,进而能够抵接位于限位腔内的冲击锤,从而固定冲击锤。
13.可选的,两个所述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背离限位腔的一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依次穿设过第一弹簧和通孔,所述第二导向柱依次穿设过第二弹簧和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分别穿设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变形,挺高冲击试验机使用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内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板相对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滑动于滑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能设置于支撑板内,且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滑动于支撑板的滑槽内,能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进行导向并实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滑动。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框体远离第二框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柱,所述第二框体远离第一框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柱,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条形槽,所述第一控制柱和第二控制柱分别从两个条形槽中伸出。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第一控制柱和第二控制柱在条形槽中滑动,互相远离时,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与冲击锤脱离接触,冲击锤下落锤击试样。
19.可选的,所述冲击锤上表面设置为弧形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锤的弧形结构,使得冲击锤的上表面抵接到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时,更容易抵接入限位腔中。上
21.可选的,所述冲击锤上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侧壁与支撑柱的侧壁相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上的导向槽与支撑柱相抵接,可以使得导线槽只能沿着支撑柱的方向滑动,即能够使得冲击锤只能沿着支撑柱的方向滑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第一抓夹和第二抓夹对冲击锤进行定位,可以便捷的对冲击锤进行定位或释放;
25.2.通过导向板的导向,使得冲击锤的滑动方向受到限制,提高冲击锤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现支撑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连接示意图;
29.图4是支撑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冲击锤;21、凹槽;3、支撑板;31、限位腔;32、座体;
321、通孔;33、滑槽;34、条形槽;4、第一框体;41、第一导向柱;42、第一控制柱;5、第二框体;51、第二导向柱;52、第二控制柱;6、夹紧件;61、第一抓夹;62、第二抓夹;7、弹性件;71、第一弹簧;72、第二弹簧;8、导向板;81、导向槽;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参照图1和图2,冲击试验机包括底座9和冲击锤2,底座9上表面垂直固定有两根支撑柱1,两根支撑柱1上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可以通过螺母夹紧等方式安装于支撑柱1上。冲击锤2上下滑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柱1之间。支撑板3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支撑板3内滑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第二框体5滑动插接于第一框体4内,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能够围合出一个限位腔31。冲击锤2的上端能够位于限位腔31中,限位腔31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冲击锤2的夹紧件6。
33.参照图2和图3,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均为长方形框状结构,第一框体4的其中一个宽边上开设有开孔,第二框体5的两个长边穿设过开孔,从而使得第二框体5滑动于第一框体4上,并且第二框体5的一宽边位于第一框体4内腔,从而使得第一框体4的一端和第二框体5的一端围合出限位腔31。
34.参照图2和图3,夹紧件6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框体4朝向限位腔31一侧侧壁上的第一抓夹61和固定连接于第二框体5朝向限位腔31一侧侧壁上的第二抓夹62。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相对设置,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相互远离滑动时,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相互靠近从而夹紧冲击锤2的上端。为了方便夹紧冲击锤2,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的末端设计为弧形条状,且弧形条的下端开设有倒角。冲击锤2上端侧壁周向开设有凹槽21,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能抵接于凹槽21内壁。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抵紧冲击锤2的弹性件7,从而实现对冲击锤2的定位。
35.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座体32,两个座体32分别位于限位腔31的两侧。弹性件7为第一弹簧71和第二弹簧72。第一弹簧71和第二弹簧7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座体32朝向限位腔31的一侧侧壁上,第一弹簧7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框体4背离限位腔31的一侧侧壁上,第二弹簧7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框体5背离限位腔31的一侧侧壁上。当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抵接于冲击锤2上端的凹槽21内壁时,第一弹簧71和第二弹簧72均处于被压缩状态,能够提供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抵紧冲击锤2的弹力。
36.参照图2,两个座体32上均开设有通孔321,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背离限位腔31的一侧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41和第二导向柱51。第一导向柱41依次穿设过第一弹簧71和通孔321,对第一弹簧71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导向柱51依次穿设过第二弹簧72和通孔321,对第一弹簧71起到支撑作用。
37.参照图4,进一步的,冲击锤2上表面开设为弧形结构。当冲击锤2向上滑动并与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相接触时,冲击锤2上端弧形面与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的倒角相配合,更容易将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卡到凹槽21中。
38.参照图1和图4,支撑板3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33,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滑动于滑槽33内,从而实现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滑动于支撑板3上。第一框体4远离第二框体5的一
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柱42,第二框体5远离第一框体4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柱52,支撑板3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34,第一控制柱42和第二控制柱52分别从两个条形槽34中伸出,且第一控制柱42和第二控制住能沿着条形槽34滑动。需要驱动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5滑动时,握持第一控制柱42和第二控制柱52即可实现。
39.参照图4,冲击锤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导向板8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81,导向槽81的侧壁与支撑柱1的侧壁相抵接,从而使得冲击锤2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操作的冲击试验机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冲击试验机时,先将提起冲击锤2,将冲击锤2的上端卡入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中,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在弹性件7的弹力作用下能抵紧冲击锤2凹槽21的侧壁,从而对冲击锤2进行定位。需要放开冲击锤2时,通过驱动第一控制柱42和第二控制柱52相互靠近,使得第一抓夹61和第二抓夹62脱离冲击锤2,冲击锤2可自然下落,完成冲击试验。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