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0540发布日期:2022-10-22 01: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机的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ois,它的全称是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从字面理解就是稳定的光学图象。通过镜头的浮动透镜来纠正“光轴偏移”,其原理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然后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3.在具体检测的时候需要通过光学模组进行检测,在光学模组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保持下部物料的位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准调节位置的检测机的检测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检测机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51),所述底台(51)上设置有一组第一连接柱(52),所述第一连接柱(52)通过连接机构(53)连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光学检测模组(54);所述底台(51)上设置有一组第二连接柱(55),所述第二连接柱(55)上连接有多个位于所述光学检测模组(54)下部的镜头取放机构(57);
7.所述镜头取放机构(57)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台(56)上的微调机构,以及连接所述微调机构的上连接板(574),所述上连接板(574)上连接有中固定板(575),所述中固定板(575) 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滑轨气缸(576)和第二滑轨气缸(577);
8.所述第一滑轨气缸(576)上设置有第一滑轨(5761),所述第一滑轨(576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578),所述第一滑轨气缸(576)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78),所述第一滑块(578)外部连接有驱动板(579),所述驱动板(579)的侧面连接有连接臂(5791),所述连接臂(5791)连接有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所述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下部设置有多个产品下压头(5712);
9.所述第二滑轨气缸(577)上设置有第二滑轨(5771),所述第二滑轨(577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5772),所述第二滑块(5772)连接有移动板(5713),所述移动板(5713) 上部连接有上板(5714),所述上板(5714)的下部连接有弹簧(5717)的一端,所述移动板 (5713)上还设置有第三滑轨(5715),所述第三滑轨(5715)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5716),所述第三滑块(5716)外部连接有下安装板(5718),所述下安装板(5718)的顶部连接所述弹簧(5717)的另一端;
10.所述下安装板(5718)的侧面连接有镜头吸嘴固定板(5719),所述镜头吸嘴固定板(5719) 下部连接有镜头吸嘴(5720)。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柱(5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板(551),所述连接底板(551) 连接到所述底台(51)上,所述第二连接柱(55)上连接有固定扣(552),所述固定扣(552) 连接有固定台(56),所述镜头取放机构(57)位于所述固定台(56)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第一燕尾槽调节板(571),与所述第一燕尾槽调节板(571) 在y轴滑动连接的第二燕尾槽调节板(572),与所述第二燕尾槽调节板(572)在x轴滑动连接的第三燕尾槽调节板(573)。
13.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574)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螺栓(5710),所述螺栓(5710)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臂(5791)。
14.进一步的,所述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镜头吸嘴(5720) 下部。
15.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检测模组(54)位于所述镜头吸嘴(5720)正上方。
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组(54)的数量为四个。
17.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调机构,能够实现上连接板在平面内位置的微调。
19.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气缸实现了产品下压链接板和镜头吸嘴固定板的上下移动,通过第三滑轨、第三滑块以及弹簧实现了下安装板的弹性移动。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24.图中:
25.51-底台;52-第一连接柱;53-连接机构;54-光学检测模组;55-第二连接柱;551-连接底板;552-固定扣;56-固定台;
26.57-镜头取放机构;
27.571-第一燕尾槽调节板;572-第二燕尾槽调节板;573-第三燕尾槽调节板;574-上连接板; 575-中固定板;576-第一滑轨气缸;5761-第一滑轨;577-第二滑轨气缸;5771-第二滑轨;5772
‑ꢀ
第二滑块;578-第一滑块;579-驱动板;5791-连接臂;5710-螺栓;5711-产品下压链接板; 5712-产品下压头;5713-移动板;5714-上板;5715-第三滑轨;5716-第三滑块;5717-弹簧; 5718-下安装板;5719-镜头吸嘴固定板;5720-镜头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检测机的检测机构,包括底台51,底台51上设置有一组第一连接柱52,第一连接柱52通过连接机构53连接有多个间隔设
置的光学检测模组54;底台51上设置有一组第二连接柱55,第二连接柱55上连接有多个位于光学检测模组54下部的镜头取放机构57。底台51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光学检测模组54用于光学检测,镜头取放机构57位于光学检测模组54的下部。
30.镜头取放机构57包括位于固定台56上的微调机构,以及连接微调机构的上连接板574,上连接板574上连接有中固定板575,中固定板57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滑轨气缸576和第二滑轨气缸577。微调机构包括第一燕尾槽调节板571,与第一燕尾槽调节板571在y轴滑动连接的第二燕尾槽调节板572,与第二燕尾槽调节板572在x轴滑动连接的第三燕尾槽调节板573。微调机构的作用是能够在xy两个轴向对上连接板574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能够提高精度。
31.第一滑轨气缸576上设置有第一滑轨5761,第一滑轨576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578,第一滑轨气缸576的驱动端连接第一滑块578,第一滑块578外部连接有驱动板579,驱动板 579的侧面连接有连接臂5791,连接臂5791连接有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产品下压链接板 5711下部设置有多个产品下压头5712。第一滑轨气缸576能够驱动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的上下移动,通过连接臂能够将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连接至第一滑轨气缸576的另一侧,上连接板574上还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螺栓5710,螺栓5710的顶部(顶部可以为光滑圆柱形,起到导向作用)连接了连接臂5791,通过通孔的设置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对连接臂的限位,对其上下移动进行稳固。
32.第二滑轨气缸577上设置有第二滑轨5771,第二滑轨577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5772,第二滑块5772连接有移动板5713,移动板5713上部连接有上板5714,上板5714的下部连接有弹簧5717的一端,移动板5713上还设置有第三滑轨5715,第三滑轨5715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5716,第三滑块5716外部连接有下安装板5718,下安装板5718的顶部连接弹簧 5717的另一端。第二滑轨气缸驱动的作用是对移动板5713位置的调节,设置的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以及弹簧的作用是,能够给下安装板518一点弹性空间,以实现其在移动的时候,能够更好适应位置的变化。
33.下安装板5718的侧面连接有镜头吸嘴固定板5719,镜头吸嘴固定板5719下部连接有镜头吸嘴5720。
[0034]-第二连接柱5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板551,连接底板551连接到底台51上,第二连接柱55上连接有固定扣552,固定扣552连接有固定台56,镜头取放机构57位于固定台56上。
[0035]-产品下压链接板5711上设置有通槽,通槽位于镜头吸嘴5720下部。
[0036]-光学检测模组54位于镜头吸嘴5720正上方。
[0037]-检测模组54的数量为四个。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9]
工件移动到测试头的下方后,第一滑轨气缸驱动产品下压头移动并使得产品下压头和产品接触,同时第二滑轨气缸驱动镜头吸嘴固定板移动,直到吸嘴和产品接触,同时上部的光学检测模组开始检测。
[0040]
在本装置中,微调机构通过相互连接卡合的三个燕尾槽调节板实现了在xy两轴向内的移动。
[0041]
通过第一滑轨气缸驱动了产品下压链接板的移动,通过第二滑轨气缸驱动了镜头吸嘴固定板的移动,通过弹簧实现了下安装板的弹性移动。
[004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43]
本实用新型通过微调机构,能够实现上连接板在平面内位置的微调。
[004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气缸实现了产品下压链接板和镜头吸嘴固定板的上下移动,通过第三滑轨、第三滑块以及弹簧实现了下安装板的弹性移动。
[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