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8830发布日期:2022-09-10 08:1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板材检测包括的内容有静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板内密度偏差、含水率、甲醛释放量等。其中吸水厚度膨胀率是按标准规定的方法,截取一定量的试样浸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测得的吸水前后厚度差与浸水前厚度之比。
3.现有市场在对板材进行吸水厚度膨胀率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对浸泡之前的板材厚度进行测量记录,板材在浸泡完毕后,需要人工将板材取出,且需要对浸泡后的板材进行测量记录,与浸泡之前测量的板材厚度进行对比,方可得出最终检测结果,该过程需要对板材先后进行两次测量,人工两次测量的方式扩大了出现误差的几率,进一步影响板材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且操作过程费时费力,步骤繁琐,不便于检测的快速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板材检测设备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板材先后进行两次测量,人工两次测量的方式扩大了出现误差的几率,进一步影响板材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且操作过程费时费力,步骤繁琐,不便于检测的快速有效进行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通过压板、固定块、限位槽、限位块和记号笔的配合,能够实现对记号笔的位置固定,通过待检样本、压板、弹簧和伸缩杆的配合,能够促使在浸泡过程中逐渐膨胀的待检样本推动弹簧进行压缩,并促使弹簧收缩,进而促使记号笔沿着画板的外壁向上划出印记,记号笔在画板外壁划出印记的长短,即为待检样本在水中浸泡后产生膨胀的厚度变化。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体和待检样本,还包括注水口、出水口、门体、驱动机构和记录机构,注水口安装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上;出水口安装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底端;门体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前侧;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顶端;记录机构装配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内腔;
6.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电机、齿轮和齿条,壳体安装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外壁顶端;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齿条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壳体的外壁并延伸进所述检测箱体的内腔,且与所述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
7.所述记录机构包括筛网、伸缩杆、弹簧、压板、固定块、限位槽、限位块、记号笔和画板,筛网安装在所述齿条的外壁底端;伸缩杆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安装在所述筛网的内壁上;弹簧套接在所述伸缩杆的外壁上,且一端安装在所述筛网的内壁上;压板安装在所述弹簧和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待检样本位于所述筛网内壁与所述压板的外壁之间;固定块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压板的外壁左右两侧;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前侧;限位块滑动内嵌在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记号笔安装在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外侧;画板设置在所述筛网的内壁上,且所述记号笔与所述画板的位置相对应。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记录机构还包括滑槽和滑块,滑槽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开设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内壁上;滑块一端滑动内嵌在所述滑槽的内腔,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筛网的外壁上。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开设的形状为燕尾形。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槽开设的形状呈“t”字形。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记号笔的内部填充物为防水材料。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箱体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轮体。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画板采用粘连的方式与筛网相连。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弹簧、伸缩杆和压板的配合,能够实现待检样本在压板和筛网处的固定,通过壳体、电机、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能够促使筛网的位置下降,进而带动筛网内腔固定后的待检样本一同向下移动,促使待检样本完全浸入水中,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对待检样本进行打捞,借助齿条的升起促使筛网和待检样本向上完全脱离水的浸泡,更加智能和方便,操作步骤简单,更加便于待检样本的快速检测;
17.2、通过压板、固定块、限位槽、限位块和记号笔的配合,能够实现对记号笔的位置固定,通过待检样本、压板、弹簧和伸缩杆的配合,能够促使在浸泡过程中逐渐膨胀的待检样本推动弹簧进行压缩,并促使弹簧收缩,进而促使记号笔沿着画板的外壁向上划出印记,记号笔在画板外壁划出印记的长短,即为待检样本在水中浸泡后产生膨胀的厚度变化,该装置改变了传统对待检样本前后两次手工测量的方式,通过对记号笔划出印记的测量实现待检样本的厚度变化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更加方便且误差更小,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8.综上,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对待检样本进行打捞,借助齿条的升起促使筛网和待检样本向上完全脱离水的浸泡,同时改变了传统对待检样本前后两次手工测量的方式,通过对记号笔划出印记的测量实现待检样本的厚度变化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更加方便且误差更小,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的主视剖面图;
20.图2为图1的限位槽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的主视图。
22.图1-3中,其中:1、检测箱体,2、注水口,3、出水口,4、门体,5、驱动机构,51、壳体,52、电机,53、齿轮,54、齿条,6、记录机构,61、筛网,62、滑槽,63、滑块,64、弹簧,65、伸缩杆,66、压板,67、固定块,68、限位槽,69、限位块,610、记号笔,611、画板,7、待检样本,8、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检测箱体1和待检样本7,还包括注水口2、出水口3、门体4、驱动机构5和记录机构6,注水口2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上,通过注水口2向检测箱体1内腔注入适量水;出水口3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底端,通过出水口3能够将检测箱体1内腔的水排出;门体4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前侧;驱动机构5设置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顶端;记录机构6装配在检测箱体1的内腔;
26.驱动机构5包括壳体51、电机52、齿轮53和齿条54,壳体51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顶端;电机52安装在壳体51的外壁上;齿轮53安装在电机52的输出端;齿条54由上至下贯穿壳体51的外壁并延伸进检测箱体1的内腔,且与齿轮53的外壁啮合连接,开启的电机52带动齿轮53转动,进而能够促使齿条54进行升降;
27.记录机构6包括筛网61、伸缩杆65、弹簧64、压板66、固定块67、限位槽68、限位块69、记号笔610和画板611,筛网61安装在齿条54的外壁底端;伸缩杆65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内壁上;弹簧64套接在伸缩杆65的外壁上,且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内壁上;压板66安装在弹簧64和伸缩杆65的另一端,且待检样本7位于筛网61内壁与压板66的外壁之间,通过待检样本7的膨胀,促使弹簧64和伸缩杆65的一端收缩;固定块67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压板66的外壁左右两侧,通过待检样本7的膨胀进而促使压板66的位置上升;限位槽68开设在固定块67的外壁前侧;限位块69滑动内嵌在固定块67的内腔;记号笔610安装在限位块69的外壁外侧;画板611设置在筛网61的内壁上,且记号笔610与画板611的位置相对应,逐渐上升的记号笔610在画板611的外壁留下垂直的一条印记,通过对画板611外壁留下的垂直印记长度进行测量,即为待检样本7在浸泡过程中厚度产生的变化。
28.作为优选方案,记录机构6还包括滑槽62和滑块63,滑槽6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检测箱体1的内壁上;滑块63一端滑动内嵌在滑槽62的内腔,且另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外壁上,上升的压板66能够带动滑块63沿着滑槽62内腔向上移动。
29.作为优选方案,限位槽68开设的形状呈“t”字形,从而保证限位块69能够稳定的内嵌在限位槽68的内腔。
30.作为优选方案,记号笔610的内部填充物为防水材料,从而保证记号笔610能够在画板611的外壁留下防水印记,以便保证滑板611即使浸在水中,也能留下清晰的印记待后续记录测量。
31.作为优选方案,检测箱体1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以保证检测箱体1内腔的水能够流向出水口3处进行排出。
32.作为优选方案,画板611采用粘连的方式与筛网61相连,以此更加便于实现画板611从筛网61处拆卸。
33.上述实施例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使用方法步骤为:
34.步骤一:通过注水口2向检测箱体1内腔注入适量的水,开启门体4将待检样本7放置在压板66与筛网61之间,将装配有记号笔610的限位块69由前向后滑动内嵌进限位槽68内腔,此时记号笔610在画板611内腔留下一条初始横向印记,关闭门体4,开启电机52的外接电源,开启的电机52带动齿轮53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促使齿条54的位置下降,进一步促使筛网61向下移动,从而促使待检样本7完全向下浸入水中;
35.步骤二:在浸泡过程中,待检样本7受到水的作用体积逐渐变大,厚度逐渐变厚,促使压板66、固定块67、限位块69和记号笔610的位置逐渐上升,逐渐上升的记号笔610在画板
611的外壁留下垂直的一条印记,等待检样本7达到预先设定的浸泡时间,参考上述步骤促使齿条54带动筛网61向上移动,进一步促使待检样本7向上脱离水的液面,开启门体4,借助外力促使限位块69从限位槽68处向前脱离,限位块69带动记号笔610在画板611处留下另一条横向印记,将画板611从筛网61内壁脱离,对画板611外壁留下的垂直印记长度进行测量,即为待检样本7在浸泡过程中厚度产生的变化。
36.上述建筑板材检测设备试应用在建筑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测试现场,实验后发现,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对待检样本7进行打捞,借助齿条54的升起促使筛网61和待检样本7向上完全脱离水的浸泡,节省了人工成本约51%,同时改变了传统对待检样本7前后两次手工测量的方式,通过对记号笔610划出印记的测量实现待检样本7的厚度变化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更加方便,误差减小了69%,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7.实施例2
38.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检测箱体1和待检样本7,还包括注水口2、出水口3、门体4、驱动机构5和记录机构6,注水口2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上,通过注水口2向检测箱体1内腔注入适量水;出水口3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底端,通过出水口3能够将检测箱体1内腔的水排出;门体4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前侧;驱动机构5设置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顶端;记录机构6装配在检测箱体1的内腔;
39.驱动机构5包括壳体51、电机52、齿轮53和齿条54,壳体51安装在检测箱体1的外壁顶端;电机52安装在壳体51的外壁上;齿轮53安装在电机52的输出端;齿条54由上至下贯穿壳体51的外壁并延伸进检测箱体1的内腔,且与齿轮53的外壁啮合连接,开启的电机52带动齿轮53转动,进而能够促使齿条54进行升降;
40.记录机构6包括筛网61、伸缩杆65、弹簧64、压板66、固定块67、限位槽68、限位块69、记号笔610和画板611,筛网61安装在齿条54的外壁底端;伸缩杆65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内壁上;弹簧64套接在伸缩杆65的外壁上,且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内壁上;压板66安装在弹簧64和伸缩杆65的另一端,且待检样本7位于筛网61内壁与压板66的外壁之间,通过待检样本7的膨胀,促使弹簧64和伸缩杆65的一端收缩;固定块67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压板66的外壁左右两侧,通过待检样本7的膨胀进而促使压板66的位置上升;限位槽68开设在固定块67的外壁前侧;限位块69滑动内嵌在固定块67的内腔;记号笔610安装在限位块69的外壁外侧;画板611设置在筛网61的内壁上,且记号笔610与画板611的位置相对应,逐渐上升的记号笔610在画板611的外壁留下垂直的一条印记,通过对画板611外壁留下的垂直印记长度进行测量,即为待检样本7在浸泡过程中厚度产生的变化。
41.作为优选方案,记录机构6还包括滑槽62和滑块63,滑槽6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检测箱体1的内壁上;滑块63一端滑动内嵌在滑槽62的内腔,且另一端安装在筛网61的外壁上,上升的压板66能够带动滑块63沿着滑槽62内腔向上移动。
42.作为优选方案,滑槽62开设的形状为燕尾形,从而保证滑块63能够沿着滑槽62的内腔进行稳定的移动,而不会脱离滑槽62的内腔。
43.作为优选方案,限位槽68开设的形状呈“t”字形,从而保证限位块69能够稳定的内嵌在限位槽68的内腔。
44.作为优选方案,记号笔610的内部填充物为防水材料,从而保证记号笔610能够在画板611的外壁留下防水印记,以便保证滑板611即使浸在水中,也能留下清晰的印记待后
续记录测量。
45.作为优选方案,检测箱体1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以保证检测箱体1内腔的水能够流向出水口3处进行排出。
46.作为优选方案,检测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轮体8,通过轮体8能够实现对检测箱体1的移动,以便于设备应用在不同场地。
47.作为优选方案,画板611采用粘连的方式与筛网61相连,以此更加便于实现画板611从筛网61处拆卸。
48.上述实施例一种建筑板材检测设备,使用方法步骤为:
49.步骤一:通过注水口2向检测箱体1内腔注入适量的水,开启门体4将待检样本7放置在压板66与筛网61之间,将装配有记号笔610的限位块69由前向后滑动内嵌进限位槽68内腔,此时记号笔610在画板611内腔留下一条初始横向印记,关闭门体4,开启电机52的外接电源,开启的电机52带动齿轮53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促使齿条54的位置下降,进一步促使筛网61带动滑块63一同沿着滑槽62的内腔向下移动,从而促使待检样本7完全向下浸入水中;
50.步骤二:在浸泡过程中,待检样本7受到水的作用体积逐渐变大,厚度逐渐变厚,促使压板66、固定块67、限位块69和记号笔610的位置逐渐上升,逐渐上升的记号笔610在画板611的外壁留下垂直的一条印记,等待检样本7达到预先设定的浸泡时间,参考上述步骤促使齿条54带动筛网61向上移动,进一步促使待检样本7向上脱离水的液面,开启门体4,借助外力促使限位块69从限位槽68处向前脱离,限位块69带动记号笔610在画板611处留下另一条横向印记,将画板611从筛网61内壁脱离,对画板611外壁留下的垂直印记长度进行测量,即为待检样本7在浸泡过程中厚度产生的变化。
51.上述建筑板材检测设备试应用在建筑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测试现场,实验后发现,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对待检样本7进行打捞,借助齿条54的升起促使筛网61和待检样本7向上完全脱离水的浸泡,节省了人工成本约56%,同时改变了传统对待检样本7前后两次手工测量的方式,通过对记号笔610划出印记的测量实现待检样本7的厚度变化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更加方便,误差减小了78%,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