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4148发布日期:2022-11-15 19:5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工业生产中的设备组装,通常是由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在汽车行业中,背板的使用是常见的部件之一,那么对于背板的平面度的检测则是必要工序之一。不同的部件所对应的背板的尺寸、形状等也不同。
4.对于上述不同背板的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每个背板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特定的检测机构,以通过定点的定位柱对背板的个边缘进行固定,才能够对相应的背板进行平面度检测。因此,如何使用一个检测机构即可以对多个背板分别进行检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其利用磁吸式和电磁式的配合,在平面内能够滑动式地对背板的边缘进行多位置机械限位,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背板进行平面度检测。
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包括承载单元、检测单元和限位单元,
8.所述承载单元用于承载背板;
9.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承载单元对应设置,以对位于所述背板进行平面度检测;
10.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能够被磁性吸附的金属件和磁性吸附件,
11.所述金属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背板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件内;
12.所述磁性吸附件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磁性吸附件均能够滑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且能够与所述背板的边缘抵接,每个所述磁性吸附件均能够与所述金属件磁性吸附,以使得所述磁性吸附件与所述背板的边缘抵接后能够对所述背板进行位置固定;
13.其中,至少有四个所述磁性吸附件上设置有通电能够产生磁力的线圈,四个具有所述线圈的所述磁性吸附件位于所述背板的四个相对方向上。
14.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吸附件包括采用绝缘橡胶材质制成的本体,套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磁铁,其中所述本体件内填充有金属棒,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金属棒上,所述磁铁和通电后的线圈均能够与所述金属件磁性吸附。
15.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单元包括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金属件能够填充在所述槽体内。
16.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向外延伸至所述承载板的一个侧壁,所述金属件呈片材状能够插入所述槽体内。
17.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与所述槽体之间的间隙小于0.05mm,以使得所述金属件在插入所述槽体后相对所述槽体的位置不变。
18.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采用大理石材质制成的校平台,所述承载板贴放在所述校平台上。
1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方的ccd相机件,所述ccd相机件能够对所述背板进行图像获取以检测并判断所述背板的平面度。
20.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首先将待检测的背板放置到该承载单元上,保证该检测的背板位于金属件覆盖的范围内;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移动该磁性吸附件,直至该磁性吸附件与该待检测的背板的边缘抵接,此时该磁性吸附件能够与该金属件磁性吸附,利用吸附力保证运动到位的该磁性吸附件在后续检测过程中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进而初步有效地对待检测的背板进行固定;操作人员手动启动电源后,具有线圈的对应的该磁性吸附件能够增大与该金属件的吸附力,进一步保证后续对待检测的背板进行固定,且具有线圈的对应的磁性吸附件位于待检测的背板的四个相对方向上,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待检测的背板在被检测的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
2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磁性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检测单元;2、金属件;3、线圈;4、本体;5、磁铁;6、金属棒;7、承载板;8、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夹持性能好的背板平面度检测机构,包括承载单元、检测单元1和限位单元,
29.所述承载单元用于承载背板;
30.所述检测单元1与所述承载单元对应设置,以对位于所述背板进行平面度检测;
31.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能够被磁性吸附的金属件2和磁性吸附件,
32.所述金属件2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背板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件2内;
33.所述磁性吸附件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磁性吸附件均能够滑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且能够与所述背板的边缘抵接,每个所述磁性吸附件均能够与所述金属件2磁性吸附,以使得所述磁性吸附件与所述背板的边缘抵接后能够对所述背板进行位置固定;
34.其中,至少有四个所述磁性吸附件上设置有通电能够产生磁力的线圈3,四个具有所述线圈3的所述磁性吸附件位于所述背板的四个相对方向上。
35.通过上述的设置,首先将待检测的背板放置到该承载单元上,保证该检测的背板位于金属件2覆盖的范围内;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移动该磁性吸附件,直至该磁性吸附件与该待检测的背板的边缘抵接,此时该磁性吸附件能够与该金属件2磁性吸附,利用吸附力保证运动到位的该磁性吸附件在后续检测过程中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进而初步有效地对待检测的背板进行固定;操作人员手动启动电源后,具有线圈3的对应的该磁性吸附件能够增大与该金属件2的吸附力,进一步保证后续对待检测的背板进行固定,且具有线圈3的对应的磁性吸附件位于待检测的背板的四个相对方向上,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待检测的背板在被检测的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
36.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承载单元包括采用亚克力材质制成的承载板7,该承载板7在能够满足对背板支撑的要求下,其成本较低,采购方便。
37.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该承载板7的内部开设有槽体,该槽体能够向外延伸直至该承载板7的右侧壁处。该金属件2整体呈平板状,能够与该槽体的形状适配,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将该金属件2直接插入该槽体即可。优选地,所述金属件2与所述槽体之间的间隙小于0.05mm,以使得所述金属件2在插入所述槽体后相对所述槽体的位置不变。上述设置方式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均较为方便,另外利用卡槽插接的设置方式,替换了螺钉等固定件,也节省的加工和安装周期等。
38.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亚克力材质制成的承载板7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现象,如果不及时更换则会对平面度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本方式中该承载单元还包括采用大理石材质制成的校平台8,所述承载板7贴放在所述校平台8上。大理石材质具有硬度高,不变形的特征,从而当该承载板7出现变形的情况下,其被贴放在该校平台8上能够直接被获知已变形,从而直接替换即可。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亚克力材质制成的承载板7相对于该校平台8具有更小的摩擦系数,进而不会对背板的表面产生刮伤的现象。
39.该检测单元1包括ccd相机件,其中该ccd相机件位于该承载板7的正上方。该ccd相机件可以设置在三坐标系的机械臂上,从而能够在空间上调整其位置。主旨是该ccd相机件能够为背板进行全部的图像获取,再将信息反馈至后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对背板的平面度进行有效地检测和判断。值得注意的是,该检测单元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直接使用。
40.该磁性吸附件的整体呈圆柱状,其包括采用绝缘橡胶材质制成的本体4,套设在该
本体4上的磁铁5。该磁铁5位于本体4的下端处,从而能够更好地与该金属件2进行磁性吸附。该磁性吸附件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在需要对背板进行夹持定位时,在外力作用下该磁性吸附件能够相对承载板7滑动,直至与背板的边缘抵接。
41.另外,其中在背板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每个方向上均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线圈3的磁性吸附件。具体地,该本体4件具有内腔且该内腔中填充有金属棒6。该金属棒6与该本体4件的内壁之间存在预设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线圈3,且该线圈3能够与外部电源连通。操作人员手动启动电源后,具有线圈3的对应的该磁性吸附件能够增大与该金属件2的吸附力,进一步保证后续对待检测的背板进行固定,且具有线圈3的对应的磁性吸附件位于待检测的背板的四个相对方向上,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待检测的背板在被检测的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
42.通过上述的磁性吸附件的设置,利用磁吸式的夹持固定方式结合滑动方式,能够对背板的多个位置进行抵接,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形状等背板,适应性强。
43.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