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4305发布日期:2022-09-28 01:3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


背景技术:

2.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是一种显示闸门开启位置、起重设备荷重以及带有控制输出功能的仪表,主要用在平板闸门、弧形闸门等闸门控制中,既能显示提升高度和起吊重量,还可以控制闸门的升降至给定的高度,并有闸位荷重超限报警、显示开度和荷载的功能。
3.现有技术中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属于高精密电子仪器,需要对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进行携带转运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导致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容易在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物品相撞击,导致其正面和背面相对较脆弱的显示屏和接线端口容易受到损伤,使得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无法正常的进行使用,对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包括测控仪本体,所述测控仪本体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均铰接有转动板,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对转动板呈水平状态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测控仪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对转动板呈竖直状态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的第二限位机构。
7.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在安装座内开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设有l形限位块,所述安装座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连通的第二凹槽。
8.优选地,所述l形限位块与转动板相远离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凹槽宽度相适配的螺杆,且螺杆远离l形限位块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螺纹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
9.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测控仪本体的顶部,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滑动设有移动板。
10.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弯折部,所述转动板远离铰接部位的一端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顶面与移动板的顶面相贴合。
11.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的顶端均穿过固定块共同连接有把手,所述滑杆在空腔内的外壁套装有弹簧。
12.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底部等距设有多个橡胶支撑块,多个橡胶支撑块的底面均为粗糙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测控仪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转动板,可在对测控仪本体进行移动转运时,将两个转动板均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并由第二限位机构的移动板、弯
折部与矩形框之间的配合,对转动板呈竖直状态的位置进行限位,两个转动板可对测控仪本体正面和背面进行防护,使得测控仪本体相对较脆弱的显示屏和接线端口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得到保护,从而提高测控仪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可对两个转动板转动至水平状态下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转动板外壁的橡胶支撑块与测控仪本体放置平台相接触,增大测控仪本体与放置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得测控仪本体能够在放置平台上使用时更加稳定,并且橡胶支撑块的底面为粗糙面,能够提高与放置平台顶部的摩擦力,使测控仪本体在放置平台上不容易出现受到外力作用下进行滑动,影响测控仪本体使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控仪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测控仪本体;2、转动板;3、固定块;4、安装座;5、矩形框;6、橡胶支撑块;7、空腔;8、移动板;9、把手;10、滑杆;11、弹簧;12、弯折部;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l形限位块;16、螺杆;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一种具有自防护功能的闸门开度荷重测控仪,包括测控仪本体1,测控仪本体1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上均铰接有转动板2,安装座4上设有用于对转动板2呈水平状态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的第一限位机构,测控仪本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对转动板2呈竖直状态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的第二限位机构。
22.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在安装座4内开设的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内转动设有l形限位块15,安装座4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3相连通的第二凹槽14。
23.l形限位块15与转动板2相远离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凹槽14宽度相适配的螺杆16,且螺杆16远离l形限位块15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14螺纹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17。
24.转动板2的底部等距设有多个橡胶支撑块6,多个橡胶支撑块6的底面均为粗糙面。在使用测控仪本体1时,需要将转动板2向下转动90度,使其正面的显示屏和背面的接线端口露出,而在转动板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l形限位块15受到来自转动板2向下转动的挤压,使其朝着转动板2方向进行转动,直至转动板2向下转动至90度后,l形限位块15也朝着转动板2方向转动90度,使得l形限位块15外壁的螺杆16转动至第二凹槽14的顶部,并通过螺母17螺纹安装在螺杆16的顶部,对l形限位块15此时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转动板2呈水平状态下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转动板2外壁的橡胶支撑块6与测控仪本体1的放置平台顶部相贴合,增大测控仪本体1与放置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得测控仪本体1能够在放置平台
上使用时更加稳定,并且橡胶支撑块6的底面为粗糙面,能够提高与放置平台顶部的摩擦力,使测控仪本体1在放置平台上不容易出现受到外力作用下进行滑动,影响测控仪本体1使用的情况发生。
25.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3,固定块3固定设置在测控仪本体1的顶部,且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空腔7内滑动设有移动板8。
26.移动板8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弯折部12,转动板2远离铰接部位的一端设有矩形框5,矩形框5的内顶面与移动板8的顶面相贴合。
27.移动板8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滑杆10,且两个滑杆10的顶端均穿过固定块3共同连接有把手9,滑杆10在空腔7内的外壁套装有弹簧11。在需要对测控仪本体1进行移动时,向下按压把手9,使得滑杆10带动移动板8和弯折部12一同向下移动,并使得弹簧11受力呈伸长状态,此时将转动板2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转动板2与橡胶支撑块6相对立的一侧外壁与测控仪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相贴合,并且转动板2远离铰接部位的矩形框5在转动板2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矩形框5穿过弯折部12,此时可松开对把手9的按压控制,使得弹簧11复位带动滑杆10、移动板8和弯折部12一同向上移动,使得移动板8的顶面与矩形框5的内顶面相贴合,弯折部12对矩形框5进行限位,使得转动板2无法自由转动,对测控仪本体1正面的显示屏和背面的接线端口进行防护,提高测控仪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在对测控仪本体1移动时,可人工手握把手9,向上提拉测控仪本体1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把手9的限位固定,使得移动板8和弯折部12的位置不会在对测控仪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改变,并保证转动板2的位置能够一直被弯折部12进行限位,不会出现矩形框5从弯折部12上脱落,导致转动板2向下转动的清情况出现。
28.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测控仪本体1进行移动转运时,向下按压把手9,使得滑杆10带动移动板8和弯折部12一同向下移动,并使得弹簧11受力呈伸长状态,此时将转动板2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转动板2与橡胶支撑块6相对立的一侧外壁与测控仪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相贴合,并且转动板2远离铰接部位的矩形框5在转动板2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矩形框5穿过弯折部12,此时可松开对把手9的按压控制,使得弹簧11复位带动滑杆10、移动板8和弯折部12一同向上移动,使得移动板8的顶面与矩形框5的内顶面相贴合,弯折部12对矩形框5进行限位,使得转动板2无法自由转动,对测控仪本体1正面的显示屏和背面的接线端口进行防护,提高测控仪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9.在需要使用测控仪本体1时,将转动板2向下转动90度,使其正面的显示屏和背面的接线端口露出,而在转动板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l形限位块15受到来自转动板2向下转动的挤压,使其朝着转动板2方向进行转动,直至转动板2向下转动至90度后,l形限位块15也朝着转动板2方向转动90度,使得l形限位块15外壁的螺杆16转动至第二凹槽14的顶部,并通过螺母17螺纹安装在螺杆16的顶部,对l形限位块15此时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转动板2呈水平状态下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转动板2外壁的橡胶支撑块6与测控仪本体1的放置平台顶部相贴合,增大测控仪本体1与放置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得测控仪本体1能够在放置平台上使用时更加稳定。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