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5343发布日期:2022-12-24 03: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中,各个电力设备终端将检测信号上传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各个电力设备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电量预测结果和故障预测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电力设备终端。但是由于电力设备终端的数量多,导致监测中心由于监测线路过多而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内的各个组件利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各级数据处理,随后上传至该终端的主控单元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初步的综合数据分析,并将初步分析结果上传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终端数据进行智能预测和故障诊断,避免监测中心的拥堵现象,提高反馈速度。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监测中心、多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以及与每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对应的主控单元;
5.电力设备智能终端与对应的主控单元信号连接,主控单元与监测中心信号连接;
6.主控单元包括第一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
7.优选地,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测控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8.至少一个传感器与测控单元电连接,测控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9.优选地,测控单元包括ad转换器和第二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
10.优选地,测控单元还包括滤波电路。
11.优选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
12.优选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
13.优选地,电力设备智能终端还包括频率采样电路。
14.优选地,电力设备智能终端还包括剩余电流检测器,剩余电流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15.优选地,剩余电流检测器安装在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配电柜内。
16.优选地,电力设备智能终端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配电柜的外壳的内壁上,温度检测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8.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测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3.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5.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6.本技术提供一种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内的各个组件利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各级数据处理,随后上传至该终端的主控单元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初步的综合数据分析,并将初步分析结果上传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终端数据进行智能预测和故障诊断,避免监测中心的拥堵现象,提高反馈速度。
27.如图1所示,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监测中心110、多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以及与每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对应的主控单元130。
28.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与对应的主控单元130信号连接,主控单元130与监测中心110信号连接。
29.如图2所示,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1204、测控单元1201、控制单元1202、显示单元1203以及电源模块1208。
30.至少一个传感器1204包括设置在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配电柜内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31.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还包括频率采样电路1205。
32.至少一个传感器1204和频率采样电路1205与测控单元1201电连接。测控单元1201与控制单元1202电连接。
33.测控单元1201用来连接各个互感器和频率采样电路,用于获取模拟量参数,并转换为数字量。
34.如图3所示,具体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测控单元1201包括滤波电路12011、ad转换器12012和第二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12013。
35.滤波电路12011连接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频率采样电路1205,用于对获取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6.ad转换器12012包括ad芯片和a/d采样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37.第二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12013与ad转换器12012连接,用于对来自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频率采样电路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嵌入式数
字信号处理器采用现有的边缘计算和处理技术。
38.数字信号处理器能将数字信号进行高速实时处理,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cpu还快10到50倍,由此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39.测控单元1201与控制单元1202通过有线连接,将测控单元1201的第二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12013的处理结果传递给控制单元1202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1202采用现有的分析处理技术。
40.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还包括剩余电流检测器1206,剩余电流检测器1206与控制单元1202电连接。剩余电流检测器1206安装在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配电柜内,用于检测配电柜的配电系统中剩余电流电气火灾产生的电气参数,并发送给控制单元1202。
41.电力设备智能终端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207,温度检测模块1207设置在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配电柜的外壳的内壁上,温度检测模块1207与控制单元1202连接。温度检测模块1207采用红外热图像传感器,用于对配电柜柜内红热图像进行采集,并发送给控制单元1202。
42.控制单元1202用来控制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的运行进程、对测控单元1201、剩余电流检测器1206、温度检测模块1207的数据进行分析、执行监测中心110的下行指令。优选地,控制单元1202包括第三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快速进行数据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
43.显示单元1203用于显示控制单元1202分析后的有效数据。
44.电源模块1208为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内的各个元器件进行供电。
45.主控单元13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测中心110信号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是在主控单元130的控制下进行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数据上传服务和监测中心110的指令下发服务。
46.主控单元130包括第一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控制单元1202的状态及其上传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边缘计算,实现初步的综合分析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现有的数据整合和边缘计算技术。
47.监测中心110对主控单元130上传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处理,实现智能预测与故障诊断。
48.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设备智能终端、主控单元以及监测中心的数据分析采用现有的数据分析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分析的数据基础来自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由于测控单元、控制单元和主控单元进行了不同级别的数据分析处理,因此,本技术将现有数据分析处理拆分,并将其中的前期分析前置到电力设备智能终端及其主控单元,因此大大减小了监测中心110对每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120的数据分析负担,提高了监测中心的处理速度,因此提高了反馈速度。
49.监测中心110将各个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的分析结果即时显示到组态界面,供用户查询使用。当有异常发生时,一方面,监测中心110做出报警或跳闸的判断,通过主控单元发送给控制单元进行执行,并生成相关数据储存起来供用户分析;另一方面,监测中心110向相关人员发送异常事件的信息。
50.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
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