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14040发布日期:2022-12-10 08:3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线技术领域,是一种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


背景技术:

2.在开展避雷器带电检测时,带电检测使用的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分为仪器主机与电压隔离单元两部分,两部分为分体装置,电压隔离单元用于采集电网系统中的电压和相位信息,主机将电压隔离单元采集的电压与相位信息与主机采集的电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基波分量及多次谐波分量,实际试验除工作负责人外至少需要两人开展,一人负责主机操作,另一人使用电压隔离单元采集电压信息。
3.在开展电压隔离单元试验接线时,四芯抗干扰柔性线一端采用航插与电压采集器连接,另外一端采用带绝缘护套的小型线夹夹于电压互感器计量绕组空开下端的螺栓外部的塑料外壳上,线夹的金属部分末端与螺栓接触,由于螺栓与计量绕组接线直接接触,因此螺栓与计量绕组等电位,则线夹末端金属部分只要接触到螺栓即可采集到电压信号完成试验接线工作。
4.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空开结构不同,空开下方螺栓孔深浅也不同,小型线夹经常出现长度不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加之四芯电缆较长较重而小型线夹由于夹取力不足很容易导致线夹脱出,再者电压隔离单元上没有显示接线是否良好、是否采集到电压的装置,只有在仪器主机上有电压信息,由于主机与隔离装置相距较远(常大于30米),电压隔离单元操作人员无法及时清楚接线是否良好时只能通过大声向主机操作人员询问获取信息,因此利用现有的小型线夹接取电压信号的方式给现场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小型线夹接取电压信号存在电压隔离单元操作人员和主机操作人员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包括卷线盒和四根左右间隔设置的连接导线,每根连接导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磁铁,磁铁外侧固定有绝缘套,每根连接导线的第二端均连接有线夹,对应磁铁与线夹之间位置的连接导线均设有收放连接导线的卷线盒,四个卷线盒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
7.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8.上述磁铁可为圆环状的汝铁硼磁铁,连接导线的第一端穿过磁铁后连接于磁铁远离线夹的端部。
9.上述线夹可为鳄鱼夹。
10.上述卷线盒可包括收线盒、绕线管、挡板和涡簧,四个收线盒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一起,收线盒为中部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穿线孔的矩形壳体结构,对应穿线孔位置的收线盒内转动安装有管状结构的绕线管,绕线管右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挡板,对应挡板左侧位置
的收线盒下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进线孔,绕线管左部设有径向贯通的出线孔,位于最左方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出线孔、穿线孔左端后与对应的磁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左方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于绕线管上缠绕若干圈并穿过进线孔后与对应的线夹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挡板右方位置的绕线管外侧与收线盒右部内侧之间安装有能够使最左方连接导线紧紧缠绕于绕线管外侧的涡簧,位于最右方的连接导线的第一端穿过最右方的收线盒的穿线孔右端后与对应的磁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中间的两根连接导线的第一端分别穿过左方的收线盒的穿线孔左端、右方的收线盒的穿线孔右端后与对应的磁铁固定安装在一起。
11.上述位于最左方的收线盒上侧与位于最右方的收线盒上侧之间可安装有提手。
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磁铁,便于将连接导线的第一端快速与空开的连接螺栓连接,能够降低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空开的连接螺栓的狭小空间连接的难度,通过设置绝缘套,能够增强磁铁与连接螺栓连接时的绝缘性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通过设置线夹,便于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电压隔离装置之间的快速连接,通过设置卷线盒,便于连接导线的收纳和整理,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15.附图3为附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16.附图4为附图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连接导线,2为磁铁,3为绝缘套,4为线夹,5为收线盒,6为绕线管,7为挡板,8为涡簧,9为出线孔,10为进线孔,11为穿线孔,12为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如附图1所示,该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包括卷线盒和四根左右间隔设置的连接导线1,每根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均连接有磁铁2,磁铁2外侧固定有绝缘套3,每根连接导线1的第二端均连接有线夹4,对应磁铁2与线夹4之间位置的连接导线1均设有收放连接导线1的卷线盒,四个卷线盒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在一起。
22.根据需求,四根连接导线1外侧均设有各不相同颜色的保护套,如从左至右依次为红色、黄色、黑色和绿的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磁铁2,便于将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快速与空开的连接螺栓连接,能够降低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与空开的连接螺栓的狭小空间连接的难度,通过设置绝缘套3,能够增强磁铁2与连接螺栓连接时的绝缘性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通过设置线夹4,便于连接导线1的第二端与电压隔离装置之间的快速连接,通过设
置卷线盒,便于连接导线1的收纳和整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23.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避雷器带电检测专用测试线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4.如附图2、3所示,磁铁2为圆环状的汝铁硼磁铁,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穿过磁铁2后连接于磁铁2远离线夹4的端面上。
2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连接导线1在卷线盒收纳过程中发生扭转使得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与空开的接触点发生脱落现象,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从中间穿过后固定在磁铁2上,磁铁2用于直接吸附在空开的螺栓上,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
26.如附图1、2所示,线夹4为鳄鱼夹。根据需求,鳄鱼夹为现有公知技术。
27.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连接导线1和电压隔离装置之间的连接,提高作业效率。
28.如附图1、2、3、4所示,卷线盒包括收线盒5、绕线管6、挡板7和涡簧8,四个收线盒5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一起,收线盒5为中部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穿线孔11的矩形壳体结构,对应穿线孔11位置的收线盒5内转动安装有管状结构的绕线管6,绕线管6右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挡板7,对应挡板7左侧位置的收线盒5下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进线孔10,绕线管6左部设有径向贯通的出线孔9,位于最左方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出线孔9、穿线孔11左端后与对应的磁铁2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左方连接导线1的第二端于绕线管6上缠绕若干圈并穿过进线孔10后与对应的线夹4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挡板7右方位置的绕线管6外侧与收线盒5右部内侧之间安装有能够使最左方连接导线1紧紧缠绕于绕线管6外侧的涡簧8,位于最右方的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穿过最右方的收线盒5的穿线孔11右端后与对应的磁铁2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中间的两根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分别穿过左方的收线盒5的穿线孔11左端、右方的收线盒5的穿线孔11右端后与对应的磁铁2固定安装在一起。
29.根据需求,四个卷线盒结构相同,中间的两根连接导线1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连接导线、第二连接导线,中间的两个收线盒5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收线盒、第二收线盒,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收线盒内绕线管的出线孔、第一收线盒的穿线孔和最左方收线盒5的穿线孔11后与对应的磁铁2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收线盒内绕线管的出线孔、第二收线盒的穿线孔和最右方收线盒5的穿线孔11后与对应的磁铁2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绕线管6左部设有径向贯通的出线孔9,能够使得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在绕线管6转动时不被拉出,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在穿线孔11内转动,这样便于牵引连接导线1的第二端进行伸缩,也便于卷线盒的固定,同时还能够防止左方的两根连接导线1在绕线管6转动时发生缠绕,将左边的两根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穿过左方的穿线孔11后设于左方的收线盒5左方,将右边的两根连接导线1的第一端穿过右方的穿线孔11后设于右方的收线盒5右方,便于连接导线1的收纳和整理。
30.如附图1、2、3所示,位于最左方的收线盒5上侧与位于最右方的收线盒5上侧之间安装有提手12。根据需求,提手12外侧有绝缘层。
3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和放置,能够在作业是将卷线盒进行悬挂,减小劳动强度。
32.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