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274发布日期:2023-02-14 14: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隧道需要通过承载结构承载围岩压力,承载结构包括初期维护和二次衬砌,目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防水层铺挂太紧等原因,造成隧道二次衬砌拱顶部位不能与初期支护密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存在脱空,使得上部围岩的荷载不能有效地传递给二次衬砌,严重影响隧道工程质量。
3.在现有技术中,隧道的防脱空检测方法众多,使用探地雷达对隧道进行脱空扫描便是其中一种,此方式在操作时,需要借助升降设备将站立在升降框内工作人员提升至靠近隧道拱顶部位,由工作人员用手臂托举探地雷达贴近隧道拱顶,再通过升降设备的移动,以实现防脱空检测,但由于工作人员长时间托举探地雷达,同时需要不断调节探地雷达的角度,会造成手臂酸痛和探地雷达的位置偏移,进而造成检测精度较差,结果较为不可靠,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包括:
7.底板,安装在升降框的内底面;
8.支撑架,竖直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9.安装板,水平向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水平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
10.调节板,与两个所述滑块均铰接配合;
11.两个连杆,均构造呈l形且对称分布,二者的同一端均与所述安装板铰接,二者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板的相背侧铰接;
12.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用于驱使两个所述滑块同步滑动;
13.安装架,构造呈十字形且水平向固设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安装架上水平向滑动设置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两两为一组且每组均在驱动下同步反向滑动;
14.探地雷达本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探地雷达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移动轮。
15.进一步地,还包括:
16.两个固定板,均水平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板在驱动下同步反向滑动。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设有与其垂直的延伸板。
1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19.支撑板,呈水平向设置,所述安装板水平向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铰接有三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铰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螺纹贯穿有与所述底板螺纹配合的支撑螺栓。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贯穿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支撑块进行收纳的收纳槽。
2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
22.两个螺杆,均通过轴承水平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对称分布,二者分别螺纹贯穿两个滑块;
23.轴杆,通过轴承水平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24.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输出轴与所述轴杆连接;
25.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轴杆与两个螺杆上,当所述轴杆转动时,通过皮带轮组件带动两个螺杆同步转动。
26.进一步地,还包括:
27.缓冲部,设置在所述探地雷达本体的顶面与四个移动轮之间。
2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包括:
29.四个固定杆,均呈竖直向且矩形阵列固设在所述探地雷达本体的顶面,所述固定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设置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以及缓冲杆,所述限位块与缓冲槽内壁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杆的自由端与移动轮连接。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隧道防脱空检测时,无需将工作人员提升至靠近隧道拱顶部位,以避免出现高空坠落,无需工作人员用手臂托举探地雷达本体,无需工作人员不断调整探地雷达本体的角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手臂酸痛和探地雷达本体的位置偏移,进而保证了检测精度,结果可靠,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爆炸立体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图;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的放大图;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d处的放大图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立体剖视图;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立体剖视图;
39.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e处的放大图。
40.附图标记:1、底板;2、缓冲弹簧;3、安装架;4、固定块;5、探地雷达本体;6、移动轮;7、固定板;8、延伸板;9、支撑板;10、支撑杆;11、支撑块;12、支撑螺栓;13、收纳槽;14、安装板;15、滑块;16、固定杆;17、缓冲槽;18、限位块;19、缓冲杆;20、调节板;21、连杆;22、螺杆;
23、轴杆;24、驱动电机;25、皮带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2.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隧道防脱空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在升降框的内底面;支撑架,竖直向设置在底板1上;安装板14,水平向固设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水平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15;调节板20,与两个滑块15均铰接配合;两个连杆21,均构造呈l形且对称分布,二者的同一端均与安装板14铰接,二者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板20的相背侧铰接,在初始状态下,调节板20呈水平向,两个连杆21也呈竖直向,连杆21由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的长杆和短杆组成,短杆的自由端和安装板14铰接,长杆的自由端和调节板20的中部位置铰接;驱动部,设置在安装板14上且用于驱使两个滑块15同步滑动;安装架3,构造呈十字形且水平向固设在调节板20上,安装架3上水平向滑动设置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4,四个固定块4两两为一组且每组均在驱动下同步反向滑动,在实际使用时,驱动同一组的两个固定块4同步反向滑动的方式有很多,而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上开设有呈十字形的滑槽,四个固定块4均和滑槽水平向滑动配合,滑槽内通过轴承水平向转动设置有两个交错分布的正反丝杆,同一组的两个固定块4和正反丝杆的正反螺纹段螺纹配合,正反丝杆的一端转动贯穿安装架3,在进行隧道防脱空检测时,正向转动正反丝杆,同一组的两个固定块4会分别因正反丝杆的正反螺纹作用而在滑槽内同步反向滑动至相互靠近,反之,当反向转动正反丝杆时,同一组的两个固定块4则会分别因正反丝杆的正反螺纹作用而在滑槽内同步反向滑动至相互远离;探地雷达本体5,设置在安装架3上,探地雷达本体5的顶面设置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移动轮6,在实际使用时,由一名位于隧道地面的工作人员手持显示屏设备,通过数据线将探地雷达本体5和显示屏设备进行连接,探地雷达本体5在移动过程中,手持显示屏设备的工作人员随着升降设备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轮6由构造呈u形的轮架、轮轴以及轮体组成,轮轴通过轴承水平向转动设置在轮架上,轮体套设在轮轴上,在使用时,将底板1安装到升降框的内底面上,将探地雷达本体5放置在安装架3上,驱动四个固定块4滑动,直至四个固定块4均抵触探地雷达本体5的外表面,以实现对探地雷达本体5进行夹持固定,借助升降设备将升降框提升至靠近隧道拱顶部位,直至四个移动轮6均贴合隧道的拱顶,探地雷达本体5贴近隧道的拱顶,再通过升降设备的移动,以实现对隧道的防脱空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四个移动轮6随着探地雷达本体5的移动而移动,支撑架全程起到支撑作用,通过驱动部驱使两个滑块15同步滑动,调节板20绕铰接点转动至趋于竖直向,两个连杆21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同步转动至均趋于倾斜状,探地雷达本体5随着调节板2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以调整探测角度,当检测结束后,借助升降设备将升降框降至靠近隧道地面,将底板1从升降框上进行拆除,通过驱动部驱使两个滑块15同步滑动,调节板20绕铰接点转动至趋于水平向,两个连杆21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同步转动至均趋于水平向,探地雷达本体5随着调节板2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至水平向,驱使四个固定块4滑动,直至四个固定块4均远离探地雷达本体5的外表面,将探地雷达本体5从安装架3上取下即可,综上所述,本装置在进行隧道防脱空检测时,无需将工作人员提升至靠近隧道拱顶部位,以避免出现高空坠落,无需工作人员用手臂托举探地雷达本体5,无需工作人员不
断调整探地雷达本体5的角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手臂酸痛和探地雷达本体5的位置偏移,进而保证了检测精度,结果可靠,得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43.如图2-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固定板7,均水平向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且对称分布,两个固定板7在驱动下同步反向滑动,固定板7由固定连接的两个板体以及两个杆体组成,两个板体均呈竖直向且相互平行,两个杆体均呈水平向且相互平行,两个杆体和其中一个板体均与底板1水平向滑动配合,在初始状态下,两个固定板7处于相互远离状态,在使用时,将底板1放置在升降框的内底面,驱动两个固定板7同步反向滑动至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固定板7分别抵触升降框的相背侧,以实现对底板1的安装,在实际使用时,驱动两个固定板7同步反向滑动的方式有很多,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内构造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通过轴承竖直向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上套设有齿轮,底板1上设置有输出轴与转杆连接的电机,容纳腔内水平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均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板体均位于容纳腔内,两个齿条的自由端分别和两个板体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正转,带动转杆和齿轮同步转动,两个齿条在啮合作用下同步反向滑动,以实现两个固定板7同步反向滑动至相互靠近,反之,电机的输出轴反转,带动转杆和齿轮同步转动,两个齿条在啮合作用下同步反向滑动,以实现两个固定板7同步反向滑动至相互远离。
44.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7的底部固设有与其垂直的的延伸板8,参照上文,延伸板8固设在固定板7远离底板1的一个板体上,延伸板8和此板体形成l形结构,当两个固定板7分别抵触升降框的相背侧时,两个延伸板8均贴合升降框的底面,此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使检测精度更高,结果更加可靠。
45.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支撑板9,呈水平向设置,安装板14水平向固设在支撑板9上,支撑板9的底部铰接有三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自由端铰接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上螺纹贯穿有与底板1螺纹配合的支撑螺栓12,支撑块11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一,底板1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支撑螺栓12和连通状态下的螺纹孔一以及螺纹孔二螺纹配合,本装置在正常使用时,三个支撑杆10分别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转动至均呈倾斜状,三个支撑块11分别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转动至均呈水平向,三个支撑块11均抵触底板1,三个螺纹孔一分别和三个螺纹孔二连通,三个支撑螺栓12分别拧紧在连通状态下的三个螺纹孔一和三个螺纹孔二中,此时三个支撑杆10、三个支撑块11、支撑板9以及底板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升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当检测结束后,借助工具依次将三个支撑螺栓12拧松至远离连通状态下的三个螺纹孔一以及三个螺纹孔二,再使三个支撑块11均远离底板1,即可将支撑架和底板1进行分离,便于进行后续的携带和转移,减少携带和转移时占用的空间。
46.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0上贯穿开设有用于将支撑块11进行收纳的收纳槽13,支撑块11可以绕铰接点转动至完全位于收纳槽13内,当检测结束后,分别将三个支撑块11收纳到三个收纳槽13内,进一步减少支撑架在携带和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提升便携性。
47.如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两个螺杆22,均通过轴承水平向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4上且对称分布,二者分别螺纹贯穿两个滑块15;轴杆23,通过轴承水平向设置在安装板14上;驱动电机24,设置在安装板14上且输出轴与轴杆23连接;皮带轮组件25,设置在轴杆23与两个螺杆22上,当轴杆23转动时,通过皮带轮组件25带动两个螺杆22同步
转动,皮带轮组件25由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两个连接皮带组成,两个主动轮均套设在轴杆23上,两个从动轮分别套设在两个螺杆22上,连接皮带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当轴杆23转动时,带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两个连接皮带分别在两个主动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并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同步转动,以实现两个螺杆22的同步转动,在初始状态下,调节板20和两个连杆21均呈水平向,两个滑块15均远离驱动电机24,在使用时,驱使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正转,带动轴杆23转动,通过皮带轮组件25带动两个螺杆22同步转动,两个滑块15分别因两个螺杆22的螺纹作用而在安装板14上同步滑动至均靠近驱动电机24,在此过程中,调节板20绕铰接点转动至趋于竖直向,两个连杆21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同步转动至均趋于倾斜状,反之,驱使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反转,带动轴杆23转动,通过皮带轮组件25带动两个螺杆22同步转动,两个滑块15分别因两个螺杆22的螺纹作用而在安装板14上同步滑动至均远离驱动电机24,在此过程中,调节板20绕铰接点转动至趋于水平向,两个连杆21绕各自对应的铰接点同步转动至均趋于水平状,在实际使用时,应在安装板14上加装控制器,使驱动电机24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使控制器和显示屏设备电性连接,以便于手持显示屏设备的工作人员实时调整探地雷达本体5的探测角度。
48.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部,设置在探地雷达本体5的顶面与四个移动轮6之间,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四个移动轮6随之探地雷达本体5的移动而移动,四个移动轮6均贴合隧道拱顶,若拱顶出现凸起,会阻挡移动轮6的移动,进而影响探地雷达本体5的正常检测,而通过缓冲部的设计,可以避免拱顶的凸起对探地雷达本体5造成的影响。
49.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包括:四个固定杆16,均呈竖直向且矩形阵列固设在探地雷达本体5的顶面,固定杆16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缓冲槽17,缓冲槽17内滑动设置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8以及缓冲杆19,限位块18与缓冲槽17内壁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缓冲杆19的自由端与移动轮6连接,缓冲弹簧2位于限位块18的底面和缓冲槽17的内底面相对侧之间,缓冲弹簧2在自然状态下,限位块18的底面远离缓冲槽17的底面,移动轮6贴合隧道的拱顶,当移动轮6遇到凸起时,会迫使移动轮6运动并带动缓冲杆19和限位块18在缓冲槽17内同步滑动,限位块18的底面靠近缓冲槽17的底面,缓冲弹簧2被限位块18所挤压,当移动轮6经过凸起时,缓冲弹簧2恢复至自然状态,移动轮6重新贴合隧道的拱顶。
5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