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漏气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219发布日期:2022-10-14 23:3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漏气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漏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内部组装模块中,部分的组装模块具有气密性的标准要求,新购入的组装模块一般会采用漏气检测设备进行气密性检测,而部分结构较为特殊的组装模块不能直接应用漏气检测设备进行检测,需要人手压紧组装模块再配合漏气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现有的人手辅助检测的方式容易受到人手压紧施力不同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同,使组装模组的气密性检测存在偏差,且不能直观的判断待测产品的气密性,同时,人手压紧只适合少量的组装模块的检测,若用人手压紧大批量地进行组装模块的气密性检测,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劳累且导致检测效率低下,不符合产线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快速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检测漏气辅助装置。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检测漏气辅助装置,包括承载板、载板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载板组件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上表面的前侧相连接,所述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载板组件的后侧且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载板组件包括固定柱、连接模块、滑板和两条滑轨,所述承载板的前侧设有向后延伸的长条凹口,两条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条凹口的左右两侧且下表面均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承载板下表面的前侧设有前后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包括推块,所述推块通过所述长条凹口且与所述滑板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和所述滑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待测产品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后上方的压板,所述连接模块的前侧面设有与漏气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
5.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板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固定座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面与所述固定座前侧面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中部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伸缩杆,两条所述伸缩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并分别与所述压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件的上方设有防护外壳,且所述防护外壳的下端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表面前侧的两个顶角位置均设有安全光栅。
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下方设有控制盒,所述连接模块、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
述第二直线模组和所述安全光栅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前盖板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启动按钮、通过指示灯、急停按钮、失败指示灯和复位按钮。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包括左板和右板,所述承载板左侧面的前侧和右侧面的前侧均设有卡钩,所述左板外侧面的前侧和所述右板外侧面的前侧均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扣。
11.进一步的,所述左板外侧面的中部和所述右板外侧面的中部均设有提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先将漏气检测设备接入所述接口,再将所述待测产品放在所述固定柱的上端,按下所述启动按钮,所述安全光栅启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轨上前后移动,所述滑板移动到所述滑轨的后端并对准所述压板,所述第二直线模组带动所述压板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压板下落并压紧所述待测产品的上端,所述漏气检测设备测量待测产品的气密性并通过所述连接模块传输检测结果的信号至所述控制盒,若待测产品的气密性良好,所述通过指示灯显示常亮;若所述待测产品的气密性不良,所述失败指示灯显示常亮,按下所述急停按钮急停后按下所述复位按钮,使实用新型停止工作并将所述待测产品复位到放入点,工作人员取出不良品后再进行下一个所述待测产品的检测,以此类推完成大批量的待测产品的检测。通过使用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压板压紧所述待测产品的上下两端,再配合所述连接模块对所述待测产品进行检测,可确保待测产品两端的密封性一致,提高实用新型对所述待测产品气密性检测的准确率,同时也可以通过指示灯的显示情况直接判断所述待测产品的气密性情况,使检测人员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大批量所述待测产品的检测,有效提高实用新型的检测效率;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设置,使检测人员只需单人向所述固定柱放入所述待测产品在按下所述启动按钮,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完成所述待测产品的两端压紧并检测,有效减少人工投入和节约检测成本;通过在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所述安全光栅,当人手不慎伸入时,所述安全光栅的感应光线被阻断,实用新型马上自动急停,可以更好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提高实用新型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15.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漏气辅助装置,包括承载板1、载板组件2和下压组件3,所述载板组件2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1上表面的前侧相连接,所述下压组件3设置在所述载板组件2的后侧且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1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载板组件2包括固定柱4、连接模块5、滑板6和两条滑轨7,所述承载板1的前侧设有向后延伸的长条凹口8,两条所述滑轨7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条凹口8的左右两侧且下表面均与所述承载板1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滑板6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7滑动配合的滑块9,所述承载板1下表面的前侧设有前后移动的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包括推块10,所述推块10通过所述长条凹
口8且与所述滑板6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模块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柱4的下端和所述滑板6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柱4的上端与待测产品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压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7后上方的压板11,所述连接模块5的前侧面设有与漏气检测设备连接的接口12。
1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压组件3包括固定座13、固定板14和第二直线模组15,所述固定座13的底面与所述承载板1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4的后侧面与所述固定座13前侧面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4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直线模组15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压板11的上表面中部相连接。
17.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4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伸缩杆16,两条所述伸缩杆16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14并分别与所述压板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18.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压组件3的上方设有防护外壳17,且所述防护外壳17的下端与所述承载板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19.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1上表面前侧的两个顶角位置均设有安全光栅28。
20.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1的下方设有控制盒18,所述连接模块5、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15和所述安全光栅28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盒18电连接,所述控制盒18的前盖板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启动按钮19、通过指示灯20、急停按钮21、失败指示灯22和复位按钮23。
2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18包括左板和右板24,所述承载板1左侧面的前侧和右侧面的前侧均设有卡钩25,所述左板外侧面的前侧和所述右板24外侧面的前侧均设有与所述卡钩25配合的卡扣26。
2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板外侧面的中部和所述右板24外侧面的中部均设有提手27。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先将漏气检测设备接入所述接口12,再将所述待测产品放在所述固定柱4的上端,按下所述启动按钮19,所述安全光栅28启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滑板6在所述滑轨7上前后移动,所述滑板6移动到所述滑轨7的后端并对准所述压板11,所述第二直线模组15带动所述压板11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压板11下落并压紧所述待测产品的上端,所述漏气检测设备测量待测产品的气密性并通过所述连接模块5传输结果的信号至所述控制盒18,若所述待测产品的气密性良好,所述通过指示灯20显示常亮;若所述待测产品的气密性不良,所述失败指示灯22显示常亮,按下所述急停按钮21急停后按下所述复位按钮23,使实用新型停止工作并将所述待测产品复位到放入点,工作人员取出不良品后再进行下一个所述待测产品的检测,以此类推完成大批量的待测产品的检测。通过使用所述固定柱4和所述压板11压紧所述待测产品的上下两端,再配合所述连接模块5对所述待测产品进行检测,可确保待测产品两端的密封性一致,提高实用新型对所述待测产品气密性检测的准确率,同时也可以通过指示灯20的显示情况直接判断所述待测产品的气密性情况,使检测人员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大批量所述待测产品的检测,有效提高实用新型的检测效率;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二直线模组15的设置,使检测人员只需单人向所述固定柱4放入所述待测产品在按下所述启动按钮19,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完成所述待
测产品的两端压紧并检测,有效减少人工投入和节约检测成本;通过在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所述安全光栅28,当人手不慎伸入时,所述安全光栅28的感应光线被阻断,实用新型马上自动急停,可以更好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提高实用新型的操作安全性。
24.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