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6983发布日期:2022-10-15 00:1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子秤是一种常见的衡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的体重超标,为了能随时了解自身体重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庭中放置电子秤,为了保证电子秤的精度,电子秤底座在组装前需要进行复检,在电子秤复检完成后在进行组装,现在工厂中电子秤的复检与组装是分开的,在复检与组装工序之间需要搬运移动,但是组装前底座上的电路等都裸露在外,堆叠存放时需要轻拿轻放,该过程中容易导致电子秤底座损坏,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废率低且生产效率高的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所述电子秤包括具有测重功能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底座的校磅设备以及组装底座与支撑板的组装设备,且校磅设备上连接有用于输送校磅设备检测不合格底座的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有抓取不合格底座的第一机械手,组装设备上连接有输送成品电子秤的传送装置;
6.所述校磅设备包括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若干校磅机,第一输送装置驱动底座依次通过校磅机,校磅机上设置有砝码以及驱动砝码运动的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将砝码放置在底座上并使底座对砝码进行测量;
7.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在底座上安装紧固件的第一组装装置、控制支撑板与底座配合的第二组装装置以及输送底座的第三输送装置,第二组装装置将支撑板与底座配合,第三输送装置驱动底座依次通过第一组装装置以及第二组装装置。
8.采用上述结构后,电子秤的复检和组装均由该组装系统完成,有利于提高电子秤的生产效率,且复检合格后立即对底座进行组装,有利于避免底座在复检工序与组装工序之间损坏从而导致电子秤检测结构不准确,并导致这样的报废品流入市场。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校磅设备包括第一校磅装置和第二校磅装置,第一校磅装置与第二校磅装置分别包括三组校磅机,三组校磅机沿第一输送装置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且三组校磅机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砝码、两个砝码以及三个砝码,且第一校磅装置上的砝码与第二校磅装置上的砝码质量不同。
10.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校磅装置与第二校磅装置对底座进行两组检测,且两组检测中使用的砝码质量不同,有利于提高校磅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为双面胶,组装设备包括机架,第一组装装置包括安装双面胶卷的安装部、收卷双面胶隔离纸的收卷机构、裁剪双面胶基材的裁剪装置以及驱动双面胶粘合在底座上的抵紧轮,机架上设置有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与第一输送装置垂直设置,横向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座以及驱动第一滑座在横向轨道上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且第一滑座上设置有驱动抵紧轮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驱动双面胶基材抵紧在底座上并使双面胶基材黏在底座上。
12.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横向轨道和第二升降气缸使第一组装装置可以在底座不同地方黏贴双面胶,有利于简化组装设备的结构,方便组装设备的生产组装。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部、收卷机构以及抵紧轮均设置在安装座上,且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座复位的弹性件。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四升降气缸,第四升降气缸上设置有压板,压板将底座抵紧在机架上。
15.采用上述结构后,滑杆与弹性件的设置有利于对第一组装装置进行缓冲,避免抵紧轮导致底座损坏;而压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加工过程中底座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电子秤的组装生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横向轨道,横向轨道相互平行设置。
17.采用上述结构后,多个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便于在底座上安装多组双面胶,有利于底座与支撑板的紧密安装。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组装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导向轨道,导向轨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座以及驱动第二滑座在导向轨道上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第三升降气缸,第三升降气缸上设置有抓取支撑板的吸盘。
19.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吸盘吸附支撑板结构简单,方便电子秤的组装生产。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组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定位板以及定位气缸,机架上设置有组装位,第三输送装置将底座输送到组装位后,定位气缸驱动底座抵紧在定位板上。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组装装置包括预装位,预装位上设置有调节滚轮以及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抵靠在支撑板左右两侧,且调节滚轮前侧设置有定位部,调节滚轮后侧设置有驱动支撑板抵紧在定位部上的推杆。
22.采用上述结构后,定位板与定位气缸的设置便于底座的定位放置,而定位杆、定位部与推杆的设置便于支撑板的定位放置,从而使吸盘抓对支撑板进行定位抓取,有利于支撑板与底座的定位安装。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组装装置包括第四输送装置,第四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板的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第四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上料位,第四输送装置驱动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往复移动至上料位。
24.采用上述结构后,生产时工人可以在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上均放置支撑板,两者其中一个位于上料位,另一个可以备用,加工过程中第一上料盘和第二上料盘可以复移动至上料位,机器不需要停顿,便于提高加工效率,且有利于使用者长时间离开上料位,
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校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组装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升降气缸与压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标号含义:1-校磅设备;11-第一校磅装置;12-校磅机;13-第二校磅装置;14-第一升降气缸;15-砝码;16-预压机;17-第一输送装置;171-支撑座;172-支撑轨道;173-输送电机;174-支撑滑座;175-驱动夹头;1751-纵向气缸;1752-抓紧气缸;1753-夹板;1754-支撑部;2-组装设备;21-机架;22-定位板;23-定位气缸;3-传送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5-底座;6-支撑板;7-第一机械手;71-滑轨;72-驱动电机;73-第三滑座;74-第五升降气缸;75-驱动气缸;76-卡爪;8-第一组装装置;81-横向轨道;82-第一驱动装置;83-第一滑座;84-滑杆;85-弹性件;86-安装部;87-收卷机构;88-抵紧轮;89-裁剪装置;812-压板;811-第三输送装置;813-第四升降气缸;831-第二升降气缸;832-固定杆;841-安装座;861-双面胶;9-第二组装装置;91-导向轨道;92-预装位;93-上料位;94-第一上料盘;95-第二上料盘;96-上料气缸;911-第二驱动装置;912-第二滑座;913-吸盘;
36.914-第三升降气缸;921-定位部;922-定位杆;923-调节滚轮;924-推杆;92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8.参见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所述电子秤包括具有测重功能的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电子秤标定复检及后端组装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底座5的校磅设备1以及组装底座5与支撑板6的组装设备2,且校磅设备1上连接有用于输送校磅设备1检测不合格底座5的第二输送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4上设置有抓取不合格底座5的第一机械手7,组装设备2上连接有输送成品电子秤的传送装置3;
39.所述校磅设备1包括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7和若干校磅机12,第一输送装置17驱动底座5依次通过校磅机12,校磅机12上设置有砝码15以及驱动砝码15运动的第一升降气缸14,第一升降气缸14将砝码15放置在底座5上并使底座5对砝码15进行测量;
40.所述组装设备2包括在底座5上安装紧固件的第一组装装置8、控制支撑板6与底座5配合的第二组装装置9以及输送底座5的第三输送装置811,第二组装装置9将支撑板6与底座5配合,第三输送装置811驱动底座5依次通过第一组装装置8以及第二组装装置9。
41.采用上述结构后,电子秤的复检和组装均由该组装系统完成,有利于提高电子秤的生产效率,且复检合格后立即对底座5进行组装,有利于避免底座5在复检工序与组装工序之间损坏从而导致电子秤检测结构不准确,并导致这样的报废品流入市场。
4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校磅设备1包括第一校磅装置11和第二校磅装置13,第一校磅装置11与第二校磅装置13分别包括三组校磅机12,三组校磅机12沿第一输送装置17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且三组校磅机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砝码15、两个砝码15以及三个砝码15,且第一校磅装置11上的砝码15与第二校磅装置13上的砝码15质量不同,通过第一校磅装置11与第二校磅装置13对底座5进行两组检测,且两组检测中使用的砝码15质量不同,有利于提高校磅设备1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校磅设备1还包括预压机16,预压机16与校磅机12结构相同,底座5首先通过预压机16而后通过第一校磅装置11和第二校磅装置13,第一校磅装置11中三组校磅机12上的砝码15质量为50kg,第二校磅装置13中三组校磅机12上的砝码15质量为40kg。
4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包括与校磅机12连接的支撑轨道172,支撑轨道172上设置有支撑座171以及驱动支撑座171沿支撑轨道172滑动的输送电机173,支撑座171上固定设置有八个驱动夹头175,其中七个驱动夹头175与预压机16和六个校磅机12对应,校磅设备1上设置有出料工位,使用时,第一个驱动夹头175夹紧底座5,输送电机173驱动底座5移动至预压机16中,而后第一个驱动夹头175与底座5脱离,输送电机173驱动支撑座171复位,而后第二个驱动夹头175驱动底座5移动至第一个校磅机12中,重复此操作,底座5依次通过剩下五个驱动夹头175直至底座5移动至出料工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与传送装置3为常见的传送带,第三输送装置811与第一输送装置17装置结构相同,差别仅在于驱动夹头175的数目为三个。
44.所述驱动夹头175包括夹紧底座5的夹板1753、驱动夹板1753夹紧底座5的抓紧气缸1752以及驱动夹板1753升降的纵向气缸1751,驱动夹头175驱动底座5移动至下一工位后,纵向气缸1751驱动夹板1753向下运动,而后输送电机173驱动夹板1753移动至上一工位下方,随后纵向气缸1751驱动夹板1753向上运动,抓紧气缸1752驱动夹板1753夹紧底座5,且底座5上上可拆卸设置有支撑部1754,支撑部1754抵靠在底座5下方。
45.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机械手7包括固定在校磅机12上的滑轨71,滑轨71上设置有第三滑座73以及驱动第三滑座73滑动的驱动电机72,且第三滑座73上设置有第五升降气缸74,第五升降气缸7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卡爪76以及驱动卡爪76夹紧不合格底座5的驱动气缸75,使用时第五升降气缸74驱动卡爪76下降,驱动气缸75驱动卡爪76夹紧底座5,而后第五升降气缸74驱动卡爪76上升,驱动电机72驱动第三滑座73滑动直至将不合格底座5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最后第五升降气缸74驱动卡爪76下降并将不合格底座5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4上,最后卡爪76松开底座5并将卡爪76复位。
46.所述紧固件为双面胶861,组装设备2包括机架21,第一组装装置8包括安装双面胶861卷的安装部86、收卷双面胶861隔离纸的收卷机构87、裁剪双面胶861基材的裁剪装置89以及驱动双面胶861粘合在底座5上的抵紧轮88,机架21上设置有横向轨道81,横向轨道81与第一输送装置17垂直设置,横向轨道81上设置有第一滑座83以及驱动第一滑座83在横向轨道81上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82,且第一滑座83上设置有驱动抵紧轮88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831,第二升降气缸831驱动双面胶861基材抵紧在底座5上并使双面胶861基材黏在底座5
上,该结构通过横向轨道81和第二升降气缸831使第一组装装置8可以在底座5不同地方黏贴双面胶861,有利于简化组装设备2的结构,方便组装设备2的生产组装。
4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3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固定板832,固定板832上设置有滑杆84,滑杆84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841,安装部86、收卷机构87以及抵紧轮88均设置在安装座841上,且固定板832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座841复位的弹性件85,滑杆84与弹性件85的设置有利于对第一组装装置8进行缓冲,避免抵紧轮88导致底座5损坏。
48.所述机架21上设置有第四升降气缸813,第四升降气缸813上设置有压板812,压板812将底座5抵紧在机架21上,压板812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加工过程中底座5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电子秤的组装生产。
49.优选所述机架21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横向轨道81,横向轨道81相互平行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横向轨道81便于在底座5上安装多组双面胶861,有利于底座5与支撑板6的紧密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横向轨道81,两个横向轨道8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部86、收卷机构87、裁剪装置89以及抵紧轮88。
50.所述第二组装装置9包括安装在机架21上的导向轨道91,导向轨道91上设置有第二滑座912以及驱动第二滑座912在导向轨道91上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911,第二滑座912上设置有第三升降气缸914,第三升降气缸914上设置有抓取支撑板6的吸盘913,该结构中通过吸盘913吸附支撑板6结构简单,方便电子秤的组装生产。
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组装装置9包括设置在机架21上的定位板22以及定位气缸23,机架21上设置有组装位,第三输送装置811将底座5输送到组装位后,定位气缸23驱动底座5抵紧在定位板22上,定位板22与定位气缸23的设置便于底座5的定位放置。
52.所述第二组装装置9包括预装位92,预装位92上设置有调节滚轮923以及两个定位杆922,两个定位杆922分别抵靠在支撑板6左右两侧,且调节滚轮923前侧设置有定位部921,调节滚轮923后侧设置有驱动支撑板6抵紧在定位部921上的推杆924,定位杆922、定位部921与推杆924的设置便于支撑板6的定位放置,从而使吸盘913抓对支撑板6进行定位抓取,有利于支撑板6与底座5的定位安装,而调节滚轮923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加工过程中支撑板6的磨损,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导轨925以及驱动推杆924在导轨925上滑动是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推杆924运动并通过推杆924将支撑板6抵紧在定位部921上,说明书附图中第三驱动装置被遮挡未显示,但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53.所述第二组装装置9包括第四输送装置,第四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板6的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第四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上料位93,第四输送装置驱动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往复移动至上料位93,生产时工人可以在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上均放置支撑板6,两者其中一个位于上料位93,另一个可以备用,加工过程中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可以复移动至上料位93,机器不需要停顿,便于提高加工效率,且有利于使用者长时间离开上料位93,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使用时吸盘913首先从上料位93上吸附支撑板6并将支撑板6放置在预装位92上,定位杆922、定位部921以及推杆924对支撑板6进行定位,而后吸盘913吸附支撑板6并将支撑板6移动至组装位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1上驱动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在机架21上滑动的上料气缸96,且上料位93下方设置有升降托盘以及驱动升降托盘升降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升降托盘驱动料
位93上的支撑板6上升,便于吸盘913吸附支撑板6,上料位93上的支撑板6使用完后,伺服电机驱动升降托盘下降,避免升降托盘与第一上料盘94和第二上料盘95干涉。
5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