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及片夹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6428发布日期:2022-12-28 02: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及片夹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用固相基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及片夹组件。


背景技术:

2.固相基板,常见于载玻片及树脂片等,是常用的实验器具,用于放置样本进行实验、检测和观察。通过特定技术可以在固相基板(如载玻片、树脂片等)上进行抗体固定后用于检测特异性结合的细胞,当需要在同一张基板上进行不同细胞的实验、观察时,只能根据厂家提供的有限固定组合进行选择。
3.常用的玻片夹仅用于夹持单个载玻片。为了提高实验和检测效率,公开号为cn216792580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载玻片夹具,将多个载玻片放置在一块载板上,并通过弹簧顶针沿载玻片的长度方向抵紧载板上的载玻片,同时在垂直于载玻片的方向将载玻片压紧在载板上,以提高实验和检测效率,并使各个载玻片在载板上的高度一致,从而在显微镜观察时不必频繁调整焦距。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结构复杂,具有多个动作部件,不易做成轻便的结构,成本也较高;由于结构复杂,因而也不容易清洗;每个载玻片都要单独夹紧,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成本低、容易清洗、操作方便的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及基于该片夹的片夹组件。为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自行灵活组合不同细胞检测需求,设计片夹及其组件,可自由组合,同时还为了避免用手取放组件载玻片时操作不便、容易造成污染的情况,同时避免盖玻片和基板载玻片之间发生移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7.一种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包括:载板,具有凹槽,用于放置基板;盖板,旋转连接至所述载板,用于盖合至所述载板,所述盖板上贯通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与所述凹槽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平面尺寸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小于所述基板的平面尺寸,使所述盖板盖合至放置有所述基板的所述载板后对所述基板构成限位;所述第一开口的平面尺寸不小于所述基板的检测区的平面尺寸;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使所述盖板盖合至放置有所述基板的所述载板后压合至所述基板。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抵接结构,在所述盖板盖合至放置有所述基板的所述载板后,所述抵接结构压合至所述基板。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结构为固定至所述盖板的压合件;或,所述抵接结构
为所述第一开口边缘的凸筋。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铰接至所述载板构成旋转连接,或,所述盖板和所述载板连成一体,并通过折槽构成旋转连接;所述凹槽的底部贯通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平面尺寸小于所述基板、且不小于所述基板的检测区。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和所述载板旋转连接于所述片夹的第一侧;在所述片夹的第二侧,所述盖板和所述载板具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的扣合状态用于使所述盖板和所述载板保持盖合;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轮廓为矩形,用于放置矩形基板;所述第一开口为矩形,且在所述盖板盖合至所述载板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凹槽平行对中;所述第二开口为矩形,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凹槽平行对中。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多个所述凹槽沿直线间隔排列;对应沿直线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凹槽,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同一呈长条状的所述第一开口,长条状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片夹组件,包括前述的任一种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和基板,所述基板适于设置于片夹的凹槽。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盖片,所述盖片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使所述盖片适于在所述片夹的盖合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盖合至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基板。
17.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18.1.通过设置多个放置基板的凹槽,可以实现多种检测用的基板的组合,并可同时进行多张基板的检测,同时对多个检测指标进行检测,省时省力;
19.2.通过旋转连接的盖板和载板,通过简单的结构对多个基板进行限位,使片夹结构简单,操作轻便,成本低;
20.3.通过在盖板上开设第一开口,可以向多个夹紧状态的基板添加细胞组织等实验对象和实验试剂;根据需要还可通过第一开口放置盖片;
21.4.通过在载板上开设第二开口,可以使载板更加轻便,并可用于显微镜观察时的下方照明;
22.5.通过设置具有弹性或者防滑特性的抵接结构,可使基板可靠固定;
23.6.通过扣合结构的设置,可使基板进一步可靠固定,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一的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实施例一在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27.图3是实施例一的尺寸设置示意图;
28.图4是实施例二的片夹和基板立体图;
29.图5是实施例三的片夹立体图;
30.图6是实施例四的片夹和基板立体图;
31.图7是实施例四在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32.图8是实施例五的片夹立体图;
33.图9是实施例五的片夹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35.100.盖板,110.盖板本体,111.第一开口,112.卡槽,120.第一拨片,130.磁条,140.销轴,150.抵接结构,200.载板,210.载板本体,211.凹槽,212.第二开口,220.第二拨片,230.轴承座,240.卡扣,300.基板,301.检测区。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3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用于夹持检测用的基板。一般显微镜观察用的固相基板包括载玻片、树脂片等,在放置切片或者试样后即盖上盖片进行观察。而检测用的固相基板,例如用于检测细胞标记物的载玻片在添加细胞和缓冲液后可能还需要添加如荧光标记物等试剂,并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再盖上盖片进行观察。不同种类的固相基板在本技术中统一用基板300表述。由于细胞的分子标记物种类较多,有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组合检测,例如同时检测cd3、cd4、cd8等标记物,因而需要片夹能够夹持多个基板300。
40.本实施例的片夹包括盖板100和载板200,载板200的载板本体210呈平板状,其板面上设有多个凹槽211,用于放置基板300;盖板100的盖板本体110旋转连接至载板200,用于盖合至载板200,盖合后的片夹如图2所示。对应每个凹槽211,盖板100上贯通设置有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的位置与凹槽211对应。其中,第一开口111的平面尺寸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小于凹槽211及适于设置在凹槽211内的基板300的平面尺寸,使盖板100盖合至放置有基板300的载板200后对基板300构成限位。同时,第一开口111的平面尺寸不小于基板300的检测区域的平面尺寸,以方便检测和观察。
41.图1和图2所示的凹槽211和第一开口111均呈正方形,但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且多个凹槽211的形状和尺寸均可灵活设置,从而适于设置多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成系列的基板300。其中每一个凹槽211对应一个第一开口111,而且每一
对凹槽211和第一开口111的位置和尺寸匹配设置。图1中仅示出了1个基板300,图2中示出了3个基板300,且均被盖板100压合。当凹槽211和第一开口111的形状不对称或者不规则时,仅需满足第一开口111的平面尺寸至少在一个方向上较小,即可在盖板100盖合后防止基板300掉出。例如当凹槽211和基板300均为正方形时,第一开口111也可设置成矩形,且其短边的长度小于基板300的边长,即可满足上述条件;又如当凹槽211和基板300均为椭圆形时,第一开口111可设置为边长小于椭圆长轴的正方形,或者直径小于椭圆长轴的圆形。
4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常用的正方形基板300为例,说明凹槽211、基板300和第一开口111的尺寸设置。图3中的盖板100和载板200呈展开状态。检测用的基板300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检测区301,并用油墨框标出,油墨框还可一定程度上限制液体流动。如图3所示,设基板300的边长为a;检测区301为一个且亦为正方形,边长为b;第一开口111边长为c;凹槽211边长为d;此时应设置为d≥a》c》b,其中d通常设为略大于a,以便基板300的取放和定位。此时第一开口111的边缘可以限制基板300掉出,同时又可通过第一开口111向检测区301添加试剂和进行观察。
43.而在厚度方向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凹槽211的深度略小于基板300的厚度,使基板300的上端面略高于凹槽211的上端面,从而使盖板100盖合至放置有基板300的载板200后压合至基板300,实现防止基板300滑动和晃动的效果。
44.本实施例中,盖板100和载板200旋转连接于片夹的第一侧;具体地,如图1所示,盖板本体110上设置有销轴140,载板本体210上匹配设置有轴承座230,构成旋转连接结构。在片夹的与上述第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即第二侧,盖板100和载板200具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的扣合状态用于使盖板100和载板200保持盖合。
45.本实施例的扣合结构包括粘贴在盖板100和载板200上的磁条130(图中仅示出盖板100上的磁条130),载板200用磁性材料制成时,也可仅在盖板100一侧设置磁条130。盖板100和载板200上还分别匹配设置有第一拨片120和第二拨片220,以方便操作者将扣合结构拉开。
46.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盖板100还可旋转设置于载板200的中间位置,还可在同一载板200上设置多个盖板100,并分别旋转设置于载板200,实际使用中可分别盖合和打开。这样的设置可用较大的载板200实现较大数量的基板300的夹持,同时不需要设置很大的盖板100,可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47.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化方式,也可不设置扣合结构,而是利用其它辅助方法保持盖板100盖合、防止盖板100打开;例如用皮筋、夹子等方式,或者利用实验室放置空间上现有的限位结构。或在需要频繁打开盖板100的应用场合,也可仅用盖板100的重力保持其盖合状态。
48.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盖板本体110在第一开口111处设有抵接结构150,在盖板100盖合至放置有基板300的载板200后,抵接结构150压合至基板300的上端面。
49.本实施例的抵接结构150为第一开口111边缘的向下凸起的凸筋,凸筋的高度和凹槽211的深度、基板300的厚度、盖板100和载板200在盖合状态的距离等参数匹配设置,使盖合状态下的凸筋轻轻压合至基板300的上端面。本技术的载板200需要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如金属或塑料;而盖板100可用较薄、硬度较低的塑料制成,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
通过盖板100和载板200的尺寸设置,使盖板100盖合至载板200后可产生少量的变形,从而使抵接结构150压合至基板300,但压合力不至于过大。
50.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抵接结构150也可以是另外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将单独的压合件固定至盖板本体110;例如可将具有防滑作用和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软性塑料等压合件作为抵接结构150。
51.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多个凹槽211沿直线间隔排列;对应这些沿直线间隔排列的凹槽211,盖板100上开设有一个呈长条状的第一开口111,长条状的第一开口111的宽度小于凹槽211的在第一开口1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并小于基板300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同时第一开口1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对应凹槽211的位置间隔设置有多对抵接结构150。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更加轻便,并可提供足够的夹持功能。
52.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盖板100和载板200由塑料制成,连成一体,并通过折槽400构成旋转连接;同时,本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由盖板100上设置的卡槽112和载板本体210上设置的卡扣240构成。如图7所示,在盖板100盖合至载板200后,卡扣240卡合至卡槽112,构成扣合结构。由于折槽400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通过简单的设置,可使盖板100容易打开并保持在一定的打开角度,而且折槽400的弹性可以帮助卡槽112和卡扣240的卡合结构保持在卡合状态。当然也可利用第一开口111处的抵接结构150的弹性帮助保持上述卡合结构的锁定状态。卡扣240设有方便拨开卡合结构的凸缘,需要解锁时可通过该凸缘将卡扣240从卡槽112中拨开。
53.实施例五。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凹槽211的底部贯通设置有第二开口212,第二开口212的平面尺寸小于基板300、且不小于基板300的检测区301。本实施例的凹槽211的轮廓、基板300的轮廓、第二开口212的轮廓均为平行对中设置的矩形,且在盖板100盖合至载板200时,第一开口111也和凹槽211及第二开口212平行对中。第二开口212可与基板300的检测区301的油墨框对齐,即如图3所示的具体设置中,将第二开口212设为边长为b的正方形。第二开口212的设置可使片夹的重量减轻,还可用于显微镜观察时的背光照明通道。当然如果载板200由有机玻璃、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时,不设置第二开口212也可对基板300实现背光照明。
54.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一种片夹组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检测用固相基板的片夹,以及与片夹匹配设置的多个基板300,多个基板300对应载板200上的凹槽211配套设置。在需要使用盖片的应用场合,片夹组件还可包括盖片,盖片的尺寸小于盖板100上的第一开口111的尺寸,使盖片适于通过第一开口111盖合至凹槽211内的基板300上。配套设置的片夹组件可根据常用的实验设置多种基板300和相应的片夹,方便操作者成套购置和使用。
55.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和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