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4034发布日期:2022-11-29 23: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汽车零部件质量,其中在差速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快速检测工装对差速器壳体上所开设的螺孔进行位置校对以及螺孔深度检测,以保证差速器的正常安装作业。
3.然而现有的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还存在以下问题:
4.在对差速器螺孔进行位置及深度检测时,需要预先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然而现有的快速检测工装大多对差速器进行左右限位,容易在左右限位过程中,发生前后偏移,固定效果不佳,并且当实现对多个差速器螺孔进行检测时,则不便对位置相对较偏僻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灵活性较差。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对差速器壳体的限位效果较差,且不便对较偏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包括稳定放置在平面上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外侧通过轴承套设有圆盘,并且圆盘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驱动槽,而且驱动槽的内部贴合设置有夹持板,同时夹持板位于机体的上端外侧,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限位作用;
9.液压缸,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体的上端中部;
10.还包括:
11.蜗轮环,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圆盘的下端,且蜗轮环的侧部啮合连接有蜗杆,并且蜗杆轴承安装于所述机体的内部,以便通过转动蜗杆带动蜗轮环上端所安装的圆盘进行转动,并利用蜗轮环和蜗杆之间的自锁功能,对转动后的圆盘进行固定;
12.螺纹杆,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液压缸的下端,且螺纹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板;
13.第二承载板,其通过活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侧部,且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下端均安装有螺孔检测块,以便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带动螺孔检测块伸入差速器壳体螺孔的内部,实现螺孔位置校对以及深度检测作业。
14.优选的,所述驱动槽关于所述圆盘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三个,且驱动槽为倾斜弧状结构设置,使得当蜗轮环利用蜗杆带动圆盘转动后,可以通过驱动槽对夹持板进行施力。
15.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中部贴合滑动设置于限位槽的内部,且限位槽呈矩形状开设于所述机体的上端内部,使得当夹持板受力后,可以利用限位槽得到移动空间。
1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控制筒,且控制筒的外侧轴承套设有驱动杆,并且驱动杆贴合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内部,使得当在螺纹杆的外侧转动控制筒后,可以带动驱动杆进行上下移动。
17.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呈“匚”字形设置,且驱动杆的下端左右两侧均等间距安装有齿块,使得驱动杆可以带动齿块进行同步位移。
18.优选的,所述齿块与驱动齿轮构成啮合结构,且驱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与第一承载板之间的转轴上,使得驱动齿轮可以利用齿块的啮合作用电动第二承载板在第一承载板的侧部进行转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通过开设在圆盘上端内部的三个驱动槽,使得可以带动三个夹持板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三面限位,避免在固定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并且可根据螺孔位置进行螺孔检测块数量调整,提高灵活性和实用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20.1、设置有圆盘和夹持板,使得当通过蜗杆和蜗轮环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圆盘转动后,在驱动槽和夹持板的贴合作用下,可以对三个夹持板进行施力,由于夹持板的中部位于限位槽的内部,故而当圆盘转动后,可以带动三个夹持板对差速器壳体的三个侧部进行限位,提高对差速器壳体的限位固定效果,避免出现偏移而影响后续螺孔位置校对和深度检测;
21.2、设置有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使得当液压缸启动后,可以带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所安装的螺孔检测块伸入差速器壳体所开设的螺孔中,实现检测作业,而当需要对偏僻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时,可以通过转动控制筒,利用齿块和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承载板进行向上转动,从而当液压缸启动后,可以利用第一承载板下端所安装的螺孔检测块对该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提高灵活性,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俯剖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承载板正剖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连接俯剖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机体;2、固定柱;3、圆盘;4、蜗轮环;5、蜗杆;6、驱动槽; 7、夹持板;8、限位槽;9、液压缸;10、螺纹杆;11、第一承载板;12、第二承载板;13、螺孔检测块;14、控制筒;15、驱动齿轮;16、驱动杆;1601、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包括稳定放置在平面上的机体1,机体1的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且固定柱2的外侧通过轴承套设有圆盘3,并且圆盘3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驱动槽6,而且驱动槽6的内部贴合设置有夹持板7,同时夹持板7位于机体1的上端外侧,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限位和中心定位作用;还包括:蜗轮环4,其固定安装于圆盘3的下端,且蜗轮环4的侧部啮合连接有蜗杆5,并且蜗杆5轴承安装于机体1的内部,以便通过转动蜗杆5带动蜗轮环4上端所安装的圆盘3进行转动,并利用蜗轮环4和蜗杆5之间的自锁功能,对转动后的圆盘3进行固定;驱动槽6关于圆盘3的中心等角度分布有三个,且驱动槽6 为倾斜弧状结构设置;夹持板7的中部贴合滑动设置于限位槽8的内部,且限位槽8呈矩形状开设于机体1的上端内部;
30.结合图1-3所示,使得当将差速器壳体放置在机体1上后,转动蜗杆5,利用蜗杆5与蜗轮环4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蜗轮环4上端所安装的圆盘3进行转动,当圆盘3转动后,可以利用驱动槽6和夹持板7之间的贴合作用对夹持板7进行施力,由于夹持板7的中部贴合位于限位槽8的内部,故而当圆盘3 转动后,可以带动三个夹持板7向差速器壳体的三个侧面进行移动,从而避免在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位置固定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保证后续螺孔位置校对和深度检测作业的进行;
31.液压缸9,其固定安装于机体1的上端中部;螺纹杆10,其固定安装于液压缸9的下端,且螺纹杆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板11;第二承载板12,其通过活动轴转动安装于第一承载板11的侧部,且第一承载板11和第二承载板12的下端均安装有螺孔检测块13,以便通过液压缸9的驱动,带动螺孔检测块13伸入差速器壳体螺孔的内部,实现螺孔位置校对以及深度检测作业;螺纹杆10的外侧螺纹套设有控制筒14,且控制筒14的外侧轴承套设有驱动杆16,并且驱动杆16贴合滑动设置于第一承载板11的内部;驱动杆16呈“匚”字形设置,且驱动杆16的下端左右两侧均等间距安装有齿块1601;齿块1601与驱动齿轮15构成啮合结构,且驱动齿轮15固定安装于第二承载板12与第一承载板11之间的转轴上;
32.结合图1和图4-5所示,使得当完成对差速器壳体的固定作业后,启动液压缸9,液压缸9可以带动第一承载板11和第二承载板12下端所安装的螺孔检测块13伸入壳体所开设的螺孔中,实现螺孔位置校对,并利用螺孔检测块13 的下移距离来对螺孔深度进行检测,当需要对相对较偏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时,在螺纹杆10的外侧转动控制筒14,控制筒14带动驱动杆16进行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利用齿块1601和驱动齿轮15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承载板12向上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承载板11下端所安装的螺孔检测块13对相对较偏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提高灵活性和实用性。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差速器螺孔相对位置及深度快速检测工装时,结合图 1-5所示,将差速器壳体放置在机体1上,转动蜗杆5,带动圆盘3进行转动,促使三个夹持板7向差速器壳体的三个侧面进行移动,从而避免在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位置固定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保证后续螺孔位置校对和深度检测作业的进行,而当完成对差速器壳体的固定作业后,启动液压缸9,液压缸9可以带动第一承载板11和第二承载板12下端所安装的螺孔检测块13伸入壳体所开设的螺孔中,实现螺孔位置校对,并利用螺孔检测块13的下移距离来对螺孔深度进行检测,并可对相对较偏的螺孔进行针对性检测,提高装置灵活性和实用性。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