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3138发布日期:2022-12-24 03:0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氏鲟轨迹跟踪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施氏鲟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施氏鲟体呈长纺锤形,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骨板上有棘状突起。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导致施氏鲟的数量呈现衰退的趋势,为了恢复施氏鲟的数量常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而对于放流的施氏鲟需要进行标记。目前采用的标记方式是在无线定位装置上设置线绳,然后将线绳的一端设置不锈钢针,用不锈钢针穿过施氏鲟的骨板后,通过线绳将无线定位装置绑在施氏鲟的身体上。
3.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不锈钢针穿过施氏鲟的骨板的行为会对施氏鲟的身体造成破坏,施氏鲟会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施氏鲟的身体不会被破坏,整个过程施氏鲟都不会受到伤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有两个,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三壳体有两个,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共同组成环形结构,且内表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连接件。
6.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三夹块。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连接绳,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匀分布且间距相同。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一弹力带。
1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第二弹力带。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和gps定位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发光灯带。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铭牌。
1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套设在需要被标记的施氏鲟的身体上,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能够与施氏鲟的身体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能够牢牢地固定在施氏鲟的身体上,不会脱落,在安装过程中施氏鲟的身体不会被破坏,整个过程施氏鲟都不会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另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另一个角度的轴测图。
21.附图标记包括:
22.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三凹槽、7-第一连接件、71-第一固定环、72-第二固定环、73-连接绳、8-第二连接件、9-第三连接件、10-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第三夹块、13-无线信号发射器、14-无线信号接收器、15-gps定位器、16-发光灯带、17-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跟踪监测施氏鲟的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第二壳体2有两个,均位于第一壳体1的下方,两个第二壳体2分布在第一壳体1的两侧,第三壳体3有两个,均位于两个第二壳体2的下方,两个第三壳体3相邻设置,且位于两个第二壳体2之间,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共同组成环形结构,且内表面均为弧面,内表面指与施氏鲟的身体接触的表面。第一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凹槽4,第二壳体2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凹槽5,第三壳体3的内表面设有第三凹槽6,在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施氏鲟身上时,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将放置在第一凹槽4中,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将放置在第二凹槽5中,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将放置在第三凹槽6中;第一凹槽4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夹块10,第二凹槽5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夹块11,第三凹槽6内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三夹块12,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会被两个第一夹块10夹住,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会被两个第二夹块11夹住,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会被两个第三夹块12夹住,第一夹块10、第二夹块11和第三夹块12起到对棘状突起的固定作用,防止本实用新型从施氏鲟的身体上脱落。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7,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8,两个第三壳体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件9,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9能根据不同体型的施氏鲟进行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强,能安装到不同体型的施氏鲟的身上。
25.请参阅图4,第一连接件7包括第一固定环71、第二固定环72和连接绳73,第一固定环71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72与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连接绳73设在第一固定环71和第二固定环72之间,在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连接绳73的底端系紧第二固定环72,而
顶端不系紧第一固定环71。第一连接件7有若干个,若干第一连接件7均匀分布且间距相同。第二连接件8为第一弹力带。第三连接件9为第二弹力带。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套设在被放流的需要标记的施氏鲟的身体上,由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共同组成环形结构,先将施氏鲟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穿过,将第三壳体3上的第三凹槽6对准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由于三连接件9为第二弹力带具有弹性,因此两个第三壳体3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调整,接下来将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三凹槽6中,两个第三夹块12夹住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接下来将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凹槽5对准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由于第二连接件8为第一弹力带具有弹性,因此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调整,接下来将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二凹槽5中,两个第二夹块11夹住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最后将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凹槽4对准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此时将连接绳73的底端系紧第二固定环72,顶端从第一固定环71的中心穿过后,将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一凹槽4中,两个第一夹块10夹住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然后向外拉动连接绳73的顶端,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间距变小,当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与施氏鲟的身体紧密贴合后,将连接绳73的顶端系紧第一固定环71,此时本实用新型能够牢牢地固定在施氏鲟的身体上,不会脱落。
27.请参阅图1和图3,第一壳体1上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13、无线信号接收器14和gps定位器15。第一壳体1内设有蓄电池和芯片,无线信号发射器13、无线信号接收器14和gps定位器15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和芯片电性连接,通过gps定位器15可以对标记后的施氏鲟进行定位,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3将位置信息传送出来。第一壳体1上设有发光灯带16,发光灯带16通过导线与无线信号接收器14、蓄电池和芯片电性连接,当需要寻找标记后的施氏鲟时,无线信号接收器14接收信号,芯片控制发光灯带16发光,方便工作人员在水中寻找标记后的施氏鲟。第一壳体1上设有铭牌17,铭牌17用于记录被标记的施氏鲟的各种信息。
28.本实用新型套设在需要被标记的施氏鲟的身体上,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能够与施氏鲟的身体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能够牢牢地固定在施氏鲟的身体上,不会脱落,在安装过程中施氏鲟的身体不会被破坏,整个过程施氏鲟都不会受到伤害。通过gps定位器15可以对标记后的施氏鲟进行定位,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3将位置信息传送出来。芯片控制发光灯带16发光,方便工作人员在水中寻找标记后的施氏鲟。第一壳体1上设有铭牌17,铭牌17用于记录被标记的施氏鲟的各种信息。
2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套设在被放流的需要标记的施氏鲟的身体上,先将施氏鲟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穿过,将第三壳体3上的第三凹槽6对准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接下来将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三凹槽6中,两个第三夹块12夹住施氏鲟腹侧的棘状突起。接下来将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凹槽5对准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接下来将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二凹槽5中,两个第二夹块11夹住施氏鲟体侧的棘状突起。最后将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凹槽4对准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将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放入第一凹槽4中,两个第一夹块10夹住施氏鲟背部的棘状突起,然后向外拉动连接绳73的顶端,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间距变小,当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3与施氏鲟的身体紧密贴合后,将连接绳73的顶端系紧第一固定环71,此时本实用新型能够牢牢地固定在施氏鲟的身体上,不会脱落。
3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
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