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5838发布日期:2023-02-28 21: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硬度测试是检测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最快速最经济的试验方法之一,之所以能成为力学性能试验的常用方法,是因为硬度测试能反映出材料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处理工艺上的差异,压块是将物料压制成形的操作,使物料在巨大压力下在模型、凹坑、孔道内压制成形,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团块或压块,压制成形的入料压块通常需要经过硬度检测设备的测试来确定压块的硬度和韧性是否足够良好。
3.现有的入料压块硬度测试设备工作中大多兼容性不强,不方便使用者上下料,且压块被测试硬度时未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发生偏移,影响最终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通过启动电机转动螺纹杆可以使螺纹套能够垂直升降,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夹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当对入料压块进行测试硬度时,可以将较重的压块通过机械夹持放入放置台,减轻人工上下料的体力负担,同时,对于高度不同的压块,在液压缸挤压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夹紧固定作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机体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体至收纳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收纳腔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杆身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前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
7.所述机体一侧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顶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面设置有压力感应板;
8.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底座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电机转动螺纹杆可以使螺纹套能够垂直升降,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第一夹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当对入料压块进行测试硬度时,可以将较重的压块通过机械夹持放入放置台,减轻人工上
下料的体力负担,同时,对于高度不同的压块,在液压缸挤压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夹紧固定作用。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对底座起到支撑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放置台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一防滑纹;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夹板具有稳定的防滑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放置台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防滑纹;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夹板具有稳定的防滑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增加放置槽的耐磨力。
1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前端的外壁均设置有多个调控按键;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控按键便于人们对设备操作。
20.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板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性连接是压力感应板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屏。
22.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顶板的一端均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对顶板起到支撑作用。
2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对比现有硬度检测设备,该设备设置有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块和第一夹板,通过启动电机转动螺纹杆可以使螺纹套能够垂直升降,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与夹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当对入料压块进行测试硬度时,可以将较重的压块通过机械夹持放入放置台,减轻人工上下料的体力负担,同时,对于高度不同的压块,在液压缸挤压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夹紧固定作用。
26.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对比现有硬度检测设备,该设备设置有第二夹板和放置槽,通过第二夹板可以使压块在被挤压测试硬度的过程中被牢牢固定,防止位置偏移导致测出的硬度数据不准确,再通过放置槽可以收纳压块测试时掉落的碎屑或零件,便于人们对设备的保养和清洁。
27.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对比现有硬度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设置压力感应板与显示屏电性连接,可以将感应到的硬度测试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到显示屏实时显示出口,便于人们对压块硬度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的侧剖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的轴测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的正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第一夹板部位的轴测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例说明:
34.1、机体;2、收纳腔;3、螺纹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5、螺纹套;6、电机;7、第二防滑纹;8、支撑腿;9、底座;10、耐磨层;11、放置槽;12、放置台;13、固定块;14、连接块;15、第二夹板;16、压力感应板;17、支撑柱;18、液压缸;19、固定板;20、显示屏;21、顶板;22、控制箱;23、第二电动伸缩杆;24、第一防滑纹;25、第一夹板;26、调控按键;27、第三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入料压块硬度检测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收纳腔2,机体1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机体1至收纳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远离电机6的一端与收纳腔2转动连接,螺纹杆3的杆身套设有螺纹套5,螺纹套5前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前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25;
37.机体1一侧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22,机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1,顶板21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0,顶板2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下端面设置有压力感应板16;
38.机体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9,底座9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靠近底座9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7,第三电动伸缩杆2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15,底座9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2,放置台1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11;
39.通过启动电机6转动螺纹杆3可以使螺纹套5能够垂直升降,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与连接块14固定连接,连接块14与第一夹板25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3固定连接,当对入料压块进行测试硬度时,可以将较重的压块通过机械夹持放入放置台12,减轻人工上下料的体力负担,同时,对于高度不同的压块,在液压缸18挤压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夹紧固定作用。
40.底座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支撑腿8对底座9起到支撑作用,第一夹板25靠近放置台12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一防滑纹24,使第一夹板25具有稳定的防滑作用,第二夹板15靠近放置台12中心处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防滑纹7,使第二夹板15具有稳定的防滑作用,放置槽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0,耐磨层10增加放置槽11的耐磨力,控制箱22前端的外壁均设置有多个调控按键26,调控按键26便于人们对设备操作,压力感应板16与显示屏20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是压力感应板16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屏20,顶板2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远离顶板21的一端均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柱17对顶板21起到支撑作用。
41.工作原理:该设备使用时,通过调控按键26启动液压缸18对放置台12上的入料压块进行挤压测试,通过启动电机6转动螺纹杆3可以使螺纹套5能够垂直升降,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与连接块14固定连接,连接块14与第一夹板25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3固定连接,
当对入料压块进行测试硬度时,可以将较重的压块通过机械夹持放入放置台12,减轻人工上下料的体力负担,通过第二夹板15可以使压块在被挤压测试硬度的过程中被牢牢固定,再通过放置槽11可以收纳压块测试时掉落的碎屑或零件。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