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8132发布日期:2023-01-14 01:2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测绘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工程造价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测量施工数据,这时就需要利用测绘仪进行测量,测绘仪一般由安装架、测绘器和显示屏组成。
3.在进行使用测绘仪时,工作人员需要测量较多数据,而工作人员不易记住这些数据,给测绘带来不便。
4.为了解决工作人员不易记住测绘仪测量的数据,工作人员常常利用记录板后进行记录数据,在进行记录数据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一只手拿着记录板,另一手进行记录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易调节测绘仪,给工作人员造成不便,综合上述问题,研究出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记录测绘仪测量的数据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一只手拿着记录板,另一手进行记录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易调节测绘仪,从而给工作人员造成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包括仪体,所述仪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仪体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测绘器,所述测绘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仪体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与仪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的表面滑动套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滑动套有两个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内部滑动插设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挤压杆远离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挤压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架和圆块固定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将工作人员记录板进限位在测绘仪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积累测绘仪测量的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用手拿着记录板。
8.优选的,两个所述长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绳,所述升降绳贯穿调节架。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拉动升降绳,升降绳滑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架滑动,达到了带动调节架滑动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限位杆。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用手握住连接板上的限位杆,使得限位杆不能移动,定位板也不能移动,达到了暂时限位定位板移动的效果。
12.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架的截面均呈“u”形,所述限位杆的圆弧面设有粗糙面。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粗糙面可以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限位杆之间的摩擦
力,达到了辅助固定限位杆的效果。
14.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架的表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架,两个所述定位架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调节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截面呈“l”形,所述定位架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固定套有弹性套,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固定孔。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结构,可以将调节架和定位板之间被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限位结构时,限位结构不会发生晃动。
16.优选的,两个所述弹性套的尺寸分别与两个固定孔的尺寸相适配,两个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板。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方形板可以对安装杆进行遮挡,使得安装杆不能移动出定位架的内部。
18.优选的,两个所述方形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远离方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球。
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卡球,卡球转动的同时带动辅助杆转动,辅助杆借助螺纹向远离方形板的方向移动,辅助杆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转动卡球,随后滑动卡球,卡球滑动的同时带动辅助杆滑动,辅助杆滑动的同时带动方形板滑动,达到了辅助带动方形板滑动的效果。
20.综上所述:
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将工作人员记录板进限位在测绘仪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积累测绘仪测量的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用手拿着记录板。
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辅助结构,可以将调节架和定位板之间被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限位结构时,限位结构不会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
25.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
26.图4为本技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例说明:1、仪体;2、安装架;3、测绘器;4、显示屏;5、限位结构;501、升降绳;502、调节架;503、长板;504、挤压杆;505、弹簧;506、圆块;507、定位板;508、插块;509、支撑板;510、连接板;511、限位杆;6、辅助结构;61、固定孔;62、弹性套;63、安装杆;64、定位架;65、方形板;66、辅助杆;67、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测绘仪,包括仪体1和两个调节架502,仪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2,仪体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测绘器3,测绘器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4,仪体1的表面设有限位结构5,通过设置限位结构5,可以将工作人员记录板进限位在测绘仪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积累测绘仪测量的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用手拿着记录板,两个调节架502的表面设有辅助结构6,通过设置辅助结构6,可以将
调节架502和定位板507之间被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限位结构5时,限位结构5不会发生晃动。
29.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限位结构5和辅助结构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0.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限位结构5包括两个支撑板509,两个支撑板509的表面均与仪体1固定连接,支撑板50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块508,两个插块508的表面滑动套有定位板507,定位板507的表面滑动套有两个调节架502,调节架502的内部滑动插设有挤压杆504,挤压杆5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板503,挤压杆504远离长板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506,挤压杆504的圆弧面套有弹簧505,弹簧505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架502和圆块506固定连接。两个长板50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绳501,升降绳501贯穿调节架502,拉动升降绳501,升降绳501滑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架502滑动,达到了带动调节架502滑动的效果。定位板5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0,连接板510的内部固定插设有限位杆511,用手握住连接板510上的限位杆511,使得限位杆511不能移动,定位板507也不能移动,达到了暂时限位定位板507移动的效果。两个调节架502的截面均呈“u”形,限位杆511的圆弧面设有粗糙面,粗糙面可以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限位杆511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辅助固定限位杆511的效果。
31.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辅助结构6包括两个定位架64,两个定位架64的表面分别与两个调节架502固定连接,定位架64的截面呈“l”形,定位架64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安装杆63,安装杆63的表面固定套有弹性套62,定位板507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固定孔61。两个弹性套62的尺寸分别与两个固定孔61的尺寸相适配,两个安装杆6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板65,方形板65可以对安装杆63进行遮挡,使得安装杆63不能移动出定位架64的内部。两个方形板6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辅助杆66,辅助杆66远离方形板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球67,转动卡球67,卡球67转动的同时带动辅助杆66转动,辅助杆66借助螺纹向远离方形板65的方向移动,辅助杆66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转动卡球67,随后滑动卡球67,卡球67滑动的同时带动辅助杆66滑动,辅助杆66滑动的同时带动方形板65滑动,达到了辅助带动方形板65滑动的效果。
32.工作原理,当需要记录测绘仪测量的数据时,首先将定位板507套在两个插块508上,随后滑动调节架502,调节架502滑动到所需位置后,停止滑动调节架502,接着用手握住连接板510上的限位杆511,使得限位杆511不能移动,定位板507也不能移动,然后拉动升降绳501,升降绳501滑动的同时带动长板503滑动,长板503滑动一定距离后,停止滑动升降绳501,然后将记录板放入长板503和调节架502之间的缝隙内,接着松开升降绳501,这时长板503失去固定,圆块506也失去固定,此时圆块506在弹簧505拉力作用下滑动,圆块506向靠近调节架502的方向滑动,圆块506滑动的同时带动挤压杆504滑动,挤压杆504滑动的同时带动长板503滑动,长板503滑动一定距离后,长板503的表面挤压记录板,这时记录板被固定在调节架502上,记录板也被限位在测绘仪上,这时工作人员可以在利用测绘仪测量数据时,进行记录数据,通过设置限位结构5,可以将工作人员记录板进限位在测绘仪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积累测绘仪测量的数据,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用手拿着记录板。
33.本技术中,当需要携带限位结构5移动时,首先转动卡球67,卡球67转动的同时带动辅助杆66转动,辅助杆66借助螺纹向远离方形板65的方向移动,辅助杆66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转动卡球67,随后向靠近定位板507的方向滑动卡球67,卡球67滑动的同时带动辅
助杆66滑动,辅助杆66滑动的同时带动方形板65滑动,方形板65滑动的同时带动安装杆63滑动,安装杆63滑动的同时带动弹性套62滑动,弹性套62滑动一定距离后,弹性套62卡入定位板507上固定孔61的内壁,这时调节架502和定位板507之间被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携带限位结构5移动,通过设置辅助结构6,可以将调节架502和定位板507之间被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携带限位结构5时,限位结构5不会发生晃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