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8078发布日期:2022-11-25 21:1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噪声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却又难以彻底解决的常见污染问题。工业场所在施工时,由于其多采用金属结构,在安装搬运过程中会发出较大噪声,而过大的噪声则会形成噪声污染,甚至在分贝过高的情况下,对人的耳膜造成严重损伤,导致耳部疾病等。因此,在工业施工现场安装噪声污染检测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3.公告号为cn1053879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噪音检测仪,其包括外壳、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电容麦克风、ac信号输出接口、蓄电池,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电容麦克风,外壳的正面固定设置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控制面板,外壳的侧面安装有ac信号输出接口,在外壳的背面安装有蓄电池,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电容麦克风及ac信号输出接口通过导线电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虽然该噪音检测仪实现了对噪声污染的检测,但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操作者手持该噪音检测仪,易存在噪音检测仪从手部掉落摔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操作者手持该噪音检测仪,易造成噪音检测仪从手部掉落摔坏,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包括噪音检测仪本体,噪音检测仪本体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上具有供所述噪音检测仪本体上的麦克风穿过的通孔,所述防护套对应于所述噪音检测仪本体上的显示屏的侧面设有可视窗口;所述防护套背向所述可视窗口的侧面设有束缚带和扣接带,所述束缚带和所述扣接带相连,所述束缚带和所述扣接带与所述防护套侧面之间形成供手部容纳的束缚空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噪音检测仪本体外部套设防护套,防护套上开设有供噪音检测仪本体上麦克风穿过的通孔,噪音检测仪本体被防护套完全包裹,防护套起到了一定的防水防尘的保护效果;防护套对应噪音检测仪本体上显示屏的侧面设有可视窗口,通过该可视窗口操作者能够观察到防护罩内的显示屏上的检测数据,随时观测噪声情况;防护套背向可视窗口的侧面设有束缚带和扣接带,束缚带和扣接带与防护套侧面之间形成供手部容纳的束缚空间,操作者通过将手掌插入束缚空间中实现手掌与噪音检测仪本体之间的固定效果,以降低噪音检测仪本体从手掌上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防护套为采用柔性pvc材料制成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各个角上均设有防摔气囊,所述防摔气囊为采用柔性pvc材料制成的防摔气囊,所述可视窗口为采用柔性透明pvc材料制成的可视窗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的各个角上均设有防摔气囊,即使操作者使用不当造成该噪音检测仪本体的磕碰或摔落,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降低摔坏噪音检测仪本体的可能性;防护套采用柔性pvc材料制成,选用此种材质,防护套与噪音检测仪本体之间能够更好贴合;可视窗口采用柔性透明pvc材料制成,操作者通过该可视窗口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噪音检测仪本体的显示屏上的检测数据,方便数据收集,且操作者在使用时,无需打开防护套取出噪音检测仪本体,便可直接于可视窗口处按动噪音检测仪本体上的操作按键进行操作,减少反复拆装噪音检测仪本体过程中噪音检测仪本体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防护套与所述可视窗口相邻的一侧面上贯穿设有安装缝,所述噪音检测仪本体通过所述安装缝放入所述防护套内,所述防护套上于所述安装缝处安装有拉链。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噪音检测仪本体通过安装缝放入防护套内,安装缝处安装有拉链,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随时放入或取出该防护套内的噪音检测仪本体进行维修或更换。此外,通过安装拉链实现防护套的开闭功能,减少了放入和取出过程中对于防护套的拉扯,降低防护套被反复拉扯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扣接带上设有第一扣接孔和第二扣接孔,所述束缚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扣接孔和所述第二扣接孔与所述扣接带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缚带从第一扣接孔与第二扣接孔依次穿过,完成了束缚带与扣接带的连接,且由于束缚带是活动连接在扣接带上的,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束缚带穿过第一扣接孔与第二扣接孔的长度,目的是使得束缚空间与操作者手掌尺寸更加适配。
15.可选的,所述束缚带上间隔设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毛面于所述束缚带上的覆盖面大于所述魔术贴勾面于所述束缚带上的覆盖面;所述束缚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扣接孔和所述第二扣接孔后,将所述魔术贴勾面粘贴于所述魔术贴毛面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缚带在依次穿过第一扣接孔与第二扣接孔后通过束缚带上的魔术贴将束缚带位置进行固定;魔术贴毛面于束缚带上的覆盖面大于魔术贴勾面于束缚带上的覆盖面的目的是:在不同操作者使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时,根据操作者的实际手掌尺寸大小,调整魔术贴勾面在魔术贴毛面上的粘贴位置,从而调整束缚空间的大小,使得该噪音检测仪本体与手掌之间固定贴合,不易掉落摔坏。
17.可选的,所述束缚带朝向所述防护套的侧面上间隔设有若干手指绷带,若干所述手指绷带沿所述束缚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手指绷带与所述束缚带之间形成供手指容纳的空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使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检测工业施工场所噪声情况时,可将手指插入对应的手指绷带形成的空间里,使得束缚带与手掌的连接更加牢固。此外,手指绷带的数量应略多于操作者放入束缚空间中的手指数量,以方便手掌尺寸不同的各个操作者在操作时找到合适自己手指位置的手指绷带,增加操作舒适度。
19.可选的,所述防护套背向所述可视窗口的侧面一体成型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为采用柔性pvc材料制成的握持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背向可视窗口的侧面一体成型设有握持部,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掌心与握持部相对,且手掌呈放松状态虚握握持部,握持部给与手掌一个
支撑部位,减少操作者长时间使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保持手掌绷直状态导致手部痉挛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束缚带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手部产生的热量会通过透气孔散发出来,减少了操作者手部出汗导致的束缚带与手背之间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束缚带移位带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防护套上设有的束缚带和扣接带,束缚带和扣接带与防护套侧面之间形成供手部容纳的束缚空间,操作者通过将手掌插入束缚空间中实现手掌与噪音检测仪本体之间的固定效果,以降低噪音检测仪本体从手掌上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25.2、束缚带从第一扣接孔与第二扣接孔依次穿过,完成了束缚带与扣接带的连接,且由于束缚带是活动连接在扣接带上的,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束缚带穿过第一扣接孔与第二扣接孔的长度,目的是使得束缚空间与操作者手掌尺寸更加适配;
26.3、操作者可将手指插入对应的手指绷带形成的空间里,使得束缚带与手掌的连接更加牢固。手指绷带的数量应略多于操作者放入束缚空间中的手指数量,以方便手掌尺寸不同的各个操作者在操作时找到合适自己手指位置的手指绷带,增加操作舒适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噪音检测仪本体;2、防护套;21、通孔;22、可视窗口;23、安装缝;3、束缚带;31、透气孔;4、扣接带;41、第一扣接孔;42、第二扣接孔;6、防摔气囊;7、拉链;8、魔术贴勾面;9、魔术贴毛面;10、手指绷带;11、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参照图1,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包括噪音检测仪本体1,噪音检测仪本体1外部套设有防护套2,防护套2上设有供噪音检测仪本体1上麦克风穿过的通孔21,麦克风由通孔21处穿出防护套2,收音效果不受防护套2影响。防护套2与噪音检测仪本体1上显示屏相对的面上设有可视窗口22,防护套2与可视窗口22均为柔性pvc材质,区别的是,防护套2为不透明的,可视窗口22为透明的,以便操作者随时观测到噪音检测仪本体1上显示屏显示的检测数据。
32.参照图1和图2,防护套2上与可视窗口22相邻的一侧贯穿设有安装缝23,以供噪音检测仪本体1放入防护套2内或将噪音检测仪本体1从防护套2内取出。此外,防护套2上于安装缝23处安装有拉链7,通过拉链7可实现安装缝23的开闭,操作者在使用时通过拉链7的开闭实现防护套2的开闭功能,减少了放入和取出噪音检测仪本体1过程中对防护套2的拉扯,降低防护套2被反复拉扯而产生形变的可能性,延长防护套2的使用寿命。
33.参照图2,此外,在防护套2的各个角上均包覆有防摔气囊6,防摔气囊6也采用柔性pvc材料,且防摔气囊6与防护套2缝制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使用不当或受其他
外力因素影响,导致该噪音检测仪本体1从手部掉落,防摔气囊6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噪音检测仪本体1损坏的可能性。
34.参照图2,在将噪音检测仪本体1放入防护套2内后,为了便于操作者手持进行工业场所噪声检测工作,在防护套2背向可视窗口22的侧面依次设有束缚带3和扣接带4,束缚带3和扣接带4均采用皮质材料,束缚带3和扣接带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防护套2缝制固定。束缚带3和扣接带4相互靠近的一端相连接,因此,在束缚带3和扣接带4,两者与防护套2侧面之间形成供操作者手部容纳的束缚空间,操作者通过将手掌插入该束缚空间,实现手掌与噪音检测仪本体1之间的固定效果,以降低噪音检测仪本体1从手掌上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35.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在扣接带4上依次设有第一扣接孔41和第二扣接孔42,在束缚带3背向防护套2的一侧间隔缝制有魔术贴勾面8和魔术贴毛面9,魔术贴毛面9于束缚带3上的覆盖面大于魔术贴勾面8于束缚带3上的覆盖面,操作者在手持噪音检测仪本体1时,首先将手部放入束缚空间,然后将束缚带3依次穿过第一扣接孔41和第二扣接孔42后,将魔术贴勾面8粘贴于魔术贴毛面9上,故而可将噪音检测仪本体1稳定地固定于操作者手部,方便携带且不易掉落。此外,魔术贴毛面9于束缚带3上的覆盖面大于魔术贴勾面8于束缚带3上的覆盖面,该设计是为了,根据操作者的实际手掌尺寸大小,调整魔术贴勾面8在魔术贴毛面9上的粘贴位置,从而调整束缚空间的大小,使得该噪音检测仪本体1与手掌之间更好的固定贴合,不易掉落摔坏。
36.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束缚带3上于魔术贴毛面9与魔术贴勾面8之间设有若干透气孔31,操作者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检测工作时,手部产生的热量由透气孔31散发出去,减小手部出汗导致的束缚带3与手背之间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束缚带3移位带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1掉落摔坏的可能性。
37.参照图2,在束缚带3朝向防护套2的一侧缝制固定有若干个手指绷带10,若干个手指绷带10沿束缚带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指绷带10采用市面上常用的裤腰带用松紧带,因此,手指绷带10具有较好的弹性,当操作者将手掌放入束缚空间后,可将手指对应放入各个手指绷带10内,通过手指绷带10可提升操作者手持噪音检测仪本体1的稳定性。此外,手指绷带10的数量应略多于操作者放入束缚空间中的手指数量,以方便手掌尺寸不同的各个操作者在操作时找到合适自己手指位置的手指绷带10,增加操作舒适度。
38.参照图2,在防护套2于束缚空间一侧的侧面上一体成型设有握持部11,握持部11也采用柔性pvc材料,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手掌与握持部11相对,且手掌呈放松状态虚握握持部11,握持部11为手掌提供一个支撑掌心的部位,减小操作者长时间使用该噪音检测仪本体1,保持手掌绷直状态导致手部痉挛的可能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工业噪声污染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在手持噪音检测仪本体1时,首先将手部放入束缚空间,再将手指依次放入各个手指绷带10,然后将束缚带3依次穿过第一扣接孔41和第二扣接孔42后,将魔术贴勾面8粘贴于魔术贴毛面9上,故而可将噪音检测仪本体1稳定地固定于操作者手部。
40.以上均为的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