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

文档序号:33682050发布日期:2023-03-29 17:1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


背景技术:

2.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等,用于抗感染治疗。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及污水排放,导致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对人体健康及公共卫生造成威胁。为了对人体体液及水体环境的抗生素浓度进行检测,需使用到相应的检测装置。
3.现今市场上此类检测装置普遍存在技术档次低、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造价高等问题,不便于实现较多样本的检测、非专业人员的检测及主要抗生素的快速定性分析,进而导致抗生素检测的普及率低,抗生素滥用状况未知,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检测装置不便于实现便捷、快速检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由笔身部、笔尖部和笔盖组成,包括:样品池、反应池组、显色池、第一进样器和第二进样器,所述笔身部与笔尖部采用螺接的关系相连接,所述笔盖安装在笔身部的尾端,所述样品池、反应池组和显色池按序安装在笔身部的内腔,且三者之间通过第一进样器和第二进样器实现串联连通。
6.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自动推进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笔身部分隔为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所述第三隔板将笔身部前端进行封闭,所述样品池、反应池组和显色池按序安装在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内,所述自动推进器安装在笔盖上,所述笔盖可拆卸的安装在笔身的尾端,所述第一进样器安装在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二进样器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所述样品池、反应池组和显色池分别安装在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内,并通过第一进样器和第二进样器实现串联连通。
7.优选的,所述样品池连接有集水池,且在连接处装有水分子滤膜,所述集水池与外置导管相连接,且外置导管延伸出笔身部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笔身部上与反应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并安装有翻盖式开关门,且可与笔身部卡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笔身部上与显色仓对应位置具有透光结构,所述第三隔板指向显色池一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通过透光结构可以让自然光照亮显色池,从而使光电传感器接受不同的信号。
10.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组分为第一反应池组和第二反应池组,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替换的安装在反应仓内,所述第一反应池组由两个第一反应池组成,所述两个第一反应池通过第三进样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反应池组由三个第二反应池组成,所述三个第二反应池之间通过两个第四进样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反应池组和第二反应池组在笔身部延伸方
向上,总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反应池为第一反应池长度的三分之二。
11.优选的,所述笔尖部的内腔按序安装有计时器、可拆卸式电池和从端蓝牙发射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成本低廉、原理简单、快速、便携、操作简单、适合较多样本的检测及非专业人员的检测等优势,且可实现溶液中主要抗生素的快速定性分析,有效促进抗生素的规范化使用,避免滥用,最大程度上减低抗生素在人体造成的细菌广泛耐药等危害的问题,以及通过测量不同抗生素时更换其中的反应池,实现“一笔多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反应池组侧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反应池组侧视图;
18.图中:1、笔身部,2、笔尖部,21、计时器,22、可拆卸式电池,23、从端蓝牙发射装置,3、笔盖,4、样品池,41、集水池,42、水分子滤膜,43、外置导管,5、反应池组,51、第一反应池组,511、第一反应池,512、第三进样器,513、第一框架,514、第三供电板,52、第二反应池组,521、第二反应池,522、第四进样器,523、第二框架,524、第四供电板,53、金属接触片,54、软管,55、回形夹,6、显色池,7、第一进样器、8、第二进样器,9、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11、第三隔板,12、自动推进器,13、第一供电板,14、第二供电板,15、通槽,16、开关门,17、滑槽,18、透光结构,19、光电传感器,20、总开关,21、计时器,22、可拆卸式电池,23、从端蓝牙发射装置,24、集水池,25、水分子滤膜,26、外置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技术方案,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21.一种便携式抗生素快速检测笔,由笔身部1、笔尖部2和笔盖3组成,包括:样品池4、反应池组5、显色池6、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笔身部1与笔尖部2采用螺接的关系相连接,笔盖3安装在笔身部1的尾端,样品池4、反应池组5和显色池6按序安装在笔身部1的内腔,且三者之间通过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实现串联连通,笔身部1由两组完全相同的半圆形板拼接,并通过螺栓固定,组成圆柱形筒状笔身部1,将笔身部1打开即可对笔身部1内腔的零部件组成进行安装和拆卸。
22.还包括: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和自动推进器12,第一隔板9和第二隔板10将笔身部1分隔为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第三隔板11将笔身部1前端进行封闭,样
品池4、反应池组5和显色池6按序安装在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内,自动推进器12安装在笔盖3上,笔盖3可拆卸的安装在笔身的尾端,后端笔盖3可以连同自动推进器12一并拔出,样品池4可以进行彻底清洗后重复使用。
23.第一进样器7安装在第一隔板9上,第二进样器8安装在第二隔板10上,样品池4、反应池组5和显色池6分别安装在样品仓、反应仓和显色仓内,并通过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实现串联连通,位于反应仓底部安装有第一供电板13和第二供电板14。
24.样品池4连接有集水池24,且在连接处装有水分子滤膜25,集水池24与外置导管26相连接,且外置导管26延伸出笔身部1的外侧,富集后的样本通过自动推进器12及第一进样器7进入反应池,而滤出来的水留在集水池24,集水池24连有外置导管26,可将水分导出测试笔身,水分子滤膜25具有1nm左右的微孔结构,可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100-2000da的物质,水分子滤膜25是复合膜,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水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部分去除溶解盐,可用于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机物质的提取、浓缩,进入样品池4池的富集溶液,可继续进入试剂池及反应池参与显色反应。
25.笔身部1上与反应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15,并安装有翻盖式开关门16,且可与笔身部1卡接固定,沿通槽15的径向方向在反应仓的四角处设置有滑槽17。
26.笔身部1上与显色仓对应位置具有透光结构18,第三隔板11指向显色池6一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9,通过透光结构18可以让自然光照亮显色池6,从而使光电传感器19接受不同的信号。
27.反应池组5分为第一反应池组51和第二反应池组52,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替换的安装在反应仓内,第一反应池组51由两个第一反应池511组成,两个第一反应池511通过第三进样器512进行连接,第二反应池组52由三个第二反应池521组成,三个第二反应池521之间通过两个第四进样器522进行连接,第一反应池组51和第二反应池组52在笔身部1延伸方向上,总长度相同,第二反应池521为第一反应池511长度的三分之二,两个第一反应池511固定在第一框架513的内侧,三个第二反应池521固定在第二框架523的内侧,第一框架513和第二框架523均可沿通槽15径向方向,沿滑槽17移动至反应仓内,从而达到第一反应池组51和第二反应池组52可拆卸的方式替换安装,第三进样器512通过第三供电板514固定在第一框架513上,并与第一供电板13之间通过金属接触片53电性连接,两个第四进样器522通过两个第四供电板524固定在第二框架523上,并与第二供电板14之间通过金属接触片53电性连接,第三进样器512、第三供电板514和第一供电板13之间实现电性连通,第四进样器522、第四供电板524和第二供电板14之间实现电性连通,同时均与检测笔内部的电路进行连接,实现供电以及控制信号的传输,第一供电板13顶部与第三供电板514底部分别设置有金属接触片53,第二供电板14顶部与第四供电板524底部分别设置有金属接触片53,同时第二供电板14的数量为两个,与两个第四供电板524位置相对应,金属接触片53可实现反应池组5在拆卸安装后实现信号的传输,该种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反应池组5与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连接处采用的软管54手动连接的方式,并在软管54上安装有回形夹55,避免液体在拆卸时发生外泄,由笔身部1尾端至笔尖部2的方向上,第一反应池组51内的两个第一反应池511分别为试剂池1和试剂池2,第二反应池521组525内以此顺序为试剂池1、试剂池2和试剂池3。
28.笔尖部2的内腔按序安装有计时器21、可拆卸式电池22和从端蓝牙发射装置23,计时器21可控制自动推进器12活塞开关开启与关闭的时间,且在计时结束后发出蜂鸣音,电池为检测笔中的自动推进器12、第一进样器7、第二进样器8、第三进样器512、第四进样器522、计时器21和从端蓝牙发射装置23等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且电子设备之间均通过铂丝导线连接供电,通过从端蓝牙发射装置23将检测笔的颜色反应、计时检测结果上传到手机,进而转发到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在系统中编码有本测试笔所有溶液反应的现象对应的结果,并带有计时装置,可以定性地检测抗生素的有无及其种类,因此,可以自动反馈给使用者阳性结果及抗生素种类,同时在笔身部1外壁上设置有总开关20,控制检测笔整体的电路的开关。
29.实施例1:
30.首先将第一反应池组51安装在反应仓内,且在第一框架513和滑槽17的配合下,第一供电板13与第三供电板514实现电性连接,将第一反应池组51的软管54与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手动连接,并将回形夹55取下,将收集的水样通过外置导管26注入样品池4,经内置水分子滤膜25过滤富集,通过第一进样器7进入试剂池1,充分反应后,再经第三进样器512装置进入试剂池2,充分反应后,再经第二进样器8进入反应池显色,即可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1.实施例2:
32.使用第一反应池组51,将收集的水样注入样品池4,经内置水纳滤膜过滤富集,通过第一进样器7进入试剂池1,充分反应后,再经第三进样器512进入试剂池2,经第二进样器8立即进入反应池,调节计时器21在30s时计时器21可发出蜂鸣音,通过观察反应池中溶液颜色变化即可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3.实施例3:
34.使用第二反应池组52,在第二框架523和滑槽17的配合下,第二供电板14与第四供电板524实现电性连接,将第二反应池组52的软管54与第一进样器7和第二进样器8手动连接,并将回形夹55取下,将收集的水样注入样品池4,经内置水纳滤膜过滤富集,通过第一进样器7进入试剂池1,充分反应后,再经其中一个第四进样器522进入试剂池2,充分反应后,再经另一个第四进样器522进入试剂池3通过判断溶液颜色是否变红可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磺胺类抗生素。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