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085发布日期:2023-02-17 21: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秤配件技术领域,涉及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配件,尤其涉及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


背景技术:

2.现有电子秤一般由外罩、底座、重力传感器、秤盘和若干电子配件组成,其中外罩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一般会设置出水孔,避免电子秤中进水后积水,重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悬空,且外罩设有上下贯穿的穿孔,秤盘局部从穿孔插入并与重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固定,因外罩的穿孔直通,液体从穿孔中进入会滴落至重力传感器上,重力传感器一般均采用金属材质,液体粘附在重力传感器上,容易使得重力传感器锈化,影响使用寿命。
3.为避免重力传感器上因粘附液体而导致锈化影响使用寿命,部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021888u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秤,其中重力传感器的外部套置塑料密封套,而塑料密封套的两端通过胶水粘接于传感器安装座上,使得重力传感器在塑料密封套和两传感器安装座的包裹下处于密闭环境。
4.但塑料密封套通过胶水粘接与传感器安装座连接,无其他限位连接结构,塑料密封套与传感器安装座间的粘连易出现漏缝,且粘连密封是否出现漏缝无法进行检测,电子秤中进水时,水会从漏缝中进入,水对重力传感器造成锈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重力传感器防水结构易因漏缝进水而导致重力传感器锈化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贴合的折边和挡边,能有效避免滴落至防进水盒上的水作用至重力传感器上,延长重力传感器使用寿命的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包括:
7.第一边套、第二边套,以及设于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之间且呈矩形状波纹管的套管;
8.所述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均设有侧开口的内腔,以及设于内腔腔口处外翻的折边;
9.套管管孔端部的内壁设有凸出设置的挡边;
10.重力传感器设于第一边套、第二边套及套管内,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分别与重力传感器固定,套管呈弹性展拉状,具有收缩势能,且套管一端的挡边贴合第一边套的折边限位,另一端的挡边贴合第二边套的折边限位。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折边外尺寸大于所述挡边内尺寸。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第一边套上设有外接导线的插孔。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重力传感器设有两组分布靠近两端并上下贯穿的安装孔,且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上各设有与其中一组安装孔对应安装的通孔。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一组所述通孔连通第一边套或第二边套的一端面,电子秤设有底座和秤盘,第一边套的通孔设置在下端面上,第一边套与重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第二边套的通孔设置在上端面上,秤盘固定连接第二边套与重力传感器的另一端。
15.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包括:
16.第一边套、第二边套,以及设于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之间且呈矩形状波纹管的套管;
17.所述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均设有侧开口的内腔,以及设于内腔腔口处外翻的折边;
18.套管管孔端部的内壁设有凸出设置的挡边,所述挡边呈l形结构;
19.重力传感器设于第一边套、第二边套及套管内,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分别与重力传感器固定,套管呈弹性展拉状,具有收缩势能,且套管一端的挡边贴合第一边套的折边限位,另一端的挡边贴合第二边套的折边限位。
20.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包括:
21.第一边套、第二边套,以及设于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之间且呈矩形状波纹管的套管;
22.所述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均设有侧开口的内腔,以及设于内腔腔口处外翻的折边,所述折边呈7字形结构;
23.套管管孔端部的内壁设有凸出设置的挡边,所述挡边呈l形结构;
24.重力传感器设于第一边套、第二边套及套管内,第一边套与第二边套分别与重力传感器固定,套管呈弹性展拉状,具有收缩势能,且套管一端的挡边与第一边套的折边钩拉限位,另一端的挡边与第二边套的折边钩拉限位。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贴合的折边和挡边,能有效避免滴落至第一边套或第二边套或套管上的液体进入防进水盒中,避免液体作用至重力传感器上,延长重力传感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相对底座及秤盘安装的剖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剖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剖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图5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三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的剖视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图7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35.图中:1a、第一边套,1b、第二边套,11、内腔,12、通孔,13、折边,14、插孔;2、套管,21、挡边;3、重力传感器,31、安装孔;4、底座;5、秤盘。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本实施例主要对通过设置贴合的折边和挡边,能有效避免滴落至防进水盒上的水作用至重力传感器上,延长重力传感器使用寿命的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39.实施例一
40.如图1~4所示,电子秤重力传感器3防进水盒,包括第一边套1a、第二边套1b和套管2,电子秤设有重力传感器3、底座4和秤盘5,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均设有侧开口的内腔11,以及上端面或下端面上连通内腔11的通孔12,重力传感器3设于第一边套1a、第二边套1b和套管2内,且重力传感器3设有两组分布靠近两端并上下贯穿的安装孔31,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插套在重力传感器3的两端,第一边套1a的通孔12设置在下端面上,第一边套1a与重力传感器3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4上,第二边套1b的通孔12设置在上端面上,秤盘5固定连接第二边套1b与重力传感器3的另一端,且套管2呈矩形状波纹管结构,套管2套设在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上,套管2两端与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限位连接,形成安置重力传感器3的腔体。
41.优选的,重力传感器3与底座4与秤盘5可通过螺丝固定。
42.为便于腔体中的重力传感器3能外接电子秤的电源及各电子配件,固定连接重力传感器3与底座4的第一边套1a上开设有能外接导线穿过的插孔14,本实施例中,插孔14设置在远离内腔11腔口的端面上,且用于外接导线穿过时,插孔14内可设置有穿套在导线上密封圈。
43.本实施例中,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内腔11腔口处均设置有外翻且呈i字形的折边13,且套管2管孔端部的内壁设有凸出设置呈i字形的挡边21,套管2通过挡边21套设在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的折边13外时,套管2呈弹性展拉状,具有收缩势能,且套管2一端的挡边21贴合第一边套1a的折边13限位,另一端的挡边21贴合第二边套1b的折边13限位,优选的,折边13及挡边21各自均为首尾相连的环圈,且折边13外尺寸大于挡边21内尺寸。
44.当电子秤中滴入液体时,液体流至第一边套1a或第二边套1b或套管2上,折边13与挡边21能有效限制液体从第一边套1a或第二边套1b的内腔11腔口或套管2的管孔处进入至腔体中,确保防进水盒中液体无法进入,避免重力传感器3接触液体,有效避免重力传感器3锈化,延长重力传感器3的使用寿命。
45.实施例二
46.如图5~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管2管孔端部内壁上凸出设置的挡边21呈l形结构。
47.实施例三
48.如图7~8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边套1a与第二边套1b内腔11腔口处外翻的折边13呈7字形结构,在有效避免液体进入腔体的情况下,套管2的挡边21与第一边套1a或第二边套1b的折边13钩拉限位,相较于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套管2与第一边套1a或第二边套1b更加不易脱落。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秤重力传感器防进水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