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9890发布日期:2022-12-17 15:0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游隙是轴承滚子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处于正常状态、没有额外负载时,轴承内圈(或外圈)固定,令轴承外圈(或内圈)在轴向或径向移动,其中,内圈相对外圈在径向或轴向两个极限位置间的移动距离,即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其中,其中,轴向游隙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影响较大。轴向游隙过小,容易发热,内外圈之间的温差较大;轴向游隙过大,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体抖动大。因此,需要对汽车轮毂轴承进行定期测量检修。现有的轴向游隙检测仪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且无法精确反映动态时的轴向游隙,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张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且无法精确反映动态时轴向游隙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可动态反映轴向游隙且操作使用灵活方便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下定位台座、上定位台座、下加载环、上加载环、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所述下定位台座和上定位台座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作用下分别与轴承内圈的上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下定位台座和上定位台座以驱动轴承内圈旋转,所述下加载环和上加载环相对设置并可在第三驱动单元作用下分别与轴承外圈的上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用于监测下加载环的轴向跳动并可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用于监测上加载环的轴向跳动并可发送信号至控制器。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下加载环和上加载环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下加载环包括下板面,所述下板面的外缘朝轴承外圈竖向延伸并形成下压紧环,所述上加载环包括上板面,所述上板面的外缘朝轴承外圈竖向延伸并形成上压紧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下压紧环和上压紧环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轴承外圈。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与上定位台座同轴固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下定位台同轴固接有下传动轴,所述下传动轴向下穿经下加载环并与轴承所在的轴箱转动连接,所述上定位台同轴固接有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向下伸入至轴承内圈中且与轴承内圈间隙配合,所述传动轴向上穿经上加载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固设于轴箱上并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上传动轴。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固设于轴承所在轴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探头固设于下加载环上,所述第一探头可发射平行于所述轴承轴线的第一信号并接收经第二探头反射的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所述第三探头固设于轴承所在轴箱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四探头固设于上加载环上,所述第三探头可发射平行于所述轴承轴线的第二信号并接收经第四探头反射的第二反射信号。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数量为多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数量为多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二探头通过连接件固设在下加载环上,所述第四探头通过连接件固设在上加载环上。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立式结构,下定位台座和上定位台座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作用下分别与轴承内圈的上下端面抵接,第二驱动单元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上下定位台座,下加载环和上加载环在第三驱动单元作用下与轴承外圈的上下端面抵接,如此可模拟轴承的工作环境并动态地对轴向游隙进行测量,有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3.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加载环呈u形结构,如此可使轴承外圈承受均匀的双向压紧力,有利于提高测量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模拟轴承真实的工作环境,此外,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数量为多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的测量均值可更准确地反映轴向游隙大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数量为多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的测量均值可更准确地反映轴向游隙大小。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下加载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
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8.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19.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20.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21.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22.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动态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下定位台座1、上定位台座2、下加载环3、上加载环4、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5、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6、第一驱动单元(未示出)、第二驱动单元(未示出) 和第三驱动单元(未示出)。所述下定位台座1和上定位台座2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作用下分别与轴承内圈9的上下端面抵接,具体为,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轴箱12固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定位台座2同轴固接,第一液压缸可驱动上定位台座2上下位移以靠近或远离下定位台座1,如此可夹紧或松开轴承内圈9。此外,所述下定位台座1同轴固接有下传动轴7,所述下传动轴7向下穿经下加载环3并与轴承所在的轴箱12转动连接,所述上定位台座2同轴固接有上传动轴8,所述上传动轴8可向下伸入至轴承内圈9中且与轴承内圈9间隙配合,如此可引导上定位台座2向下与轴承内圈9抵接,所述上传动轴8向上穿经上加载环4,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通过电机座固设在上传动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可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上传动轴8和上定位台座2,同时在摩擦力作用下,轴承内圈9、下定位台座1与上定位台座2同步转动。
23.所述下加载环3和上加载环4相对设置,所述下加载环3和上加载环4 结构相同,所述下加载环3包括下板面31,所述下板面31的外缘朝轴承外圈10竖向延伸并形成下压紧环32,所述上加载环4包括上板面,所述上板面的外缘朝轴承外圈10竖向延伸并形成上压紧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与轴箱12避免固接的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下板面31同轴固接,第三液压缸可驱动下压紧环32向上与轴承外圈10底面抵接,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板面同轴固接,第四液压缸可驱动上压紧环向下与轴承外圈10顶面抵接,如此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下加载环3和上加载环4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轴承外圈10。
24.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5用于监测下加载环3的轴向跳动并可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5数量为两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具体为,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组件5包括第一探头51和第二探头52,所述第一探头51和第二探头52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探头51固设于轴承所在轴箱1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探头52通过螺栓组件固设在下加载环3上,所述第一探头51可发射平行于所述轴承轴线的第一信号并接收经第二探头52反射的第一反射信号,以获取自发射所述第一信号到接收所述第一反射信号的时间间
隔;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6用于监测上加载环4 的轴向跳动并可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6数量为两个且绕轴承周向分布,具体为,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组件6包括第三探头和第四探头,所述第三探头固设于轴承所在轴箱12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四探头通过螺栓组件固设在上加载环4上,所述第三探头可发射平行于所述轴承轴线的第二信号并接收经第四探头反射的第二反射信号,以获取自发射所述第二信号到接收所述第二反射信号的时间间隔。
25.工作过程
26.将待检测的轴承放置于下定位台座1上,之后第一驱动单元动作驱使上定位台座2向下位移,上传动轴8伸入至轴承内圈9中,同时下定位台座1和上定位台座2分别与轴承内圈9上下端面抵接,之后第三驱动单元动作,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分别与轴承外圈10上下端面抵接,之后第二驱动单元动作,第二电机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上传动轴8并驱动轴承内圈9 转动,同时第一传感器组件5和第二传感器组件6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发送信号处理评判轴向游隙是否在设定范围值内。
27.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