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3360发布日期:2023-01-17 22:2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渗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布设天降水、下渗水采集装置过程中,我们会在表层士壤(20 cm下)埋设采集装置并接收下渗水,同时在下渗水采集装置旁表层土壤上布设天降水采集装置并接收天降水。
3.现有技术中的下渗水采集装置一般由筒体、隔板、滤网、砂子、pvc管等组成,过滤装置部分设在筒体的中上部,布设时直接将装置埋设在表层土壤下。上述下渗水采集装置,虽然也能够对下渗水进行收集,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4.需要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时,现有的收集装置需要把整个装置挖出,不仅比较的麻烦,同时由于挖出时产生的动作,土壤颗粒也非常容易进入到筒体中,进而会对收集到的下渗水造成影响;
5.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天降水、下渗水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1)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具备便于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的优点。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便于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包括土体,所述土体上开设有埋设坑,所述埋设坑内埋设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内壁的顶部形成有搭槽,所述搭槽上活动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开设有渗水孔;
10.所述隔板上铺设有隔网,所述隔网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沙子和泥土。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网的边缘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竖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管上活动卡设有u型卡套,所述u型卡套通过其两端的螺纹杆可拆卸安装在收集筒上;
14.所述u型卡套活动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两个所述挡板均固定安装在竖管的外壁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卡套两端的螺纹杆穿过收集筒的壁体,且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抽水软管,所述抽水软管穿过竖管
延伸至收集筒内。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软管的底端固定安装硬管;
18.所述硬管上均匀开设有抽水槽。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连通槽。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收集筒埋设在埋设坑内,天降水渗透土壤和沙子,会通过隔网和隔板上的渗水孔进入到收集筒中,对下渗水进行收集;
23.需要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时,拧下螺纹帽,然后将抽水软管的一端连接抽水器,另一端穿过竖管延伸至收集筒内即可,此时抽水器运行通过抽水软管即可抽出收集筒内收集到的下渗水,既无需挖出整个收集筒,同时也避免了挖出收集筒时土壤颗粒容易进入到收集筒中的问题。
24.2、该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u型卡套卡在竖管上,并通过螺母在螺纹杆上的连接固定住u型卡套的位置,u型卡套的位置被固定,从而竖管的位置也就被固定,能够有效防止竖管被从收集筒中抽出。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埋设状态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筒部分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u型卡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水软管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中:1、土体;2、埋设坑;3、收集筒;4、搭槽;5、隔板;6、插槽;7、竖管;8、隔网;9、螺纹帽;10、连通槽;11、挡板;12、u型卡套; 13、螺纹杆;14、螺母;15、抽水软管;16、硬管;17、抽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
32.请参阅图1
‑ꢀ
图5,一种地表下渗水收集装置,包括土体1,土体1上开设有埋设坑2,埋设坑2内埋设有收集筒3,收集筒3内壁的顶部形成有搭槽4,搭槽4上活动搭设有隔板5,隔板5上均匀开设有渗水孔,隔板5活动搭设在搭槽4上,既保证了隔板5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隔板5安装的便捷性,安装起来十分的方便,无需过多的步骤;
33.本实施例中,隔板5上铺设有隔网8,隔网8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沙子和泥土,天降水渗透泥土和沙子后,经由隔网8和隔板5上的渗水孔进入到收集筒3中,其中软质的隔网8能够有效防止土壤颗粒跟随下渗水一同进入到收集筒3中,沙子也能够对土壤颗粒进行阻挡,其中,沙子经过10%盐酸浸泡,之后用纯净水冲洗2~3遍,确保没有外来污染,这样一来,即使沙子落入到收集筒3中,也不会对下渗水造成影响;
34.本实施例中,挖设埋设坑2时,地表土和深层土分开存放,之后在掩埋收集筒3中,
使用地表土进行掩埋,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的地表环境,防止深层土位于收集筒3上方而对下渗水造成影响;
35.如图2所示,隔网8的边缘处开设有插槽6,插槽6内插设有竖管7,竖管7 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帽9,通过螺纹帽9对竖管7进行封闭;
36.如图5所示,还包括抽水软管15,抽水软管15穿过竖管7延伸至收集筒3 内,需要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时,拧下螺纹帽9,然后将抽水软管15 的一端连接抽水器,另一端穿过竖管7延伸至收集筒3内即可,此时抽水器运行通过抽水软管15即可抽出收集筒3内收集到的下渗水,既无需挖出整个收集筒3,也避免了挖出收集筒3时土壤颗粒容易进入到收集筒3中的问题;
37.本实施例中,抽水器是水泵等装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38.如图3和图4所示,竖管7上活动卡设有u型卡套12,u型卡套12通过其两端的螺纹杆13可拆卸安装在收集筒3上,u型卡套12活动设置在两个挡板11之间,两个挡板11均固定安装在竖管7的外壁上;
39.把u型卡套12卡在竖管7上,且使u型卡套12位于两个挡板11之间,从而,此时有了u型卡套12对挡板11的阻挡,竖管7便无法被抽出,能够有效保证整体装置的完整性,防止竖管7被意外抽出;
40.本实施例中,u型卡套12两端的螺纹杆13穿过收集筒3的壁体,且螺纹杆 1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14,u型卡套12两端的螺纹杆13穿过收集筒3的壁体后,在螺纹杆13上拧上螺母14,便能够固定住螺纹杆13和u型卡套12的位置,把u型卡套12和收集筒3联结为一体;
41.如图2所示,竖管7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连通槽10,这样一来,即使竖管7 的底端紧贴收集筒3的内底壁,通过连通槽10也可有效抽出下渗水;
42.如图5所示,抽水软管15的底端固定安装硬管16,硬管16上均匀开设有抽水槽17,这样一来,即使硬管16的底端紧贴收集筒3的内底壁,通过抽水槽17也可有效抽出下渗水;
43.设置硬管16的目的则是为了便于抽水软管15在竖管7内的探入。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5.收集筒3埋设在埋设坑2内,天降水渗透土壤和沙子,会通过隔网8和隔板5上的渗水孔进入到收集筒3中,对下渗水进行收集;
46.需要对收集到的下渗水进行取样时,拧下螺纹帽9,然后将抽水软管15 的一端连接抽水器,另一端穿过竖管7延伸至收集筒3内即可,此时抽水器运行通过抽水软管15即可抽出收集筒3内收集到的下渗水,既无需挖出整个收集筒3,也避免了挖出收集筒3时土壤颗粒容易进入到收集筒3中的问题;
47.u型卡套12卡在竖管7上,并通过螺母14在螺纹杆13上的连接固定住u型卡套12的位置,u型卡套12的位置被固定,从而竖管7的位置也就被固定,能够有效防止竖管7被从收集筒3中抽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