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8626发布日期:2023-01-18 00:3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2.对于小型零件的密封性能检测,通常采用氦质谱检漏仪,即先将待测物品进行抽真空,然后将氦气喷向物品可能存在泄漏的区域,如果被测物品有密封不良的情况,氦气就会被吸入氦质谱检漏仪的质谱室中,相应的仪表上显示真空度数值也会往上升。这种方法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又能准确的定位泄露位置,相较于充氦法,所需的氦气量更少,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
3.评价微型馈通连接器的好坏,其中很重要的参数就是密封性能。因此,在产品检测过程中,密封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至关重要。
4.当前市场上所有的氦质谱检漏仪都有一个标准真空接口,适用于体积大的待测产品,目前馈通连接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常常采用手动按压的方式进行抽真空检测。因为馈通连接器尺寸小,形状各异,导线间的间距小(《1mm)且细(0.2-1.0mm),导线通常不处于法兰套圈的几何中心,通常使用质地偏软的贵金属材料(铂金,铂铱合金,钛,铌,钛铌合金等)常常会产生以下问题:
5.(1)由于馈通连接器的尺寸很小,人为的对其进行按压往往由于按压不到位,在抽真空中真空度抽不下去,把气密性良好的产品检测成不良品,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6.(2)由于微型馈通连接器有很多细长的导线,线间的间距小,在抽真空过程中,手工按压用力方向不一致,极易造成导线的弯折/损伤,影响产品的性能;
7.(3)喷氦法进行检测时,在气瓶上直接连接气枪,气流量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解决现有的馈通连接器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等问题。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包括馈通夹持装置、夹具底座和氦气枪;
11.所述馈通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安装架、夹持气缸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夹持气缸动力输出端的两个夹爪,所述夹持气缸通过夹持安装架安装在夹具底座上方,每个所述夹爪底部呈倒l型,两个所述夹爪呈倒l型相对的底部内径略大于馈通连接器的外径;
12.所述夹具底座上开设有夹持放置口,所述夹持放置口底部连通有检测通口,所述检测通口的口径小于夹持放置口的口径,所述夹持放置口的口径略大于馈通连接器的外径。
13.优选的,还包括夹持控制器,所述馈通夹持装置与夹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馈通夹
持装置与馈通连接器接触压装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夹持控制器电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夹持放置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15.优选的,所述夹具底座为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材质。
16.优选的,所述氦气枪与外接氦气瓶之间设置有气流阀。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馈通夹持装置的设计,能够稳定每批次对馈通连接器按压力的大小,避免了由于人工按压不到位,在氦质谱检漏仪进行抽真空处理时,真空度抽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导致将气密性良好的产品检测成不良品的问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将馈通连接器的导线竖直贯通放置于夹具底座上的检测通口内的方式,不仅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不会在检测过程中对导线造成折弯等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馈通夹持装置和夹具底座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馈通夹持装置和夹具底座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馈通夹持装置,2-夹具底座,3-氦气枪,4-馈通连接器,5-夹持控制器,6-夹持安装架,7-夹持气缸,8-夹爪,9-夹持放置口,10-检测通口,11-气流阀,12-氦质谱检漏仪。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3.如图1所示,一种馈通连接器半自动气密性检测夹具,包括馈通夹持装置1、夹具底座2和氦气枪3,能够在馈通夹持装置1的压夹作用下,将馈通连接器4紧密压装在夹具底座2上,便于氦气枪3对馈通连接器4表面喷氦气进行气密性检测;
24.如图2和3所示,馈通夹持装置1包括夹持安装架6、夹持气缸7和平行设置在夹持气缸7动力输出端的两个夹爪8,夹持气缸7通过夹持安装架6安装在夹具底座2上方,从而便于对下方的馈通连接器4压夹在夹具底座2上,每个夹爪8底部呈倒l型,两个夹爪8呈倒l型相对的底部内径略大于馈通连接器4的外径,从而便于对馈通连接器4进行下压夹持;
25.继续如图2和3所示,夹具底座2上开设有夹持放置口9,夹持放置口9底部连通有检测通口10,检测通口10的口径小于夹持放置口9的口径,夹持放置口9的口径略大于馈通连接器4的外径,便于馈通连接器4放置在夹持放置口9上,且检测通口10能够便于馈通连接器4上的导线穿过,不会对导线造成折弯等损伤。
26.使用时,将夹具底座2上的检测通口10底部与氦质谱检漏仪12的真空接头连接到一起,可以采用内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氦质谱检漏仪12与夹具底座2之间的密封性;测试时,馈通夹持装置1的夹持气缸7带动两个夹爪8下压,对下方待检测的馈通连接器4
进行压装,将其紧密压夹于夹具底座2上的夹持放置口9处,此时馈通连接器4的导线穿入夹持放置口9下方的检测通口10内,不会产生折弯等损伤,馈通连接器4、检测通口10和氦质谱检漏仪12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氦质谱检漏仪12对这一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同时氦气枪3对馈通连接器4表面喷氦气,检测馈通连接器4是否有气密性问题。
27.本实用新型通过馈通夹持装置1的设计,能够稳定每批次对馈通连接器4按压力的大小,避免了由于人工按压不到位,在氦质谱检漏仪12进行抽真空处理时,真空度抽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导致将气密性良好的产品检测成不良品的问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将馈通连接器4的导线竖直贯通放置于夹具底座2上的检测通口10内的方式,不仅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不会在检测过程中对导线造成折弯等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28.为了提升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夹持控制器5,馈通夹持装置1与夹持控制器5电连接,馈通夹持装置1与馈通连接器4接触压装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夹持控制器5电连接,从而能够便于夹持控制器5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对馈通夹持装置1进行自动控制,并且能够稳定馈通夹持装置1的压夹力,保证每批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29.为了进一步提升馈通连接器4与夹具底座2之间的密封性,夹持放置口9处设置有密封圈,能够进一步提升馈通连接器4压夹在夹具底座2后的密封性,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体的,密封圈可以采用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硅橡胶、氟素橡胶、氟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聚氨脂橡胶等材质。
30.为了保证夹具底座2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密闭效果,夹具底座2为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等金属材质。
31.为了便于对氦气枪3的喷氦流量进行控制,氦气枪3与外接氦气瓶之间设置有气流阀11,便于控制氦气流量。
3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