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2742发布日期:2023-03-31 14:5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cm保护板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2.pcm(pulse-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保护板是手机锂电池中的重要部件,pcm保护板在避免电芯过放、过冲、过流的过程中扮演着能量安全保护者的重要角色,能够针对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保护,在锂电池充满电时保证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实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均充,有效地改善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
3.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pcm保护板进行测试,测试时需要将pcm保护板与测试设备对接,因此需要对pcm保护板的连接器与测试设备进行对接。目前,在测试上料过程中,pcm保护板通常需要利用转接板来进行转接流程后才能上电测试,例如,在测试时,需要载具中的pcm保护板和转接板对接,期间,连接器扣合工位需要扣合机构,而连接器分离工位则需要顶出机构。
4.因此,现有的利用转接板的上料转接过程十分繁琐,且转接板有使用寿命,如损坏未及时更换会影响测试效率,更换转接板间接增加人力及辅料成本,导致pcm保护板制造成本上升。同时,扣合不到位,会导致误测,测试效率下降,制作成本增加,扣合和顶出过程存在连接器破损的风险,有品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前pcm保护板测试过程中需要转接板转接,增加了pcm保护板制造成本,测试过程中存在损坏保护板连接器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及其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包括上针板、载具和下针板,所述载具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pcm保护板的装配座;所述上针板包括压板和压合组件,所述压板底部与载具的上表面匹配对接,所述压板在若干个装配座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合组件一端穿透通孔,与所述装配座上的pcm保护板压合抵接;所述下针板包括底座、载具支撑板和对接模组;所述载具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与所述载具的下表面匹配对接,所述载具支撑板还凸起设置有用于定位用的载具定位柱;所述对接模组设置在载具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装配座的个数相匹配,且对应设置在装配座底部,与所述pcm保护板的连接器相对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针板还包括支撑盖板和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设置有多块,且竖直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方,所述支撑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块和压块弹性组件;所述压块插设在所述通孔内,底部穿过通孔与所述载具上的pcm保护板抵接,所述压块弹性组件底部设置有弹针,所述压块弹性组件通过弹针弹性盖设在所述与压块上。
10.进一步的,所述上针板还包括若干个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压板的底部端角处,所述下针板上设置有和导杆对应的对接孔,所述上针板通过导杆、对接孔的配合与所述下针板对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载具的装配座的个数为10个,所述装配座的大小与所述pcm保护板的大小相匹配。
12.进一步的,所述载具支撑板设置有导向用的导向块组件,所述导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具支撑板的端角处,所述导向块组件至少包括有两个l形导向块。
13.进一步的,所述载具支撑板上还设置有测试探针组件。
14.进一步的,所述载具定位柱设置有两个,分别沿着在载具支撑板的中心对角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模组包括底块、转接板、片针定位块、片针和连接器定位块;所述转接板设置在底块上,所述片针定位块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所述片针设置在所述片针定位块上,且所述片针上方设置在连接器定位块。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pcm保护板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设备和上述的pcm保护板测试治具,所述测试装置通过所述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对pcm保护板进行固定,所述设备与所述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的对接模组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对接模组与所述载具上的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电性连接。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载具来装载pcm保护板,利用上针板对pcm保护板进行压合,使pcm保护板的连接器与下针板上的模组对接从而完成与测试设备的电性连接,该测试治具可靠有效,与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无需转接板,节省转接板辅料以及安装连接器转接板的人工,减低了测试成本,通过上针板、下针板对接的方式来实现载具上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和模组的接合,无需扣合件和取板机构,上料测试速度快,同时能够避免因连接器转接板扣合及损坏因素导致的误判,提升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的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针板的爆炸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针板的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模组的结构图。
22.其中:
23.上针板为10,压板为11,压合组件为12,支撑盖板为13,支撑侧板为14,导杆为15,压块为121,压块弹性组件为122;
24.载具为20,装配座为21;
25.下针板为30,底座为31,载具支撑板为32,对接模组为33,载具定位柱为34,导向块组件为35,测试探针组件为36,底块为331,转接板为332,片针定位块为333,片针为334,连接器定位块为335。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
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鉴于当前pcm保护板的测试过程中,通常需要转接板332对pcm保护板的连接器进行转接,同时连接器与转接板扣合时还需要扣合机构和顶出装置做扣合和顶出操作才能完成与测试设备之间的对接上电。该流程转接过程十分繁琐,转接板也造成了一定的材料费用,导致当前pcm保护板测试的测试成本高、测试时间长,还存在破损生成不良品的风险。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该测试治具能够对pcm保护板进行夹持,通过下针板30上的对接模组33直接和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后通过对接模组33与测试设备连接进行测试,该过程无需转接板,缩短了测试时间,减少了测试成本。
30.以下请具体参阅图1-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针板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针板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模组的结构图。
3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该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具体包括上针板10、载具20和下针板30,其中,载具20用于装载pcm保护板,在测试过程中,pcm保护板先装入至载具20中,方便后续的移动以及与后续测试,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载具20上设置有多个放置pcm保护板用的装配座21,可以同时进行多个pcm保护板的测试。当然,在该测试过程,pcm保护板在放入载具20后,移动至该测试工位上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可以通过移动载具20的方式,将测试完的pcm保护板移动至下一工位上。
32.上针板10的作用主要是对载具20中的pcm保护板进行压合操作,使pcm保护板的连接器能够更好的与下针板30上的对接模组33进行对接操作。下针板30上布置有对接模组33,该对接模板上包括有片针334,对接模组33通过片针334和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同时,对接模组33还与测试设备连接,从而能够在于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后,使pcm保护板上电做测试,并通过测试设备得出最终的测试结果。
33.在具体的结构方面,载具20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pcm保护板的装配座21,在本实施例中,装配座21的个数优选为10个,装配座21的大小与pcm保护板的大小相匹配。当然,也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进行数量的调整,10个装配座21在载具20上分开预设距离布置,具体的,载具20上设置有两个放置中心,10个装配座21均分为两组,每组的装配座21沿着放置中心均匀放置。一方面,上针板10具体包括有压板11和压合组件12,其中,压板11用于和载具20配合,对载具20中的pcm保护板做压合操作,使pcm保护板能够稳定在装配座21内,保证后续能够稳定的和下针板30上的对接模组33对接。具体的,压板11的底部与载具20的上表面匹配对接,压板11在若干个装配座21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压合组件12一端穿透通孔,与装配座21上的pcm保护板压合抵接。其中,压合组件12的作用同样是将载具20上的pcm保护板压合在装配座21内,由于载具20上表面和pcm保护板之间有间隔,因此,压合组件12的底端穿透压板11的通孔,其底端超出压板11,能够与陷在载具20装配座21内的pcm保护板抵接。
34.另一方面,下针板30包括底座31、载具支撑板32和对接模组33,具体的,载具支撑
板32设置在底座31上,与载具20的下表面匹配对接,载具支撑板32还凸起设置有用于定位用的载具定位柱34,载具定位柱34设置有两个,分别沿着在载具支撑板32的中心对角设置。该载具定位柱34凸起设置,而载具20的底部则设置有和该载具定位柱34对应的定位凹槽,同时,载具支撑板32设置有导向用的导向块组件35,导向块组件35设置在载具支撑板32的端角处,导向块组件35至少包括有两个l形导向块。在载具20和下针板30对接时,载具20通过导向块组件35与下针板30快速准确的校准后对接,对接时,载具定位柱34置入到载具20的定位凹槽内,从而使载具20不会进行水平横移。优选的,载具支撑板32上还设置有测试探针组件36,测试探针组件36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载具20放置中心的相对位置上。
35.对接模组33设置在载具支撑板32上,并与装配座的个数相匹配,且对应设置在装配座底部,与pcm保护板的连接器相对接。对接模组33作为pcm保护板和测试设备之间的桥梁,其一方面与测试设备电性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与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最终使pcm保护板和测试设备电性连接,以进行测试。
36.具体的,对接模组33包括底块331、转接板332、片针定位块333、片针334和连接器定位块335;转接板332设置在底块331上,片针定位块333设置在转接板332上,片针334设置在片针定位块333上,且片针334上方设置在连接器定位块335。其中,片针334用于和连接器上的引针对接,使pcm保护板能够和测试设备对接。片针定位块333、连接器定位块335分别用于对片针334、连接器进行定位。
37.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载具20来装载pcm保护板,利用上针板10对pcm保护板进行压合,使pcm保护板的连接器与下针板30上的模组对接从而完成与测试设备的电性连接,该测试治具可靠有效,与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对接无需转接板,节省转接板辅料以及安装连接器转接板的人工,减低了测试成本,通过上针板10、下针板30对接的方式来实现载具20上pcm保护板的连接器和模组的接合,无需扣合件和取板机构,上料测试速度快,同时能够避免因连接器转接板扣合及损坏因素导致的误判,提升了测试效率。
38.实施例二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包括上针板10、载具20和下针板30,所述载具20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pcm保护板的装配座21;所述上针板10包括压板11和压合组件12,所述压板11底部与载具20的上表面匹配对接,所述压板11在若干个装配座21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压合组件12一端穿透通孔,与所述装配座21上的pcm保护板压合抵接;所述下针板30包括底座31、载具支撑板32和对接模组33;所述载具支撑板32设置在底座31上,与所述载具20的下表面匹配对接,所述载具支撑板32还凸起设置有用于定位用的载具定位柱34;所述对接模组33设置在载具支撑板32上,并与所述装配座的个数相匹配,且对应设置在装配座底部,与所述pcm保护板的连接器相对接。
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些具体实施方式。
4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压合组件12带有弹性,在和pcm保护板抵接过程中不容易对pcm保护板造成破坏,具体的,压合组件12包括压块121和压块弹性组件122,其中,压块121插设在通孔内,底部穿过通孔与载具20上的pcm保护板抵接,压块弹性组件122底部设置有弹针,压块弹性组件122通过弹针弹性盖设在与压块121上。上针板10和载具20对接时,压块121和pcm保护板抵接,将pcm保护板固定在装配座21内,同时,压块弹性组件122作压紧作用,同时通过弹针给压板11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
42.具体的,压合组件12的个数和位置和载具20上装配座21的个数和位置相互对应匹配,每个压合组件12对应一个装配座21,上针板10和载具20对接时,每个pcm保护板分别通过对应压合组件12压合在装配座21内。压合组件12的作用还在于,当载具20和下针板30对接时,pcm保护板底部的连接器会和下针板30上的对接模组33对接,此时,pcm保护板会被顶起,而由于上方有压合组件12进行压紧,可以保证连接器更好的与对接模组33对接。
43.优选的,上针板10还包括支撑盖板13和支撑侧板14,支撑侧板14设置有多块,且竖直设置在压板11上方,支撑盖板13盖合设置在支撑侧板14的上方。支撑盖板13和支撑侧板14的作用是便于上针板10的拿取,同时保护压合组件12不受外部动作影响。
44.同样优选的,上针板10还包括若干个导杆15,导杆15设置在压板11的底部端角处,下针板30上设置有和导杆15对应的对接孔,上针板10通过导杆15、对接孔的配合与下针板30对接。
45.实施例三
4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cm保护板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测试设备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pcm保护板测试治具,测试装置通过pcm保护板测试治具对pcm保护板进行固定,设备与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的对接模组33电性连接,并通过对接模组33与载具20上的pcm保护板测试治具电性连接。
47.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