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0517发布日期:2023-03-24 18:0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而舒适性成为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近年来,车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汽车设计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努力在汽车的舒适性和内部空间等方面进行改进,满足人们对汽车舒适性上提出的要求。
3.其中,汽车座椅舒适性是衡量车辆舒适性较为重要的因素。通常,车企会在汽车设计阶段对其进行评估测试。现有车辆座椅舒适性验证通常进行主驾驶位座椅进行验证,其通过对座椅进行x向、y向及z向调节实现其与其他操控机构例如方向盘、刹车踏板、油门踏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调节。例如,中国专利cn211292009u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测试的操作台,该操作台包括车辆座椅调节机构,该车辆座椅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整部、y向调整部以及z向调整部,其中,x向调整部、y向调整部由导轨滑块机构构成;z向调整部则由螺旋千斤顶驱动实现上下移动。该车辆测试操作台能够实现座椅的x向、y向及z向调节。但是,该操作台仅涉及主驾驶座椅的调节,其没有涉及车辆其他座椅特别是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位置关系调节;导致该测试操作台对车辆座椅舒适性评价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全面测试车辆座椅舒适性的测试台架。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包括:台架本体以及安装于台架本体上的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位于台架本体前侧,所述后排座椅调节部位于所述台架本体后侧;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所述后排座椅调节部分别包括x向调节单元、y向调节单元、z向调节单元,所述z向调节单元位于所述台架本体的下侧,所述x向调节单元及所述y向调节单元位于所述z向调节单元上侧。
7.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分别包括俯仰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承载板以及铰接于固定承载板上的移动承载板,所述移动承载板设有座椅连接部,所述座椅连接部适于连接车辆座椅;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于固定承载板上并抵靠于移动承载板上,所述调节件沿z向移动带动所述移动承载板绕铰接轴转动。
8.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承载板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调节件推动所述移动承载板相对固定承载板转动。
9.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的y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轨安装于第
一承载板上并沿y向延伸;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块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可操纵地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10.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销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一导轨。
11.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分别的x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上并沿x向延伸,所述第一承载板支撑于所述第二导向块上;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块上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可操纵地抵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12.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远离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驱动所述第二定位销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二导轨。
13.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的z向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台架本体上的第一承载件,位于第一承载件的上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螺杆以及位于螺杆上侧的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板支撑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上;其中,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移动套以及固定套,所述螺杆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上,所述螺杆与所述移动套螺纹连接;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与固定套上的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与移动套上的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承载件与固定套上的第三支撑杆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承载件与移动套上的第四支撑杆。
14.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台架本体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框架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承载件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15.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的z向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导向套筒以及滑动连接于导向套筒上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下侧并沿z向延伸。
16.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第三把手,转动第三把手带动所述移动套沿所述螺杆轴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承载件向沿z向移动。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中,通过在台架本体上分别设置前排座椅调节部与后排座椅调节部可以同时实现前排座椅与后排座椅本身的位置调节以及前后排座椅相对位置关系的调节测试。该测试台架能够完全模拟车内座椅设置,使座椅舒适性测试更加的全面。
附图说明
19.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调节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调节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调节部的俯仰调节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调节部的俯仰调节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座椅调节的测试台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测试台架包括:台架本体10以及安装于所述台架本体10上的车辆座椅调节部,具体地,所述车辆座椅调节部包括前排座椅调节部70a和后排座椅调节部70b,通过台架本体10同时设置前排座椅调节部70a与后排座椅调节部70b可以实现前排座椅与后排座椅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调节测试。其中,前、后车辆座椅调节部分别能够进行座椅的y向(对应于车辆的左右方向)、z向(对应于车辆的上下方向)、x向(对应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以及俯仰角度的调节。前、后排座椅同时进行x方向调节时则可以实现前后座椅相对位置关系的测试调节,模拟实际车辆环境以进行座椅的舒适度的测试。具体地,台架本体10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框架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03与第二安装板102,其中,第二安装板102模拟汽车内部底板也即车辆座椅安装面,第一安装板103位于第二安装板102下侧,用于支撑该车辆座椅调节部70。
30.如图2所示,所述前排车辆座椅调节部70a与后排座椅调节部70b分别包括用于调节座椅左右位置的y向调节机构71,用于调节座椅上下位置的z向调节机构72;用于调节座椅前后位置的x向调节机构73以及用于调节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机构74。通过上述调节机构可实现座椅的x、y、z方向及俯仰角的调节,其中,前排车辆座椅调节部70a与后排座椅调节部70b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致,以下部分详细说明上述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调节方式。
31.如图3-图5所示,所述俯仰调节机构74包括:固定承载板742、铰接于所述固定承载
板742上的移动承载板743,以及用于调节移动承载板743相对固定承载板742的位置的调节件744,其中,所述移动承载板743上设有座椅连接部746,所述座椅安装于所述座椅连接部746上;所述调节件744位于所述固定承载板742与所述移动承载板743的非铰接端,调节件744穿设于固定承载板742并抵接于移动承载板743上。控制调节件744沿z向移动带动所述移动承载板743绕铰接轴转动,以实现位于移动承载板743上的座椅的俯仰调节。上述前、后座椅调节部分别设置俯仰调节机构,可以进一步测试前排座椅俯仰时对后排座椅上乘员的影响性,使座椅舒适性测试更加的全面。
32.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744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承载板742且其端部抵接于所述移动承载板743的下侧板面上。当进行座椅的俯仰调节时,通过转动所述调节件744可以使其沿z向移动,由于该调节件744抵接于移动承载板743上,移动承载板743则随之移动进而改变相对固定承载板742的转动角度,最终实现了座椅的俯仰调节。
33.具体地,所述座椅与所述移动承载板743的座椅连接部746的连接方式不唯一;一种实施方式中,座椅连接部746成型为座体形式,其上设置连接孔或连接螺杆,所述座椅底部设置与之配合的螺栓或螺纹孔以实现两者进行螺纹紧固连接。由于这种连接方式拆装费时费力,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与所述移动承载板743通过滑动配合后夹紧固定;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承载板743上的座椅连接部746成型为滑道形式,所述座椅的椅座底部设置与之配合的滑移部,滑移部成型为与座椅连接部746内表面配合的实心块体或空心块体结构,座椅通过该滑移部滑动连接于移动承载板743的座椅连接部746上,座椅的滑移部沿座椅连接部746滑动至设定位置处时,夹持机构76沿垂直于滑移部的移动方向将座椅的滑移部与座椅连接部746夹紧,使该座椅实现夹持固定,通过上述夹持固定结构便于座椅的拆装固定。
34.如图3所示,所述y向调节机构71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712与第一导轨713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712位置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导轨713安装于第一承载板711上并沿y向延伸,所述俯仰调节机构74的固定承载板742支撑于所述第一导向块712上;具体地,所示固定承载板742通过第四承载板741安装于第一导向块712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块712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的第一定位销714,所述第一定位销714可操纵地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713上。进行座椅y向调节时,使第一导向块712沿第一导轨713移动至设定位置,通过操纵第一定位销714使第一导向块712定位于第一导轨713上。上述第一定位部结构可以使第一导向块712定位于第一导轨713上的任意位置处,实现了更加人性化的位置调节。
35.操纵所述第一定位销714进行定位的方式不唯一;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销714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714远离所述第一导轨713的一侧设有第一手柄715,所述第一手柄715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销714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一导轨713。
36.所述车辆座椅调节部70的x向调节机构73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块732与第二导轨733以及用于定位第二导向块732位置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导轨733安装于所述第二承载板731上并沿x向延伸,座椅通过第一承载板711支撑于所述第二导向块732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块732上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上的第二定位销734,所述第二定位销734可操纵地抵接于所述第二导轨733上。当进行座椅x
向调节时,使第二导向块732沿第二导轨733移动至设定位置,通过控制第二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销734将第二导向块732定位于第二导轨733上即可。第二定位部可以使第二导向块732定位于第二导轨733上的任意位置处,实现了x方向位置的无极调节。
37.操纵所述第二定位销734进行定位的方式不唯一;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定位销734与所述第二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734远离所述第二导轨733的一侧设有第二把手735,转动所述第二把手735即可驱动所述第二定位销734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二导轨733。采用第二把手735操纵第二定位销734的方式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即可方便地进行定位调节,提高了该调节机构的调节效率。
38.如图3所示,所述车辆座椅调节部70的z向调节机构72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03上并起主要支撑固定作用的第一承载件721,设置于第一承载件721的上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螺杆722以及位于螺杆722上侧的第二承载件723;其中,所述第一承载件721安装固定于所述台架本体10的第一安装板103上,座椅通过第二承载板731支撑于所述第二承载件723上;所述螺杆722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移动套724以及固定套725,所述螺杆722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套725上,所述螺杆722与所述移动套724螺纹连接;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承载件721、所述第二承载件723、所述移动套724以及固定套725上的第一支撑杆726a、第二支撑杆726b、第三支撑杆726c以及第四支撑杆726d;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726a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承载件721与固定套725上、第二支撑杆726b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承载件721与移动套724上、第三支撑杆726c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承载件723与固定套725上;以及第四支撑杆726d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承载件723与移动套724上。当座椅需要进行z向调节时,转动所述螺杆722可以带动移动套724沿所述螺杆722轴向滑移,使铰接于其上的第二支撑杆726b与第四支撑杆726d相对螺杆722轴向角度变化,进而带动第二承载件723向远离或接近第一承载件721的方向平移,使位于其上的座椅进行z向移动。
39.上述z向调节机构72通过支撑杆机构形成能够使汽车座椅进行z向移动的千斤顶,相比现有采用螺旋千斤顶作为z向调节机构更加轻便,调节机构简单,易于安装固定;同时,螺杆722与移动套724实现调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定位,不需要单独设置定位机构。另外,该调节机构只需通过调节螺杆722转动即可带动第二承载件723进行z向平移,操控结构简单并容易操控。
40.为了提高该座椅沿z向的移动稳定性;具体地,所述z向调节机构72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筒727以及滑动连接于导向套筒727上的导向柱728,具体地,所述导向套筒727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3上并沿z向延伸设定长度,所述导向柱728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板731的下侧并沿z向延伸。由于第二承载件723与导向柱728分别于第二承载板731固定连接,在第二承载件723移动时可带动导向柱728沿导向套筒727的轴向移动,导向套筒727与导向柱728的导向限位作用下,可避免第二承载板731在水平方向上晃动。
41.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承载板731为矩形板体,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承载板731四个边角位置处的四个导向套筒727与导向柱728。上述导向机构可以使第二承载板731沿z向移动更加稳定。
42.具体地,所述螺杆722的端部设有第三把手729,所述第三把手729具体为轮式手柄,转动第三把手729带动所述移动套724沿所述螺杆722轴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承载件
723向沿z向移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手柄需要通过传动机构改变驱动方向的方式,本技术的第三把手729只需与螺杆722固定连接即可,结构简单,驱动可靠。
4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