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5024发布日期:2023-03-29 18:2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2.起落架主要用于吸收直升机着陆能量并降低着陆载荷及滑跑冲击载荷,传递地面载荷,吸收轻度坠毁和坠毁能量,在地面支持直升机并满足直升机滑行、滑跑、刹车、牵引、转弯等地面机动要求。起落架还满足防止直升机发生地面共振、防止发生摆振的要求,为了使得两主起落架的装配平行合格,需要研制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研制一种可以满足检验两个主起落架是否平行的一种主起平行度检验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所述对称机轮的对称轴线为机身主中心轴线,以主中心轴线分隔为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
5.所述平行度检验装置包括观察组件和靶组件;
6.观察组件包括横向观察筒1、第一支架2、第一同轴转接头3、目筒6和物筒7;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5、第二同轴转接头8、平面镜10和观测靶9;观测靶9具有观测平面,且观测平面具有定位靶圈;
7.所述横向观察筒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同轴转接头3,所述第一同轴转接头3能够与左侧机轮轮轴同轴转动连接并使得第一支架与左侧机轮轮轴保持垂直;所述第一同轴转接头3能够与所述左侧机轮轮轴锁紧;所述平面镜相对于目镜6固定设置,且与目镜存在一定距离;
8.所述观测靶9与所述第二支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同轴转接头8,第二同轴转接头8能够与右侧机轮轮轴同轴转动连接并使得第二支架与右侧机轮轮轴保持垂直;所述第二同轴转接头8能够与所述右侧机轮轮轴锁紧;
9.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长度一致;当所述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的轮轴同轴时,所述横向观察筒1能够与所述定位靶圈同轴。
10.进一步的,所述目筒和物筒均具有中心通孔,所述物筒的中心通孔能够保证从定位靶圈到目筒的光路,所述目筒的中心通孔的孔径满足小孔成像要求,所述目筒的中心通孔、所述平面镜以及定位靶圈根据小孔成像将定位靶圈投影在平面镜中。
11.进一步的,第一紧固连接件4为紧固套箍和螺栓,用于抱紧和紧固纵向观察筒。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为撑杆,第二支架为l型撑杆。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靶圈上具有无光漆涂层。能够便于光线沿着小孔成像投影在反光镜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物筒具有玻璃镜头,且在玻璃镜头中心刻有十字刻线。所述十字刻线投影与定位靶圈投影对准表示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同轴。
1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16.1、首先将飞机顶起,然后将观察筒以及观测靶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架上,再将反光镜、目筒和物筒装在观察筒的两端,将两个连接架分别用同轴转接头固定在对称起落架的机轮内侧,观察反光镜。
17.2、在观察检测的时候,十字刻线要和定位靶圈重合(例如,在φ25.4(定位靶圈直径)的区域内),则表示合格。
18.另外,我们知道当移动观测靶的时候,通过目筒能看到对面一定区域内的状态,为了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可将观察组件与靶组件交换位置,再次观测,更容易消除误差。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起落架的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较好的满足了对称机轮是否平行合格检测要求,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20.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参考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例示性示例以及优选的使用模式、其他目的及其描述,其中:
21.图1是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的装配检验示意图。
22.图2是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目筒的结构剖视图。
24.图4是观测靶的示意图;
25.其中,1-横向观察筒、2-第一支架、3-第一同轴转接头,4-紧固件、5-第二支架、6-目筒、7-物筒、8-第二同轴转接头、9-观测靶、10-平面镜、11-成像小孔、12-无光漆(深色)、13-无光漆(浅色)、14-定位靶圈。
具体实施方式
26.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但并非全部)。事实上,可描述许多不同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示例。相反,描述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7.实施例,参见图1-4,提供对称机轮的平行度检验装置,所述对称机轮的对称轴线为机身主中心轴线,以主中心轴线分隔为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
28.所述平行度检验装置包括观察组件和靶组件;
29.观察组件包括横向观察筒1、第一支架2、第一同轴转接头3、目筒6和物筒7;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5、第二同轴转接头8、平面镜10和观测靶9;观测靶9具有观测平面,且观测平面具有定位靶圈;
30.所述横向观察筒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同轴转接头3,所述第一同轴转接头3能够与左侧机轮轮轴同轴转动连接并使得第一支架与左侧机轮轮轴保持垂直;所述第一同轴转接头3能够与所述左侧机轮轮轴锁紧;所述平面镜相对于目镜6固定设置,且与目镜存在一定距离;
31.所述观测靶9与所述第二支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同轴转接头8,第二同轴转接头8能够与右侧机轮轮轴同轴转动连接并使得第二支架与
右侧机轮轮轴保持垂直;所述第二同轴转接头8能够与所述右侧机轮轮轴锁紧;
32.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长度一致;当所述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的轮轴同轴时,所述横向观察筒1能够与所述定位靶圈同轴。
33.进一步的,所述目筒和物筒均具有中心通孔,所述物筒的中心通孔能够保证从定位靶圈到目筒的光路,所述目筒的中心通孔的孔径满足小孔成像要求,所述目筒的中心通孔、所述平面镜以及定位靶圈根据小孔成像将定位靶圈投影在平面镜中。
34.第一紧固连接件4为紧固套箍和螺栓,用于抱紧和紧固纵向观察筒。
35.所述第一支架为撑杆,第二支架为l型撑杆。
36.所述定位靶圈上具有无光漆涂层,包括深色无光漆和浅色无光漆,形成反差。便于观察。能够便于光线沿着小孔成像投影在反光镜上。
37.所述物筒具有玻璃镜头,且在玻璃镜头中心刻有十字刻线。所述十字刻线投影与定位靶圈投影对准表示左侧机轮和右侧机轮同轴。
38.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不同示例包括各种部件、特征和功能。应当理解,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各种示例可包括任何组合方式或任何子组合方式的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其他示例中的任一个的部件、特征和功能中的任一个,并且所有这些可能性旨在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9.已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展示了对不同有利布置的描述,但是该描述并不旨在是排他性的或限于所公开形式的示例。许多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同的有利示例可描述与其他有利示例相比不同的优点。选择和描述所选择的一个示例或多个示例,以便最佳地说明示例的原理、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有进行了适于所料想特定使用的各种修改的各种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