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2351发布日期:2023-01-31 23:2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现有幕墙淋水试验规范,单块幕墙每个接缝位置淋水时间不少于5分钟,所以在高层幕墙淋水试验所花的时间通常需要好几个小时,且用水量巨大,且目前没有具体的方案对该部分的用水进行回收,这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解决了幕墙淋水试验时水资源难以回收的技术问题,通过于幕墙上设置呈v型的引流槽以及集水槽,当上层的幕墙淋水时,水流至下层幕墙并经所述引流槽和集水槽收集水流,节约了水资源。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幕墙外侧设置有供淋水试验的喷水管,包括:
6.吸附于该幕墙且呈倒v型的引流槽,以使得该幕墙的水进入该引流槽内;
7.吸附于该幕墙的两侧且对应该引流槽的两端的两个集水槽;以及
8.一端连通于该集水槽且另一端连通于该喷水管的管道,该集水槽的水经该管道汇入该喷水管。
9.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引流槽包括呈倒v型且位于两个该集水槽的上方中间位置的分流槽以及倾斜设置且一端位于所述分流槽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的顶部的两个导流槽。
10.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导流槽包括若干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单元槽。
11.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该引流槽靠近该幕墙的侧壁的第一凹槽、穿设于该引流槽且一端伸出该第一凹槽的第一调节杆以及固定于该第一调节杆靠近该第一凹槽的端部的第一吸盘;
12.通过该第一吸盘吸附于该幕墙,进而沿该第一调节杆移动该引流槽,以使得该引流槽贴合于该幕墙且该第一吸盘位于该第一凹槽内。
13.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旋拧于该第一调节杆且位于该引流槽远离该幕墙的侧面的第一蝶形螺母;
14.通过旋拧该第一蝶形螺母,以使得该第一蝶形螺母推顶该引流槽,从而该引流槽贴合于所述幕墙。
15.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
该引流槽远离该幕墙的侧面且对应该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该第一蝶形螺母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16.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套设于该第一调节杆且供封堵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引流槽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垫,该第一蝶形螺母抵住该第一密封垫。
17.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顶撑于该引流槽相对的两侧壁且套设于该第一调节杆的第一支撑管。
18.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该集水槽靠近该幕墙的侧壁的第三凹槽、穿设于该集水槽且一端伸出该第三凹槽的第二调节杆以及固定于该第二调节杆靠近该第三凹槽的端部的第二吸盘;
19.通过该第二吸盘吸附于该幕墙,进而沿该第二调节杆移动该集水槽,以使得该集水槽贴合于该幕墙且该第二吸盘位于该第三凹槽内。
20.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旋拧于该第二调节杆且位于该集水槽远离该幕墙的侧面的第二蝶形螺母;
21.通过旋拧该第二蝶形螺母,以使得该第二蝶形螺母推顶该集水槽,从而该集水槽贴合于所述幕墙。
22.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通过于待检测的幕墙下一块幕墙上设置呈v型的引流槽,当上层幕墙的水流至下层时,水流被引流槽的尖端破坏张力后能够进入引流槽内,进而通过管道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通过将引流槽设置成分流槽和若干的单元槽,以方便实用于不同尺寸的幕墙,且引流槽和集水槽是通过吸盘吸附于幕墙,保证了幕墙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设置蓄水池,方便对回收的水进行过滤净化,避免脏水污染幕墙,提高了幕墙的整洁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主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中分流槽的立体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中引流槽的立体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中集水槽的侧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中集水槽的立体图。
29.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引流槽1,分流槽11,导流槽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第一调节杆15,第一支撑管16,第一密封垫17,第一蝶形螺母18,边框2,集水槽3,第三凹槽31,第四凹槽32,第二调节杆33,第二支撑管34,第二密封垫35,第二蝶形螺母36,第二吸盘37,幕墙4,水管5。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3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幕墙4外侧设置有供淋水试验的喷水管,包括:
32.吸附于该幕墙4且呈倒v型的引流槽1,以使得该幕墙4的水进入该引流槽1内;
33.吸附于该幕墙4的两侧且对应该引流槽1的两端的两个集水槽3;以及
34.一端连通于该集水槽3且另一端连通于该喷水管的管道5,该集水槽3的水经该管道5汇入该喷水管。
35.较佳地,如图1所示,幕墙4的边缘设置有边框2,集水槽3对应一块幕墙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贴合于边框2相对的两侧。
36.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案例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引流槽1包括呈倒v型且位于两个集水槽3的上方中间位置的分流槽11以及倾斜设置且一端位于所述分流槽11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3的顶部的两个导流槽12。
37.较佳地,导流槽12包括若干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单元槽,从而通过调节单元槽的数量以改变导流槽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幕墙。
38.具体的,该分流槽11呈倒v型,且该分流槽11的两端形成有导流口,分流槽11的顶部呈尖端状,方便将蔓延在幕墙4的水流分开,使得水流能够进入分流槽11。
39.较佳地,引流槽1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凹陷部,以使得引流槽1内壁形成上宽中间窄底部宽的结构,方便水流进入引流槽1,也提高了引流槽1的蓄水能力。
40.进一步的,还包括开设于该引流槽1靠近该幕墙4的侧壁的第一凹槽13、穿设于该引流槽1且一端伸出该第一凹槽13的第一调节杆15以及固定于该第一调节杆15靠近该第一凹槽13的端部的第一吸盘;
41.通过该第一吸盘吸附于该幕墙4,进而沿该第一调节杆15移动该引流槽1,以使得该引流槽贴合于该幕墙4且该第一吸盘位于该第一凹槽13内,避免引流槽1和幕墙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水能进入引流槽内,提高了该装置的集水效率。
42.较佳地,第一吸盘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一吸盘的尺寸小于第一凹槽13的尺寸。
43.具体的,还包括旋拧于该第一调节杆15且位于该引流槽1远离该幕墙的侧面的第一蝶形螺母18,通过旋拧第一蝶形螺母18,以使得该第一蝶形螺母18推顶该引流槽1,从而该引流槽1贴合于所述幕墙。
44.具体的,还包括开设于该引流槽1远离该幕墙4的侧面且对应该第一凹槽13的第二凹槽14,该第一蝶形螺母18设置于该第二凹槽14内。
45.具体的,还包括套设于该第一调节杆15且供封堵所述第一调节杆15和所述引流槽1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垫17,该第一蝶形螺母18抵住该第一密封垫17,第一密封垫18避免第一调节杆13穿过引流槽1后造成引流槽1出现薄弱位置,从而避免水渗出引流槽,提高了引流槽1的密闭性。
46.较佳地,引流槽1为塑料材质,减小了引流槽1的重量,避免引流槽1脱落时对下方的施工人员造成危害,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47.具体的,还包括顶撑于该引流槽1相对的两侧壁且套设于该第一调节杆15的第一
支撑管16,当推顶引流槽1时,第一支撑管16能够撑住引流槽1的内壁,避免引流槽1发生变形。
48.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开设于该集水槽3靠近该幕墙4的侧壁的第三凹槽31、穿设于该集水槽3且一端伸出该第三凹槽31的第二调节杆33以及固定于该第二调节杆33靠近该第三凹槽31的端部的第二吸盘37;
49.通过该第二吸盘37吸附于该幕墙4,进而沿该第二调节杆33移动该集水槽3,以使得该集水槽3贴合于该幕墙4且该第二吸盘37位于该第三凹槽31内。
50.较佳地,第三吸盘37由橡胶材料制成,且第二吸盘的尺寸小于第三凹槽31的尺寸。
51.具体的,还包括旋拧于该第二调节杆33且位于该集水槽3远离该幕墙4的侧面的第二蝶形螺母36,通过旋拧该第二蝶形螺母36,以使得该第二蝶形螺母36推顶该集水槽3,从而该集水槽3贴合于所述幕墙。
52.具体的,还包括开设于该集水槽3远离该幕墙4的侧面且对应该第三凹槽31的第四凹槽32,该第二蝶形螺母36设置于该第四凹槽32内。
53.具体的,还包括套设于该第二调节杆33且供封堵所述第二调节杆33和集水槽3之间的间隙的第二密封垫35,该第二蝶形螺母36抵住该第二密封垫35,第二密封垫35避免第二调节杆33穿过集水槽3后造成集水槽3出现薄弱位置,从而避免水渗出集水槽,提高了集水槽3的密闭性。
54.较佳地,集水槽3为塑料材质,减小了集水槽3的重量,避免集水槽3脱落时对下方的施工人员造成危害,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55.具体的,还包括顶撑于该集水槽3相对的两侧壁且套设于该第二调节杆33的第二支撑管34,当推顶集水槽3时,第二支撑管34能够撑住集水槽3的内壁,避免集水槽3发生变形。
56.较佳地,集水槽3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凹坑,以使得集水槽3内壁形成上宽中间窄底部宽的结构,方便水流进入集水槽3,也提高了集水槽3的蓄水能力。
57.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应该喷水管6设置于地面的蓄水池以及覆盖于该蓄水池的顶部的过滤网,以将收集的水进行过滤并进行净化,避免脏水直接淋在幕墙4后污染幕墙。
58.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通过于待检测的幕墙下一块幕墙上设置呈v型的引流槽,当上层幕墙的水流至下层时,水流被引流槽的尖端破坏张力后能够进入引流槽内,进而通过管道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通过将引流槽设置成分流槽和若干的单元槽,以方便实用于不同尺寸的幕墙,且引流槽和集水槽是通过吸盘吸附于幕墙,保证了幕墙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设置蓄水池,方便对回收的水进行过滤净化,避免脏水污染幕墙,提高了幕墙的整洁性。
59.本实用新型用于幕墙淋水试验的水流循环装置的具体实施案例为,根据幕墙4的尺寸选取对应数量的导流槽12和分流槽11,将分流槽11和若干导流槽12组合呈v型,将该第一吸盘吸附于该幕墙4,沿第一调节杆15移动该引流槽1,以使得该引流槽1贴合于该幕墙4,旋拧第一蝶形螺母18顶住第一密封垫17,以固定引流槽1和第一调节杆15;
60.将两个集水槽3贴合于边框2且对应于位于最底部的导流槽12,将该第二吸盘37吸附于该幕墙4,进而沿该第二调节杆33移动该集水槽3,旋拧第二蝶形螺母36顶住第二密封垫35,以固定集水槽3和第二调节杆33;
61.上层幕墙淋水时,水流流至下层幕墙时,经分流槽11分流后并沿导流槽12流动,进而流入集水槽3,进而通过水管6流入蓄水池,水经过水池过滤后汇入喷水管用于幕墙的淋水试验。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