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4206发布日期:2023-03-29 15:0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渗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渗透仪是用于对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进行检测的仪器,混凝土渗透仪主要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试模,以及机架内设有用于对混凝土试块底面施加一定水压的加水装置。
3.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往往没有水温的控制功能,而过低或过高的水温可能会导致渗透测试数据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实现数据不准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水温控制功能、操作较为方便、能够提升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机箱内壁上的水箱;多个透水孔,多个所述透水孔均开设在所述机箱上;两个箱门,两个所述箱门均铰接在所述机箱上;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开设在所述水箱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螺纹安装在所述注水口上;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均开设在所述水箱上;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压力控制机构,所述压力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水温控制机构,所述水温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水机构包括第一水管、多个第二水管和多个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多个所述第二水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上,多个所述第二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透水孔相连通,多个所述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水管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气压检测传感器、加压泵、加压管和单向阀,所述气压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所述加压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上,所述加压管设置在所述加压泵的排气口上,所述加压管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加压管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温控制机构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加热板、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和多个风扇,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内壁上,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安装槽上,多个所述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水箱上,多个所述风扇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安装槽相对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上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多个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多个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压检测传感器、所述加压泵、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风扇电性连接。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通过注水口可以向水箱内注水,通过密封盖可以对注水口进行密封,通过加压机构可以向多个透水孔加水,通过压力控制机构可以对加水机构的水压进行控制,通过水温控制机构可以对水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从而使水箱内的水温保持在预设阈值区间内,从而提升混凝土渗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多个控制开关可以对多个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对多个第二水管的通断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加水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和水温控制机构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机箱;2、水箱;3、透水孔;4、箱门;5、注水口;6、密封盖;7、安装槽;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电磁阀;11、气压检测传感器;12、加压泵;13、加压管;14、单向阀;15、温度传感器;16、加热板;17、半导体制冷片;18、风扇;19、控制开关;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机箱1内壁上的水箱2;多个透水孔3,多个所述透水孔3均开设在所述机箱1上;两个箱门4,两个所述箱门4均铰接在所述机箱1上;注水口5,所述注水口5开设在所述水箱2上;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螺纹安装在所述注水口5上;多个安装槽7,多个所述安装槽7均开设在所述水箱2上;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压力控制机构,所述压力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水温控制机构,所述水温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通过注水口5可以向水箱2内注水,通过密封盖6可以对注水口5进行密封,通过加压机构可以向多个透水孔3加水,通过压力控制机构可以对加水机构的水压进行控制,通过水温控制机构可以对水箱2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从而使水箱2内的水温保持在预设阈值区间内,从而提升混凝土渗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0.所述加水机构包括第一水管8、多个第二水管9和多个电磁阀10,所述第一水管8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多个所述第二水管9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管8上,多个所述第二水管9分别与多个所述透水孔3相连通,多个所述电磁阀10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水管9上,通过加压机构可以向多个透水孔3加水。
21.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气压检测传感器11、加压泵12、加压管13和单向阀14,所述气压检测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所述加压泵12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2上,所述加压管13设置在所述加压泵12的排气口上,所述加压管13与所述水箱2相连通,所述单向阀14设置在所述加压管13上,通过压力控制机构可以对加水机构的水压进行控制。
22.所述水温控制机构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15、加热板16、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7和多个风扇18,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5均设置在所述水箱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加热板16设置在所述水箱2的底部内壁上,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安装槽7上,多个所述风扇18均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多个所述风扇18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安装槽7相对应,通过水温控制机构可以对水箱2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从而使水箱2内的水温保持在预设阈值区间内,从而提升混凝土渗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3.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19,多个所述控制开关19分别与多个所述电磁阀10电性连接,通过多个控制开关19可以对多个电磁阀10进行控制,从而对多个第二水管9的通断进行控制。
24.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气压检测传感器11、所述加压泵12、所述温度传感器15、所述加热板1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和所述风扇18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20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加水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和水温控制机构进行控制。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6.使用时,打开密封盖6,通过注水口5将水注入水箱2内,然后将密封盖6螺纹安装在注水口5上,根据机箱1上多个模体内是否进行混凝土渗透实验操作多个控制开关19,从而对多个电磁阀10的通断进行控制,加水时通过控制器20对加水的压力进行设置,控制器20启动加压泵12,加压泵12通过加压管13将气体注入水箱2内,从而提升水箱2内的气压,进而将水箱2内的水沿第一水管8和多个第二水管9注入多个透水孔3内,通过多个透水孔3将水导向多个模体内,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渗透试验,通过气压检测传感器11可以对水箱2内的气压进行检测,控制器20可以根据水箱2内的压力情况控制加压泵12的启停,从而使加水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值,通过控制器20对水温阈值范围进行设置,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15可以对水箱2内的水温进行监测,当水箱2内的水温高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20启动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7和多个风扇18,通过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7可以对水箱2以及水箱2内的水进行降温,通过多个风扇18可以对多个半导体制冷片17的背面进行散热,当水箱2内的水温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20控制启动加热板16,通过加热板16可以提升水箱2内的水温,从而使水箱2内的水温保持在预设阈值区间内,从而提升混凝土渗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用自动加水装置,通过注水口5可以向水箱2内注水,通过密封盖6可以对注水口5进行密封,通过加压机构可以向多个透水孔3加水,通过压力控制机构可以对加水机构的水压进行控制,通过水温控制机构可以对水箱2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从而使水箱2内的水温保持在预设阈值区间内,从而提升混凝土渗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多个控制开关19可以对多个电磁阀10进行控制,从而对多个第二水管9的通断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20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加水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和水温控制机构进行控制。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30.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