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342发布日期:2023-09-02 19:0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毫米波探测器,具体为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视觉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最主要方式,大约80%的外界信息都来自于眼睛,然而在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可忽略的视觉障碍群体,缺少了视觉能力,日常中的大量活动都无法完成,众多的智能化用品也都不能使用,这给视力残疾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市场上传统的导盲产品有导盲犬和导盲杖。导盲犬能够有效地帮助视觉障碍群体解决出行问题,但是导盲犬的挑选和训练流程十分严格而且培训周期颇长,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视觉障碍群体的需求。导盲杖可用来探测前方的路况,操作方便,但是其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探测范围十分有限,无法妥善保障视觉障碍群体的出行安全。一些智能盲杖在普通盲杖的基础上增加了避障、盲道检测功能,但由于相机安装位置较低且随着手杖在行进过程中频繁摇摆导致视野范围小、图像质量差。

3、同时还有就是例如gps导航、红外探测避障技术等,对于这些更多是概念式的提出。但简单的采用gps导航的方式还存在需要完善的问题,且在没有gps地图的环境下时无法使用的,如室内环境下,gps就无法实现导航作用。红外探测避障技术对障碍物距离的探测精度很差,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很差,也无法提供更准确的方位信息给视觉障碍群体直观的视觉图像信息,导航作用差。

4、虽然现有的设备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视觉障碍群体的出行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探测精度不高、环境感知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设备探测精度不高和环境感知能力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包括穿戴设备、终端设备、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

4、所述穿戴设备能够穿戴在盲人身上,所述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安装在穿戴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与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连接,所述采集装置采用多目相机阵列。

5、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多目相机阵列能够对使用者周边场景进行图形数据采集,毫米波探测器在特殊场景或极端天气情况时,能够更加精准识别障碍物。采用多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毫米波探测器的两者结合形式,探测精度更加准确,环境感知能力更强,应用场景更多。

6、优选地,所述穿戴设备包括帽子和背带,帽子能够戴在盲人头上,背带能够穿在盲人身上。

7、优选地,所述多目相机阵列为四目相机阵列,四目相机阵列具有四个相机,四个所述相机分别安装在帽子前端、背带位于佩戴者的胸部和两肩部处。

8、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供电装置、开关、振动导航装置、定位装置、通讯装置和应急求助按钮;

9、所述处理器、供电装置、定位装置和通讯装置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振动导航装置安装在帽子内部;

10、所述供电装置与处理器、振动导航装置、定位装置和通讯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振动导航装置、定位装置和通讯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还与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开关和应急求助按钮,所述开关和应急求助按钮均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壁上。

12、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采用锂电池。

13、优选地,所述振动导航装置包括若干枚振动马达和振动通讯接口,所述振动马达与振动通讯接口连接;

14、所述多枚振动马达安装在帽子内部,所述振动通讯接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壳体内的处理器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采用北斗定位系统,包括北斗模组和北斗天线;所述北斗模组和北斗天线均安装在壳体内。

16、优选地,所述通讯装置采用nb-iot通讯。

17、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减振支架,所述减振支架安装在壳体下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的多目相机阵列能够对使用者周边场景进行图形数据采集,毫米波探测器在特殊场景或极端天气情况时,能够更加精准识别障碍物。采用多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毫米波探测器的两者结合形式,探测精度更加准确,环境感知能力更强,应用场景更多。

20、(2)本实用新型采用振动的形式来帮助使用者的安全通行。与语音播报的形式相比,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1)、终端设备(2)、采集装置(3)和毫米波探测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1)包括帽子(11)和背带(12),帽子(11)能够戴在盲人头上,背带(12)能够穿在盲人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相机阵列为四目相机阵列,四目相机阵列具有四个相机(31),四个所述相机(31)分别安装在帽子(11)前端、背带(12)位于佩戴者的胸部和两肩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2)包括壳体(21)、处理器(22)、供电装置(23)、开关(24)、振动导航装置(25)、定位装置(26)、通讯装置(27)和应急求助按钮(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2)还包括开关(24)和应急求助按钮(28),所述开关(24)和应急求助按钮(28)均设置在壳体(21)的一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23)采用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导航装置(25)包括若干枚振动马达和振动通讯接口(251),所述振动马达与振动通讯接口(25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6)采用北斗定位系统,包括北斗模组和北斗天线;所述北斗模组和北斗天线均安装在壳体(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27)采用nb-iot通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内部还设置有减振支架,所述减振支架安装在壳体(21)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盲人导航探测的随身设备,包括穿戴设备、终端设备、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所述穿戴设备能够穿戴在盲人身上,所述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安装在穿戴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与采集装置和毫米波探测装置连接,所述采集装置采用多目相机阵列。本技术的多目相机阵列能够对使用者周边场景进行图形数据采集,毫米波探测器在特殊场景或极端天气情况时,能够更加精准识别障碍物。采用多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毫米波探测器的两者结合形式,探测精度更加准确,环境感知能力更强,应用场景更多。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博,王志健,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托旺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