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8056发布日期:2023-03-22 07:3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为了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对建筑物不利的下沉现象,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同时为了以后的合理设计提供资料,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投产使用后,必须进行沉降观测,用于进行沉降观测的装置被称为沉降观测装置。
3.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授权公告号cn 212058723 u),公开了一种沉降变形观测装置,包括预埋件,预埋件通过混凝土浇筑于墙体内部,预埋件远离墙体表面的一端固定有锥形底板,预埋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楔形块,预埋件远离锥形底板的一端内侧开设有空腔,空腔内侧底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部固定有套筒,套筒的内侧壁上端为光滑面,套筒内侧壁下端开设有内螺纹,套筒顶部开设有通孔,套筒内壁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底部与套筒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螺纹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测量杆,测量杆的上端贯穿通孔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顶部固定有拉环。
4.如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该沉降变形观测装置能够消除安全隐患,而且不易受到人为破坏和环境的腐蚀,有利于观测,但是缺少限位结构,在长时间使用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观测杆裸露在外面,不具备保护功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包括
7.观测机构,所述观测机构包括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预埋件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测杆;
8.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观测机构的右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左部与观测杆的右部固定连接。
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预埋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底板,所述预埋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楔形板。
10.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楔形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楔形板对称设置。
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所述预埋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观测杆的左部。
12.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顶盖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顶盖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顶盖的右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14.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壁上。
1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的上下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
16.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顶盖的前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后部与第一限位板的前部固定连接。
1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板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两个限位块对称设置。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其有益效果包括有:
19.1、通过拉动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在压缩弹簧的同时会带动第二限位板向后移动,当第二限位板完全进入到第二滑槽时,将顶盖盖上,在套筒内壁的限制,第二弹簧不会回弹,当第二限位板到达第二限位槽的位置时,由于没有套筒内壁的限制,在第二弹簧的回弹作用下,第二限位板会迅速进行第二限位槽内,完成限位,限位效果好,对观测杆进行了有效保护。
20.2、通过设置锥形底板和楔形板可以使得预埋件与墙体之间更稳固,通过设置限位块,使得观测杆能够被拉出的长度受到限制,可以以此为依据,每次观测时都拉到贴着限位块,使得观测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套筒内部结构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观测杆整体结构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顶盖顶部结构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27.图中:100、观测机构;101、预埋件;102、锥形底板;103、楔形板;104、套筒;105、空腔;106、滑块;107、观测杆;108、第一弹簧;200、限位机构;201、顶盖;202、把手;203、第一滑槽;204、第一限位板;205、第二弹簧;206、第一限位槽;207、限位杆;208、第二限位板;209、第二滑槽;210、第二限位槽;2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包括观测机构100,观测机构100包括预埋件101,预埋件101内部设置有空腔105,预埋件101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04,套筒104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6,滑块1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测杆107,预埋件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底板102,预埋件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楔形板103,楔形板103设置有两个,两个楔形板103对称设置,通过设置锥形底板102和楔形板103可以使得预埋件101与墙体之间更稳固,预埋件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8,第一弹簧10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观测杆107的左部,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08,在第一弹簧108的回弹作用下,使得观测杆107迅速被弹出;
30.限位机构200,限位机构200设置在观测机构100的右部,限位机构200包括顶盖201,顶盖201的左部与观测杆107的右部固定连接,顶盖201的直径与套筒104的内径相同,顶盖201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把手202,通过设置顶盖201的直径与套筒104的内径相同,可以使得顶盖201在盖上时,完整地盖住套筒104的内部;
31.顶盖201的右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03,第一滑槽20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04,第一限位板204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5,第二弹簧2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203的内壁上,第一滑槽203的上下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6,第一限位槽206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07,通过设置限位杆207,限位杆207始终沿着第一限位槽206滑动,使得第一限位板204始终处于第一滑槽203内,限位杆207与第一限位板204固定连接,顶盖201的前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09,第二滑槽20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08,第二限位板208的后部与第一限位板204的前部固定连接,套筒10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板208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210,通过拉动第一限位板204压缩第二弹簧205,同时第一限位板204带动限位杆207沿着第一限位槽206滑动,并带动第二限位板208向后移动,当第二限位板208完全进行第二滑槽209内时,向左推动把手202,把手202带动顶盖201向左移动,顶盖201带动观测杆107向左移动,当第二限位板208到达第二限位槽210的位置时,由于没有套筒104内壁的限制,在第二弹簧205的回弹作用下,第二限位板208会迅速进行第二限位槽210内,完成限位,套筒1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11,两个限位块211对称设置。
32.具体的,该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装置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为:当需要观测时,操作人员拉动第一限位板204压缩第二弹簧205,同时第一限位板204带动限位杆207沿着第一限位槽206滑动,并带动第二限位板208向后移动,当第二限位板208完全进行第二滑槽209内时,向右拉动把手202,把手202带动顶盖201向右移动,顶盖201带动观测杆107向右移动,将观测杆107取出,通过将观测杆107的高度与之前的高度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沉降数据。
33.当需要限位时,重复上面的动作,然后向左推动把手202,当顶盖201进入套筒104内时,松开第一限位板204,由于套筒104内壁的限制,第二弹簧205不会回弹,当第二限位板208到达第二限位槽210的位置时,由于没有套筒104内壁的限制,在第二弹簧205的回弹作用下,第二限位板208会迅速进行第二限位槽210内,完成限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