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本染色缸及标本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8947发布日期:2023-07-18 18:1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本染色缸及标本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标本染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标本染色缸及标本筐。


背景技术:

1、在制备动物标本时,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传统技术在对动物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时,一般是将单只动物标本放在染色瓶中进行染色,以使动物标本与染色液充分接触,从而确保染色效果。

2、在批量处理动物标本时,将一只只动物标本放在一个个染色瓶中染色。不仅存在着操作繁杂的缺陷。而且,在换染色液时,操作人员需要对各染色瓶进行染色液的倒出倒入操作,这会增大操作人员暴露接触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筐,其能容纳并间隔多个动物标本,可以使多个动物标本在确保染色质量的前提下,一次性进行染色处理,不仅简化了染色操作,而且降低了操作人员暴露接触的风险。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前述标本筐的标本染色缸。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标本筐,包括:筐主体、设置在筐主体内的一个或平行多个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筐主体内的一个或平行多个第二分隔板;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垂直交叉,将筐主体内的空间划分成多个标本腔;所述筐主体的顶部敞开;所述筐主体、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分别设有供染色液通过的孔洞。

4、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沿长度方向设置多道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延伸至第一分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分隔板卡接于第一分隔板的第一卡口处,所述第一卡口对第二分隔板的两侧面构成限位。

5、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板沿长度方向设有多道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延伸至第二分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板卡接于第二分隔板的第二卡口处,所述第二卡口对第一分隔板的两侧面构成限位。

6、可选的,所述标本腔内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三分隔板与第四分隔板,以将标本腔划分成多个子腔;所述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分别设有供染色液通过的孔洞。

7、可选的,所述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分别沿标本腔的对角线方向延伸。

8、可选的,所述第三分隔板的中部具有延伸至顶部的第三卡口;所述第四分隔板卡接于第三分隔板的第三卡口处,所述第三卡口对第四分隔板的两侧面构成限位。

9、可选的,所述第四分隔板的中部具有延伸至底部的第四卡口;所述第三分隔板卡接于第四分隔板的第四卡口处,所述第四卡口对第三分隔板的两侧面构成限位。

10、可选的,所述筐主体的顶部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筐主体的底部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受限沿;所述限位槽与受限沿适配。

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标本染色缸,其具有前述结构的标本筐以及用于容纳标本筐的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敞开并适配封盖;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并适配密封塞。

12、可选的,所述缸体内设有多个标本筐;各标本筐上下堆叠,并可拆卸连接;最上方的标本筐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握把。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筐主体内设有垂直交叉的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将筐主体内的空间划分成多个标本腔。各标本腔内可分别放置一动物标本,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可对各动物标本进行限制,防止动物标本相互堆叠。将筐主体放入标本染色缸的缸体,并倒入染色液,即可一次性对多个动物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14、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容纳并间隔多个动物标本,使多个动物标本在确保染色质量的前提下,一次性进行染色处理,不仅简化了染色操作,而且降低了操作人员暴露接触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标本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筐,其特征在于:

9.一种标本染色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本染色缸,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标本染色缸及标本筐。目的是解决传统技术在对动物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时,需要一只只单独处理,操作繁杂、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本筐,包括:筐主体、设置在筐主体内的一个或平行多个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筐主体内的一个或平行多个第二分隔板;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垂直交叉,将筐主体内的空间划分成多个标本腔;所述筐主体的顶部敞开;所述筐主体、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分别设有供染色液通过的孔洞。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具有前述标本筐的标本染色缸,其能在确保染色质量的前提下,一次性对多个动物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朱霞,陶前茂,张瑶,杨容,杨迅宁,陈虹宇,王汉蓉,李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