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4397发布日期:2023-04-20 04:0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称重,特别涉及一种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工业上对物料的称重形式多样化,比如存在检重称、轴重称、电子称、滚筒称等多种称重方式。但是当对低密度的物质进行称重时,因其体积大、占地面积大,采用上述称重方式会有称重较慢且操作麻烦的问题。因此,通常将低密度物质直接装入待加工反应容器中,在待加工反应容器下配置称重系统进行称重。

2、通过该种方式,将低密度物料不断加入到待加工反应容器内,利用与待加工反应容器直接接触的称重系统对加入的低密度物料进行称重。但是,在低密度物料掉落过程中,对待加工反应容器不断施加冲击力,使得称重系统也会随之摇摆不定,整个过程受到的干扰较大,最终导致称重系统的灵敏度以及测量的重量与实际的重量存在差别,降低称重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称重系统在低密度物料掉落过程中受到干扰较大,从而降低称重系统的灵敏度以及称重的精确度的缺陷,提供一种称重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称重装置,用于对低密度物质进行称重,所述低密度物质放置于反应容器内,该称重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有驱动件和支撑件;若干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包括有传感器和抵接件;在所述称重装置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抵接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脱离;在所述称重装置处于称重状态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脱离,所述抵接件抵接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并通过所述传感器感应施加于所述抵接件的重力。

4、在本方案中,在低密度物质加入到反应容器的过程中,利用支撑模块的支撑件进行支撑,而称重模块不发挥作用。当低密度物质加入到预定值后,利用支撑模块的驱动件驱动支撑件下降,当称重模块的抵接件抵接于反应容器后,支撑件继续下降逐渐脱离反应容器。此时,利用抵接件对反应容器进行支撑,并通过称重模块的传感器感应施加于所述抵接件的重力。通过该种设置,在低密度物料加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称重模块与反应容器接触,从而使得称重模块不会收到干扰,避免称重模块的灵敏度逐渐降低以及称重的精确度降低。

5、较佳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有感应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感应器可驱动所述弹性件伸缩,从而带动所述支撑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

6、在本方案中,支撑件上连接有弹性件,感应器可以驱动弹性件伸缩,从而带动支撑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变化。在低密度物质加入反应容器的过程中,支撑件对反应容器进行支撑,当低密度物质加入到一定量时,通过感应器控制弹性件进行收缩,驱动支撑件向下移动,逐渐与反应容器脱离,使得支撑模块的移动更为方便、快捷。

7、较佳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顶板和支撑底板,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另一端通过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支撑顶板连接。

8、在本方案中,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顶板和支撑底板,在支撑顶板与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感应器和弹性件,通过支撑顶板相对于支撑底板的相对运动,使得支撑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通过该种相对运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利用底板的固定作为支撑件的底座,使得支撑件更为稳固,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顶板的运动使得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变化,更为方便、快捷。

9、较佳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支撑顶板之间。

10、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支撑顶板和支撑底板之间设置固定块固定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固定块中,感应器设置在弹性件和支撑顶板之间。通过该种设置,驱动弹性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避免弹性件在其他方向上运动,保证支撑顶板和支撑底板之间的平行度。

11、较佳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撑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感应器之间。

12、在本方案中,支撑件与支撑底板之间采用螺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弹性件设置在固定螺栓与感应器之间。通过该种方式,实现整个支撑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装配更为方便。

13、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14、在本方案中,压缩弹簧为弹性件的较优选择。

15、较佳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有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压头,所述传感器压头分别与所述抵接件和传感器本体连接,用于感应施加于所述抵接件的重力。

16、在本方案中,在称重模块中传感器包括有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压头,传感器本体通过传感器压头与抵接件连接,用于感应施加于抵接件的重力。通过该种设置,利用传感器压头感应重力,再传递给传感器本体,进而与外部元件连接,更好的对感应的重力进行显示分析。

17、较佳的,所述抵接件包括有抵接顶板和抵接底板,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抵接底板上,所述传感器压头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顶板连接。

18、在本方案中,抵接件包括有抵接顶板和抵接底板,通过在抵接顶板和抵接底板之间设置传感器压头和传感器本体,可以利用抵接底板作为称重装置的底座,使得称重装置更为稳固,通过抵接顶板作为与反应容器接触的面板,可以更好的利用传感器对抵接顶板所受到的重力进行称量。

19、较佳的,所述抵接件还包括有可伸缩螺柱,所述可伸缩螺柱设置于所述抵接顶板与抵接底板之间。

20、在本方案中,螺柱设置在抵接顶板与抵接底板之间,且螺柱可以进行伸缩,通过该种设置,可以实现支撑模块与称重模块之间的切换过渡。在切换时,先利用螺柱进行支撑,当装置稳定后再将螺柱收缩,利用称重模块进行精确称重,避免切换迅速造成称重模块突然受力,影响称重模块的可靠性。

21、较佳的,所述支撑模块和称重模块的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边缘处。

22、在本方案中,支撑模块和称重模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反应容器的底部边缘处,一方面保证反应容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支撑模块与称重模块之间的切换更为稳定。

23、较佳的,所述低密度物质包括玉米秸秆、麦秆、甘蔗渣、稻秆、棉秆、油菜秆、高粱茎秆、木屑、废纸、柳枝、稻壳或麻风树籽壳;所述反应容器包括料仓、生物反应器或大型罐体。

24、在本方案中,低密度物质可以包括玉米秸秆、麦秆、甘蔗渣、稻秆、棉秆、油菜秆、高粱茎秆、木屑、废纸、柳枝、稻壳或麻风树籽壳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容器可以包括料仓、生物反应器或大型罐体,使得整个称重装置的适用性更广。

2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6、在低密度物质加入到反应容器的过程中,利用支撑模块的支撑件进行支撑,而称重模块不发挥作用。当低密度物质加入到预定值后,利用支撑模块的驱动件驱动支撑件下降,当称重模块的抵接件抵接于反应容器后,支撑件继续下降逐渐脱离反应容器。此时,利用抵接件对反应容器进行支撑,并通过称重模块的传感器感应施加于所述抵接件的重力。通过该种设置,在低密度物料加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称重模块与反应容器接触,从而使得称重模块不会收到干扰,避免称重模块的灵敏度逐渐降低以及称重的精确度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