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0456发布日期:2023-07-06 00:3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1、简支梁冲击强度是评价塑料管材机械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塑料材料的冲击强度是工程塑料机械强度设计的依据,它反映材料在高速载荷下的韧性或对断裂的抗冲击能力。除材料本身的特性外,影响简支梁冲击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试样的规格(制样方法、样条类型)、试验温度、摆锤能量、支撑跨距等。

2、其中,温度是影响冲击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传统式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按照现有的gb/t18743.1-2022《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进行低温试验时,样品在预处理装置中处理规定时间后需手动将样品取出置于试验台,并在室温23℃、操作时间不超过10s的条件下完成试验。而实际情况中这个试验条件是相对笼统的,由于热塑性塑料样品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0℃和-20℃条件下,样品取出后在室温下停留不同时间(0s~10s)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冲击时样品的实际温度,尤其对于脆韧转变温度在此临界点的材料来说,细微的时间差将导致很大的结果差异。

3、因此,按照传统的试验方法,不同实验室之间和不同试验人员之间,甚至同一个试验员在进行试验时都无法保证每次完成试验的用时一致,从而导致大的结果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主要针对低温简支梁冲击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试样从预处理环境中取出后并完成冲击存在的时间差问题,通过智能传送带自动进样来取代人员手动操作,调节传送带的速度来确保从试样取出到完成试验的时间差一致,从而使同一批样品在冲击完成时的实际温度保持一致,增加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制冷模块、第一传送带组件、第二传送带组件、机械手组件以及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4、所述预处理装置具有中空的容纳腔,所述预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所述制冷模块,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外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穿设在所述预处理装置的侧壁中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入端抵接;

5、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的试样放置座的旁侧,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所述机械手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用于将样品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上转移至所述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的试样放置座上。

6、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组件为吸盘机械手。

7、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带控制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及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均与所述传送带控制器电连接。

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器、第二转速调节器以及定时模块;第一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的电路回路中,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的电路回路中,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器以及所述定时模块均与所述传送带控制器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模块位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内部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拉门和往复伸缩驱动组件,所述预处理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穿过的窗口,所述推拉门用于封闭所述窗口,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窗口的下方,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拉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为电动推杆、液压缸、气缸、螺母丝杠副以及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和第二传送带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传送带。

14、进一步地,还包括样品放置门,所述预处理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样品放置门。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控制传送带的传送速率实现自动进样,从而确保每个试样从预处理环境取出后都在固定的时间点完成冲击试验,大大降低了由于人员操作导致的温度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1)、制冷模块(2)、第一传送带组件(3)、第二传送带组件(4)、机械手组件(6)以及简支梁冲击试验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组件(6)为吸盘机械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带控制器(5),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3)及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4)均与所述传送带控制器(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器、第二转速调节器以及定时模块;第一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3)的电路回路中,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4)的电路回路中,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器以及所述定时模块均与所述传送带控制器(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2)位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内部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3)位于所述制冷模块(2)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拉门(10)和往复伸缩驱动组件(9),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3)穿过的窗口,所述推拉门(10)用于封闭所述窗口,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9)位于所述窗口的下方,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9)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拉门(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伸缩驱动组件(9)为电动推杆、液压缸、气缸、螺母丝杠副以及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3)和第二传送带组件(4)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传送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放置门,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样品放置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简支梁冲击试验装置,预处理装置具有中空的容纳腔,预处理装置内设置有制冷模块,第一传送带组件位于容纳腔内,第二传送带组件位于预处理装置外部,第一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穿设在预处理装置的侧壁中与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入端抵接;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位于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的试样放置座的旁侧,第二传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上方设置有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用于将样品从第二传送带组件上转移至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的试样放置座上。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控制传送带的传送速率实现自动进样,从而确保每个试样从预处理环境取出后都在固定的时间点完成冲击试验,大大降低了由于人员操作导致的温度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阴铎源,李筱竹,金淼,张文博,陈胜洪,吴琳,张武,陈雷,侯月新,张帆,吴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